瓷器化學料
②.石英(硅砂)屬於瘠性材料,減粘物質。主要化學成份SiO2,它可降低坯料粘性。燒成中部分石英溶解在長石玻璃中,提高液相粘度,防止高溫變形,冷卻後在瓷坯中起骨架作用。 ③.長石(石粉)屬於熔劑原料。主要化學成分K2O、Na2O、CaO、MgO。高溫下熔融後可以溶解一部分石英及高嶺土分解物,熔融後的高粘度玻璃可以起到高溫膠結作用。
『貳』 在瓷器上怎樣分辨化工顏料與古代顏料
從胎體的光潔度、白度和透明度上鑒別。「7501
瓷」是特選江西撫州的一種
非常珍稀的優質高嶺土做原料,這種高嶺土今天已經非常稀少了,用此原料製成的
瓷器,呈半薄胎狀,通體晶瑩剔透,溫潤如玉,潔白無瑕;逆光視之,器壁非常均
勻,成半透明狀;以手指輕擊,其聲音清脆悅耳。而近幾年的仿品無法找到這樣高
質量的原料,所以胎釉顯得粗糙,而且表面常常呈現深淺不均,或帶有疵點,敲擊
出來的聲音有些發悶,逆光看時更可發現器壁薄厚不勻的現象。
四、從繪畫技巧上鑒別。當年參加「7501
瓷」繪制的都是名傳四海的繪瓷大師,
如王錫良、章鑒、張松茂、汪桂英、劉平等人,而且在繪制時各位大師又都只繪制
自己最純熟的部位,如花卉的枝幹由王錫良、戴榮華繪制,點花朵的洋紅由劉平、
徐亞鳳、舒惠娟承擔,其餘部分由章鑒、汪桂英等人繪制。所以整個瓷器的畫麵粉
潤嬌美,生動自然,枝乾花朵渾然一體,認真欣賞找不出一點敗筆。而仿製的「毛瓷」
顏色既不鮮亮,枝幹配合也缺乏渾然一體的意境,有時還會出現畫面的中斷、顏色
的變態等現象。雖然有些仿品也不惜使用好的呈色劑,但由於「7501
瓷」中花朵的紅
色使用的是以黃金作呈色劑的特殊顏料,難以尋找,且價格昂貴,制假者為牟利絕
不肯做如此大的投入,所以不管是梅花還是桃花,都顯得暗淡無神,只要對照真品
的圖錄比較,真品就十分鮮明了。
五、從燒制工藝上來鑒別。「7501
瓷」入窯時,是裝在特製的匣缽中隔火燒制的,
瓷胎的燒制溫度要達到
1400°C。在高溫下隔火燒制的瓷胎瓷化徹底,無論光潔度、
硬度、潔白度都能達到很高水平。而現代仿品都是用氣窯無匣燒制,溫度無法達到
1400°C。而且在升溫速度、水氣蒸發、有機物溢出等幾個環節上,都與真「毛瓷」有
較大差距,所以不可能有真「毛瓷」那樣的胎質,繪畫、顏色也不可能有相得益彰的效
果。尤其明顯的是,釉上彩的水點梅花器物,是在胎體燒成後在瓷胎上再繪制花卉,
然後二次入窯燒成的。在選擇成品瓷胎時,凡胎上有薄厚不勻或其他瑕疵的,不可
能再將其繪上花卉圖案,製成成品。因此,凡發現瓷胎有毛病的釉上彩瓷器,可以
一律定為偽品
『叄』 瓷器的礦物料和現在化學料怎麼區分
礦物染料是含有各種金屬離子著色劑的礦物,現代染料是從礦物專染料提純的化學染料,屬兩者從理論上講差別不大,一個不純,因含有共生的其它的礦物染料;一個是非常純,這樣燒出的顏色有差別,由於長期審美觀念,人們更喜歡礦物染料,喜歡這種「不純「的顏色,它們的區別就在於此。比如青花的洋藍色的就是化學青料,顏色很藍,一眼就可以分辨,另外青花的蘇料、回青浙料、平等青、珠明料都是礦物染料,它們的藍色之間區分很大,這種區分是青花瓷器朝代的斷定的一個重要依據。謝謝
『肆』 陶瓷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一、復陶瓷的主要成分包制括高嶺土、粘土、瓷石、瓷土、 著色劑、青花料、石灰釉、石灰鹼釉等。
拓展資料
1.陶瓷材料是工程材料中剛度最好、硬度最高的材料,其硬度大多在1500HV以上。陶瓷的抗壓強度較高,但抗拉強度較低,塑性和韌性很差。
2.陶瓷材料一般具有高的熔點(大多在2000℃以上),且在高溫下具有極好的化學穩定性;陶瓷的導熱性低於金屬材料,陶瓷還是良好的隔熱材料。同時陶瓷的線膨脹系數比金屬低,當溫度發生變化時,陶瓷具有良好的尺寸穩定性。
3.陶瓷具有良好的電絕緣性,因此大量用於製作各種電壓(1kV~110kV)的絕緣器件。鐵電陶瓷(鈦酸鋇BaTiO3)具有較高的介電常數,可用於製作電容器,鐵電陶瓷在外電場的作用下,還能改變形狀,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
4.陶瓷材料還有獨特的光學性能,可用作固體激光器材料、光導纖維材料、光儲存器等,透明陶瓷可用於高壓鈉燈管等。
『伍』 陶瓷中的釉化學成分是什麼
釉是覆蓋在陶瓷製品表面的無色或有色的玻璃質薄層,是用礦物原料(長石、石英、回滑石、高嶺土等答)和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部分原料可先製成熔塊)經過研磨製成釉漿,施於坯體表面,經一定溫度煅燒而成。
能增加製品的機械強度、熱穩定性和電介強度,還有美化器物、便於拭洗、不被塵土腥穢侵蝕等特點。而釉子是以石英、長石、硼砂、黏土等為原料製成的物質,塗在瓷器、陶器的表面,燒製成有玻璃光澤的塗層。在金屬表面施加的釉層,則稱為琺琅。
(5)瓷器化學料擴展閱讀
釉的種類很多,按性質類分,有瓷釉、陶釉及炻器釉;按燒成溫度分,800--1100°C燒成的釉稱為低溫釉,1100°C-1250°C之間燒成的釉為中溫釉,1250°C以上燒成的釉為高溫釉;
按釉面特徵分類,白釉是元朝蒙古民族人喜歡,顏色釉是以其五彩繽紛受到人們的歡迎,結晶釉的紋樣變幻美麗動人,窯變紋釉琳琅滿目,美不勝收,裂紋釉清晰古樸、高雅別致。
除上述外,現代的還有無光釉、乳濁釉、食鹽釉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千姿百態的流動釉、神奇莫測的變色釉、霞光閃爍的彩虹釉、貴如明珠的夜光釉等新品種。
『陸』 陶瓷的主要化學成分
陶瓷是混合物,成分特別多而復雜,而且根據陶瓷的產地不同成分也不同。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硅酸鹽(硅酸鋁,硅酸鈣等)。
『柒』 瓷器上礦物原料和化工原料的區別
礦物染料是含有各種金屬離子著色劑的礦物,現代染料是從礦物染料提純的化學染料,兩者從理論上講差別不大,一個不純,因含有共生的其它的礦物染料;一個是非常純,這樣燒出的顏色有差別,由於長期審美觀念,人們更喜歡礦物染料,喜歡這種「不純「的顏色,它們的區別就在於此。比如青花的洋藍色的就是化學青料,顏色很藍,一眼就可以分辨,另外青花的蘇料、回青浙料、平等青、珠明料都是礦物染料,它們的藍色之間區分很大,這種區分是青花瓷器朝代的斷定的一個重要依據。謝謝
『捌』 在瓷器收藏中,什麼叫化學料
化學料就是經為提煉的氧化鈷料呀,從晚清時就有化學料出現了. 其特點主要是發色很穩定,也很單一,行里話還形容化學料比較漂.
化學料類似於大工業化的產物,所以成本低,自然就被大量使用.
但現代的高仿或者精仿還是會用礦物料的
『玖』 陶瓷的化學成分是什麼
陶瓷原料包括高嶺土、粘土、瓷石、瓷土、著色劑、青花料、石灰回釉、石灰鹼釉等。
高嶺土答陶瓷原料,是一種主要由高嶺石組成的粘土,因首先發現於江西省景德鎮東北的高嶺村而得名。
粘土陶瓷原料是一種含水鋁硅酸鹽礦物。由長石類岩石經過長期風化與地質作用而生成,它是多種微細礦物的混合體。主要化學組成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和結晶水,同時含有少量鹼金屬,鹼土金屬氧化物和著色氧化物等。
瓷石也是製作瓷器的原料。是一種由石英、絹雲母組成,並有若干長石,高嶺土等的岩石狀礦物。呈緻密塊狀,外觀為白色、灰白色、黃白色、和灰綠色,有的呈玻璃光澤,有的呈土狀光澤。
拓展資料:
陶瓷,英語:china。中國人早在約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時代)就發明了陶器。用陶土燒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燒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則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總稱。古人稱陶瓷為甌。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粘土為原料,經過配料、成型、乾燥、焙燒等工藝流程製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拾』 瓷器色釉化學料與礦物料怎麼分別,有什麼不同,看那些方面
化學料?什麼叫化學料?別聽那幾個老朽信口雌黃!化學顏料?石化製品?1300度燒完還能看見么?都是礦物料,只是新老有細微差別,多看,多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