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塊號
① 操作系統,頁號,頁面號和塊號怎麼區別 頁面號是不是就是塊號
1、頁和塊的對象不同:頁是對邏輯地址進行分頁存儲,塊是對實際地址進行分塊存儲。
2、頁號是虛擬地址的劃分,指向程序中的某一頁,每個頁號對應一個頁面號。
3、塊號是實際地址的劃分,指向內存空間中某一個物理塊。
4、頁面號不是塊號。
(1)物理塊號擴展閱讀
分頁存儲
1、分頁存儲管理是將一個進程的邏輯地址空間分成若干個大小相等的片,稱為頁面或頁,並為各頁加以編號,從0開始,如第0頁、第1頁等。
2、相應地,也把內存空間分成與頁面相同大小的若干個存儲塊,稱為(物理)塊或頁框(frame),也同樣為它們加以編號,如0#塊、1#塊等等。
3、在為進程分配內存時,以塊為單位將進程中的若干個頁分別裝入到多個可以不相鄰接的物理塊中。由於進程的最後一頁經常裝不滿一塊而形成了不可利用的碎片,稱之為「頁內碎片」。
分段存儲
1、在分段存儲管理方式中,作業的地址空間被劃分為若干個段,每個段定義了一組邏輯信息。例如,有主程序段MAIN、子程序段X、數據段D及棧段S等。
2、每個段都有自己的名字。為了實現簡單起見,通常可用一個段號來代替段名,每個段都從0開始編址,並採用一段連續的地址空間。
3、段的長度由相應的邏輯信息組的長度決定,因而各段長度不等。整個作業的地址空間由於是分成多個段,因而是二維的,亦即,其邏輯地址由段號(段名)和段內地址所組成。
參考文獻:網路-存儲管理
② 操作系統試題: 在連續分配方式中,如何將文件的位元組偏移量轉化為物理塊號和偏移量
連續分配方式下,3500/1024=3 餘428,物理塊號3,塊內偏移量428
③ 段號,塊號,物理塊號都是指一樣東西嗎
頁號是進程的每頁的標號,從0到n順序排列。頁面號是操作系統分配的,每個頁號對應一個頁面號。
④ 軟考:操作系統位示圖,根據物理塊號計算字數的疑問
第m個物理塊號對應的字序號n計算公式如下:
n=[m/32],即m除以32的余數取整。
以上這個計算公式中,有兩個隱性假設
(1)物理塊號以0開始編號
(2)字序號以0開始編號
則有
m=5時,n=[5/32]=0
m=31時,n=[31/32]=0
m=32時,n=[32/32]=1
m=63時,n=[63/32]=1
因此,上述3道題的答案如下
m=4195時,n=[4195/32]=31
m=3552時,n=[3552/32]=111
m=2053時,n=[2053/32]=64
⑤ 起始物理盤塊號 邏輯塊號 算物理盤塊號為什麼不用減一
邏輯盤塊是連續的,但是其相應的物理盤塊卻未必是連續的。所以不能直接接。
⑥ 地址為2070b 物理塊號是3,則對應的物理地址是多少
示例:某虛擬存儲器的用戶編程空間共32個頁面,每頁1K,主存為16K。假定某時刻系統為用戶的第0,1,3,10頁分別分配到物理塊號5,10,4,7中,試將虛擬地址0A5Ch變換為物理地址。請寫出分析過程。解 因為頁的大小為1K,所以頁內地址佔十位二進制地
⑦ 操作系統原理 文件的邏輯塊號怎麼轉變為物理塊號
(1)符號目錄項佔8位元組,物理塊大小為512位元組,目錄文件包含256個目錄項,所以分解後存放符號文件所需的物理塊為(8*256)/512=4。
(2)根據(1)中求出的4,得出平均訪盤次數為【(1+4)/2】+1=3.5。
⑧ 如何通過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求物理塊數
通過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求物理塊數方法如下
邏輯地址=頁號+頁內地址=p+d;
物理回地址=塊號+頁內地址=f+d;答
(兩個d是一樣的,頁表中存儲有p與f的對應關系)
地址總長度位數=頁號佔位數m+頁內地址佔位數n
邏輯地址中的頁數=2^m (2的 頁號位數 次冪)
一個頁面(業內地址)大小= 2^n (2的 頁內地址位數 次冪)
⑨ 物理塊號怎麼算
1、盤塊的大小為4KB,每個盤塊號佔4B,則一個索引塊可含 4KB/4B=1K個盤塊號,於是兩級索引最多可含1K×1K =
1M個盤塊號,因此,允許的最大文件長度為4KB×1M = 4GB.
2、最短尋找時間優先調度演算法總是從等待訪問者中挑選尋找時間最短的那個請求先執行的,而不管訪問者到來的先後次序.現在當當前磁頭在第4道,離它最近的是5,移動1道,離5最近的是7,移動2道,離7最近的是11,以此類推,則最後的移動次序為5、7、11、21、22、0,移動倒數為1+2+4+10+1+22=40.
3、採用最短尋道時間優先調度演算法時與第二題類似,移動次序為16、13、9、20、24、29,移動總數為1+3+4+11+4+5=28.
「電梯調度」演算法是從移動臂當前位置開始沿著臂的移動方向去選擇離當前移動臂最近的那個柱訪問,如果沿臂的移動方向無請求訪問時,就改變臂的移動方向再選擇.現在移動方向是從大到小,那會先朝比當前柱面小的方向找離其最近的移動,當前在15,比它小又離它最近的是13,然後是9,比它小的訪問請求處理完了,就改變方向,於是離15最近的是16,然後是20,、24、29,最終的次序是13、9、16、20、24、29,移動總數是2+4+7+4+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