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窯化學釉
❶ 汝窯釉中所含的瑪瑙有什麼作用
一、瑪瑙的主要組成成分是含有鹼性的,鹼性對茶具有殺菌,保鮮等作用。
二、瑪瑙還具有促進血液循壞,調節內分泌等功能,這和古玉等具有的功能差不多,很多人喜歡佩帶瑪瑙和玉石等就是因為有這個特性。
三、瑪瑙入釉的另外一個特點是會顯得釉色潤滑,美如玉石,迎光的折射會有柔美的光線變換。這和化學釉不同的是,化工釉的是亮光,日常中接觸到的顯示屏等都是亮光,時間長了,會造成視覺疲勞。而汝窯因為有了瑪瑙入釉,所呈現的是古樸淡雅的色澤。而且也能緩解視覺疲勞,起到保護眼睛的作用。
市面上很多汝窯為了取悅當今的審美,而拋棄瑪瑙入釉,咋一看上去,顏色很討人喜,顏色亮麗。這就是採用化工釉的結果,據我所知,聚寶龍汝窯是最接近仿古汝窯,採用的是瑪瑙入釉,造型古樸,釉色瑩潤。
(1)汝窯化學釉擴展閱讀:
汝窯的胎釉
瑪瑙是一種半透明的玉髓,是隱晶質石英亞種的寶石,比重2.6,折射率1.535~1.539,玉髓無解理,斷口貝殼狀,蠟狀光澤,硬度略低於7,具雙折射(光亮)性質。玻璃(瓷器的釉面也是玻璃)是單折射性質,折射率1.48~1.7,玻璃和玉髓在外表上和物理性質方面都很相似(二者都是二氧化硅成份),玻璃是貝殼狀斷口,玻璃光澤。因此,瑪瑙入釉是很合理的,並不是噱頭。
實際上,同為二氧化硅,在岩石形成過程中不同條件會產生不同結晶的寶石。據介紹,當二氧化硅結晶完美時就是水晶;結晶不完美的就是石英:二氧化硅膠化脫水後就是瑪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膠體凝固後就成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於幾微米時就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
汝窯瓷器胎均為灰白色,深淺有別,都與燃燒後的香灰相似,故俗稱「香灰胎」這是鑒定汝窯瓷器的要點之一。
汝窯瓷釉基本色調是一種淡淡的天青色,俗稱「鴨蛋殼青色」,釉層不厚,隨造型的轉折變化,呈現濃淡深淺的層次變化。釉面開裂紋片,多為錯落有致的極細紋片,俗稱為「蟬翼紋」。
汝瓷胎質細膩,胎土中含有微量銅,迎光照看,微見紅色,胎色灰中略帶著黃色,俗稱「香灰胎」,多見汝州蟒川嚴和店、大峪東溝,汝州文廟、清涼寺等窯址;汝州張公巷汝窯器,胎呈灰白色,比其他窯口的胎色稍白,是北宋官窯的主要特徵。
釉中多布紅暈,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陽晚霞,有的似雨過天晴,有的如長虹懸空,世稱「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彌足珍貴。」汝州張公巷汝瓷,釉呈天青、粉青,釉色滋潤,手感如玉。有青如天 、面如玉、晨星稀的典型特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汝窯
❷ 汝窯的汝窯的釉色
關鍵是半乳濁狀的結晶釉,這種結晶釉對色與光極敏感,青綠釉卻能從內反射出紅暈。釉子稍厚處,如凝脂般將青翠固化,又如臘滴微趟,將瑪瑙融化之後而又將其垂固。釉子稍薄處,如少女羞澀面現昏紅,又如晨曦微露,將薄雲微微染紅。釉面滋潤柔和,純凈如玉,有明顯酥油感覺。汝瓷釉面的光澤,不如官、哥瓷晶瑩,更遜於龍泉青瓷,與同為貢御性質並亦為出土的定瓷、龍泉瓷標本作比較,汝釉的光澤度,大抵只及後者三分之一略強。這說明,瑪瑙入釉,致汝釉的玻化程度及釉質的抗腐蝕性均有所下降。
反過來則說明,缺乏明顯玻璃質感,是瑪瑙為釉的一個重要特徵; 釉質肥厚瑩潤若堆脂,釉面因施釉不勻、顯高低不平、久平整,並有少量氣泡和縮釉現象, 蟬翼紋: 用蟬翼紋來形容汝官釉面的開片最為形象。前人用蟹爪紋來形容,這里有二種說法。其一汁中棕眼隱若蟹爪,是說釉面上因氣泡破裂而產生的棕眼猶如螃蟹走過沙灘而留下的蟹爪印。其二是形容瓷器表面開片的長短無序,呈不規則交錯猶如蟹爪。筆者看法:所謂蟹爪紋是在瓷器開片的一條主紋上,另生出一條次紋,形成一個Y型(蟹爪),然後在次紋的一邊又生出一條次次紋,形成又一個小一點的y型(蟹爪),......就像一棵樹主幹生出大枝,大枝生出中枝,中枝生出小枝,小枝生出小小枝一樣。其實中國畫技法中創始於宋初的枯樹畫法的一種方法,就叫做蟹爪技法。用蟹爪技法來解釋瓷器開片的主次、走向,最簡單不過了。不過用蟹爪紋來形容汝官釉面開片卻有不足,因為它只形容了開片的主次及走向,卻無法形容汝官釉面中的斜開片。因而有人在考慮這方面時就用魚鱗紋或者冰裂紋來形容。因此用蟹爪紋、魚鱗紋、冰裂紋來解釋汝官釉面的開片都是只抓住了一點而沒有顧及其餘。而蟬翼紋既包含了蟹爪紋又包含了魚鱗紋或冰裂紋,是形容汝官釉面的最形象比喻。
蟹爪紋,形容瓷器開片的主次、走向。 汝窯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氣泡,古人稱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時隱時現,似晨星閃爍,汝窯瓷片的斷面,肉眼可見一些稀疏的氣泡嵌在釉層的中、下方。用放大鏡於釉面上觀察,中層的這些氣泡,於釉層內呈稀疏的星辰狀,大的如星斗。但是,蘊藏在釉層最底下的另一部分氣泡,從釉面上則很難透見。汝瓷在其胎體的釉層間,有一排肉眼可見的大小氣泡,這類同宋龍泉、南宋官窯等青瓷體系釉內氣泡排列有異的景象,屬瑪瑙釉為釉的又一特徵。同時表明,瑪瑙的粘度很強,以致釉內與胎體中的空氣,在燒制過程中無法正常溢出,較多的被封閉在釉的下層;芝麻支釘釉滿足:。高濂的《遵生八箋》說汝窯「底有芝麻細小掙針」。在器物底部可見細如芝麻狀的支釘痕,痕跡很淺,大小如粟米,汝窯是釘痕大部分如芝麻粒那麼大,這是其它瓷窯所少有的。
棕眼:釉面的氣泡在窯中焙燒時爆破後未經彌合而自然形成的小孔。 蟬翼紋是指在汝瓷釉面上的開片紋細如蟬翼。
對汝瓷的開片有各種形容,如蟹爪紋,冰裂紋,蟬翼紋,魚子紋等,但我覺得用蟬翼紋來形容是恰如其分。而汝瓷釉中多布紅暈,有的如晨曰出海,有的似夕陽晚霞,有的似雨過天青,有的如長虹懸空,都是一些美麗的形象比喻,有點誇張。說到底就是釉面中泛起的紅斑塊顯露在青色的釉面上,好像魚子飄浮在水面上,僅此而已,我甚至覺得,這是汝瓷的缺陷。不過對汝瓷來說,又多了一個非典型特徵。
值得一提的是:「有銅骨無紋者」為珍品、上品,非判斷是否屬汝窯之標准。
❸ 如何區分仿古瓷器的化學釉
釉料可能不好判別,從釉的成分來說,元之前色釉尚不好仿外,明清表面則內不容易區分,主要是容結合其它方面判斷,當然低仿的釉面或過干澀或過油膩,或人為沾污或加密集不自然的暴釉棕眼,這些可以注意,更多可單獨交流探討
❹ 化學釉建盞是否有毒
沒有毒。
建盞的還原燒,是在快要燒制結束的時後,減少窯中進入的 空氣量,火焰中不完全燃燒的還原性CO和H2等,在高溫下與坯中的高價的紅色三氧化二鐵(Fe2o3)被還原為低價氧化亞鐵(Feo)等。
重點是建盞是否含重金屬上給大家科普一下,我們知道釉彩裡面有三個成分:
一個是釉基,就是它的基礎,有玻璃質感的成分,大多就是石英(氧化硅)一類的,建盞的釉礦石以石英為主,也有長石,含鐵量高,帶有少量粘土,淘洗出的礦釉顏色呈紅、紫色,屬於鐵鈣系結晶釉,坯體的化學成分和礦物組成對釉面斑紋有影響。
第二種就是發色劑,也是礦物質,例如氧化鈷發藍色,氧化銅發綠色等等,而建盞主要就是氧化鐵。(發紅棕色的Fe₂O₃)
第三種成分就是助熔劑,例如長石、或草木灰或鋇,助熔劑可以幫助石英降低熔點,這樣就可以省下大量的燃料和時間,例如建盞要1300度燒成,瓷器要1280,一般炻器要1240。高溫階段每要升高十度就要耗費很多燃料(先別管氣窯、電窯或者柴窯都一樣)。
首先,你只要確定它是鐵胎鐵釉,1300度燒成的,不管它結晶不結晶,傳統或創新,都不會含有重金屬的。所以,只是礦物成分分子結構上的化學反應,與有毒沒毒無關。
(4)汝窯化學釉擴展閱讀
其實沒有陶瓷器不是化學的,甚至可以說我們周圍的萬事萬物都進行著化學反應,所以拿「化學釉」傷身體之類的話來說事是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
「化學釉」其實本身並沒有這個詞,是各類「磚家」憑空捏造的一個偽術語。「化學釉」實際上並沒有辦法表述瓷器釉的基本狀況和製作工藝及特點。而「花釉」對於建盞而言,大多指的是經人工二次描畫或點畫的作品。比如珍珠斑、描銀等等。
不管從建盞的釉料配方、燒成條件等等都說明,建盞喝茶是對身體有益的,而建窯建盞的燒制技藝,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恢復出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❺ 當代建盞全是化學釉么
當代建盞全是化學釉。重金屬技法是現代為了陶瓷器的釉上產生光彩,而使用重金專屬(比鐵所含屬的原子量更多的金屬)的燒制方法。這種燒制方法主要分兩大類:
一是在釉中加重金屬燒成。即將含有重金屬(較常見的如鉬、鎢、釩)的釉施用在器皿胎體上後入窯高溫燒制,成器後就會形成彩虹般的光彩。
二是將重金屬燒制在素燒的器皿上。這一類技法又分成兩種:其一是讓燒成的陶瓷器皿籠罩在重金屬蒸汽里,在自然降溫的過程中,使重金屬產生附著效果,從而產生光彩。
(5)汝窯化學釉擴展閱讀:
按器型種類來分,建盞分為敞口、撇口、斂口和束口四大類,每類又按大、中、小三種型號歸類。其中束口碗的碗腹較深,器型比較飽滿,手感重,且中型器比例較高,是建盞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種,出口較多,產量也最大的建盞之一。
建盞在燒制過程中所處的位置窯溫和氣氛不同,釉水產生的自然變化也不同,這個過程沒有人為干涉,故稱「窯變」。總結起來建盞的釉色可大致分為兩個大的類別:一個是黑色釉類(包括:黑釉、兔毫釉、鷓鴣斑又稱油滴釉);一個是窯變黑釉(曜變釉、雜色釉)。
❻ 瓷器釉料什麼是礦物釉、什麼是化學釉
化學釉水,是用「工業色素」將「釉水」染色後,需要用「氧化焰」低溫燒造的方式來燒造瓷器。礦質釉水,是以礦質中的高純度「鐵元素」為著色條件,需要通過「還原焰」高溫燒造的方式來燒造瓷器。礦質釉水是一種不同於二元配方的灰釉,也不同於一元配方的土釉,是採用多種天然材料或簡單人工合成材料配製的釉料。
化學釉水燒造出來的汝窯具有:「簡單工藝」、「高成品率」和「超低成本」的特點,使得「化學釉水」燒造的瓷器,具有暴利的條件。
礦質釉水燒造出來的瓷器具有:「工藝復雜」、「低成品率」和「成本很高」的特點,使得「礦質釉水」燒造的瓷器,具有很高的燒造難度和燒造風險。
(6)汝窯化學釉擴展閱讀:
釉的種類繁多,按組成可分為石灰釉、長石釉、鉛釉、鋯釉、硼釉、鉛硼釉、鹽釉、土釉等;按外觀可分為透明釉、乳濁釉、顏色釉、結晶釉、金砂釉、無光釉、碎紋釉等;顏色釉的顏色是多種多樣的,有紅、黃、藍、白、黑、青花等。
釉料中部分原料為熔塊細磨成釉漿時稱為熔塊釉。不用熔塊者為生釉或生料釉。按照釉的熔制溫度的高低還可分為高溫釉(>1250℃)、中溫釉(1100~1250℃)和低溫釉(<1100℃)等。
按導電性能分為普通釉和半導體釉。釉漿通常採用天然礦物原料(如長石、方解石、石英、滑石、高嶺土等)和化工原料按一定比例配料,經細磨製成。
網路-瓷釉
網路-多元釉
❼ 化學釉建盞是否有毒
化學釉建盞有毒的。
❽ 如何鑒別「化學釉水」與「礦質釉水」的汝窯
隨著「化學釉水」仿製汝窯的水平驚人進步,現在我們已經很難通過對汝窯的「釉色」和「釉面」的特徵對照,區分出「化學釉水」與「礦質釉水」的汝窯。話雖如此,但仍有一個重要的汝窯特徵,是「化學釉水」永遠無法克制和仿製出來的。這個重要的汝窯特徵就是「魚鱗開片」。
「化學釉水」的汝窯,是用「工業色素」將「釉水」染色後,需要用「氧化焰」低溫燒造的方式來燒造汝窯。正是由於「氧化焰的低溫燒造」的原因,使該汝窯在窯爐內被燒造的過程中,不存在「自然流釉」和「釉層沸騰」的情況,使釉層的分子排列結構呈規整和平行。所以該汝窯的釉層在「拉力」作用下產生的片紋的 「切面」,總是「垂直」地切入到汝窯胚體,即「非魚鱗開片」。此方式燒造出來的汝窯具有:「簡單工藝」、「高成品率」和「超低成本」的特點,使得「化學釉水」燒造的汝窯,具有暴利的條件。
「礦質釉水」的汝窯,是以礦質中的高純度「鐵元素」為著色條件,需要通過「還原焰」高溫燒造的方式來燒造汝窯。正是由於「還原焰的高溫燒造」的原因,使該汝窯在窯爐內被燒造的過程中,存在明顯的「自然流釉」和「釉層沸騰」的情況,使釉層的分子排列結構呈不規整和傾斜。所以該汝窯的釉層在「拉力」作用下產生的片紋的 「切面」,總是「鈄勢」地切入到汝窯胚體,即「魚鱗開片」。此方式燒造出來的汝窯具有:「工藝復雜」、「低成品率」和「成本很高」的特點,使得「礦質釉水」燒造的汝窯,具有很高的燒造難度和燒造風險。
因此,我們用肉眼鑒別「化學釉水」與「礦質釉水」的汝窯時,只需要鑒別該汝窯是否具有「魚鱗開片」的特徵。然而,用肉眼鑒別汝窯是否「魚鱗開片」,只需要我們利用如何分辨魚鱗的原理即可。
當我們從「魚尾」朝「魚頭」方向看魚身上的鱗片,視線與魚身正好形成近45度的視角,這時我們看到每兩個鱗片之間的片痕就會變細或變消失,因為我們這時的視線與兩鱗片是呈「平形」的水平,所以看到了兩鱗片之間的片痕是變細或變消失。
當我們「橫著」看魚身,視線與魚身形成近90度的垂直視角,這時我們看到每兩個鱗片之間的片痕就會變粗和變明顯,因為我們這時的視線與兩鱗片是呈「近70度交叉」的水平,所以看到兩鱗片之間的片痕是變粗和變明顯。
當我們從「魚頭」朝「魚尾」方向看魚身上的鱗片,視線與魚身正好形成近135度的視角,這時我們看到每兩個鱗片之間的片痕就會更粗和有外突感,因為我們這時的視線與兩鱗片是呈「近100度交叉」的水平,所以我看到兩鱗片之間的片痕是更粗和有外突感。
假如我們把汝窯釉面上的「每條片紋」比作是魚身上的「每兩個鱗片間的片痕」,把汝窯的「胚體」比作是魚的「魚身」。那麼,我們也分別從同樣的三個角度,去看汝窯釉面上的每個開片紋路,看看是否具有較明的類似觀看魚鱗片的同樣效果。若沒有較明顯的同樣效果,那則不是「魚鱗開片」,即就是「化學釉水」的汝窯;若具有較明顯的同樣效果,那則就是「魚鱗開片」,即「礦質釉水」的汝窯。
這里有一項內容需要聲明:「即每個汝窯器皿的絕大多數的片紋是「魚鱗開片」,那就是「魚鱗開片」,即是「礦質釉水」的汝窯器皿。因為汝窯的每一個片紋絕對不可能都是「魚鱗開片」,而只能絕大多數是「魚鱗開片。」
❾ 化學釉或稱化工釉製作的瓷器使用是否有毒
因化工釉會隨著時間慢慢褪色,若是食用瓷器,可想而知都被嘴唇摩調而吃掉了,所以還是選擇歷史做法的瓷器為好,若帶花色最好選擇釉下彩瓷器。
廣而告之一下,湖南 醴陵 有種釉下彩手繪瓷器不錯。只是價格貴點
❿ 汝窯茶具使用化工釉會滲透嗎
汝窯茶具使用化工釉,不一定會滲透;取決於製作工藝、燒制溫度,一定要注意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