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銅的物理性質

銅的物理性質

發布時間: 2021-08-05 02:05:54

A. 金屬銅的物理性質解釋什麼理論



目錄

聲明:詞條人人可編輯,創建、修改和認證均免費

詳情

一分鍾了解銅5.2萬 43"

貴金屬銅10.8萬 1'52"

為什麼說銅在人體中是一把雙刃劍1.8萬 1'10"

為什麼用銅製造子彈,不用鋼呢?——天下有警9.4萬 2'1"



 

 

 

銅 [tóng]

金屬元素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展開



科普中國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網路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審核

貢獻者李嘉騫

詳情

銅是一種過渡元素,化學符號Cu,英文copper,原子序數29。純銅是柔軟的金屬,表面剛切開時為紅橙色帶金屬光澤,單質呈紫紅色。延展性好,導熱性和導電性高,因此在電纜和電氣、電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築材料,可以組成眾多種合金。銅合金機械性能優異,電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數青銅和黃銅。此外,銅也是耐用的金屬,可以多次回收而無損其機械性能。

B. 銅合金的物理性能是什麼

銅合金物理性能:
(1)優異的物理、化學性能純銅導電性、導熱性極佳,銅合金的導電、導熱性也很好。銅及銅合金對大氣和水的抗蝕能力很高。銅是抗磁性物質。
(2)良好的加工性能塑性很好,容易冷、熱成形;鑄造銅合金有很好的鑄造性能。
(3)具有某些特殊機械性能例如優良的減摩性和耐磨性(如青銅及部分黃銅),高的彈性極限和疲勞極限(如鈹青銅等)。
(4)色澤美觀2、(紫銅)
純銅是玫瑰紅色金屬,表面形成氧化銅膜後呈紫色,故工業純銅常稱紫銅或電解銅。密度為8-9g/cm?,熔點1083°C。純銅導電性很好,大量用於製造電線、電纜、電刷等;導熱性好,常用來製造須防磁性干擾的磁學儀器、儀表,如羅盤、航空儀表等;塑性極好,易於熱壓和冷壓力加工,可製成管、棒、線、條、帶、板、箔等銅材。純銅產品有冶煉品及加工品兩種。
銅合金(copperalloy)以純銅為基體加入一種或幾種其他元素所構成的合金。純銅呈紫紅色﹐又稱紫銅。純銅密度為8.96﹐熔點為1083℃﹐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和耐蝕性。主要用於製作發電機﹑母線﹑電纜﹑開關裝置﹑變壓器等電工器材和熱交換器﹑管道﹑太陽能加熱裝置的平板集熱器等導熱器材。常用的銅合金分為黃銅﹑青銅﹑白銅3大類。
黃銅以鋅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銅合金﹐具有美觀的黃色﹐統稱黃銅。銅鋅二元合金稱普通黃銅或稱簡單黃銅。三元以上的黃銅稱特殊黃銅或稱復雜黃銅。含鋅低於36%的黃銅合金由固溶體組成﹐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如含鋅30%的黃銅常用來製作彈殼﹐俗稱彈殼黃銅或七三黃銅。含鋅在36~42%之間的黃銅合金由和固溶體組成﹐其中最常用的是含鋅40%的六四黃銅。為了改善普通黃銅的性能﹐常添加其他元素﹐如鋁﹑鎳﹑錳﹑錫﹑硅﹑鉛等。鋁能提高黃銅的強度﹑硬度和耐蝕性﹐但使塑性降低﹐適合作海輪冷凝管及其他耐蝕零件。錫能提高黃銅的強度和對海水的耐腐性﹐故稱海軍黃銅﹐用作船舶熱工設備和螺旋槳等。鉛能改善黃銅的切削性能;這種易切削黃銅常用作鍾表零件。黃銅鑄件常用來製作閥門和管道配件等。船舶常用的消防栓防爆月牙扳手,就是黃銅加鋁鑄造而成。

C. 銅的性質和用途

一 銅的性質
銅是僅次於銀的優良導電導熱體,常溫下銅的導電率為銀的94%,導熱率為銀的73.2%。

(一)銅的主要物理性質

密度(20℃ ) 8.96% g/cm3

熔點 1083.4 ℃

沸點 2560 ℃

平均比熱(0~100℃) 386.0 J/(kg·K)

熔化熱 13.02 kJ/mol

汽化熱 304.8 kJ/mol

熱導率(0~100℃ ) 397 W/(m·K)

電阻率(20℃) 1.694 μΩ·cm

二 銅的用途
1、電力輸送 :電力輸送中需要大量消耗高導電性的銅,主要用於動力申.線電纜、匯流排、變壓器、開關、接插元件和聯接器等。
2、電機製造 :在電機製造中,廣泛使用高導電和高強度的銅合金。主要用銅部位是定子、轉子和軸頭等。
3、通訊電纜 :80年代以來,由於光纖電纜載流容量大等優點,在通訊干線上不斷取代銅電纜,而迅速推廣應用。但是,把電能轉化為光能,以及輸入用戶的線路仍需使用大量的銅。隨著通訊事業的發展,人們對通訊的依賴越來越大,對光纖電纜和銅電線的需求都會不斷增加。
4、住宅電氣線路
5、電真空器件 :電真空器件主要是高頻和超高頻發射管、波導管、磁控管等,它們需 要高純度無氧銅和彌散強化無氧銅。
6、印刷電路 :銅印刷電路,是把銅箔作為表面,粘貼在作為支撐的塑料板上;用照相的辦法把電路布線圖印製在銅版上;通過浸蝕把多餘的部分去掉而留下相互連接的電路。然後,在印刷線路板上與外部的連接處沖孔,把分立元件的接頭或其它部分的終端插入,焊接在這個口路上,這樣一個完整的線路便組裝完成了。
7、集成電路
8、引線框架: 銅合金價格低廉,有高的強度、導電性和導熱性,加工性能、針焊性和耐蝕性優良,通過合金化能在很大范圍內控制其性能,能夠較好地滿足引線框架的性能要求,己成為引線框架的一個重要材料。它是目前銅在微電子器件中用量最多的一種材料。
9、能源工業 :太陽能的利用也要使用許多銅管。例如:英國倫敦附近某旅館的一個游泳池,裝備了太陽能加熱器,在夏季可以將水溫保持在18~24℃。在該太陽能加熱器中含有784磅(3 56公斤)銅管。
10、石化工業:銅和許多銅合金,在水溶液、鹽酸等非氧化性酸、有機酸(如:醋酸、檸檬酸、脂肪酸、乳酸、草酸等)、除氨以外的各種鹼及非氧化性的有機化合物(如:油類、酚、醇等)中,均有良好的耐蝕性;因而,在石化工業中大量用於製造接觸腐蝕性介質的各種容器、管道系統、過濾器、泵和閥門等器件。還利用它的導熱性,製造各種蒸發器、熱交換器和冷凝器。由於銅的塑性很好,特別適合於製造現代化工工業中結構錯綜復雜、銅管交叉編制的熱交換器。此外在石油精煉工廠中都使用青銅生產工具;原回是沖擊時不迸出火花,可以防止火災發生。
11、海洋工業 :海洋佔地球表面面積70%以上,合理地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海水中含確"容易造成腐蝕的氯離子,鋼鐵、鋁、甚至不銹鋼等許多工程金屬材料均不耐海水腐蝕。此外在這些材料,以及木材、玻璃等非金屬材料的表面上還會形成海洋生物污損。銅則一枝獨秀,不但耐海水腐蝕;而且溶入水中的銅離子有殺菌作用,可以防止海洋生物污損。因而,銅和銅合金是海洋工業中十分重要的材料,業已在海水淡化工廠、海洋採油采氣平台、以及其它海岸和海底設施中廣泛應用。例如,海水淡化過程中使用的管路系統、泵和閥門,以及採油采氣平台上使用的設備,包括飛濺區和水下用的螺栓、鑽孔日,抗生物污損包套、泵閥和管路系統等等。關於銅和銅合金在船舶中的應用情況,將在後節中介紹。

D. 金屬銅有什麼物理性質主要應用在哪方面

銅是一種化學元素,它的化學符號是Cu(拉丁語:Cuprum),它的原子序數是29,是一種過渡金屬。 銅呈紫紅色光澤的金屬,密度8.92克/立方厘米。熔點1083.4±0.2℃,沸點2567℃。常見化合價+1和+2。電離能7.726電子伏特。銅是人類發現最早的金屬之一,也是最好的純金屬之一,稍硬、極堅韌、耐磨損。還有很好的延展性。導熱和導電性能較好。銅和它的一些合金有較好的耐腐蝕能力,在乾燥的空氣里很穩定。但在潮濕的空氣里在其表面可以生成一層綠色的鹼式碳酸銅Cu2(OH)2CO3,這叫銅綠。可溶於硝酸和熱濃硫酸,略溶於鹽酸。容易被鹼侵蝕
主要應用:
以銅作為內芯的導線
銅是與人類關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屬,被廣泛地應用於電氣、輕工、機械製造、建築工業、國防工業等領域,在中國有色金屬材料的消費中僅次於鋁。

銅在電氣、電子工業中應用最廣、用量最大,占總消費量一半以上。用於各種電纜和導線,電機和變壓器,開關以及印刷線路板的製造中。在機械和運輸車輛製造中,用於製造工業閥門和配件、儀表、滑動軸承、模具、熱交換器和泵等。

在化學工業中廣泛應用於製造真空器、蒸餾鍋、釀造鍋等。

在國防工業中用以製造子彈、炮彈、槍炮零件等,每生產300萬發子彈,需用銅13-14噸。

在建築工業中,用做各種管道、管道配件、裝飾器件等。

E. 銅的物理性質

純銅呈紫紅色,熔點約1083.4℃,沸點2567℃,密度8.92g/cm3,具有良好的延展性。1g純銅可拉成3000m細銅絲或壓延成面積為10m2幾乎透明的銅箔。純銅的導電性僅次於銀,但比銀便宜得多,所以當今世界一半以上的銅用於電力和電訊工業上。</FONT>

F. 銅有什麼物理性質並且這些物理性質分別對應什麼用途

銅是紫紅色光澤金屬,密度為8.92g/立方厘米,熔點為1083.4攝氏度,沸點為2567攝氏度,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導電性,導熱性
熔點高可以做烹飪容器;青銅由於堅硬,易熔,能很好的鑄造成型,在空氣中穩定;良好的延展性和導電性可以做銅絲,輸送電力;廣泛用於生活各領域

G. 銅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化學題目]急!!



1.銅的自然屬性
銅是人類最早發現的古老金屬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人類就開始使用銅。自然界中的銅分為自然銅、氧化銅礦和硫化銅礦。自然銅及氧化銅的儲量少,現在世界上80%以上的銅是從硫化銅礦精煉出來的,這種礦石含銅量極低,一般在2-3%左右。金屬銅,元素符號CU,原子量63.54,比重8.92,熔點1083Co。純銅呈淺玫瑰色或淡紅色。銅具有許多可貴的物理化學特性,例如其熱導率都很高,化學穩定性強,抗張強度大,易熔接,且抗蝕性、可塑性、延展性。純銅可拉成很細的銅絲,製成很薄的銅箔。能與鋅、錫、鉛、錳、鈷、鎳、鋁、鐵等金屬形成合金,形成的合金主要分成三類:黃銅是銅鋅合金,青銅是銅錫合金,白銅是銅鈷鎳合金。

2.銅的冶煉
從銅礦中開采出來的銅礦石,經過選礦成為含銅品位較高的銅精礦或者說是銅礦砂,銅精礦需要經過冶煉提成,才能成為精銅及銅製品。
A.銅礦石的加工
工業上使用的銅有電解銅(含銅99.9%~99.95%)和精銅(含銅99.0%~99.7%)兩種。前者用於電器工業上,用於製造特種合金、金屬絲及電線。後者用於製造其他合金、銅管、銅板、軸等。
a.銅礦石的分類及屬性:
煉銅的原料是銅礦石。銅礦石可分為三類:
(1)硫化礦,如黃銅礦(CuFeS2)、斑銅礦(Cu5FeS4)和輝銅礦(Cu2S)等。
(2)氧化礦,如赤銅礦(Cu2O)、孔雀石[CuCO3Cu(OH)2]、藍銅礦[2CuCO3Cu(OH)2]、硅孔雀石(CuSiO32H2O)等。
(3)自然銅。銅礦石中銅的含量在1%左右(0.5%~3%)的便有開采價值,因為採用浮選法可以把礦石中一部分脈石等雜質除去,而得到含銅量較高(8%~35%)的精礦砂。
b.銅礦石的冶煉過程:
從銅礦石冶煉銅的過程比較復雜。以黃銅礦為例,首先把精礦砂、熔劑(石灰石、砂等)和燃料(焦炭、木炭或無煙煤)混合,投入「密閉」鼓風爐中,在1000℃左右進行熔煉。於是礦石中一部分硫成為SO2(用於制硫酸),大部分的砷、銻等雜質成為AS2O3、Sb2O3等揮發性物質而被除去:2CuFeS2+O2=Cu2S+2FeS+SO2↑。一部分鐵的硫化物轉變為氧化物:2FeS+3O2=2FeO+2SO2↑。Cu2S跟剩餘的FeS等便熔融在一起而形成「冰銅」(主要由Cu2S和FeS互相溶解形成的,它的含銅率在20%~50%之間,含硫率在23%~27%之間),FeO跟SiO2形成熔渣:FeO+SiO2=FeSiO3。熔渣浮在熔融冰銅的上面,容易分離,藉以除去一部分雜質。然後把冰銅移入轉爐中,加入熔劑(石英砂)後鼓入空氣進行吹煉(1100~1300℃)。由於鐵比銅對氧有較大的親和力,而銅比鐵對硫有較大的親和力,因此冰銅中的FeS先轉變為FeO,跟熔劑結合成渣,而後Cu2S才轉變為Cu2O,Cu2O跟Cu2S反應生成粗銅(含銅量約為98.5%)。2Cu2S+3O2=2Cu2O+2SO2↑,2Cu2O+Cu2S=6Cu+SO2↑,再把粗銅移入反射爐,加入熔劑(石英砂),通入空氣,使粗銅中的雜質氧化,跟熔劑形成爐渣而除去。在雜質除到一定程度後,再噴入重油,由重油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等還原性氣體使氧化亞銅在高溫下還原為銅。得到的精銅約含銅99.7%。
B.銅的冶煉工藝
銅治金技術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但至今銅的冶煉仍以火法治煉為主,其產量約佔世界銅總產量的85%,現代濕法冶煉的技術正在逐步推廣,濕法冶煉的推出使銅的冶煉成本大大降低。 火法冶煉與濕法冶煉(SX-EX)。
a.火法煉銅:
通過熔融冶煉和電解精火煉生產出陰極銅,也即電解銅,一般適於高品位的硫化銅礦。火法冶煉一般是先將含銅百分之幾或千分之幾的原礦石,通過選礦提高到20-30%,作為銅精礦,在密閉鼓風爐、反射爐、電爐或閃速爐進行造鋶熔煉,產出的熔鋶(冰銅)接著送入轉爐進行吹煉成粗銅,再在另一種反射爐內經過氧化精煉脫雜,或鑄成陽極板進行電解,獲得品位高達99.9%的電解銅。該流程簡短、適應性強,銅的回收率可達95%,但因礦石中的硫在造鋶和吹煉兩階段作為二氧化硫廢氣排出,不易回收,易造成污染。近年來出現如白銀法、諾蘭達法等熔池熔煉以及日本的三菱法等、火法冶煉逐漸向連續化、自動化發展。
生產過程大致如圖:
除了銅精礦之外,廢銅做為精煉銅的主要原料之一,包括舊廢銅和新廢銅,舊廢銅來自舊設備和舊機器,廢棄的樓房和地下管道;新廢銅來自加工廠棄掉的銅屑(銅材的產出比為50%左右),一般廢銅供應較穩定,廢銅可以分為:裸雜銅:品位在90%以上;黃雜銅(電線):含銅物料(舊馬達、電路板);由廢銅和其他類似材料生產出的銅,也稱為再生銅。
b.濕法煉銅:
一船適於低品位的氧化銅,生產出的精銅稱為電積銅。 現代濕法冶煉有硫酸化焙燒-浸出-電積,浸出-萃取-電積,細菌浸出等法,適於低品位復雜礦、氧化銅礦、含銅廢礦石的堆浸、槽浸選用或就地浸出。濕法冶煉技術正在逐步推廣,預計本世紀末可達總產量的20%,濕法冶煉的推出使銅的冶煉成本大大降低。
濕法冶煉過程為:
c.火法和濕法兩種工藝的特點 比較火法和濕法兩種銅的生產工藝,有如下特點:
(1)後者的冶煉設備更簡單,但雜質含量較高,是前者的有益補充。
(2)後者有局限性,受制於礦石的品位及類型。
(3)前者的成本要比後者高。
可見,濕法冶煉技術具有相當大的優越性,但其適用范圍卻有局限性,並不是所有銅礦的冶煉都可採用該種工藝。不過通過技術改良,這幾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包括美國、智利、加拿大、澳大利亞、墨西哥及秘魯等,將該工藝應用於更多的銅礦冶煉上。濕法冶煉技術的提高及應用的推廣,降低了銅的生產成本,提高了銅礦產能,短期內增加了社會資源供給,造成社會總供給的相對過剩,對價格有拉動作用。
3.銅的生產和消費
a.銅資源分布:世界銅礦資源主要分布在北美、拉丁美洲和中非三地,目前全世界已探明的儲量共3.5億萬噸,其中智利佔24%,美國佔16.9%,獨聯體佔10.15%,扎伊爾佔7.39%,尚比亞佔4.55%,秘魯佔3.41%,美洲佔了世界儲量的60%。 我國銅生產地集中在華東地區,該地區銅生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51.84%,其中安徽、江西兩省產量約佔30%。銅的主要消費地則在華東和華南地區,二者消費量約佔全國消費總量70%。
b.銅的主要用途:
銅是一種紅色金屬,同時也是一種綠色金屬。說它是綠色金屬,主要是因為它耐用,容易再溶化、再冶煉,因而回收利用相當地便宜。
在二十世紀60年代, 銅最大的使用市場是電器和電子市場,約占總數的28%。1997年,這兩個市場成為銅消耗的第二大終端用戶,擁有25%的股份。在許多電器產品中,(例如:電線、母線、變壓器繞組、重型馬達、電話線和電話電纜)銅的使用壽命都相當地長,只有經過20到50年以後,裡面的銅才可以進行回收利用。其他含銅的電器和電子產品(比如:小型電器和消費電子產品)使用壽命則比較短,一般是5-10年。商業性電子產品和大型電器產品通常要回收的,因為它們除含有銅以外,還有其他珍貴的金屬。盡管如此,小型的電子消費產品的回收率還是相當低的,因為它們裡面幾乎沒有多少銅元素。
隨著電子領域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一些陳舊的含銅產品越來越過時了。比如,在二十世紀80年代, 電話轉換站和中央營業所是銅和銅合金碎屑的主要來源,但是數字轉換的出現使得這些笨重的、金屬密集的東西變得越來越過時了。
交通設備是銅的第三大市場,約占總數的13%,與二十世紀60年代基本相同。盡管交通的重要性沒有改變,但是銅的使用形式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許多年來,自動散熱器是這方面最重要的終端用戶;然而,銅在自動電器和電子產品中的使用飛速增長,而在熱交換器市場中的使用則有所下降。小轎車的平均使用壽命是10-15年,幾乎所有的銅(包括散熱器和配線)都是在它的整體拆卸和回收前來進行回收的。
工業機器和設備是另外一個主要的應用市場,在當中銅往往有比較長的使用壽命。然而,銅在這一市場中的使用並沒有增長,現在只佔總使用量的12%,而60年代則是21%。消費產品和一般性產品的相對重要性也從60年代的13%降到70年代的9%。硬幣和軍火是這方面主要的終端用戶。子彈很少回收,一些硬幣可以熔化,而還有許多則由收藏者或儲蓄者保存,不可以進行回收。
c.銅資源的回收
銅是相當耐用的。它具有導電性,通常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腐蝕或惡化。因而銅經常用於生產使用壽命比較長的產品。1997年建築業對銅的消耗量大約佔全美國銅消耗量的42%,比1960年增長22%。現在家中對銅的使用也比過去50年或100年前明顯增多了。
一個建築的基礎設施可以擴大或現代化,但是家居或辦公室中的銅線、銅管和黃銅配件則幾乎不需要替換。因為銅的使用壽命比較長,並且家居中所包含的銅要比現在建築結構中所包含的要少,所以建築和建設行業里只有少量的銅碎屑。
對於建築銅線、銅管和銅配件來說, 舊銅屑的回收率(即舊銅屑的消耗量與銅的消耗總量的比值)與鋼、鋁和塑料相比是比較低的。其原因是包裝產品(都是鋼、鋁和塑料的主要終端用戶)只有長達幾星期的周期,可以在一年內回收好幾次。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講,銅制產品一般使用壽命比較長。這就影響了用來回收的銅屑的供應量。

附:美國市場銅回收狀況
銅和銅合金回收起來很容易。1997年,從美國加工的碎屑中回收了145萬噸銅,也就在同一年美國還出口了379,000噸的銅和銅合金。美國從國內礦藏和國外原料中所提取的初級精銅總量20噸。大約2/3的含銅碎屑都是新碎屑,而1/3是舊碎屑。
美國擁有發達的基礎設施,可以將銅屑提供給熔煉廠、冶煉廠、軋銅廠、鑄造廠、鑄錠廠和其他地方。這些加工廠需要銅屑來進行加工或是為了節約成本。1997年大約19%的銅是用熔爐加工的。在美國熔煉的銅大部分來自與采礦作業相聯系的初級冶煉廠。這些工廠中的大部分並不使用銅屑,盡管有一些會使用少量的銅屑來控制轉換器中熔化銅的溫度。在美國,有兩個中級冶煉廠,在Illinois州的Chemetco 廠和在喬治州的南方電力設備廠,這個廠主要加工銅屑。這些廠的原料都是沒有雜質的舊銅屑,在進行回收之前,這些舊銅屑必須得升級。
美國的大部分初級精煉廠都依賴初級冶煉廠的泡銅和正電極作為它們主要的原料供應來源。不過,還是有一小部分精煉廠加工高級的一號銅屑或收購銅屑中的泡銅或正電極。一般來說,用火冶煉的鑄塊或是從二級原料中獲得的負電極並不是可以用於任何地方。這些原料的大部分都用在軋銅廠。二次陰極可能不適合用於細線的生產,所以它最初只是用於往宅線的生產。一些二次陰極還與來自初級冶煉廠的陰極混合,用於其他電線和電纜的生產中。
南方電纜廠利用高級銅屑來生產陰極,這種陰極與購買的負電極一同用於電線和電纜的生產中。Warrenton精煉廠是另一個銅屑加工廠,它主要生產火法精煉的鑄塊。Reading工業和Cerro銅業經營管理為制管廠提供原料的銅屑加工廠。加拿大的Noranda和Asarco在它們的初級冶煉廠中都使用高級銅屑。美國的精煉廠加工的銅屑佔全美回收銅的10%左右。
軋銅廠是美國最大的銅屑消費者,約佔全美銅屑消費總量的50%以上。這些軋銅廠既使用銅屑,也使用合金銅屑。這些原料必須是高級的,因為它只是要再冶煉一次,並不進行任何精煉。其中的許多銅屑都是新的。比如,在合金棒磨機廠所使用的銅屑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消費者的回爐廢銅。回爐廢銅也是條銅和片銅生產商的一個主要原料供應源,但是制管廠都是用買來的銅,而不是上稅的銅。碎屑中平均約含有56%全美軋銅廠所需原料。
鑄錠生產廠和鑄造廠都依靠碎屑來獲得銅,在1997年,銅屑占他們銅需求量的93%。生產鑄造產品對這種原料的要求一般來說沒有生產包金鉑產品或繪制產品的要求苛刻,因此鑄塊生產商和鑄造廠就可以用低級的銅和銅合金碎屑來進行生產。
銅有很高的內在價值,它使銅的回收變得相當地經濟。碎屑收藏者、交易者、加工者和消費者所需要的基本設施都沒有得到市政府的支持,也沒有任何報酬項目。
當軋銅廠將銅屑從消費者那兒回收來的時候,這些銅屑的價格只是銅屑中金屬價格的90%。例如,當銅棒磨廠調整它們的價格時,他們就會規定一個「黃銅棒金屬價值銷售價」和一個「向消費者回收的回收價」 在美國的期貨市場上,銅屑的售價一般要比Comex 交易市場上規定的銅價略低一些。
4.影響銅價格的因素
a.國際經濟形勢。商品市場與經濟形勢的相關之處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當今世界經濟日趨全球化,商品市場與經濟有著更多的關聯性,因此銅的價格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銅的消費主要集中在發達工業國家,這些國家如美國、日本、西歐等國的經濟狀況對銅價影響更大,一般來說,經濟形勢好,銅的需求增加,價格上升,反之則下降。
b.生產國的生產狀況。智利是銅資源最豐富和世界最大的銅出口國,非洲中部的尚比亞和扎伊爾也是重要的產銅國,它們生產的銅幾乎全部用於出口,它們的生產狀況對國際銅市場影響很大。這三個國家的政治局勢一直不太穩定,勞資糾紛也時常爆發,這對銅價也產生直接影響。
c.季節性影響。銅價的季節性波動較明顯,每年的一月份為低谷,八月份創高價。
d.產業政策的影響。由於銅主要用在電氣、電子、建築、機械及運輸業,所以國家對這些行業的產業政策對銅價有著更重要影響。
e.替代品的價格。在電訊工業中,銅一直是重要原料,但由於光導纖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對銅的地位提出挑戰,同時,鋁等金屬材料與銅有著同等屬性,在大部分使用領域中也代替了銅。
f.庫存量的影響。庫存量是影響銅價的重要因素之一。企業在不同的市場情況下,會採取不同的措施增加或減少庫存。以保證生產所需原料或加快資金流轉,政府在不同時期也會利用吞吐儲備來穩定銅市。
g.其它政策、法規的影響。由於銅市場是一個國際性市場,國際貿易量很大,所以增加有關國家的進出口政策、匯率體系、打擊走私的力度等方面因素的變化,對銅價也會產生影響 。
5.國內銅價格趨勢的特點
國內自1993年3月11日正式推出銅期貨交易,是國內比較規范,比較成熟的交易品種之一,其價格已成為國內銅現貨交易的重要指導價格,縱觀幾年來的走勢,國內銅期貨價格有以下一些特點:
a.上海金屬交易所與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兩個市場趨勢相同,彼此互為影響;
b.上海金交所又有自己的技術特點,並沒有喪失其獨立性:
c.相對其它品種,期銅價格振盪相對較小很難發生大戶操縱市場,惡性逼倉等

6.銅及銅產品分類
A .按自然界中存在形態分類
自然銅------銅含量在99%以上,但儲量極少;
氧化銅礦-----為數也不多
硫化銅礦-----含銅量極低,一般在2--3%左右,世界上80%以上的銅是從硫化銅礦精煉出來的。
B.按生產過程分類
銅精礦----冶煉之前選出的含銅量較高的礦石。
粗銅------銅精礦冶煉後的產品,含銅量在95-98%。
純銅------火煉或電解之後含量達99%以上的銅。火煉可得99-99.9%的純銅,電解可以使銅的純度達到99.95-99.99%。

C.按主要合金成份分類
黃銅-----銅鋅合金
青銅-----銅錫合金等(除了鋅鎳外,加入其他元素的合金均稱青銅)
白銅-----銅鈷鎳合金

D、按產品形態分類:銅管、銅棒、銅線、銅板、銅帶、銅條、銅箔等

7. 銅的品號及質量標准
銅期貨合約標的物在97年9月之前實行的質量標準是GB466-82標准,交割品是一號銅,97年9月-98年8月GB466-82與GB/T-467-1997兩種標准同時執行,98年9月起全部執行GB/T467-1997標准,高純陰極銅和標准陰極銅均可交割,沒有質量升貼水,只有品牌升貼水。

H. 金屬銅的物理性質

銅是一種化學元素,它的化學符號是Cu(拉丁語:Cuprum),它的原子序數是29,是一種過渡金屬。
銅呈紫紅色光澤的金屬,密度8.92克/立方厘米。熔點1083.4±0.2℃,沸點2567℃
常見化合價+1和+2。電離能7.726電子伏特。銅是人類發現最早的金屬之一,也是最好的純金屬之一,稍硬、極堅韌、耐磨損。還有很好的延展性。導熱和導電性能較好。銅和它的一些合金有較好的耐腐蝕能力,在乾燥的空氣里很穩定。但在潮濕的空氣里在其表面可以生成一層綠色的鹼式碳酸銅Cu2(OH)2CO3,這叫銅綠。可溶於硝酸和熱濃硫酸,略溶於鹽酸。容易被鹼侵蝕

I. 銅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銅是門捷列夫周期系第一族的元素,是斷品口呈紅色和玫瑰色的金屬,原子序數29,原子量為63.57.銅的天然同位素的質量數為63和65:兩種同位素之比各為69.48%和30.52%;原子體積為7.11銅沒有同素異形變化。

銅的電子層的構造如下:在軌道K上的電子數是2,在軌道L上是2和6,在軌道M上是2,6和10,在軌道N上是1;共為29個電子,符合原子序數。

銅的原子半徑是1.23,離子半徑是0.96A。銅在地殼中的分布是0.01%。
固體銅的結晶組織為面心立方體晶格,棱長3.608A。固體銅的密度在20℃時為8.9,在1083℃時為8.32;液體銅的密度在1083℃時為7.93,而在1600℃時為7.53。

液體銅的粘度在1145℃時為0.0341泊。

二價銅離子的電化當量等於1.185克/安培小時。

金屬銅中的氣體
液態銅能溶解許多普通氣體——氫、二氧化硫、氧、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水蒸氣。氣體的溶解度決定於銅中的情況;金峰吸收氣體不僅是由於氣體的溶解,而且也是氣體和金屬及金屬的發生化學作用的結果。溶解的氣體對銅的機械性質和電工性質都有影響:使銅的質量變壞。國此,在生產精銅時,要注意消除銅冶煉最終產口中氣體溶解的作用。

J. 銅的性質是什麼

1、物理性質

銅的熔點1083℃,沸點2310℃;常溫密度8.89g/cm3;標准電位+0.34V;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僅次於銀。

銅與其他金屬的互溶性好,很易與鋅、鎳、錫生成合金。

液態銅能溶解H2、O2、SO2、CO2、CO和水蒸氣等,澆鑄時要注意除氣,否則會形成氣孔。

2、化學性質

在乾燥空氣中不氧化,在溫度高於185℃時開始氧化,溫度低於350℃時生成紅色氧化亞銅(Cu2O),高於350℃時生成黑色氧化銅(CuO)。

長期放置在含CO2的潮濕空氣中,銅表面會逐漸生成一層綠色的鹼式碳酸銅[CuCO3·Cu(OH)2](銅綠)。

銅能形成一價化合物和二價化合物,前者在高溫下穩定,後者則相反。

用途

銅是與人類關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屬,被廣泛地應用於電氣、輕工、機械製造、建築工業、國防工業等領域,在中國有色金屬材料的消費中僅次於鋁。銅是一種紅色金屬,同時也是一種綠色金屬。

說它是綠色金屬,主要是因為它熔點較低,容易再熔化、再冶煉,因而回收利用相當地便宜。

古代主要用於器皿、藝術品及武器鑄造,比較有名的器皿及藝術品如後母戊鼎、四羊方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銅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