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酒窖歷史

酒窖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04 18:59:44

㈠ 茅台鎮的歷史與介紹

1、歷史沿革

古代濮獠部落世居於茅台古地,此地馬桑樹漫山遍野。故得名「馬桑灣」。後來在赤水河東岸發現了一股純凈的的泉水,濮獠部落砌了一口四方形的水井,方便來往行人飲用,深得人心,時間長了,人們便稱此地為「四方井」,代替了「馬桑灣」。

此後,沿河地帶人類活動頻繁,逐步開發,歷代濮獠人在街後築土台,立燈桿祭祀祖先,對先人開荒破草表示崇敬,慣稱「茅台」,茅台從此有了名稱。有地有名,人氣聚集,大量濮獠人在此定居。

西漢成帝年間,夜郎地區生產力進步,糧食生產有了剩餘,為釀酒業的興起提供了物質條件。

元朝以後,在縣以下分設寨、村、坪、部、才正式定名為「茅台村」(最早記載茅台茅台村這一地名的,是元末明初懷德司安氏族譜)。後來又稱「茅村」。

明朝,茅台街上修了萬壽宮,在宮外建有一座極為罕見的半邊橋,當地居民,過往客商過半邊橋去宮里進香拜佛,因此人們又叫茅台街上為「半邊橋」。

明代以後,茅台日益富裕繁榮,又在赤水河兩岸修建了九座大廟,並在其中的觀音寺,禹王宮內珍藏了三面東漢銅鼓(已經出土一面),故而又叫三鼓寺,茅台村因此又名「雲鼓鎮」。

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貴州總督張廣泗奏請開鑿赤水河道,始通舟楫。四川食鹽經赤水河道運入,至茅台起岸,稱「仁岸」,成為川鹽入黔四大口岸之一。

由於水陸暢通,八方商賈雲集,運鹽馬幫和舟楫絡繹不絕,市場繁榮,成為「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台」,「家惟儲酒賣,船隻載鹽多」的繁華集鎮,是黔北物資的主要集散地。

因而一度改名「益商鎮」,簡稱「益鎮」。但終因人們習慣稱茅台,已經難以改變,因而再度改為「茅台鎮」。

2、簡介

茅台鎮是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下轄鎮,位於貴州高原西北部,大類山脈西段北側,北靠遵義,南臨川南。茅台鎮地處赤水河畔,是川黔水陸交通的咽喉要地;

在鬱郁蔥蔥的河濱地帶,建有「紅軍烈士陵園」和「紅軍渡河紀念碑」, 赤水河航運貫穿全境,仁藺、茅丹、茅習、遵茅公路匯聚於此。茅台鎮是連接川黔的重要樞紐,也是連接歷史名城遵義和國家級風景區赤水的通道。

茅台鎮歷來是黔北名鎮,古有「川鹽走貴州,秦商聚茅台」的寫照。茅台鎮是中國醬酒聖地,域內白酒業興盛,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在茅台四渡赤水。茅台鎮集古鹽文化、長徵文化和酒文化於一體,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

(1)酒窖歷史擴展閱讀:

1、茅台酒:

茅台酒,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台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茅台酒是中國的傳統特產酒。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同時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也是大麴醬香型白酒的鼻祖,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貴州茅台酒的風格質量特點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風格來自於歷經歲月積淀而形成的獨特傳統釀造技藝,釀造方法與其赤水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相結合,受環境的影響,季節性生產,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保留了當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跡。

1996年,茅台酒工藝被確定為國家機密加以保護。2001年,茅台酒傳統工藝列入國家級首批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國務院又批准將「茅台酒傳統釀造工藝」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3年2月1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茅台酒」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2013年3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調整「茅台酒」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名稱和保護范圍。

2、典故:

東方旋風周恩來日內瓦會議成功靠「兩台」:

一代名相周恩來總理一生最重「茅台」,最關心「茅台」,也深受茅台人民的敬重和愛戴。他一生與茅台酒有說不完的故事,這里只摘取他用茅台酒作為外交的一朵浪花。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兩個多月後,美國軍隊在仁川登陸,越過三八線,中國的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中朝兩國軍隊和以美國為代表的聯合國十六國軍隊整整打了三年,終於迫使他們坐下來在停戰協議上簽了字。

1954年4月,為了解決停戰後的朝鮮統一問題,為了和平解決印度支那問題,周恩來率代表團前往瑞士日內瓦出席國際會議。

這是新中國領導人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第一次正式亮相,引起了輿論界極大興趣。相繼到達日內瓦的有那時候世界風雲一時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其中有:美國國務卿杜勒斯,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英國外交大臣艾登,法國外交部長皮杜爾。

新中國第一次以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參加國際會議,使一直不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國家在事實上不得不認可中國的國際地位。

對國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外國記者說:這是一個年輕的紅色外交家率領著一批更為年輕的紅色外交家。不久,他們才從周恩來傳奇生涯的簡歷中,知道他是中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

周恩來在日內瓦會議上,以驚人的智慧和才能,積極靈活的展開外交。在會議召開的第二天,便以中國代表團的名義舉行了招待會,招待各國代表、新聞記者和國際友人,茅台酒以其優秀的品質,一下子成了宴會上的話題。賓主十分高興,在品評著茅台酒中頻頻舉杯溝通感情,茅台酒在與會國家的代表中出盡了風頭。

在和西方國家代表唇槍舌戰的時候,《梁山伯與祝英台》這部充滿人情味的中國戲劇片也成了日內瓦會議場外的熱門話題。

為了讓西方人了解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感情,周恩來把片名翻譯為《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隨後又送給了住在萊蒙湖畔的電影藝術大師卓別林(卓別林也是在這次會上第一次喝茅台而把它稱為「真正的男子漢喝的美酒」)。

因此,雲集日內瓦的外交官們感慨地說:周恩來不僅用藝術促進了外交,同時也把外交變成了一門藝術。

回國後,周恩來總理向黨中央匯報時,感慨頗深地說:「在日內瓦會議上幫助我們成功的有『兩台',一台是『茅台',一台是戲劇《梁山伯與祝英台》。」

㈡ 誰知道關於拉菲酒窖的真實歷史呢

1987拉菲古堡建造新酒復窖。制這座由加泰羅馬尼亞建築師理查德·鮑費爾監造的地下環形酒窖由16根柱子撐起穹頂,使整個建築宛若開闊步前的天空,獨有的恢宏和絕美,窖中可容納2200個橡木桶。建築耗時2年,既有羅馬時代的建築又包含了路易時期的奢侈富貴,各個廳均有其各自時代並各自貴族的明顯色彩。1989年該酒窖落成,由羅斯柴爾德家族正式命名「拉菲酒窖」。至今全球景仰的頂級酒窖巍然聳立在菩樂村,每年來此品酒觀光的遊客絡澤不絕,時有貴族音樂會在中廳舉行,二十年的雕琢自然形成世界酒窖的第一品牌。
今天,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拉菲酒窖」正式落戶廣州,雅盈公司榮譽摘得其中國的唯一使用人之皇冠。雅盈公司將秉承羅斯柴爾德家族理念。在中國不斷尋求最優秀的合作夥伴共建世界最美好的最卓越的最有歷史的酒窖。好酒窖是對人類物質文明的一種貢獻。

㈢ 奧比昂庄園的酒庄歷史

奧比昂酒庄在波爾多「五大」 中最小,卻是最早成名。1525年4月23日,利布爾納市長的女兒珍妮.德.貝龍(Jeanne de Bellon)嫁給波爾多市「議會」 法庭書記讓.德.波塔克(Jean de Pontac),嫁妝是在佩薩克一塊被稱為「Huat-Brion」的地,這個日子被作為奧比昂酒庄的誕生日。1533年,讓.德.波塔克買下連帶周圍附屬建築的奧比昂宅邸。1549年,他開始修建庄堡,即現在酒庄的東北部分。一個世紀後,貴族阿諾特.德.波塔克三世(High and Mighty Lord Arnaud III de Pontac)接掌酒庄。他隨後成為波爾多市議會第一界議長。在阿諾德三世時代,酒庄不僅面積增加了一倍,而且以華貴裝飾聞名。皇太後贈送的地毯,華麗的傢具,金葉片裝飾。
第一次記載以奧比昂酒庄為名的酒是在1660年,當時法國國王用奧比昂的酒招待賓客。1666年,阿諾特三世的兒子弗朗索瓦-奧古斯特在倫敦開設名為「L『Enseigne de Pontac」 的酒館,當時成為倫敦欣賞美酒佳餚最時尚的酒館。弗朗索瓦去世後,他的內侄弗朗索瓦-約瑟夫.德.菲米爾繼承了奧比昂酒庄三分之二產權。弗朗索瓦-約瑟夫一生成就輝煌,年輕時從軍,屢建奇功而晉升為元帥。回到波爾多後更是官運亨通,從港口總督一直做到蓋耶內總督。最後,加官晉爵的約瑟夫.德.菲米爾伯爵獲得奧比昂酒庄的全部產權。他裝修了酒庄,裝飾了宏偉的入口,在庄堡周圍修建了具有十八世紀經典風格的花園,使酒庄成為款待貴客之地。
1787年,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當時駐法國大使,後成為美國第三任總統的托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在文章來源於中國紅酒網訪問波爾多時專門考察了奧比昂酒庄,並將奧比昂酒庄列入他評價的四個一級酒庄之列。十八世紀,奧比昂開始在酒庄裝瓶,改善了酒的熟化過程,延長了奧比昂酒的陳年時間。法國大革命期間奧比昂酒庄經歷了大變動,莊主菲米爾伯爵被處極刑。他的侄子在獲得發回的財產後將奧比昂酒庄售給拿破崙一世的外交部部長後,便遠離法國。
1836年,巴黎銀行家約瑟夫-尤金.拉瑞尤在拍賣中買下奧比昂酒庄。五年後又將酒坊購回,使酒莊重新恢復到弗朗索瓦時代的規模。這時,奧比昂酒大量出口到美國,在受法國文化影響非常深的新奧爾良受到特別歡迎。1855年,在波爾多分級中,奧比昂酒庄被列為一級酒庄。一直到1922年,酒庄都是為拉瑞尤家族擁有。隨後,進入了混亂時期。
1935年,美國紐約金融家克拉倫斯·狄倫( Clarence Dillon)在波爾多買下奧比昂酒庄時,酒庄已處於破敗的邊緣。七十年來,狄倫家族向酒庄投入大量資金。克拉任斯修復古堡,擴建橡木桶酒窖,在波爾多第一個使用不銹鋼發酵桶。他的兒子道格拉斯·狄倫(C.Douglas Dillon)在艾森豪威爾總統時代任美國駐法國大使,回美國後先後任肯尼迪政府的副國務卿和財政部長。無論是外交官,還是政府部長,道格拉斯經常用奧比昂酒招待各國貴賓,將酒庄聲譽推向新的高度。1958年狄倫家族成立了奧比昂酒庄的控股公司克拉任斯·狄倫公司(Domaine Clarence Dillon SA),之後對酒庄不斷投資,建現代化發酵窖,實行葡萄品系選擇,修建地下大型酒窖,重新裝修酒庄。兩代人的努力,將奧比昂轉變為傳統和現代結合得完美的頂級酒庄。傳到第三代,克拉倫斯的孫女瓊安·狄倫(Joan Dillon)是家族中最精心經營酒庄的一位。從七十年代她接手酒庄開始,奧比昂酒庄才在經營中獲利,使狄倫家族得以逐步擴展家族的葡萄酒王國,陸續兼並了佩薩克的其它三個頂級酒庄。瓊安先與盧森堡王子結婚,育有一兒一女,兒子侯貝·德·盧森堡王子與女兒。丈夫去世後瓊安與德·穆西公爵(Duke de Mouchy)結婚。
侯貝·德·盧森堡王子童年時代便在酒庄度過許多愉快時光,有許多機會品美酒。18歲開始任酒庄理事,1997年進入公司的管理層,現在是奧比昂酒庄董事總經理,克拉倫斯·狄倫公司副總裁。狄倫家族是美國家族,我曾特地問侯貝·德·盧森堡王子,他認為自己家族對波爾多的貢獻是什麼。王子意味深長地指出,狄倫家族對波爾多最大的貢獻就是作為世界遺產的守護人,釀出以這個歷史最悠久的古老酒庄名譽相符合的頂級美酒。奧比昂酒庄 - 德爾馬斯家族奧比昂酒庄之所以能長期保持酒的高品質和聲譽,與酒庄總管德爾馬斯(Delmas)一家三代的精心管理分不開。現任總管讓-菲利普.德爾瑪斯(Jean-Philippe Delmas)是家族第三代。他認為如果在葡萄酒行業內做管理,沒有比在奧比昂酒庄更適合的地方。菲利普的祖父喬治。德爾馬斯(George Delmas)1924年到奧比昂酒庄任總管,八十年後,德爾馬斯家族依然在奧比昂酒庄。三代人代代相傳管理頂級酒庄,不但承繼酒庄悠久的傳統,而且不斷應用新技術,有所創新,在波爾多是一段佳話。
讓-菲利普的父親讓-伯納特德爾馬斯(Jean Bernard Delmas)是波爾多最出色的酒庄總管,他對提高奧比昂酒的品質貢獻頗多。我沒到奧比昂酒庄之前就聽朋友提到他特殊設計的不銹鋼發酵桶,每個桶設計了專用管道用於淋汁,這樣便不用更換酒泵。便想到奧比昂時一定要看個仔細。一到奧比昂,就在酒庄前廳看到發酵桶的模型。特殊的發酵桶不僅有專用管道用於淋汁,而且內部設計為兩層,中間用是一塊斜隔離板將發酵桶分為兩個部分。上部分大,下部分小。發酵後的酒自動流入下層桶中進行蘋-乳發酵,而酒渣則順著斜面滑出發酵桶進入壓榨機,因此不需要人進入發酵桶清理酒渣。從發酵桶的特殊設計可以看出讓-伯納特在釀頂級酒時的精益求精精神。奧比昂葡萄園奧比昂葡萄園有43公頃,在頂級酒庄中最小。表層土壤為砂礫石土,次層土壤為黏土。葡萄種植品種為45%赤霞珠,43%的美樂,12%的品麗珠,僅有三行小味多。葡萄樹修剪為雙居約型,嚴格控制產量。種植密度每公頃8000棵的葡萄樹每棵留八串葡萄,種植密度每公頃10000棵的葡萄樹則每棵樹留六串葡萄,以保證葡萄的品質。

㈣ 白蘭地的歷史起源

白蘭地,是洋酒之一。所謂洋酒,其實意為西方酒。白蘭地在荷蘭語中是「燒焦的葡萄酒」。13世紀那些到法國沿海運鹽的荷蘭船隻將法國干邑地區盛產的葡萄酒運至北海沿岸國家,這些葡萄酒深受歡迎。至16世紀,由於葡萄酒產量的增加及海運的途耗時間長,使法國葡萄酒變質滯銷。這時,聰明的荷蘭商人利用這些葡萄酒作為原料,加工成葡萄蒸餾酒,這樣的蒸餾酒不僅不會因長途運輸而變質,並且由於濃度高反而使運費大幅度降低,葡萄蒸餾酒銷量逐漸大增,荷蘭人在夏朗德地區所設的蒸餾設備也逐步改進,法國人開始掌握蒸餾技術,並將其發展為二次蒸餾法,但這時的葡萄蒸餾酒為無色,也就是現在的被稱之為原白蘭地的蒸餾酒。
1701年,法國捲入了一場西班牙的戰爭,期間,葡萄蒸餾酒銷路大跌,大量存貨不得不被存放於橡木桶中,然而正是由於這一偶然,產生了白蘭地。戰後,人們發現儲存於橡木桶中的白蘭地酒質實在妙不可言,香醇可口,芳香濃郁,那色澤更是晶瑩剔透,琥珀般的金黃色,如此高貴典雅。至此,產生了白蘭地生產工藝的雛形──發酵、蒸餾、貯藏,也為白蘭地發展奠定了基礎。
白蘭地起源於法國,在公元12世紀,干邑生產的葡萄酒就已經銷往歐洲各國,外國商船也常來夏朗德省濱海口岸購買其葡萄酒。約在16世紀中葉,為便於葡萄酒的出口,減少海運的船艙佔用空間及大批出口所需繳納的稅金,同時也為避免因長途運輸發生的葡萄酒變質現象,干邑鎮的酒商把葡萄酒加以蒸餾濃縮後出口,然後輸入國的廠家再按比例兌水稀釋出售。這種把葡萄酒加以蒸餾後製成的酒即為早期的法國白蘭地。當時,荷蘭人稱這種酒為「Brandewijn」,意思是「燃燒的葡萄酒」(Burnt Wine)。
公元17世紀初,法國其他地區已開始效仿干邑鎮的辦法去蒸餾葡萄酒,並由法國逐漸傳播到整個歐洲的葡萄酒生產國家和世界各地。
公元1701年,法國捲入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法國白蘭地也遭到禁運。酒商們不得不將白蘭地妥善儲藏起來,以待時機。他們利用干邑鎮盛產的橡木做成橡木桶,把白蘭地貯藏在木桶中。1704年戰爭結束,酒商們意外的發現,本來無色的白蘭地竟然變成了美麗的琥珀色,酒沒有變質,而且香味更濃。於是從那時起,用橡木桶陳釀工藝,就成為干邑白蘭地的重要製作程序。這種製作程序,也很快流傳到世界各地。
公元1887年以後,法國改變了出口外銷白蘭地的包裝,從單一的木桶裝變成木桶裝和瓶裝。隨著產品外包裝的改進,干邑白蘭地的身價也隨之提高,銷售量穩步上升。據統計,當時每年出口乾邑白蘭地的銷售額已達三億法郎。

㈤ 法國樂朗的歷史

樂朗酒庄(Chateau LAULAN DUCOS)可謂歷史悠久,古老的樂朗酒窖源於1460年, 原隸屬於魯瓦哈克的貴族。作為領族,魯瓦哈克家族擁有廣袤的土地,多用來種植優質的葡萄,生產美味的葡萄酒。1784年被載入法國官方史冊,其優質葡萄酒一直為歐洲貴族所收藏。
酒庄大事記:
1460年:葡萄庄園物主屬於具有貴族身份的魯瓦哈克先生。
1633年:埃佩農的杜科斯(萊斯帕爾的貴族)購買了樂朗酒庄所在的葡萄庄園。
1787年:讓古迪諾先生繼承此葡萄庄園。
1784年:杜科斯家族在此葡萄庄園建立起了樂朗酒庄。
1855年:杜科斯家族繼承人瑪格麗特繼承了此酒庄並嫁給克呂翁。
1911年:由於沒有繼承人,瑪格麗特將酒庄還給了保羅.梅尼厄.杜科斯。
1983年:弗朗西斯.杜科斯先生繼承此酒庄。
1997年:杜克思先生意外過世後,他的太太及兩個兒子接管了酒庄的經營。
1999年: 建造了新的酒窖。
2000年:弗雷德里克·杜科斯接管了經營權。
2011年3月,珠寶商沈東軍收購法國波爾多樂朗酒庄(Laulan Ducos),收購價超過2億人民幣。
樂朗酒庄從1633年起,就與杜科斯家族結下了不解之緣

㈥ 滴金酒庄的酒庄歷史

呂薩呂斯酒堡(Chateau d'Yquem )是波爾多歷史最悠久的酒庄之一。中世紀,法國Aquitaine(阿基坦)女公爵嫁入英國皇室,後成為英倫皇後,酒堡領地隨之歸屬英國皇室。經過法英百年戰爭,法王查爾斯七世1453年收回阿基坦,酒堡回到法國懷抱。1593年12月8日,Jacques de Sauvage以交換保留地協約的形式獲得當時為皇家領地的酒堡。隨後在16世紀開始建造呂薩呂斯酒堡,Sauvage家族修建了古樸宏大的呂薩呂斯酒堡,陸續將酒堡周圍的葡萄園購入氅下,初步建成延續至今,具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呂薩呂斯酒堡,到 1711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正式冊封貴族爵位,成為酒庄的正式莊主。1785年,Francoise-Josephine de Sauvage d'Yquem嫁給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教子Luis Amedee de Lur Saluces伯爵,從此酒堡歸入呂薩呂斯(Lur Saluces )家族。新婚三年夫婿逝於不幸,Francoise-Josephine 接過家族產業管理並拓開呂薩呂斯酒堡最絢麗的一段歷史。當時的呂薩呂斯酒堡甜白酒廣為世界最著名的葡萄酒鑒賞家欣賞,越來越多像第三界總統Thomas Jefferson(托馬斯傑佛遜)和俄羅斯沙皇這樣地位顯赫的人物成為呂薩呂斯酒堡的擁躉,呂薩呂斯酒堡葡萄酒的市場需求量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大,為了迎合這樣的需求,Josephine在1826年又建造了一個新的酒窖,而呂薩呂斯酒堡(Chateau d'Yquem )和呂薩呂斯(Lur-Saluces)家族也在這次擴張之後迎來了一段長時間的繁榮。1851年Francoise-Josephine去世,四年之後是聞名的1855年波爾多分級,呂薩呂斯酒堡在分級中是唯一被定為超一級酒庄 (Premier Cru Superieur)的酒庄,這一至高榮譽使得當時的呂薩呂斯酒堡(Chateau d'Yquem)凌駕於現今的包括拉菲、拉圖、瑪歌在內的5大酒庄之上。戰爭結束後,貝特朗·呂薩呂斯(Bertrand de Lur Saluces)侯爵接手酒庄管理。在他管理的半個世紀中,呂薩呂斯酒堡再顯輝煌。當時,波爾多各酒庄懂得如何開拓國際市場的人極少,貝特朗·呂薩呂斯(Bertrand de Lur Saluces)侯爵與幾位同仁共同創建以品酒為主要市場策略的紀龍特省特級酒庄聯合會(Union des Crus Classes de la Gironde),親自擔任會長長達四十年。1966年,膝下無子的貝特朗·呂薩呂斯(Bertrand de Lur Saluces )將酒庄管理權交給弟弟的兒子亞歷山大·呂薩呂斯(Alexander de Lur Saluces)伯爵。1968年,呂薩呂斯酒堡傳到最後的貴族亞歷山大·呂薩呂斯(Comte Alexandre de Lur Saluces)伯爵手中,亞歷山大·呂薩呂斯伯爵精心管理酒庄36年,使古老的酒庄不斷發展。然而,400年家族繼承最終仍然惜敗於現代商業的最後一擊。1999年,呂薩呂斯(Lur-Saluces)家族成員開始拋售自己的股份,LVMH集團獲得控制呂薩呂斯酒堡(Chateau d'Yquem)的絕大多數股份,成為酒庄的新莊主。2004年5 月,亞歷山大·呂薩呂斯(Alexander de Lur Saluces)伯爵退休,擁有呂薩呂斯酒堡235年的呂薩呂斯( Lur Saluces )家族正式將管理權交給LVMH集團。白馬庄總管Pierre Lurton(皮埃爾路赫)接任呂薩呂斯酒堡(Chateau d'Yquem)總管,是這個古老酒庄四百年來第一次由家族擁有轉為家族與大型集團共同擁有。許多葡萄酒愛好者為這一並購扼腕嘆息,認為濃厚的商業味會毀了呂薩呂斯酒堡(Chateau d'Yquem)藝術品般的葡萄酒,不過也有人認為,呂薩呂斯酒堡歸並LVMH強化了酒堡在世界奢華品牌中的地位。

㈦ 古代的酒窖是怎樣做的

酒窖其實是對一些與酒有關的空間的總稱。其中包括:釀酒酒窖和儲酒酒窖。 我們所指的是酒窖主要是葡萄酒窖與洋白酒窖。總的來說,不管是葡萄酒還是洋白酒,都需要經歷酒窖陳釀後方可出廠,至於出廠後是繼續放在酒庄儲酒酒窖還是在私家酒窖,就各有所異了。
【酒窖建造條件】
理想酒窖條件示範
由於酒品的特殊貯存性能,酒窖的設計和安排須講究科學性,萬不可隨心所欲因陋就簡。
理想的酒窖應符合下述幾個基本要求:
①有足夠的貯存空間和活動空間。
②通氣性能良好。
③環境易保持乾燥。
④隔絕自然光照明。
⑤防震動、防巨聲干擾。
⑥有相對的恆溫條件。
【酒窖內部設施】
酒窖內部設施要求不太高。需配備下列用具:
1.酒架. 採用木質結構或金屬結構都可以。為了便於拿取,架子不必做得太深太高。每層上都要有格架,把架子縱向隔成若干小格,以便按品種堆放酒品。
2.梯子. 用於存貨和取貨。
3.推車. 用於搬運貨物。
【注意事項】
1.酒品的堆放 .凡軟木塞瓶子需要橫置。酒瓶橫放時,酒液浸潤瓶塞,起隔絕空氣的作用。橫置是葡萄酒的主要堆放方式。蒸餾酒品的瓶子大多要豎置,以便於瓶酒中酒法國路易斯集團有限公司:酒窖
液的揮發,達到降低酒精含量改善酒質風格的目的。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陳放已達二十五年以上的高級名貴酒品,應採取換塞等措施,否則將會發生意外而前功盡棄。
2.登記 . 入庫的酒品都要登記。每一類酒品要標有卡片,上面對酒的年齡、產地、標價等登記備案。酒品一旦放置好後,不要隨意挪動。特別是不要清掃落在酒瓶上的塵灰,對高級酒品尤其如此。
3.切勿與其它貨物混用 . 不少酒品呼吸強烈,外來異味極易透過瓶塞瓶蓋進入瓶內,以至被酒液吸收。尤其要提請注意,杜絕諸如洗滌劑、醬菜、臭豆腐、乳酪等散發強烈氣味的物品進入酒窖~

㈧ 國窖窖池的歷史有多少

酒的名字往往蘊涵著酒本身的東西:或者釀造工藝、或者原料、產地、水質等。而如「國窖•1573」這種用數字來命名的中國名酒是沒有的。瀘州老窖窖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中國酒業中僅此一家,被譽為「國窖」,而該窖始建於公元1573年,瀘州老窖形象產品「國窖•1573」由此命名。

眾所周知,固態發酵釀酒是中華民族的創舉,在世界釀酒工業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其顯著的特點是泥窖發酵,天然生香,而且窖池越老,酒質越好,固有「窖老者尤香」之說。從四川瀘州出土的文物顯示,瀘州酒業始於秦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而有史可考、有案可稽的瀘州老窖窖池於公元1573年由舒家建窖,當時作坊名稱為「舒聚源」,經過連續四百多年不間斷的發酵釀酒,瀘州老窖窖池早也不是簡單的泥池酒窖,而是集發酵容器、微生物生命載體和搖籃於一身,其特殊的微生物生命現象,在釀酒技術、生命科學,進而在經濟、文化方面,都有著非凡的價值和深遠的影響。1996年國務院將瀘州老窖窖池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使中華民族這一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釀酒窖池展現出它古老的神韻和璀璨的風采,成為華夏文明的偉大見證!並以世界釀造史上的奇跡而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國窖•1573」由國寶窖池精心釀制,所以,從該產品誕生之日起,本身就蘊涵了中國白酒的歷史與文化,成為情感、科學的載體。它將中國最古老的窖池「1573」這個數字作為名稱,永遠銘刻在消費者心中,讓每一個中華兒女在慢慢品味美酒的時候也品味瀘州老窖430年的厚重歷史。
參考資料:http://www.lzlj.com.cn/catalog/catalog.aspx?catalogID=44

㈨ 國窖1573真有437年歷史

50年茅台含多少陳釀
----------------------------
本報昨天報道了50年茅台年份酒2年漲了7000元的消息引起了不少讀者關注,同時也引起了他們對50年茅台年份酒的懷疑。一位讀者來電指出:「按現在2008年算,50年前的酒就是1958年生產的,那時糧食很緊張,酒廠的生產也是按計劃來的,怎麼可能有多餘的酒放到今天來賣呢?」

1958年有多餘的酒?

該讀者稱,1958年,那時我國正是「大煉鋼鐵」、大搞「人民公社」的時候,況且當時我國遇到了三年自然災害,有誰敢動用大量的糧食來釀年份酒,等到今天來開壇呢?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是我國的計劃經濟時期,當時國營或集體企業都是按國家的計劃指標指令性生產。

無論是國家的名酒廠還是小酒廠,誰會有先見之明,預測到三四十年後會是年份酒的時代?誰又能與政府協調,刻意多批了點糧食指標用於年份酒生產呢?如果20年、30年陳釀對於老名酒廠來說真實存在的、並有大量存儲的話,也是按計劃指標生產的,應該在市、省計劃部門、商業部門或輕工業部門有備案的,可是至今沒有看到有哪一個計委、商業部門和輕工業部門公布過類似的數據,證實當年某某酒廠封存了多少噸基酒。中國的老名酒就一直處於缺貨漲價中,供不應求。但為何現在卻出來這么多的陳年好酒呢?

此外,茅台是醬香型白酒,醬香型酒的窖池壽命只有9個月,而要進一步完成整個發酵過程,醬香型酒要進行2至3年的存放,這就是所謂的陳釀過程。醬香型酒在存放過程中每年要揮發2%~3%的酒精。如果真的將茅台酒存放80年再拿出來喝,可能連酒味也聞不到了。

「基酒」最多不超過3錢?

針對這個問題,記者昨天與貴州茅台(愛股,行情,資訊)取得聯系,相關人士都不肯作出正面回答。據悉,貴州茅台曾經聲明過:所謂「陳釀茅台」其實是「並不全是真正的陳年酒」,是陳年酒加上新酒勾兌而成的,但勾兌的比例是商業秘密。從「年份酒」誕生以來,行業就沒有對這方面提過疑問和要求,廠家也不方便將具體含量標示清楚。

中國著名白酒營銷專家楊清山認為,很多消費者認為年份酒的瓶子里應該100%的是它所標注時間釀造的酒。其實恰恰相反,年份酒大多作為「調味酒」來勾兌,瓶子里通常有3%的年份酒已經不錯了,這一點和洋酒不一樣。如果按楊清山所講的這樣理解,售價11888元的50年茅台年份酒里應該只有3錢的「50年基酒」,也就是說,除了這3錢「50年基酒」之外,其餘的都可以用現在生產的茅台酒來代替,即使按目前每瓶728元計算,這3錢的「50年基酒」就賣了10000多元。這3錢「陳釀」能對整瓶酒的品質有多大改變?

3年和30年陳釀口感一樣

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專家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酒品監評委員會主任李緒清表示,普通消費者根本無法品嘗出3年陳釀和30年陳釀的區別,因為白酒3年老熟後,口感是一樣的。李緒清還說,現代科技很發達,很多廠家還利用一些化學原料,給新酒催沉,甚至可以勾兌出多年老酒的顏色和氣味,作為普通消費者,怎麼可以區分1000元與500元酒的區別?商家就是抓住了消費者辨別能力的缺失,而大打概念牌來炒作陳釀。

據了解,國家還沒有通用的檢測標准,也沒有專門的部門來檢測酒中的陳釀比例,以及檢測陳釀的年份,所以各酒廠在產品包裝上並沒有註明陳釀的含量。而一瓶標注10年陳釀的酒,在配料表上和其他酒一樣,只標注原料為水、高粱、小麥,並沒有標明整體是10年窖藏的酒,還是含有10年酒的成分,現在也沒有標准強制廠家標明。

據悉,五糧液(愛股,行情,資訊)、劍南春、水井坊(愛股,行情,資訊)這些酒業巨頭們對於年份酒的看法相差也很遠。比如,用什麼來測定年份?有的說是按酒液的生產日期,有的說是按酒窖的年齡。一瓶酒中大概多少當年年份酒含量為合適?有的說至少30%,有的稱應在50%以上,有的則認為就直接為100%才合理。

五糧液曾經表示,年份酒就應當是100%當年的那個酒,而且必須是這樣的。至於有些企業說:「只要是那瓶酒里有多少比例的酒是存放了50年的基酒就可以稱為50年的年份酒。」這簡直就是笑話。業內人士都知道,陶壇具有透氧性,用陶壇儲存酒是為了讓酒更好地進行氧化,氧氣能夠進去自然裡面的酒也能夠揮發出來,如果時間存放得太長,酒精度會逐漸下降,到最後變成二氧化碳和水。

■延伸閱讀,被誤讀的年份酒

年份酒最初流行於國外,是對葡萄酒、白蘭地、威士忌等酒類的等級概念,由於發展的時間相對比較長,這一等級劃分的標准和檢查手段均比較成熟,且在國外有專門的《酒法》或《酒典》進行規范管理,這種管理細化到葡萄產區、釀制、儲存、流通等各個環節。而標有「鬃鬃年」的年份酒則是對葡萄酒、白蘭地、威士忌等酒類進行的進一步細分,國外具有年份標志的葡萄酒酒標上一般需要包含以下幾個內容:酒廠名、酒名、葡萄品種、酒廠自行生產裝瓶、生產者的名稱及地址、酒精濃度、酒產區名稱、容量、釀酒葡萄採收的年份等。

即使以年份來標注的葡萄酒,也並非年代越久越好,某一年份葡萄酒產品品質的優劣,與當年葡萄的品質、釀造的氣候環境、儲存過程中氧化程度均有密切的關系,只有當所有條件同時具備,以當年年份命名的葡萄酒,才能稱之為酒中珍品。但是國內陳釀白酒的酒標上,除去打上了「鬃年陳」或「鬃鬃年鬃酒」之外,沒有更多的內容供消費者了解其品質。

在中國,所謂的年份酒,實際上是「陳釀」酒,也就是在釀造出酒後,根據工藝要求,酒廠會對新酒進行儲存,以減少其辛辣的口感,通過一段時間,讓酒自然陳化,這樣口感和香味會變得更醇更香。一般來說,清香型的白酒儲存陳化的時間需一年左右;濃香型白酒大概在三年左右;醬香型白酒大概在5年左右。從釀制技術的角度來說,現在白酒行業所稱的「年份酒」並不等同於國外年份酒的概念。

㈩ 中國最久的酒窖多少年

我國的五糧液集團現存有不僅是中國而且是世界最早並一直使用至今的地穴式曲酒發酵窖池,其中用於釀造五糧液的窖池始於明代,迄今已有638年的歷史,期間從未間斷過使用和發酵,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

熱點內容
班主任培養總結 發布:2025-07-04 14:40:37 瀏覽:89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04 12:20:45 瀏覽:578
怎麼去掉雙下巴 發布:2025-07-04 07:30:04 瀏覽:14
男孩性教育書籍 發布:2025-07-04 06:45:07 瀏覽:727
九年級上冊歷史復習 發布:2025-07-04 04:12:15 瀏覽:952
面試體育教師 發布:2025-07-04 03:55:12 瀏覽:120
教師師德先進材料 發布:2025-07-04 03:05:55 瀏覽:487
用什麼詞來形容班主任 發布:2025-07-04 00:41:46 瀏覽:849
吉婷老師 發布:2025-07-04 00:40:42 瀏覽:215
哪個銀行比較好 發布:2025-07-03 22:42:49 瀏覽: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