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化學與核能

化學與核能

發布時間: 2021-08-04 19:20:29

A. 化學能與核能一樣都來自質量虧損嗎

相比於核反應來說,化學反應的質量虧損往往很小,以致於最精密的儀器都無法測量,只能通過反應釋放的能量來推算。這就是為什麼在拉瓦錫發現「質量守恆定律」之後,再沒有一個化學家在實驗室里發現任何一個反例的原因了。嚴格地講,化學反應中體系的質量也是不守恆的。考慮到這一原因,我們應該說在反應前後沒有可檢測的質量變化。正如從卡車上遺落兩枚金幣,由於兩枚金幣的質量相對於卡車的質量太小了,以致於卡車質量似乎沒有改變。以硝化甘油的爆炸為例,假定反應的起始狀態都為 25°C 的標准狀況,可以計算出反應前後的質量損失。

B. 什麼叫化學能,核能和光能

化學能是一種很隱蔽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來做功,只有在發生化學變化的時候才釋放出來,變成熱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像石油和煤的燃燒,炸葯爆炸以及人吃的食物在體內發生化學變化時候所放出的能量,都屬於化學能.化學能是指化合物的能量,根據能量恆定律,這種能量的變化與反應中熱能的變化是大小相等、符號相反,參加反應的化合物中各原子重新排列而產生新的化合物時,將導致化學能的變化,產生放熱或吸熱效應.
核能
核能發電:
核能→水和水蒸氣的內能→發電機轉子的機械能→電能.
核能發電
nuclear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利用核反應堆中核裂變所釋放出的熱能進行發電的方式.它與火力發電極其相似.只是以核反應堆及蒸汽發生器來代替火力發電的鍋爐,以核裂變能代替礦物燃料的化學能.除沸水堆外(見輕水堆),其他類型的動力堆都是一迴路的冷卻劑通過堆心加熱,在蒸汽發生器中將熱量傳給二迴路或三迴路的水,然後形成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沸水堆則是一迴路的冷卻劑通過堆心加熱變成70個大氣壓左右的飽和蒸汽,經汽水分離並乾燥後直接推動汽輪發電機.
簡史 核能發電的歷史與動力堆的發展歷史密切相關.動力堆的發展最初是出於軍事需要.1954年,蘇聯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裝機容量為 5兆瓦(電)的核電站.英、美等國也相繼建成各種類型的核電站.到1960年,有5個國家建成20座核電站,裝機容量1279兆瓦(電).由於核濃縮技術的發展,到1966年,核能發電的成本已低於火力發電的成本.核能發電真正邁入實用階段.1978年全世界22個國家和地區正在運行的30兆瓦(電)以上的核電站反應堆已達200多座,總裝機容量已達107776兆瓦(電).80年代因化石能源短缺日益突出,核能發電的進展更快.到1991年,全世界近30個國家和地區建成的核電機組為423套,總容量為3.275億千瓦,其發電量佔全世界總發電量的約16%.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蘇聯奧布寧斯克核電站.
中國大陸的核電起步較晚,80年代才動工興建核電站.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30萬千瓦(電)秦山核電站在1991年底投入運行.大亞灣核電站正加緊施工.
核能發電原理 核能發電的能量來自核反應堆中可裂變材料(核燃料)進行裂變反應所釋放的裂變能.裂變反應指鈾-235、鈈-239、鈾-233等重元素在中子作用下分裂為兩個碎片,同時放出中子和大量能量的過程.反應中,可裂變物的原子核吸收一個中子後發生裂變並放出兩三個中子.若這些中子除去消耗,至少有一個中子能引起另一個原子核裂變,使裂變自持地進行,則這種反應稱為鏈式裂變反應.實現鏈式反應是核能發電的前提.
要用反應堆產生核能,需要解決以下4個問題:①為核裂變鏈式反應提供必要的條件,使之得以進行.②鏈式反應必須能由人通過一定裝置進行控制.失去控制的裂變能不僅不能用於發電,還會釀成災害.③裂變反應產生的能量要能從反應堆中安全取出.④裂變反應中產生的中子和放射性物質對人體危害很大,必須設法避免它們對核電站工作人員和附近居民的傷害.

C. 化學能與核能一樣都來自質量虧損嗎

生成新物質且質量守恆的反應為化學反應,只要有質量虧損一定發生了物理中的核反應.

D. 核能是不是化學能

一定不是的,因為原子核發生的變化,是物理變化!!所以不是化學能。

E. 化學能和核能關系 核電站發電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還是核能轉化為電能核能與化學能有什麼關系

都是能量的形式
別的 沒什麼關系
核能不是化學能 兩個一點關系也沒有
核反應不屬於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的前提是原子沒有發生變化

F. 核能和化學能

都是能量的形式
別的 沒什麼關系
核能不是化學能 兩個一點關系也沒有
核反應不屬於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的前提是原子沒有發生變化

G. 核能與化學能的區別

化學反應,原子核沒變動,變的是原子之間的結合方式。核變,變的是原子核內部的東西。
記得採納啊

H. 核能屬於化學能嗎

不屬於
核能與化學能的區別在於,化學能是靠化學反應中原子間的電子交換而獲得能量。例如煤或石油燃燒時,每個碳或氫原子氧化過程中,只能釋放出幾個電子伏能量,而核能則靠原子核里的核子(中子或質子)重新分配獲得能量,這種能量大得出奇。例如,每個鈾原子核裂變時,就能放出2億電子伏能量,所以1kg鈾裂變時釋放出來的能量相當於2500t標准煤。等量的聚變燃料在聚變時釋放出來的能量又比裂變能大4~5倍。現在,人們已經利用核裂變能發電、供熱,也正在研究受控核聚變,試圖開發利用核聚變能。放射能的利用也比較普遍,例如放射電池就是利用鈈-238在衰變過程中釋放出來的能量來發電的。
註:
核能
nuclear
energy
又稱原子能。原子核中的核子重新分配時釋放出來的能量。核能可分為三類:(1)裂變能,重元素(如鈾、鈈等)的原子核發生分裂時釋放出來的能量;(2)聚變能,由輕元素(氘和氚)原子核發生聚合反應時釋放
出來的能量;(3)原子核衰變時發出的放射能。

I. 什麼叫化學能,核能和光能

化學能是一種很隱蔽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來做功,只有在發生化學變化的時候才釋放出來,變成熱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像石油和煤的燃燒,炸葯爆炸以及人吃的食物在體內發生化學變化時候所放出的能量,都屬於化學能。化學能是指化合物的能量,根據能量恆定律,這種能量的變化與反應中熱能的變化是大小相等、符號相反,參加反應的化合物中各原子重新排列而產生新的化合物時,將導致化學能的變化,產生放熱或吸熱效應。
核能
核能發電:

核能→水和水蒸氣的內能→發電機轉子的機械能→電能。

核能發電

nuclear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利用核反應堆中核裂變所釋放出的熱能進行發電的方式。它與火力發電極其相似。只是以核反應堆及蒸汽發生器來代替火力發電的鍋爐,以核裂變能代替礦物燃料的化學能。除沸水堆外(見輕水堆),其他類型的動力堆都是一迴路的冷卻劑通過堆心加熱,在蒸汽發生器中將熱量傳給二迴路或三迴路的水,然後形成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沸水堆則是一迴路的冷卻劑通過堆心加熱變成70個大氣壓左右的飽和蒸汽,經汽水分離並乾燥後直接推動汽輪發電機。

簡史 核能發電的歷史與動力堆的發展歷史密切相關。動力堆的發展最初是出於軍事需要。1954年,蘇聯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裝機容量為 5兆瓦(電)的核電站。英、美等國也相繼建成各種類型的核電站。到1960年,有5個國家建成20座核電站,裝機容量1279兆瓦(電)。由於核濃縮技術的發展,到1966年,核能發電的成本已低於火力發電的成本。核能發電真正邁入實用階段。1978年全世界22個國家和地區正在運行的30兆瓦(電)以上的核電站反應堆已達200多座,總裝機容量已達107776兆瓦(電)。80年代因化石能源短缺日益突出,核能發電的進展更快。到1991年,全世界近30個國家和地區建成的核電機組為423套,總容量為3.275億千瓦,其發電量佔全世界總發電量的約16%。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蘇聯奧布寧斯克核電站.

中國大陸的核電起步較晚,80年代才動工興建核電站。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30萬千瓦(電)秦山核電站在1991年底投入運行。大亞灣核電站正加緊施工。

核能發電原理 核能發電的能量來自核反應堆中可裂變材料(核燃料)進行裂變反應所釋放的裂變能。裂變反應指鈾-235、鈈-239、鈾-233等重元素在中子作用下分裂為兩個碎片,同時放出中子和大量能量的過程。反應中,可裂變物的原子核吸收一個中子後發生裂變並放出兩三個中子。若這些中子除去消耗,至少有一個中子能引起另一個原子核裂變,使裂變自持地進行,則這種反應稱為鏈式裂變反應。實現鏈式反應是核能發電的前提。

要用反應堆產生核能,需要解決以下4個問題:①為核裂變鏈式反應提供必要的條件,使之得以進行。②鏈式反應必須能由人通過一定裝置進行控制。失去控制的裂變能不僅不能用於發電,還會釀成災害。③裂變反應產生的能量要能從反應堆中安全取出。④裂變反應中產生的中子和放射性物質對人體危害很大,必須設法避免它們對核電站工作人員和附近居民的傷害。

熱點內容
男孩性教育書籍 發布:2025-07-04 06:45:07 瀏覽:727
九年級上冊歷史復習 發布:2025-07-04 04:12:15 瀏覽:952
面試體育教師 發布:2025-07-04 03:55:12 瀏覽:120
教師師德先進材料 發布:2025-07-04 03:05:55 瀏覽:487
用什麼詞來形容班主任 發布:2025-07-04 00:41:46 瀏覽:849
吉婷老師 發布:2025-07-04 00:40:42 瀏覽:215
哪個銀行比較好 發布:2025-07-03 22:42:49 瀏覽:356
老師的苦是 發布:2025-07-03 22:41:31 瀏覽:714
四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卷 發布:2025-07-03 22:04:20 瀏覽:476
一個是班主任的體育老師 發布:2025-07-03 20:09:33 瀏覽: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