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紹興的地理位置

紹興的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8-04 19:57:12

① 紹興港的地理位置

紹興港,地處紹興市越城區東湖鎮,浙東大運河為航段的天然深水河段,連通紹興乃至長三角發達內河水系,擁有優越的內河港天然條件。緊靠紹興市區南北交通要道越東路,距蕭甬鐵路紹興貨運東站5公里,杭甬高速8公里,紹諸高速2公里,滬昆高速15公里,104國道北復線1公里,329國道3公里。交通便捷,區位環境十分優越。
紹興港現代物流園規劃區位於紹興市越城區東湖鎮東部的朱尉村以東,謝家岸村以南,窯灣江以北的地塊。園區總體規劃用地1400畝,其中一期佔地面積475畝,投資約5億元人民幣,預計在2011年底建成並投入運營。二期項目用地900畝,投資15億元,計劃2015年全部建設完工。建成以後,物流園區年貨物吞吐量超過500萬噸;鋼材產品吞吐量超過300萬噸,園區總產值200億元以上,上繳利稅超過4億元,新增就業崗位1000個以上。2020年,物流園區年貨物吞吐量將突破1000萬噸,其中鋼材產品吞吐量超過500萬噸;園區總產值實現300億元以上,上繳利稅8億元以上,提供穩定就業崗位3000個以上,間接就業機會10000個。由此,將成為紹興地區乃至浙東南地區大宗物資,尤其是鋼鐵物流的發展新高地。

② 紹興地理位置

紹興地處長三角、浙江省東部,是歷史上的大都會和世界文豪魯迅先生的故里。素有「中國文化聖地」、「東方水城」的美譽。是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華東天然交通樞紐,民營經濟第一城,中國品牌之都,中國經濟民富強市,聯合國人居獎城市和全球紡織中心。紹興近年快速發展,著力構建大紹興都市圈(交通樞紐、商務集聚、旅遊名城、新興產業),重現東南巨郡風采。

③ 紹興的地理位置/氣候特徵

紹興市境位於浙江省中北部、錢塘江河口段南岸,介於北緯29°13′36〃(新昌安頂山)至�30°16′17〃(紹興鎮海閘以北錢塘江航道中心線)、東徑119°53′02〃(諸暨三界尖)至121°13′38〃(新昌平硯)之間。東連寧波市,南接台州地區和金華市,西臨杭州市,北與嘉興市隔錢塘江相望。

市境處於浙西山地丘陵、浙東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三大地貌單元的交接地帶,地貌比較復雜。在地質構造上,紹興—江山大斷裂位於市境西側,上虞—龍泉隆起帶位於市境中部,在內外營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群山環繞、盆地內涵、平原集中的地貌特徵。地形骨架略呈「山」字形:龍門山綿延於市境西部,會稽山聳峙於中部的紹興、諸暨、嵊縣之間,四明山、天台山蜿蜒於市境東部、東南部;以會稽山脈為分水嶺的西側浦陽江和東側曹娥江,自南而北分別流入錢塘江;浦陽江流經的諸暨盆地錯落於龍門山、會稽山之間;曹娥江流經的新嵊盆地和三界章鎮盆地處於會稽山與四明山、天台山之間;市境北部為紹虞平原。因此,全市地貌大勢可概括為「四山三盆兩江一平原」。全境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四山」主脈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主要山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會稽山脈主峰東白山位於諸暨小東鄉,海拔1194.6米,是全市的最高峰;龍門山脈在境內的最高峰三界尖位於諸暨龍門鄉,海拔1015.2米;四明山脈主峰四明山位於嵊縣四明鄉,海拔1012米;天台山脈在境內的最高峰菩提峰位於新昌小將鄉,海拔996米。中部多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台地,以及錯落分布、大小不等的河谷盆地,地貌顯得低矮而破碎。三大河谷盆地的底部海拔多在10至50米之間。北部的紹虞平原和曹娥、浦陽兩江下游地區,海拔不足10米。陸地最低處在諸暨「湖田」地區,海拔僅3.1米。
紹興境內河道密布,湖泊眾多,向以「水鄉澤國」享譽海內外。受山脈走向制約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河流普遍具有流量豐富,水位季節變化大,一年有兩個汛期,上游水力資源豐富,下游多受海潮頂托等特點。境內主要有匯入錢塘江的曹娥江、浦陽江、鑒湖水系;浙東運河東西橫貫北部,與南北向河流溝通,交織成北部平原區河密率很高的河網水系。此外,上虞尚有部分河溪屬甬江水系,諸暨尚有很小部分屬壺源江,經富陽直接注入富春江。

紹興境內土壤類型多,分布復雜,性態特徵各異,土質良好,且多宜農業利用。從類型上講,除了地帶性的紅壤、黃壤以外,還廣布著隱域性的水稻土、潮土、鹽土和紫色土、石灰土、中基性火山岩土、粗骨土、石質土、新積土等9個土類。全市土壤共劃分為11個土類、21個亞類、65個土屬、101個土種。豐富的土壤資源為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和各種名、優、特產品的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

紹興自然植被種類很多,據調查所得,共有153科、449屬、87.9種。其中以天然森林植被為主(森林覆蓋率達46.2%),有針葉林、闊葉林、灌木林、混交林、竹林和鹽生等6類。人工栽培的糧油作物、經濟作物和觀賞植物中,糧油、經濟作物品種分別超過100種;蔬菜作物有33類、128種;花卉作物(包括野生)有600餘種、800多個品種 。境內動物資源豐富,飼養動物有家畜、家禽、家魚、家蜂4類,170餘個品種;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獸類80餘種,鳥類100多種,爬行類70餘種,兩棲類20餘種,水生動物僅河口回遊性、湖泊定居性、溪流性和半回遊性魚類有11目、24科、87種。各種動植物中,具有葯用價值的達1200餘種,其中中草葯資源植物類1000種,動物類200餘種。由於林木銳減,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生物種內種間斗爭等多種原因,自然界生物物種有的已經絕滅,有的瀕臨絕滅。

鐵礦是本市主要礦產之一,歷年來累計探明儲量7751.4萬噸,目前尚有保有儲量4508.37萬噸,佔全省鐵礦總儲量的75.5%。銅礦資源豐富,累計探明儲量(金屬量)25.85萬噸,保有儲量20.2萬噸,佔全省的62.6%。鉛鋅資源也較豐富,已探明儲量57.87萬噸,其中鋅52.53萬噸,保有儲量48.19萬噸。金礦也是主要礦產之一,集中分布在紹興平水—諸暨璜山這一狹長條帶內。金礦床有紹興中嶴、何山,諸暨璜山、廟下畈、馬酈、桐樹林等6處,另有西裘銅礦、七灣鉛鋅礦3處伴生金。探明儲量12639.96公斤,保有儲量8885.41公斤,佔全省的42.4%。石煤資源極為豐富,主要分布在諸暨、紹興縣,已查明的礦床有紹興獅子山、諸暨霞渡、大橋、紅馬塢、盛宅塢、長瀾等6處。累計探明儲量4.26億噸,保有儲量4.1億噸,遠景儲量可達10億噸,居省內首位。螢石資源相當豐富,礦床(點)近百處,其中大型礦床1處,中型礦床4處。已查明的礦床4處,即嵊縣毫石、三溪,諸暨西山,新昌西坑,已探明儲量252.3萬噸,保有儲量239.6萬噸,佔全省的10.5%。另外硅石、硫鐵礦、石灰岩、瓷石土、高嶺土、花崗石等非金屬礦產儲量也十分豐富。

市境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季風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多雨。但由於地處中緯度,地形較復雜,小氣候差異明顯,災害性天氣頻繁。全市年平均氣溫16.2~16.5℃。四季氣溫(以1、4、7、10月的氣溫代表冬、春、夏、秋四季的氣溫分布):1月份(冬季)全市平均氣溫3.9~4.4℃�;7月(夏季)全市平均氣溫28.2~28.7℃�;4月(春季)平均氣溫15.7~15.9℃;10月(秋季)平均氣溫17.7~18.3℃。全市年均無霜日234~246天。全市年降水量為1301~1465毫米。

④ 紹興的地理環境

境內河道密布,湖泊眾多,向以」水鄉澤國」享譽海內外。受山脈走向制約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河流普遍具有流量豐富,水位季節變化大,一年有兩個汛期,上游水力資源豐富,下游多受海潮頂托等特點。境內主要有匯入錢塘江的曹娥江、浦陽江、鑒湖水系;浙東運河東西橫貫北部,與南北向河流溝通,交織成北部平原區河密率很高的河網水系。此外,上虞尚有部分河溪屬甬江水系,諸暨尚有很小部分屬壺源江,經富陽直接注入富春江。
紹興市總水資源量65.69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63.78億立方米增加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63.56億立方米,占總水資源量的96.80%。產水系數0.53,產水模數79.55萬立方米/平方千米。人均佔有水資源量1500立方米,比多年平均人均水資源量增加2.30%。紹興市共有大中型水庫17座,年末蓄水量4.37億立方米,與2008年末蓄水量(3.89億立方米)增加12.40%。 紹興市主要河流 曹娥江:屬錢塘江水系,發源於磐安縣尚湖鎮王村的大盤水脈長塢,自南而北流經新昌、嵊縣、上虞,於紹興三江口以下注入杭州灣。幹流全長193公里,境內長156.6公里;流域面積5099.15平方公里,占紹興市總面積的61.8%,是境內最大的河流。澄潭江:為曹娥江幹流上游段,自源頭至嵊縣城關鎮,長85公里,流域面積854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長樂江、新昌江、黃澤江,先後在城關鎮附近匯入,呈典型的扇狀水系。
長樂江:舊稱西江,發源於海拔744米的東陽縣道尚嶺,至嵊縣綠溪鄉入市境,稱綠溪江。經水竹、合山村流至太平村,稱合山江。
新昌江:舊稱潭遏溪,發源於海拔932米的天台縣華頂山,流經新昌於黃泥橋村入嵊縣,至新聯鄉搗臼爿村注入澄潭江。流域面積535平方公里,全長52.5公里,河道平均比降4.5‰。砂礫河床,寬100米左右。
黃澤江:舊稱東江,發源於海拔954米的寧海縣與新昌縣交界的蝦脖尖。右岸有上東江(晦溪)匯入,至嵊縣浦口鄉萬年亭注入曹娥江。流域面積577平方公里,全長65公里,河道平均4.5‰,砂礫河床,寬90~140米。
隱潭溪:因寨嶺、石窟間的隱潭得名,舊稱李家溪。發源於餘姚市鵓鴣岩南坡,在上虞嶺南鄉白龍潭村入境,流經嶺南、覆厄鄉至章鎮鎮南匯入曹娥江,全長30公里,流域面積73平方公里。
范洋江:因江邊的范洋村得名,發源於嵊縣北部的西社鄉岩嶺,至上虞羅村山注入曹娥江,總長25.5公里,流域面積88平方公里,河底寬20米。屬季節性溪流。
小舜江:因是舜江(曹娥江)的主要支流得名,又名小江或東小江。總長73公里,流域面積544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寬40米,屬常年性溪流。
浦陽江:屬錢塘江水系,發源於浦江縣花橋鄉天靈岩南麓,從諸暨安華水庫進入市境,於諸暨城北茅渚埠分東西兩江,西江為主流,至湄池又合二為一,直到蕭山聞家堰匯入錢塘江。境內主要一級支流有大陳江、開化江、五洩江、楓橋江、店口江和凰桐江。幹流總長151.1公里,總流域面積3431平方公里,市境內長67.6公里,流域面積2224.9平方公里。大陳江:是浦陽江入境後第一條南會支流,源出義烏市巧溪鄉全章嶺大塢尖,經巧溪、蘇溪、大陳三鄉,由浦江縣鄭家塢流入諸暨湯江鄉,流域面積245平方公里,主流長39.6公里,諸暨境內7.2公里,河流寬200米左右,主河槽寬60~70米。
開化江(上東江):由璜山江、陳蔡江組成,兩江自東南向北流至街亭會合後,始稱開化江,至丫江楊匯入浦陽江。全長46公里,流域總面積623平方公里,境內面積608平方公里,常年流量4.2立方米每秒。
楓橋江:是浦陽江的一條重要支流,由櫟橋江(左、右溪)、楓橋江(黃檀溪)、孝泉江(大幹溪)三水組成。楓橋江居中,左側櫟橋江,右側孝泉江。上游均為山溪型河流,下游為感潮河段。主流楓橋江,源出諸暨、嵊縣交界的龍頭崗北麓,主流全長25公里。總流域面積432平方公里。
凰桐江:源出諸暨紫雲鄉五雲嶺南麓,東流經寨頭、大路楊、凰桐等村,流入蕭山尖山鎮注入浦陽江。源長52公里(境內46公里),流域面積180平方公里(境內160平方公里)。
浙東運河:始於杭州三堡,向東至鎮海流入東海,為京杭運河之延伸部分,自西向東溝通錢塘江、甬江兩大水系。西自錢清入境,經柯橋、紹興、皋埠、陶堰、東關、曹娥,至驛亭長壩閘出境。境內蕭紹運河構成的河網水系又稱三江水系(古稱鑒湖水系)。

⑤ 紹興的地理位置

紹興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間,下轄紹興縣、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縣和越城區,面積8256平方公里,人口434萬,其中市區面積339平方公里,人口64萬。紹興歷史悠久,名人薈萃,素有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的美譽,是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是長江三角洲南翼重點開發開放城市。
我市處於中、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過渡地帶,季風氣候顯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豐富,濕潤溫和。「三大盆地」氣候各具特色,局地性小氣候資源豐富,但洪澇、乾旱和低溫冷害等常有出現。

我市常年平均氣溫16.5℃,極端最高氣溫39.5℃,極端最低氣溫-10.1℃,≥10℃的活動積溫在5200℃以上,80%保證率為4800℃以上,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的初日常年平均出現在4月上旬中期。

初霜一般出現在11月中旬後期,終霜一般出現在3月下旬前期,無霜期年平均為238天。

常年降水量平均為1438.9 mm,且分布不均,降水年變化呈雙峰型且年際變化較大,即3-6月和9月為兩個多雨季,7-8月和10月至翌年2月為兩個少雨季,最多年降水與最少年相差達895.2 mm;年降水日數平均為156.2天。

年日照時數平均為1895.0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42.5%

⑥ 紹興站的地理位置

紹興站站址在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環城北路北邊的車站路。

⑦ 紹興地理位置的好處

沿海,交通便利,離杭州、上海、寧波都很近
河流眾多,物阜民豐,人傑地靈啦

⑧ 紹興的資料

紹興市
紹興市位於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全境介於北緯29°13′36"至30°16′17"、東經119°53′ 02"至121°13′38"之間。東連寧波市,南臨台州市和金華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錢塘江與嘉興市相望。東西長130.03公里,南北寬116.86公里,海岸線長40公里,總面積為8256平方公里。市區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0°00′、東經120°35′,總面積36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為82.08平方公里。
紹興市現為全國68個省會和中心城市之一,被國家列為首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先後被國家授予「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最佳中國魅力城市」、「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中國品牌經濟城市」、「中國生活質量較好百強城市」、「全國綜合治理工作優秀市」、「中國人居環境獎」、「中國最適合養生城市」等榮譽,所屬5縣(市)全部進入全國百強縣行列。2007年,城市綜合實力由2005年全國百強第41位上升為第33位,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考核居全省第1位。
紹興就是這樣一座地方色彩很濃的著名水城。悠悠古纖道上,綠水晶瑩,石橋飛架,輕舟穿梭,有大 小河流1900公里,橋梁4000餘座,是威尼斯的十四倍,被稱為「東方威尼斯」。小橋、流水形成典型的江南水鄉景色。東湖洞橋相映,水碧於天;五泄溪泉飛成瀑,五折方下;柯岩石景,鬼斧神工;蘭亭以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而被稱為書法勝地;曾經在此雲門寺珍藏了幾百年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最終被唐太宗派蕭翼騙走(唐太宗因追慕王羲之的書法傑作,特派監察御史蕭翼用計謀從辯才和尚手中騙取珍藏在雲門寺被稱為 「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真跡的故事也在此發生)。得知雲門是緣於《蘭亭序》,王羲之在山陰蘭亭寫就《蘭亭序》為世人知曉,卻少有人知道會稽雲門乃《蘭亭序》失卻之所。唐代演義故事中有《雲門失蘭 亭序記》一章。沈園則因陸游、唐琬的愛情悲劇使後來者嗟嘆不已;此外還有唐代纖道,南宋六陵,明清石拱橋以及與此相關聯的紹興風土人情,以烏篷船、烏氈帽、烏乾菜為代表,在數千年的歷史演變中,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並呈現獨特的地方風采,令人仰慕神往。
紹興市位於浙江省中北部,錢塘江口以南。東連寧波市,南接台州市和金華市,西臨杭州市,北隔錢塘江與嘉興市相望。市境處於浙西山地丘陵、浙東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3大地貌單元的交接地帶,形成了群山環繞、盆地內涵、平原集中的地貌特徵。地形骨架略呈「山」字形,其西部為龍門山,中部為會稽山,東部及東南部為四明山——天台山,曹娥江流域的新嵊盆地、三界——章鎮盆地和浦陽江流域的諸暨盆地,分別鑲嵌於四山之間。全境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北部紹虞平原平均海拔5米左右,南部四山主脈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全市地貌大勢可概括為「四山三盆兩江一平原」,東西長130公里,南北寬116公里,總面積7901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佔66.07%,盆地佔16.48%,平原佔17.45%。1997年底有耕地面積167.45千公頃。 紹興古稱於越,春秋戰國為越國都城。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以越地置會稽郡,轄今江蘇南 蘭花(紹興市花)
部和浙江大部,共20餘縣。隋開皇九年(589),改會稽郡為吳州,治會稽縣。大業元年(605),改吳州為越州,治山陰。唐及北宋因之,轄山陰、會稽、蕭山、諸暨、餘姚、上虞、剡、新昌8縣。此惑,轄縣數長期穩定。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趙構駐蹕越州,取「紹萬世之宏休,興百王之丕緒」之意,於翌年改元為紹興;又仿唐德宗幸梁州故事,升越州為紹興府,是為「紹興」名稱由來。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稱紹興路。明、清復為紹興府。民國24年(1935),設紹興行政督察區。1949年10月設紹興專區,1952年1月撤銷,1964年9月復設紹興專區。1983年7月撤地建市,設省轄紹興市。至1997年底,市轄越城區、紹興縣、上虞市、嵊州市、新昌縣、諸暨市,下設102鎮、34鄉、6街道、359居民委員會,5146村民委員會,總人口428.94萬人。[1] 1978年以來,紹興人民按照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制定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成就巨大。

⑨ 紹興在哪裡

紹興市位於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全境介於北緯29°13′36"至30°16′17"、東經119°53′ 紹興市地圖02"至121°13′38"之間。東連寧波市,南臨台州市和金華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錢塘江與嘉興市相望。東西長130.03公里,南北寬116.86公里,海岸線長40公里,總面積為8256平方公里。市區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0°00′、東經120°35′,總面積36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為82.08平方公里

熱點內容
九年級上冊歷史復習 發布:2025-07-04 04:12:15 瀏覽:952
面試體育教師 發布:2025-07-04 03:55:12 瀏覽:120
教師師德先進材料 發布:2025-07-04 03:05:55 瀏覽:487
用什麼詞來形容班主任 發布:2025-07-04 00:41:46 瀏覽:849
吉婷老師 發布:2025-07-04 00:40:42 瀏覽:215
哪個銀行比較好 發布:2025-07-03 22:42:49 瀏覽:356
老師的苦是 發布:2025-07-03 22:41:31 瀏覽:714
四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卷 發布:2025-07-03 22:04:20 瀏覽:476
一個是班主任的體育老師 發布:2025-07-03 20:09:33 瀏覽:427
生物公司前景 發布:2025-07-03 19:58:55 瀏覽: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