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建黨節歷史

建黨節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05 00:42:37

A. 建黨節的由來

20世紀初葉,中國正陷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深重苦難之中。為了把祖國從危亡之中挽救出來,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英勇斗爭。從鴉片戰爭開始,經過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這些斗爭和探索,每一次都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推動了中國的進步,但又一次一次地失敗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進了中國社會歷史的進程。但這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由於歷史的、階級的局限,未能根本改變舊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沒有把中國從困境中解救出來。中國的出路在何方?這是五四運動前後,中國志士仁人和先進知識分子苦苦求索的問題。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先進的革命者發現,在各種思想和理論中,只有馬克思列寧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提供了中國所迫切需要的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進行社會革命的理論,提供了組織革命政黨的正確方法。於是,他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選擇了十月革命的道路。

隨著五四運動的爆發和勝利,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同中國工人運動的初步結合,建立新型的工人階級革命政黨的任務被提上了日程。

1920年初,李大釗、陳獨秀等開始了建黨的探索和醞釀活動。4月,經共產國際批准,俄共(布)遠東局海參崴處派維經斯基等人來華,了解中國革命的情況,並同中國的革命組織建立聯系。他們先在北京會見了李大釗,後由李大釗介紹到上海會見陳獨秀,討論建立中國共產黨的問題。從5月開始,陳獨秀邀約李漢俊、李達、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談建黨問題。8月,陳獨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發起組。10月,李大釗在北京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接著,在湖南、湖北、山東、廣東等地相繼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同時在法國和日本也由留學生中的先進分子組成了共產主義組織。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建立以後,開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動,廣泛傳播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了建黨思想,1920年9月,上海發起組把《新青年》雜志(從八卷一號開始)改為黨的公開刊物,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份公開出版的刊物;同年11月,又創辦了《共產黨》月刊,在全國主要城市秘密發行,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份黨刊。各地還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發展了一批團員,青年團成為黨的有力助手和後備軍。

1921年6月,共產國際派馬林等到上海。他們建議召開黨的全國代

B. 建黨節有什麼由來

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每年公歷七月一日。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回馬克思主義迅速傳遍答到我國,經過「五四」愛國運動。

最早接受馬列主義的革命知識分子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董必武等人,相繼在各地成立共產主義小組,宣傳馬列主義,從事工人運動。

在列寧領導的公產國際的積極幫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

從此,在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開辟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時代,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規定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C. 建黨節的由來 少一點,急!!!

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每年公歷七月一日。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馬克思主義迅速傳遍我國,經過「五四」愛國運動,最早接受馬列主義的革命知識分子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董必武等人,相繼在各地成立共產主義小組,宣傳馬列主義,從事工人運動。

在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的積極幫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後因被帝國主義密探發覺,會議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隻遊船上繼續進行。參加會議的有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陳公博,周佛海,共十二名。

代表全國各界五十七名黨員出席了會議。包惠僧受陳獨秀派遣,出席了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尼柯爾斯基。大會通過了黨的章程,選舉陳獨秀為總書記,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在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開辟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時代,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抗日戰爭時期,由於環境困難,不能查記「一大」召開的准確日期(後經過考證,得出「一大」召開的時間為1921年7月23日),因此1941年黨中央決定召開「四大」,確定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為黨的生日和紀念日。

(3)建黨節歷史擴展閱讀:

建黨節相關活動

1、召開建黨周年紀念大會。設主會場和分會場,分會場進行電視直播會議實況。

2、組織開展以「黨員找組織、組織找黨員」為主題的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推進月活動。

3、組織開展「當優秀公僕、創一流事業」徵文活動。

4、舉辦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和新黨員宣誓儀式。

5、召開黨務幹部座談會。

6、各基層黨組織召開一次民主生活會。

7、評選和表彰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

8、開展送溫暖活動,各基層黨組織開展走訪慰問困難黨員活動,機關組織青年黨員走訪慰問建國前老黨員活動。

9、組織兩級幹部和黨員骨幹觀看黨風廉政教育專題片。

10、舉辦「輝煌的五年,歷史的跨越——喜迎黨的十七大」圖片展。

每年中國建黨節,部隊都組織盛大的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各級政府,也組織隆重的軍民聯歡晚會或座誡會,邀請老紅軍、軍隊離退休幹部復員退伍軍人、革命傷殘軍人及烈軍屬代表參加。同時,還要組織擁軍優屬活動,宣傳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檢查優撫工作的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和困難及時給予解決。

節日歷史

中國共產黨於1921年7月成立後,在反動派的殘暴統治之下,只能處於秘密狀態,沒有公開進行活動的環境。在大革命時期,黨忙於國共合作、開展工農運動和支援北伐戰爭,沒有條件對黨的誕生進行紀念。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黨處在更加艱苦的農村戰爭環境或者在白色恐怖下進行斗爭,仍沒有條件組織統一的活動來紀念黨的生日。

直至1936年當中國共產黨成立十五周年的時候,黨的一大代表陳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產國際》雜志第七卷上,發表了《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回憶》一文,以表示對黨的誕生的紀念。這是紀念中國共產黨誕生最早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一大是1921年7月底開幕的,但沒有具體的日期。這篇紀念文章是以一大開會的月份為依據的,而不是以一大開幕的具體日期為依據的。當時,還沒有舉行過群眾性的紀念黨的生日的活動。

當時,在延安的曾經參加過一大的黨的創始人只有毛澤東和董必武兩人。他們回憶一大是七月份召開的,但記不清楚確切的開會日期。因為缺乏檔案資料,一時無法查證,所以就把7月1日確定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D. 建黨節是哪一年

建黨是1921年,七月在嘉興南湖舉行中共一大,宣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由於當時條件有限、形勢嚴峻,無人記錄一大准確日期,後來1938年5月,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提到把7月1日設為黨誕生的紀念日。

1921年7月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後因被帝國主義密探發覺,會議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隻遊船上繼續進行。參加會議的有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陳公博,周佛海,共十二名。

代表全國各界五十七名黨員出席了會議。包惠僧受陳獨秀派遣,出席了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尼柯爾斯基。大會通過了黨的章程,選舉陳獨秀為,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

(4)建黨節歷史擴展閱讀:

歷史意義

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猶如一輪紅日在東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前程。這是近代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要求,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

由於黨的「一大」召開於7月,而在戰爭年代檔案資料難尋,具體開幕日期無法查證,因此,1941年6月在黨成立2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發文正式規定,7月1日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黨的一大開幕日期到20世紀70年代末才由黨史工作者考證清楚,根據新發現的史料和考證成果,確定一大的召開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

E. 七一建黨節的由來

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每年公歷七月一日。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馬克思主義迅速傳遍到我國,經過「五四」愛國運動,最早接受馬列主義的革命知識分子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董必武等人,相繼在各地成立共產主義小組,宣傳馬列主義,從事工人運動。在列寧領導的公產國際的積極幫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後因被帝國主義密探發覺,會議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隻船上繼續進行。參加會議的有李達,李漢俊,張國煮,劉仁靜,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陳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共十三人,代表全國冠軍五十七名黨員出席了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尼柯爾斯基。大會通過了黨的章程,選舉陳獨秀為總書記,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在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開辟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時代,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抗日戰爭時期,由於環境困難,不能查記「一大」召開的准確日期,因此1941年黨中央決定召開「一大」的確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為黨的生日和紀念日。

F. 建黨歷程

建黨歷程:1920年初,李大釗和陳獨秀等人開始醞釀建黨的問題。在法國留學的蔡和森則明確提出應該建立「中國共產黨」。在共產國際代表的幫助下,上海、北京、武漢、廣州、長沙、濟南等地的先進知識分子,建立了黨的早期組織。在法國和日本留學的青年學生,也成立了黨的早期組織。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參加會議的各地代表有: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陳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陳公博,包惠僧受陳獨秀派遣參加了會議。

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科爾斯基列席了會議。在會議進行過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闖進了會場,會議被迫中斷。於是,最後一天的會議,便轉到了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舉行。

經過討論,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並選舉產生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黨的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



歷史上的建黨節發生的事情:

1、1900年7月1日,清軍、義和團與八國聯軍天津激戰。

2、1917年7月1日,張勛復辟。

3、1919年7月1日,少年中國學會成立。

4、1931年7月1日,蔣介石發動第三次「圍剿」。

5、 1949年7月1日,毛澤東在《人民日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

6、1952年7月1日,成渝鐵路建成通車。全長505公里。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建成的第一條鐵路干線。

7、1958年7月1日,《紅旗》首次提出「人民公社」的名稱。

8、1961年7月1日,中國革命博物館開館。

9、1988年7月1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正式成立。

10、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標志著香港同胞從此成為祖國這塊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發展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11、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建成通車。全長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G. 七一建黨節的來歷150字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馬克思主義迅速傳遍到我國,經過「五四」愛國運動,最早接受馬列主義的革命知識分子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董必武等人,相繼在各地成立共產主義小組,宣傳馬列主義,從事工人運動。

在列寧領導的公產國際的積極幫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後因被帝國主義密探發覺,會議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隻船上繼續進行。

大會通過了黨的章程,選舉陳獨秀為總書記,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在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開辟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時代,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環境困難,不能查記「一大」召開的准確日期,因此1941年黨中央決定召開「一大」的確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為黨的生日和紀念日。

(7)建黨節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召開,而黨的誕辰紀念日是7月1日。

「七一」作為黨的生日,最早見於中央文件是在1941年6月。當時,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中國共產黨誕生二十周年抗戰四周年紀念指示》。

指示說:「今年七一是中共產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國抗日戰爭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據地應分別召集會議,採取各種辦法,舉行紀念,並在各種刊物出特刊或特輯」。這是以中共中央名義作出的把「七一」作為黨的生日進行紀念的第一個文件。

此後,全黨開始大規模地舉行紀念黨的生日的活動。

當年7月1日,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1941年5月16日創刊)出版了《中國共產黨二十周年特輯》,發表了題為《紀念中國共產黨二十周年》的社論,還發表了朱德寫的《中國共產黨與革命戰爭》、林伯渠寫的《中國共產黨與政權》、吳玉章寫的《我和共產黨》等紀念文章。

在此前後,該報還大量報道了延安黨政機關和人民團體舉行紀念黨誕生20周年活動的情況。同年7月1日,重慶《新華日報》也發表紀念黨的誕生的社論。

從此,「七一」就作為黨的生日固定下來。每年的7月1日,全黨都要熱烈慶祝黨的誕生紀念日。正如劉少奇同志所說:「這是我們黨最重要的紀念日,也是中國人民、中國民族最重要的紀念日。」

參考鏈接:網路-中國共產黨建黨日

H. 建黨節的由來是什麼,要簡潔的。

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每年公歷七月一日。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馬克思主義迅速傳遍到我國,經過「五四」愛國運動,最早接受馬列主義的革命知識分子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董必武等人,相繼在各地成立共產主義小組,宣傳馬列主義,從事工人運動。

在列寧領導的公產國際的積極幫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

(8)建黨節歷史擴展閱讀

把7月1日作為中國共產黨黨的誕辰紀念日,是毛澤東同志於1938年5月提出來的。當時,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黨建立十七周年紀念日」。這是中央領導同志第一次明確提出「七一」是黨的誕生紀念日,這就是建黨節的由來。

當時,在延安的曾經參加過一大的黨的創始人只有毛澤東和董必武兩人。他們回憶一大是七月份召開的,但記不清楚確切的開會日期。因為缺乏檔案資料,一時無法查證,所以就把7月1日確定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七一」作為黨的生日,最早見於中央文件是在1941年6月。1941年6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中國共產黨誕生二十周年抗戰四周年紀念指示》中說:「今年七一是中共產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國抗日戰爭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據地應分別召集會議,採取各種辦法,舉行紀念,並在各種刊物出特刊或特輯。

此後,全黨開始大規模地舉行紀念黨的生日的活動。而「七一」就作為黨的生日固定下來。黨的一大開幕日期到20世紀70年代末才由黨史工作者考證清楚。根據新發現的史料和考證的成果,人們確定一大的召開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

在一大召開的日期考證清楚以後,有的同志提出黨的誕生紀念日是否也要做相應的改變?當時中央領導同志認為,黨的誕生紀念日沒有必要改變,因為這同黨的一大召開、閉幕日期不是一回事。

雖然黨的誕生紀念日並不是黨的一大召開的具體日期,但是,「七一」這個光輝的節日已經深深地銘刻在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心中。七一建黨節成為人們每年進行紀念的一個重要節日,也成為中國節日文化的一個部分。

I. 中國的建黨節,具有怎樣的歷史文化意義

「七一」作為黨的誕生紀念日,最早見於中央文件是1941年6月。當時,中共中央發出《關於中國共產黨誕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紀念指示》。《指示》說:「今年七一是中共產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國抗日戰爭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據地應分別召集會議,採取各種辦法,舉行紀念,並在各種刊物出特刊或特輯。」這是以中共中央名義作出的把「七一」作為黨的誕生紀念日進行紀念的第一個文件。
黨的一大開幕日期到20世紀70年代末才由黨史工作者考證清楚,根據新發現的史料和考證成果,確定一大的召開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
雖然黨的誕生紀念日並不是黨的一大召開的具體日期,「七一」這個光輝的節日已經深深地銘刻在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為人們每年進行紀念的一個重要節日,也成為中國節日文化的一部分。

熱點內容
怎麼去掉雙下巴 發布:2025-07-04 07:30:04 瀏覽:14
男孩性教育書籍 發布:2025-07-04 06:45:07 瀏覽:727
九年級上冊歷史復習 發布:2025-07-04 04:12:15 瀏覽:952
面試體育教師 發布:2025-07-04 03:55:12 瀏覽:120
教師師德先進材料 發布:2025-07-04 03:05:55 瀏覽:487
用什麼詞來形容班主任 發布:2025-07-04 00:41:46 瀏覽:849
吉婷老師 發布:2025-07-04 00:40:42 瀏覽:215
哪個銀行比較好 發布:2025-07-03 22:42:49 瀏覽:356
老師的苦是 發布:2025-07-03 22:41:31 瀏覽:714
四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卷 發布:2025-07-03 22:04:20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