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物理學
① 納米是什麼
「納米」是物質的長度單位,等於十億分之一米。物質小到納米尺度回時,它在電子學、答光學、力學等方面可能表現出超越、乃至迥異於大尺度物質的特點。
納米尺度使得原本色彩黯淡的物體在納米尺度下會呈現五彩斑斕,輕如蟬翼的薄片會變得堅韌似鋼,優良的導體會變成絕緣體,普通的材料會發電發光。
② 什麼是納米定義是什麼
納米
納米,是一種長度單位,符號為nm。1納米=1毫微米=10埃(既十億分之一米),約為10個原子的長度。假設一根頭發的直徑為0.05毫米,把它徑向平均剖成5萬根,每根的厚度即約為1納米。
納米技術的含義-1
. 所謂納米技術,是指在0.1~100納米的尺度里,研究電子、原子和分子內的運動規律和特性的一項嶄新技術。科學家們在研究物質構成的過程中,發現在納米尺度下隔離出來的幾個、幾十個可數原子或分子,顯著地表現出許多新的特性,而利用這些特性製造具有特定功能設備的技術,就稱為納米技術。
. 納米技術與微電子技術的主要區別是:納米技術研究的是以控制單個原子、分子來實現設備特定的功能,是利用電子的波動性來工作的;而微電子技術則主要通過控制電子群體來實現其功能,是利用電子的粒子性來工作的。人們研究和開發納米技術的目的,就是要實現對整個微觀世界的有效控制。
. 納米技術是一門交叉性很強的綜合學科,研究的內容涉及現代科技的廣闊領域。1993年,國際納米科技指導委員會將納米技術劃分為納米電子學、納米物理學、納米化學、納米生物學、納米加工學和納米計量學等6個分支學科。其中,納米物理學和納米化學是納米技術的理論基礎,而納米電子學是納米技術最重要的內容。
納米技術的含義-2
納米技術(納米科技nanotechnology)
納米技術其實就是一種用單個原子、分子製造物質的技術。
從迄今為止的研究狀況看,關於納米技術分為三種概念。第一種,是1986年美國科學家德雷克斯勒博士在《創造的機器》一書中提出的分子納米技術。根據這一概念,可以使組合分子的機器實用化,從而可以任意組合所有種類的分子,可以製造出任何種類的分子結構。這種概念的納米技術未取得重大進展。
第二種概念把納米技術定位為微加工技術的極限。也就是通過納米精度的「加工」來人工形成納米大小的結構的技術。這種納米級的加工技術,也使半導體微型化即將達到極限。現有技術即便發展下去,從理論上講終將會達到限度。這是因為,如果把電路的線幅變小,將使構成電路的絕緣膜的為得極薄,這樣將破壞絕緣效果。此外,還有發熱和晃動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新型的納米技術。
第三種概念是從生物的角度出發而提出的。本來,生物在細胞和生物膜內就存在納米級的結構。
所謂納米技術,是指在0.1~100納米的尺度里,研究電子、原子和分子內的運動規律和特性的一項嶄新技術。科學家們在研究物質構成的過程中,發現在納米尺度下隔離出來的幾個、幾十個可數原子或分子,顯著地表現出許多新的特性,而利用這些特性製造具有特定功能設備的技術,就稱為納米技術。
納米技術是一門交叉性很強的綜合學科,研究的內容涉及現代科技的廣闊領域。
納米科技現在已經包括納米生物學、納米電子學、納米材料學、納米機械學、納米化學等學科。從包括微電子等在內的微米科技到納米科技,人類正越來越向微觀世界深入,人們認識、改造微觀世界的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也曾指出,納米左右和納米以下的結構是下一階段科技發展的一個重點,會是一次技術革命,從而將引起21世紀又一次產業革命。
雖然距離應用階段還有較長的距離要走,但是由於納米科技所孕育的極為廣闊的應用前景,美國、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都對納米科技給予高度重視,紛紛制定研究計劃,進行相關研究
納米電子器件的特點
. 以納米技術製造的電子器件,其性能大大優於傳統的電子器件:
. 工作速度快,納米電子器件的工作速度是硅器件的1000倍,因而可使產品性能大幅度提高。功耗低,納米電子器件的功耗僅為硅器件的1/1000。信息存儲量大,在一張不足巴掌大的5英寸光碟上,至少可以存儲30個北京圖書館的全部藏書。體積小、重量輕,可使各類電子產品體積和重量大為減小。
納米材料「脾氣怪」
納米金屬顆粒易燃易爆 幾個納米的金屬銅顆粒或金屬鋁顆粒,一遇到空氣就會產生激烈的燃燒,發生爆炸。因此,納米金屬顆粒的粉體可用來做成烈性炸葯,做成火箭的固體燃料可產生更大的推力。用納米金屬顆粒粉體做催化劑,可以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大大提高化工合成的產出率。
納米金屬塊體耐壓耐拉 將金屬納米顆粒粉體製成塊狀金屬材料,強度比一般金屬高十幾倍,又可拉伸幾十倍。用來製造飛機、汽車、輪船,重量可減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納米陶瓷剛柔並濟 用納米陶瓷顆粒粉末製成的納米陶瓷具有塑性,為陶瓷業帶來了一場革命。將納米陶瓷應用到發動機上,汽車會跑得更快,飛機會飛得更高。
納米氧化物材料五顏六色 納米氧化物顆粒在光的照射下或在電場作用下能迅速改變顏色。用它做士兵防護激光槍的眼鏡再好不過了。將納米氧化物材料做成廣告板,在電、光的作用下,會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納米半導體材料法力無邊 納米半導體材料可以發出各種顏色的光,可以做成小型的激光光源,還可將吸收的太陽光中的光能變成電能。用它製成的太陽能汽車、太陽能住宅有巨大的環保價值。用納米半導體做成的各種感測器,可以靈敏地檢測溫度、濕度和大氣成分的變化,在監控汽車尾氣和保護大氣環境上將得到廣泛應用。
納米葯物治病救人 把葯物與磁性納米顆粒相結合,服用後,這些納米葯物顆粒可以自由地在血管和人體組織內運動。再在人體外部施加磁場加以導引,使葯物集中到患病的組織中,葯物治療的效果會大大提高。還可利用納米葯物顆粒定向阻斷毛細血管,「餓」死癌細胞。納米顆粒還可用於人體的細胞分離,也可以用來攜帶DNA治療基因缺陷症。目前已經用磁性納米顆粒成功地分離了動物的癌細胞和正常細胞,在治療人的骨髓疾病的臨床實驗上獲得成功,前途不可限量。
納米衛星將飛向天空 在納米尺寸的世界中按照人們的意願,自由地剪裁、構築材料,這一技術被稱為納米加工技術。納米加工技術可以使不同材質的材料集成在一起,它既具有晶元的功能,又可探測到電磁波(包括可見光、紅外線和紫外線等)信號,同時還能完成電腦的指令,這就是納米集成器件。將這種集成器件應用在衛星上,可以使衛星的重量、體積大大減小,發射更容易,成本也更便宜。
納米技術走入百姓生活
9月27日,中國科學院化學所的專家宣布研製成功新型納米材料———超雙疏性界面材料。這種材料具有超疏水性及超疏油性,製成紡織品,不用洗滌,不染油污;用於建築物表面,防霧、防霜,更免去了人工清洗。專家稱:紡織、建材、化工、石油、汽車、軍事裝備、通訊設備等領域,將免不了一場因納米而引發的「材料革命」。
隨著科學家的一次次努力,「納米」這個幾年前對我們還十分生疏的字眼,眼下卻頻頻出現在我們的視線。
納米是一個長度單位,1納米等於十億分之一米,20納米相當於1根頭發絲的三千分之一。90年代起,各國科學家紛紛投入一場「納米戰」:在0.10至100納米尺度的空間內,研究電子、原子和分子運動規律和特性。
中國當然不甘人後,1993年,中國科學院北京真空物理實驗室操縱原子成功寫出「中國」二字,標志著我國開始在國際納米科技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並居於國際科技前沿。
1998年,清華大學范守善小組在國際上首次把氮化鎵製成一維納米晶體。同年,我國科學家成功制備出金剛石納米粉,被國際刊物譽為:「稻草變黃金———從四氯化碳製成金剛石。」
1999年,北京大學教授薛增泉領導的研究組在世界上首次將單壁碳納米管組裝豎立在金屬表面,並組裝出世界上最細且性能良好的掃描隧道顯微鏡用探針。
中科院成會明博士領導的研究組合成出高質量的碳納米材料,被認定為迄今為止「儲氫納米碳管研究」領域最令人信服的結果。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解思深領導的研究組研製出世界上最細的碳納米管———直徑0.5納米,已十分接近碳納米管的理論極限值0.4納米。這個研究小組,還成功地合成出世界上最長的碳納米管,創造了「3毫米的世界之最」。
在主題為「納米」的爭奪戰中,中國人頻頻露臉,尤其在碳納米管合成以及高密度信息存儲等領域,中國實力不容小覷。
科學界的努力,使「納米」不再是冷冰冰的科學詞語,它走出實驗室,滲透到中國百姓的衣、食、住、行中。
居室環境日益講究環保。傳統的塗料耐洗刷性差,時間不長,牆壁就會變得斑駁陸離。現在有了加入納米技術的新型油漆,不但耐洗刷性提高了十多倍,而且有機揮發物極低,無毒無害無異味,有效解決了建築物密封性增強所帶來的有害氣體不能盡快排出的問題。
人體長期受電磁波、紫外線照射,會導致各種發病率增多或影響正常生育。現在,加入納米技術的高效防輻射服裝———高科技電腦工作裝和孕婦裝問世了。科技人員將納米大小的抗輻射物質摻入到纖維中,製成了可阻隔95%以上紫外線或電磁波輻射的「納米服裝」,而且不揮發、不溶水,持久保持防輻射能力。
同樣,化纖布料製成的衣服因摩擦容易產生靜電,在生產時加入少量的金屬納米微粒,就可以擺脫煩人的靜電現象。
白色污染也遭遇到「納米」的有力挑戰。科學家將可降解的澱粉和不可降解的塑料通過特殊研製的設備粉碎至「納米級」後,進行物理結合。用這種新型原料,可生產出100%降解的農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各種包裝袋等類似產品。農用地膜經4至5年的大田實驗表明:70到90天內,澱粉完全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塑料則變成對土壤和空氣無害的細小顆粒,並在17個月內同樣完全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專家評價說,這是徹底解決白色污染的實質性突破。
從電視廣播、書刊報章、互聯網路,我們一點點認識了「納米」,「納米」也悄悄改變著我們。
納米精確新聞
1959年 理論物理學家理查·費伊曼在加州理工學院發表演講,提出,組裝原子或分子是可能的。
1981年 科學家發明研究納米的重要工具———掃描隧道顯微鏡,原子、分子世界從此可見。
1990年 首屆國際納米科技會議在美國巴爾的摩舉辦,納米技術形式誕生。
1991年 碳納米管被人類發現,它的質量是相同體積鋼的六分之一,強度卻是鐵的10倍,成為納米技術研究的熱點。
1993年 繼1989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搬走原子團「寫」下斯坦福大學英文名字、1999年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在鎳表面用36個氙原子排出「IBM」之後,中國科學院北京真空物理實驗室操縱原子成功寫出「中國」二字。
1997年 美國科學家首次成功地用單電子移動單電子,這種技術可用於研製速度和存儲容量比現在提高成千上萬倍的量子計算機。同年,美國紐約大學科學發現,DNA可用於建造納米層次上的機械裝置。
1999年 巴西和美國科學家在進行碳納米管實驗時發明了世界上最小的「秤」,它能夠稱量十億分之一克的物體,即相當於一個病毒的重量;此後不久,德國科學家研製出能稱量單個原子重量的「秤」,打破了美國和巴西科學家聯合創造的紀錄。同年,美國科學家在單個分子上實現有機開關,證實在分子水平上可以發展電子和計算裝置。
納米花邊新聞
傾聽細菌游弋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Pasadena市的噴氣飛機推進器實驗室目前正在研製一種被稱為「納米麥克風」的微型擴音器,據《商業周刊》報道,這種微型感測器可以使科學家傾聽到正在游弋的單個細菌的聲音,以及細胞體液流動的聲音。這種人造納米麥克風由細微的碳管製成,正是因為構成物體積細小和靈敏度極高,這種麥克風才能夠在受到非常小的壓力作用下作出反應,使得對其進行監測的研究人員獲得相關的聲音信息。
利用這種新產品,科學家將可以對其他星球上是否存在生命進行探測,可以探測到生物體內單個細胞的生長發育。這一儀器研製項目已獲得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批准,而且NASA還向上述實驗室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
「納米水」防強暴
據《人民日報》報道,最近,廣州一家公司宣稱生產出一種用麥飯石和納米特殊材料製作而成的「納米珠」,只要把它放在水裡,多臟的水也能喝。長期飲用「納米水」,可抗疲勞,耐缺氧,甚至「增強女士防匪徒強暴的能力」。據了解,每盒納米珠要300元,買齊整套設備(一台飲水機、一桶水和十盒納米珠)則需3800元。76歲的何姓老人在推銷員的百般說服下,不但相信納米水的神奇療效,還看中了納米水的銷售方式。老人背著家裡人一共拿出22萬元,買下75套納米水機套裝產品,然後等著每月2萬元錢的分紅。
廣州市工商局東山分局經濟檢察中隊在4月3日查處了該公司,其准備創造科技神話的納米水根本沒有科技鑒定說明,該公司的納米水套裝產品既無生產許可證,也沒有產品合格證。
③ 納米的特點是什麼
(人教版語文書七年級下冊中)兩個。。一是極小的(1納米是十億分之一米)是很神奇的(不同材質的納米材料可以加工成各種神奇的東西)(書P133到P134原文,15至17自然段【納米技術與生活的運用】)希望我的答案能給你幫助
④ 納米物理學的介紹
納米物理學較系統地介紹了研究納米團簇、量子點、納米管、納米(量子)線、量子阱結構、納米功能薄膜等納米結構的結構特徵與表徵、受限量子效應及其電聲子性質與物理現象等的理論與方法,以及納米結構的量子效應器件及其在微納電子學中的應用。全書力求前沿性和科學性結合,既注重作為著作的學術性,又注重物理知識和理論的系統性和可讀性,還介紹了納米結構的生長、制備、組裝技術和納米功能器件的原理和應用。
⑤ 納米物理學的圖書目錄
第1章納米結構的形成與表徵
1.1納米結構的特徵
1.2納米結構的形成
1.3納米結構的表徵
第2章納米團簇
2.1團簇及其幻數
2.2金屬團簇
2.3半導體團簇
2.4富勒烯
第3章納米結構量子點及其輸運
3.1量子點結構及其單電子現象
3.2雙量子點結構與量子點陣列
3.3量子相干及量子計算
3.4量子點的輸運性質
第4章納米管
4.1納米管的制備技術
4.2納米管的聲子譜和熱性質
4.3納米管的電子結構
4.4納米管的應用
第5章納米線及其一維量子現象
5.1金屬納米線
5.2半導體納米線
5.3納米線物理性質的唯象理論
第6章低維量子結構勢阱的電磁效應
6.1Landauer—Btittiker理論
6.2納米勢壘的共振隧穿
6.3 納米勢阱(壘)陣列的共振隧穿及其物理效應
6.4自旋電子學初步
第7章功能納米薄膜
7.1典型功能納米薄膜
7.2納米電子薄膜
7.3納米磁性薄膜
第8章納米量子效應器件
8.1納米CMOS
8.2共振隧穿器件
8.3單電子器件
8.4磁性隨機存儲器(MRAM)
8.5NEMS
附錄
密度泛函理論
I 理論基礎
Ⅱ 發展趨勢
Ⅲ常用軟體包
⑥ 納米技術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
現在很多打著高科技「納米」技術的幌子,其實不是那麼厲害的。那是研究的很細微的原子、分子,再造出新設備,沒有應用到杯子那麼發達,要小心區別,謹慎對待。 所謂納米技術,是指在0.1~100納米的尺度里,研究電子、原子和分子內的運動規律和特性的一項嶄新技術。科學家們在研究物質構成的過程中,發現在納米尺度下隔離出來的幾個、幾十個可數原子或分子,顯著地表現出許多新的特性,而利用這些特性製造具有特定功能設備的技術,就稱為納米技術。 納米. 納米技術與微電子技術的主要區別是:納米技術研究的是以控制單個原子、分子來實現設備特定的功能,是利用電子的波動性來工作的;而微電子技術則主要通過控制電子群體來實現其功能,是利用電子的粒子性來工作的。人們研究和開發納米技術的目的,就是要實現對整個微觀世界的有效控制。 納米技術是一門交叉性很強的綜合學科,研究的內容涉及現代科技的廣闊領域。1993年,國際納米科技指導委員會將納米技術劃分為納米電子學、納米物理學、納米化學、納米生物學、納米加工學和納米計量學等6個分支學科。其中,納米物理學和納米化學是納米技術的理論基礎,而納米電子學是納米技術最重要的內容。
⑦ 納米是一個什麼單位
納米,是一種長度單位,符號為nm.1納米=1毫微米=10埃(既十億分之一米),約為10個原子的長度.假設一根頭發的直徑為0.05毫米,把它徑向平均剖成5萬根,每根的厚度即約為1納米.
納米技術的含義-1
. 所謂納米技術,是指在0.1~100納米的尺度里,研究電子、原子和分子內的運動規律和特性的一項嶄新技術.科學家們在研究物質構成的過程中,發現在納米尺度下隔離出來的幾個、幾十個可數原子或分子,顯著地表現出許多新的特性,而利用這些特性製造具有特定功能設備的技術,就稱為納米技術.
. 納米技術與微電子技術的主要區別是:納米技術研究的是以控制單個原子、分子來實現設備特定的功能,是利用電子的波動性來工作的;而微電子技術則主要通過控制電子群體來實現其功能,是利用電子的粒子性來工作的.人們研究和開發納米技術的目的,就是要實現對整個微觀世界的有效控制.
. 納米技術是一門交叉性很強的綜合學科,研究的內容涉及現代科技的廣闊領域.1993年,國際納米科技指導委員會將納米技術劃分為納米電子學、納米物理學、納米化學、納米生物學、納米加工學和納米計量學等6個分支學科.其中,納米物理學和納米化學是納米技術的理論基礎,而納米電子學是納米技術最重要的內容.
納米技術的含義-2
納米技術(納米科技nanotechnology)
納米技術其實就是一種用單個原子、分子製造物質的技術.
從迄今為止的研究狀況看,關於納米技術分為三種概念.第一種,是1986年美國科學家德雷克斯勒博士在《創造的機器》一書中提出的分子納米技術.根據這一概念,可以使組合分子的機器實用化,從而可以任意組合所有種類的分子,可以製造出任何種類的分子結構.這種概念的納米技術未取得重大進展.
第二種概念把納米技術定位為微加工技術的極限.也就是通過納米精度的「加工」來人工形成納米大小的結構的技術.這種納米級的加工技術,也使半導體微型化即將達到極限.現有技術即便發展下去,從理論上講終將會達到限度.這是因為,如果把電路的線幅變小,將使構成電路的絕緣膜的為得極薄,這樣將破壞絕緣效果.此外,還有發熱和晃動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新型的納米技術.
第三種概念是從生物的角度出發而提出的.本來,生物在細胞和生物膜內就存在納米級的結構.
所謂納米技術,是指在0.1~100納米的尺度里,研究電子、原子和分子內的運動規律和特性的一項嶄新技術.科學家們在研究物質構成的過程中,發現在納米尺度下隔離出來的幾個、幾十個可數原子或分子,顯著地表現出許多新的特性,而利用這些特性製造具有特定功能設備的技術,就稱為納米技術.
納米技術是一門交叉性很強的綜合學科,研究的內容涉及現代科技的廣闊領域.
納米科技現在已經包括納米生物學、納米電子學、納米材料學、納米機械學、納米化學等學科.從包括微電子等在內的微米科技到納米科技,人類正越來越向微觀世界深入,人們認識、改造微觀世界的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也曾指出,納米左右和納米以下的結構是下一階段科技發展的一個重點,會是一次技術革命,從而將引起21世紀又一次產業革命.
雖然距離應用階段還有較長的距離要走,但是由於納米科技所孕育的極為廣闊的應用前景,美國、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都對納米科技給予高度重視,紛紛制定研究計劃,進行相關研究
納米電子器件的特點
. 以納米技術製造的電子器件,其性能大大優於傳統的電子器件:
. 工作速度快,納米電子器件的工作速度是硅器件的1000倍,因而可使產品性能大幅度提高.功耗低,納米電子器件的功耗僅為硅器件的1/1000.信息存儲量大,在一張不足巴掌大的5英寸光碟上,至少可以存儲30個北京圖書館的全部藏書.體積小、重量輕,可使各類電子產品體積和重量大為減小.
納米材料「脾氣怪」
納米金屬顆粒易燃易爆 幾個納米的金屬銅顆粒或金屬鋁顆粒,一遇到空氣就會產生激烈的燃燒,發生爆炸.因此,納米金屬顆粒的粉體可用來做成烈性炸葯,做成火箭的固體燃料可產生更大的推力.用納米金屬顆粒粉體做催化劑,可以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大大提高化工合成的產出率.
納米金屬塊體耐壓耐拉 將金屬納米顆粒粉體製成塊狀金屬材料,強度比一般金屬高十幾倍,又可拉伸幾十倍.用來製造飛機、汽車、輪船,重量可減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納米陶瓷剛柔並濟 用納米陶瓷顆粒粉末製成的納米陶瓷具有塑性,為陶瓷業帶來了一場革命.將納米陶瓷應用到發動機上,汽車會跑得更快,飛機會飛得更高.
納米氧化物材料五顏六色 納米氧化物顆粒在光的照射下或在電場作用下能迅速改變顏色.用它做士兵防護激光槍的眼鏡再好不過了.將納米氧化物材料做成廣告板,在電、光的作用下,會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納米半導體材料法力無邊 納米半導體材料可以發出各種顏色的光,可以做成小型的激光光源,還可將吸收的太陽光中的光能變成電能.用它製成的太陽能汽車、太陽能住宅有巨大的環保價值.用納米半導體做成的各種感測器,可以靈敏地檢測溫度、濕度和大氣成分的變化,在監控汽車尾氣和保護大氣環境上將得到廣泛應用.
納米葯物治病救人 把葯物與磁性納米顆粒相結合,服用後,這些納米葯物顆粒可以自由地在血管和人體組織內運動.再在人體外部施加磁場加以導引,使葯物集中到患病的組織中,葯物治療的效果會大大提高.還可利用納米葯物顆粒定向阻斷毛細血管,「餓」死癌細胞.納米顆粒還可用於人體的細胞分離,也可以用來攜帶DNA治療基因缺陷症.目前已經用磁性納米顆粒成功地分離了動物的癌細胞和正常細胞,在治療人的骨髓疾病的臨床實驗上獲得成功,前途不可限量.
納米衛星將飛向天空 在納米尺寸的世界中按照人們的意願,自由地剪裁、構築材料,這一技術被稱為納米加工技術.納米加工技術可以使不同材質的材料集成在一起,它既具有晶元的功能,又可探測到電磁波(包括可見光、紅外線和紫外線等)信號,同時還能完成電腦的指令,這就是納米集成器件.將這種集成器件應用在衛星上,可以使衛星的重量、體積大大減小,發射更容易,成本也更便宜.
納米技術走入百姓生活
9月27日,中國科學院化學所的專家宣布研製成功新型納米材料———超雙疏性界面材料.這種材料具有超疏水性及超疏油性,製成紡織品,不用洗滌,不染油污;用於建築物表面,防霧、防霜,更免去了人工清洗.專家稱:紡織、建材、化工、石油、汽車、軍事裝備、通訊設備等領域,將免不了一場因納米而引發的「材料革命」.
隨著科學家的一次次努力,「納米」這個幾年前對我們還十分生疏的字眼,眼下卻頻頻出現在我們的視線.
納米是一個長度單位,1納米等於十億分之一米,20納米相當於1根頭發絲的三千分之一.90年代起,各國科學家紛紛投入一場「納米戰」:在0.10至100納米尺度的空間內,研究電子、原子和分子運動規律和特性.
中國當然不甘人後,1993年,中國科學院北京真空物理實驗室操縱原子成功寫出「中國」二字,標志著我國開始在國際納米科技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並居於國際科技前沿.
1998年,清華大學范守善小組在國際上首次把氮化鎵製成一維納米晶體.同年,我國科學家成功制備出金剛石納米粉,被國際刊物譽為:「稻草變黃金———從四氯化碳製成金剛石.」
1999年,北京大學教授薛增泉領導的研究組在世界上首次將單壁碳納米管組裝豎立在金屬表面,並組裝出世界上最細且性能良好的掃描隧道顯微鏡用探針.
中科院成會明博士領導的研究組合成出高質量的碳納米材料,被認定為迄今為止「儲氫納米碳管研究」領域最令人信服的結果.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解思深領導的研究組研製出世界上最細的碳納米管———直徑0.5納米,已十分接近碳納米管的理論極限值0.4納米.這個研究小組,還成功地合成出世界上最長的碳納米管,創造了「3毫米的世界之最」.
在主題為「納米」的爭奪戰中,中國人頻頻露臉,尤其在碳納米管合成以及高密度信息存儲等領域,中國實力不容小覷.
科學界的努力,使「納米」不再是冷冰冰的科學詞語,它走出實驗室,滲透到中國百姓的衣、食、住、行中.
居室環境日益講究環保.傳統的塗料耐洗刷性差,時間不長,牆壁就會變得斑駁陸離.現在有了加入納米技術的新型油漆,不但耐洗刷性提高了十多倍,而且有機揮發物極低,無毒無害無異味,有效解決了建築物密封性增強所帶來的有害氣體不能盡快排出的問題.
人體長期受電磁波、紫外線照射,會導致各種發病率增多或影響正常生育.現在,加入納米技術的高效防輻射服裝———高科技電腦工作裝和孕婦裝問世了.科技人員將納米大小的抗輻射物質摻入到纖維中,製成了可阻隔95%以上紫外線或電磁波輻射的「納米服裝」,而且不揮發、不溶水,持久保持防輻射能力.
同樣,化纖布料製成的衣服因摩擦容易產生靜電,在生產時加入少量的金屬納米微粒,就可以擺脫煩人的靜電現象.
白色污染也遭遇到「納米」的有力挑戰.科學家將可降解的澱粉和不可降解的塑料通過特殊研製的設備粉碎至「納米級」後,進行物理結合.用這種新型原料,可生產出100%降解的農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各種包裝袋等類似產品.農用地膜經4至5年的大田實驗表明:70到90天內,澱粉完全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塑料則變成對土壤和空氣無害的細小顆粒,並在17個月內同樣完全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專家評價說,這是徹底解決白色污染的實質性突破.
⑧ 納米物理學的內容簡介
納米物理學是研究納米結構及其量子效應和物理規律的科學。本書可作為物理、材料、微電子、化學等學科和相關領域專業技術人員的研究用參考書,也可作為相關學科專業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相關課程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
⑨ 納米技術是什麼原理
納米技術,是指在0.1-100納米的尺度里,研究電子、原子和分子內的運動規律和特性的一項嶄新技術。
科學家們在研究物質構成的過程中,發現在納米尺度下隔離出來的幾個、幾十個可數原子或分子,顯著地表現出許多新的特性,而利用這些特性製造具有特定功能設備的技術,就稱為納米技術。
納米科學技術是以許多現代先進科學技術為基礎的科學技術,它是現代科學(混沌物理、量子力學、介觀物理、分子生物學)和現代技術(計算機技術、微電子和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核分析技術)結合的產物。
納米科學技術又將引發一系列新的科學技術,例如:納米物理學、納米生物學、納米化學、納米電子學、納米加工技術和納米計量學等。
(9)納米物理學擴展閱讀
納米技術與微電子技術的主要區別
納米技術研究的是以控制單個原子、分子來實現設備特定的功能,是利用電子的波動性來工作的;而微電子技術則主要通過控制電子群體來實現其功能,是利用電子的粒子性來工作的。人們研究和開發納米技術的目的,就是要實現對整個微觀世界的有效控制。
納米技術是一門交叉性很強的綜合學科,研究的內容涉及現代科技的廣闊領域。1993年國際納米科技指導委員會將納米技術劃分為納米電子學、納米物理學、納米化學、納米生物學、納米加工學和納米計量學等6個分支學科。
其中納米物理學和納米化學是納米技術的理論基礎,而納米電子學是納米技術最重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