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生物珠
Ⅰ 硃砂到底是什麼東西
硃砂又稱辰砂、丹砂、赤丹、汞沙,是硫化汞(化學品名稱:HgS)的天然礦石,專大紅色屬,有金剛光澤至金屬光澤,屬三方晶系。硃砂主要成份為硫化汞,但常夾雜雄黃、磷灰石、瀝青質等。
是硫化汞的天然礦石,大紅色,有金剛光澤至金屬光澤,屬三方晶系。
拓展資料:
昔以湖南辰州(今沅陵)產者為地道,故又有「辰砂」之稱(實際上硃砂主產貴州銅仁及湖南新晃、鳳凰等縣,辰州只不過是硃砂的集散地。)但目前商品上稱為辰砂的,系指以水銀、硫黃為原料經加熱升華而合成的製作品,也稱「平口砂」。貴陽、哈爾濱、廣州、重慶等市有產。
其完整的呈盆狀,商品為大小不等的碎塊,全體暗色,質鬆脆,易破碎,斷面呈纖維狀、針狀結晶,具寶石樣或金屬樣光澤,無臭,味淡。含硫化貢在99%以上。天然硃砂以明凈光亮,型似箭頭的版面且紅嫩者最佳。
Ⅱ 人工珍珠和天然珍珠有什麼區別啊
區別如下:
一、形狀不同
天然珍珠是天然形成的,形狀不一定是正圓的,但是卻比較生動。而人工養殖的珍珠,一般內核是比較圓的,因此成形後,外觀也是圓珠,略顯呆板。
二、顏色不同
天然珍珠形成的時間比較長,質地細膩,透明度高,光澤比較好,而人工養殖的珍珠時間較短,質地鬆散,光澤感也不強。
三、結構不同
天然珍珠是在軟體動物的體內自發形成的,內核為石英顆粒或其它的物質,而人工珍珠的內核是人工製作的。
(2)石英生物珠擴展閱讀
珍珠的保養
1.防酸侵蝕:為使珍珠的光澤及顏色不受影響,應避免讓珍珠接觸酸、鹼質及化學品,如香水、肥皂、定型水等。不要佩戴珍珠首飾游泳或洗澡。所以請在化妝之後再戴上你可愛的珍珠。
2.遠離廚房:珍珠表面有微小的氣孔,所以不宜讓它吸入空氣中污濁物質。珍珠會吸收噴發膠、香水等物質。所以切勿穿戴漂亮的珍珠去電發,在廚房裡也要小心。不要穿戴漂亮的珍珠煮菜,蒸汽和油煙都可能滲入珍珠,令它發黃。
3.羊絨布伺候:每次佩戴珍珠後(尤其是在炎熱的日子)須將珍珠抹乾凈後才放好,就能保持珍珠的光澤。最好用羊皮或細膩的絨布,勿用面紙,因為有些面紙的磨擦會將珍珠磨損。
4.不近清水:不要用水清潔珍珠項鏈。水可以進入珠的小孔內,不僅難於抹乾,可能還會令裡面發酵,珠線也可能轉為綠色。
如穿戴時出了很多汗,可用軟濕毛巾小心抹凈,自然晾乾後放回首飾盒。珍珠變黃以後,可以這樣補救:用稀鹽酸浸泡,可溶掉變黃的外殼,使珍珠重現晶瑩絢麗、光彩迷人的色澤。但如果顏色變黃得厲害,則難以逆轉。
5.需要空氣:不要長期將珍珠放在保險箱內,也不要用膠袋密封。珍珠間需要新鮮空氣,每隔數月便要拿出來佩戴,讓它們呼吸。如長期放在箱中珍珠輕易變黃(「人老珠黃」,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Ⅲ 天珠是什麼
天珠藏語叫(si , 斯)漢語譯為「斯」或「瑟」,又稱「天降石」。在《藏漢大辭典》里天珠的解釋為:「亞瑪瑙,貓睛石,一種寶石,俗稱九眼珠。入葯能治腦溢血」。最早的天珠為象雄天珠,象雄天珠 誕生於古代橫跨中亞及青藏高原最強大的文明古國--古象雄王國,它是雍仲本教的聖物,是藏族七寶之首」。
象雄天珠由大成就者和高僧大德供奉加持裝藏供佛或者伏藏傳世而來,現存世(老)天珠皆為古人遺存,無比珍稀罕見。象雄天珠是目前有實物見證的最古老、至純的天珠,是極為稀有難得的珍寶。 象雄天珠是古象雄文明時期的產物。
(3)石英生物珠擴展閱讀:
【一】天然天珠的分類:
1、圓板珠(又叫天眼石、羊眼天珠、羊眼板珠等);
2、葯師珠(大部分為天然一線,但也有人工蝕刻的);
3、纏絲瑪瑙(商業化別名眾多);
4、法螺天珠(曾經喜馬拉雅山地區是一片海洋,法螺天珠就是曾經水生物的化石,因為有圓圈,所以被視作神聖);
5、硅化木(部分樹木在沙漠地區可玉化,很少一部分上有圓圈,取之打磨後可成配飾);
6、金錢石(密集恐懼症患者慎搜)。
【二】人工天珠的分類:
人工天珠在理論界稱為「鑲蝕瑪瑙」、「鑲蝕玉髓」、「蝕刻瑪瑙」、「蝕刻玉髓」等等。由於先民並不清楚單晶質二氧化硅與多晶質二氧化硅的區別,所以在此並不區分瑪瑙和玉髓的區別,下文統稱瑪瑙。
1、根據蝕刻材料來分類,可以分為鹼蝕瑪瑙浴酸洗瑪瑙。酸洗一般使用硝酸,鹼蝕一般使用植物鹼。
2、根據原產地劃分,可以分為西藏天珠(通體蝕白後畫黑線)、西亞天珠(紅玉髓上蝕白線)、印度天珠(通體蝕黑後畫白線,如龜背紋「壽珠」)、尼泊爾天珠(透明瑪瑙上交替蝕刻黑白線)。
3、根據網路學者劃分,可以分為純系、崩系、沖系。
4、內貝斯基·沃科維茨博士在其論文《西藏的史前珠子》一文中的五分法。
Ⅳ 西藏天珠是什麼東西
首先,天珠藏語叫(si , 斯)漢語譯為「斯」或「瑟」,又稱「天降石」。在《藏漢大辭典》里天珠的解釋為:「亞瑪瑙,貓睛石,一種寶石,俗稱九眼珠。最主要的材質是九眼石岩石。
其次,藏天珠最大的特點講究的是信仰文化和力量,是我們必須要尊重和了解的。珠體上分為眼睛和佛教符號兩種形式,是以眼睛文化來著稱和解讀的,單從眼睛上來說分為以下幾種:
一眼
一葉知秋,慧眼識人。一眼也叫單眼天珠,數量非常少。
二眼
好事成雙,家庭美滿,夫妻和睦,建立良好人際關系。
三眼
三有升的意思,象徵佛之身口意之圓滿、三寶加護、速除外內密一切違緣障礙、福祿壽。
四眼
四大菩薩除障,成道果、增福慧代表圓滿順利、財富,而生老病死四苦痛可減輕,地水火風四大調和,災厄得以消除。
五眼天珠
五眼,佛、蓮花、金剛、寶生、羯膜, 五路財神齊聚、無往不利、圓滿吉祥喜樂無窮之意。五代表福。
六眼
地火水風空識六大元素所構成的人體生理學。恢復人體五臟六腑之生理機能,並可恢復體力、解脫六道之苦、六波羅密漸次增釀、六六大順,也有文殊菩薩的六把智慧劍,消除一切魔障之意。
七眼天珠
七星布陣,得葯師佛加持。正法不斷增長、大吉大利、福慧圓滿之意,從卦相來說,北斗主死,南斗主生,非一般大富大貴之人,難以懾服,如有降服之人,必將大富大貴。
八眼
八吉祥之圓滿、一切順利、尊貴與財富、八大吉祥隨護左右之意。並得八大菩薩加持,也有八大乾坤之意。
九眼
九五至尊,慈悲增長,權威顯赫、離苦得樂之意。至高無上尊貴之氣宇、世出世間事業一切迅獲成就、為天珠中最上品、能免除一切災厄。
十眼天珠
除業障、生威德,得人心、獲愛慕。人生得意,十全十美。
十一眼天珠
五方佛及六字大明咒,呈現出來之傳承法物,聚集福慧。也有一心一意之說。
十二眼天珠
勇猛超群,有求必應。福慧圓滿,名聲響亮。
十三眼天珠
五方佛及八吉祥象徵,身心寧靜,達到修行最高境界。
十四眼天珠
每一尊眼睛代表一個無畏,總計十四無畏。十四無畏是佛教用語。
十五眼天珠
七珍八寶,受天神加持,成就一切所願。
二十一眼天珠
法力增加,萬事如意,心想事成,達到人神合一之最高境界。
從佛教符號上分為以下幾種:
卍字天珠,杵行天珠,蓮花天珠,如意天珠,菩提天珠,長壽天珠,寶瓶天珠,龜甲天珠,水紋天珠,天地天珠。
我們來著重說一下天地天珠:
天地天珠是什麼樣的天珠?
答:天地天珠就是天圓地方天珠。
天珠的本意是什麼?
答:天圓地方。
那為什麼是這種器型?
答: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故將天降寶石磨成圓形珠子作為與天神溝通的信物,把天地未分、渾沌初期之狀稱為太極,太極生兩儀,就劃出了陰陽,又把由眾多星體組成的茫茫宇宙稱為"天"立足其間賴以生存的田土稱為"地"。由於日月等天體都是在周而復始、永無休止地運動,好似一個閉合的圓周無始無終,而大地卻默默地在那裡承載著我們,恰如一個方形的物體靜止穩定,於是"天圓地方"的概念便由此產生。
從佛教符號上怎麼解讀?
答:圓形圖案代表「天門」方形圖案代「地門」。分為兩種形式:上天門,下地門;前天門,後地門。
就是珠體的正面,上面為圓,下面為方;珠體的前面正中部位為圓,後面正中部位為方。(下面有圖)
許多生意人喜歡配戴這類天珠,因為他們認為可以陰陽調和、百福千祥。轉換厄運、消除魔難。帶來財富。
綜上所述,天地天珠很難得到,得到一顆「天地天珠」是很大的福報!
Ⅳ 玻璃環陶瓷環呼吸環石英環哪個好
玻璃主要成份是矽砂、蘇打灰、碳酸鈉、碳酸鉀、石灰及鋁土、鉛丹等,種類很多.一般主要成份為鈉玻璃屬之;鉀玻璃,制瓶玻璃屬之;鉛玻璃,儀器玻璃屬之.新竹地區的矽石出產於關西一帶,但近年來鐵份含量偏高,品質稍差,所以大多仍由澳洲及馬來西亞進口.首先先矽砂、石灰、蘇打灰等放入坩鍋窯中,在一千四百五十攝氏度的高溫下十六小時,待混合融解成濃稠液體後,置於模具上,使之成形,再經十二小時徐冷後加式處理.期間施以噴沙、添色、嵌入金箔、磨花、雕刻、葯水浸泡等裝飾技巧.又在燒制時使用各種金屬發色劑,製作出來的玻璃剛具有不同的顏色.
玻璃藝呂的成形法:
玻璃一般玻璃原料燃燒溶解後都形成液體粘稠液,要使其冷卻成形,大都採用型吹法,使用各種材質的模型,如木材、粘土、金屬等預先製成所需要的型器,把融化的玻璃液倒入模型內,待冷卻後再將模型打開即成,一般用於吹玻璃無法製成的器具,大部分的工廠都採用此種方法,可以大量生產.
另一種為吹氣成型法,即吹玻璃,就是取出適量的玻璃溶液,放於鐵吹管的一端,一面吹氣,一面旋轉,並以熟練的技法,使用剪刀或鉗子,使其成型.
常用技法
冷工製作法
1.彩繪 以彩繪顏料,在室溫下於玻璃物表面描繪圖畫,有些需加熱固定,有些則不需.過程中也可以加上金箔、銀箔熔成的金屬顏料,稱為飾金彩繪.
2.釉彩 是一種需要再加溫的彩繪聲繪色的技法,在玻璃物表面,以釉彩顏料繪制圖樣,然後再置入熔爐加溫固定顏料,避免剝落.
3.鑲嵌 以有凹槽之鉛條為線框架,組合成千上萬片的彩色玻璃板的技法,需繪制小型平面圖,根據平面圖繪制等尺寸的草圖,確定每一種顏色的造型與尺寸,正確切割玻璃板,以鉛線熔焊成大塊面鏡.
4.版畫 無須加溫的冷作,利用噴砂或磨刻的技法,將圖刻印在玻璃板上,加以製版,以版畫機或滾筒上色,在棉紙或水彩紙上壓製成版畫.
5.浮雕 在雙層或多層顏色套料的玻璃,浮雕出立體圖案透露出底色,形成浮雕效果.
6.切割 運用切割輪,在玻璃物上切割紋飾、塊面,線條等裝飾,或大面切割成造型,有時雙色套料玻璃,因表現內外不同的顏色的特殊效果.
7.磨刻 以鑽石或金屬雕刻,或雕刻筆等雕刻工具在玻璃表面畫線裝飾花紋與圖樣的技法,因使用工具的不同,可分為輪刻、點刻、平刻等種技法.
8.酸蝕 在玻璃板繪制圖形、勾勒線條,再經化學酸劑分階段蝕出深淺不同的圖案.
9.噴砂 先以膠帶粘滿整個玻璃物,在以刻刀鍍刻去掉圖案不要的部分,置入噴砂機,運用金剛砂的高噴射力,在玻璃上做出霧狀效果.
10.研磨 以旋轉輪盤為研磨台,混合水與金剛砂,磨平刨光玻璃作品.
11.刨光 以旋轉皮輪為平台,將玻璃至於其上,磨光刨光大塊平面.
12.膠合 將作品置入熔爐加溫,利用玻璃的特性,加熱融化表面產生亮度.
13.膠合 以接著劑將玻璃塊加以粘合成造型.
14.復合媒材 運用玻璃與其他材質組創作.
熱工製作法
(在熔融點(1450度)和徐冷點(450度)之間的製作法,稱為熱工)
1.壓模法 將熔融的熱玻璃膏注入壓進已刻好的圖紋模中變成塊狀的同時花紋也壓制好了.
2.砂模鑄造 將模型壓入深度適中的砂噴濕乙炔避免砂模崩落,在將玻璃膏到入砂模內待玻璃稍冷後再取出徐冷後再研磨加工.
3.胚心成形 最早用來製作玻璃窗口的技法之一先混合泥土和馬糞做成胚心包在金屬棒外再沾取熱玻璃膏成為容器主體,在外圖繞玻璃絲勾勒花紋,等徐冷完後挖出胚心就完成了.
4.燈炬熱塑 以小型噴槍或燈炬加熱,幫又稱為燈炬熱塑,只用各色硼玻璃色或鈉玻璃色棒,以拉長、扭曲、線繞等技巧,連續組合成造型,適合微小精巧的表現,例如玻璃珠、動物及植物等.又因所使用玻璃棒不同區分為:實心、空心及拉絲熱塑,此外也可搭配彩繪增加作品的趣味性.
5.吹制 起源於西元元年羅馬帝國,到現在仍是玻璃技術中最重要,應用最廣,變化最多的製作法.吹制多以窗口為主,過程是指以吹管沾取熔融玻璃膏,吹氣形成小泡,再運用工具加以熱塑造型,再以另一吹管沾取小量玻璃作架橋接底動作,敲下作品徐冷.
6.脫臘鑄造法 用耐火石膏包住臘模後,在將玻璃原料與空模同時放入爐內加溫,在高溫下玻璃慢慢流入模內成型,放置在熔爐中脫臘,徐冷拆除石膏模,再進行研磨刨光加工完成.
7.粉末鑄造法 將玻璃塊與玻璃粉填入預先設計好的模型中,放進熔爐升溫熔融成整件玻璃作品.
8.爐內加溫設計法 是在750度~850度之間加溫製作的技法.
9.熱塑熔合 將先切好的玻璃或不同圖案的玻璃片組合在陶制平板上放入熔爐升溫成為一件玻璃版通常會再搭配其他技法加以變化.
10.烤彎 將玻璃材料放入已先設計製作好造型的陶土上加溫玻璃漸漸變軟而開始下垂便可以自由落體成型.
玻璃是一種價格低廉的人造寶石,用於仿製天然珠寶玉石,如玉髓、石英、綠柱石(祖母綠和海藍寶石)、翡翠、軟玉和黃玉等等.寶石學上所指的用於仿寶石的玻璃是由氧化硅(石英的成分)和少量鹼金屬元素如鈣、鈉、鉀或鉛、硼、鋁、鋇的氧化物組成.
作為寶石仿製品的玻璃主要有兩種類型:冕牌玻璃和燧石玻璃.冕牌玻璃最常用成分是硅、蘇打和石灰,和製作瓶子、光學玻璃等所用的材料相同; 燧石玻璃除了含有硅和蘇打以外,以氧化鉛代替了冕牌玻璃中的石灰,所以也叫鉛玻璃.由於鉛的存在使其折射率和色散都提高了,因此燧石玻璃製作的仿寶石往往很逼真.同時可以在熔融的玻璃原料中加入微量元素使玻璃呈現各種各樣的顏色,如加入Mn得到紫色、加入Co得到藍色、加入Cr得到綠色、加入Cu得到紅色等等.
一般說來,區分玻璃和寶石還是比較容易的.寶石都是晶體,傳熱比較快,玻璃是沒結晶的非晶質,傳熱比較慢.因此,用手觸摸樣品,天然寶石有一種冰涼感, 而玻璃則有溫感.用舌尖舐樣品確定涼或溫會更靈敏些,可以.此外, 用放大鏡觀察, 玻璃的表面和內部常有彎曲或旋渦狀的細線紋,其外觀很象將蜂蜜或膠水倒入清水後加以攪拌時,由於混合不均勻所產生的現象; 玻璃內部還經常出現圓珠狀、橢圓狀、扁平狀等各種各樣的氣泡,用放大鏡也很容易觀察到.因此, 凡是見到上述現象的樣品,可以斷定它是玻璃而不是天然的寶石.
玻璃之一
玻璃 由電熔體冷卻而成的固態無定形混合物.一般脆而透明,化學成分比較復雜,主要成分為硅酸鹽.
普通玻璃是由純鹼、石灰石、石英和長石為主要原料,混合後在玻璃窯里熔融、澄清、勻化後加工成形,再經退火處理而得玻璃製品,普通玻璃主要成分大致為CaO∶Na2O∶6SiO2,它是磷酸鈉、硅酸鈣和二氧化硅熔合在一起的物質.沒有一定的熔點,在某一溫度范圍內軟化,在軟化時可以製成任何形狀的製品.除普通玻璃外,還有以硼酸鹽、磷酸鹽、氟化物為主的特種玻璃.
如果在原料中加入乳濁劑如螢石、磷酸鈣等就製得不透明的乳濁玻璃.如在原料中加入著色劑如氧化鈷和氧化鎳等就製得有色玻璃.
將普通玻璃加熱到接近軟的溫度後,急速均勻冷卻可製得鋼化玻璃(淬火玻璃).它的機械強度比普通玻璃大4~6倍,不易破碎,在破碎時成為碎渣,因此是一種安全玻璃.
玻璃是重要的建築材料,還用於照明和生活用品.
玻璃之二
玻璃生產是物理、化學變化過程
在生產玻璃時,熔爐里的原料熔融後發生了比較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以普通玻璃生產為例,主要反應過程是下列幾個步驟:
開始加熱時,粉料在100~120℃的范圍內開始脫水,在600℃時,石灰石和純鹼通過下列反應生成鈣鈉的復鹽.
CaCO3+Na2CO3=CaNa2(CO3)2
在600~680℃時,所生成的復鹽與SiO2開始反應:
CaNa2(CO3)2+2SiO2=Na2SiO3+CaSiO3+2CO2↑
在740~800℃時,低熔混合物〔Na2CO3—CaNa2(CO3)2〕開始熔化,並不斷地和SiO2作用:
Na2CO3+CaNa2(CO3)2+3SiO2
=2Na2SiO3+CaSiO3+3CO2↑
CaO熔體與SiO2的反應是在890~900℃時開始的.
CaCO3+SiO2=CaSiO3+CO2↑
在1010℃時,尚未起反應的CaO也和SiO2形成硅酸鈣.
CaO+SiO2=CaSiO3
全部物質在略高於1200℃時熔化,冷卻以後即形成玻璃.
玻璃之三
玻璃及玻璃製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無論這些玻璃製品的外觀有多大差別,它們都是由組成不定的多種硅酸鹽混熔而成的混合物(過冷液體).玻璃一般透明而質脆,無固定熔點,在被加熱時由軟化到完全變為液態常有一個相當寬的溫度范圍.人們正是利用此性質而在它半軟不硬時將其製成各種形狀的器皿、工藝品等.
玻璃中最常見的為普通玻璃,即鈉玻璃,它通常用砂子、純鹼和石灰石共熔製得.其成分可用近似化學式Na2CaSi6O14或Na2O•CaO•6SiO2表示.用它製成的門窗玻璃及瓶子早已為人們所熟悉.若用碳酸鉀部分代替原料中的碳酸鈉,即可製成鉀玻璃.這種玻璃質地較硬,較耐高溫,熱漲冷縮性較小,化學性質較穩定.人們在化學實驗室中使用的燒杯、燒瓶、試管、滴定管等,多以鉀玻璃製造.若用含鉛化合物代替玻璃中的鈉,可製成鉛玻璃.鉛玻璃密度高、折射率大,且可阻擋有害放射線,所以適合做光學玻璃及防輻射玻璃屏等.此外,若向玻璃中加少量著色劑,還可製成色彩各異的彩色玻璃.如:加氧化銅或氧化鉻可以製成綠色玻璃;加氧化鈷可以製成藍色玻璃;加氧化鋅或氟化鈣可以製成乳白色玻璃;加含鈾化合物可以製成黃綠色螢光玻璃;加膠態硒可以製成紅玉色玻璃;加膠態金可以製成紅、紅紫或藍色玻璃等.
隨著科學的發展,各種有特異功能的玻璃也相繼問世.如幾厘米厚的隔熱玻璃的隔熱效果相當於40多厘米厚的磚牆;防彈玻璃不怕震盪,能防槍彈;防火玻璃可以阻燃;變色玻璃可隨光線強弱調節顏色;生物玻璃可以代替骨骼移植到人體內;一根頭發絲細的光纖玻璃可以同時傳遞上萬路電源.這些新型玻璃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Ⅵ 這是什麼石頭
這照片效果看,石頭內部有硅化的跡象。但不是瑪瑙玉髓類的特徵,顏色上也不大像玉,比較像是硅化的石英岩類。僅供參考。
Ⅶ 養龍魚能不能用陶瓷環 據說會使水PH值上升 不如玻璃環
第一格:過濾棉+生化棉
第二格:細菌屋
第三格:陶瓷環
第四格:石英砂(有可能是珊瑚砂)
Ⅷ 我養了一缸熱帶魚,為什麼魚缸經常打掃還是會長些異物請問一下要保持魚缸清潔要怎樣做才可以時間長些
過濾器一直開著的吧?在裡面放些活性炭,石英生物珠之類的濾材,過濾棉可以多放幾層。也可以加硝化細菌,花鳥市場有賣的,十幾塊一瓶
或者買些清道夫,老鼠魚之類的來清潔一下底層,還有接吻魚可以吃青苔
魚缸不用太干凈,穩定的水質和少量微生物更有利於魚的健康!
Ⅸ 哪位懂行的朋友幫忙看看這串小珠子是什麼材質的
看照片似乎有樹木的紋路,很有可能是「樹化玉」或「瑪瑙矽化木」。
上面就是緬甸樹化玉。
在矽化木的族群中,在那些天然、美麗、堅硬、稀少的寶石級的矽化木中,只有符合「玉,石之美者,有五德」者,才稱得上「樹化玉」,也可稱之為「美玉」。
樹化玉的主要組成礦物可以是膠凝的蛋白石(歐珀),可以是微細結晶的玉髓或者俱備樹木環狀紋理的瑪瑙,也可以是結晶相對較粗的緻密石英岩石,但其總體結構十分細膩、緻密,整體質地溫潤而有光澤,這些都是玉石的基本特徵。而且樹化玉這些主要組成礦物——歐珀、玉髓、瑪瑙、石英(古稱「水玉」)等。
其實,樹化玉本質上是質量達到玉石品級的矽化了的樹木化石。
矽化木(silicified wood或petrified wood),行內俗稱為「玉化」的矽化木。而矽化木目前是公認的科學名詞,所以正規的寶石學鑒定報告在「樹化玉」,品名部分也只能寫「矽化木」,僅在備注部分標注「樹化玉」或者「天然玉石」。行內的其他名稱如「樹化玉」、「樹化石」、「木化石」、「矽化木」。
雖然矽化木在世界范圍內產地眾多、產量巨大,但是達到玉石品級的樹化玉的產地則寥寥無幾。在現今世界各國的矽化木產地中,只有緬甸出產的、優質的矽化木,才能成為樹化玉。
中國新疆、四川、遼寧、北京、山西產的瑪瑙質料的樹化玉只能稱為「瑪瑙矽化木」。
樹化玉形成的條件極為苛刻,且是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古生物形成矽化木的機率為千萬分之一,而完全玉化了的樹化玉僅占普通矽化木的幾十萬分之一。
我國新疆的矽化木中,有小部分優質產品,雖然質量不及緬甸所出,未能達到玉化的程度,但它能達到瑪瑙化的境界,稱之為「瑪瑙矽化木」。這種瑪瑙矽化木的硬度甚至比緬甸樹化玉(摩氏6~7度)更高,最高可達到摩氏8.5度,也有一定的觀賞、收藏、投資價值。
我國新疆奇台、四川射洪、遼寧本溪等地出產的矽化木質量也很好,有些甚至不比緬甸的樹化玉遜色。
這類矽化木對了解地質時期的環境、氣候、植物群落及地質作用有著重要科學價值,矽化程度高、質地緻密堅韌、顏色鮮豔、具有玻璃光澤且樹皮、節瘤、蛀洞及年輪清晰的矽化木,兼有化石之美、奇石之美、玉石之美,也具有古樸、自然的風韻。
用此類材料製作首飾、把玩物件或供陳設、觀賞是一種利用,目前已在新疆、四川、北京、雲南等多個省區建立了與硅化木相關的地質公園與科普基地,這是對有著重要科學價值的矽化木進行合理保護、利用的很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