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請進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成立於1980年,前身是國際著名科學家吳仲華教授於1956年創專立的動力研究室,1960年曾與力學所屬合並建制。主要從事能源、動力和環境等領域的研究。建所以來,研究所取得了一系列有目共睹的成績,如三元流動理論的建立與發展等,共獲國家級二等和院、部級二等獎以上獎項40餘項,國家級三等和院、部級三等獎50餘項。其復試分數在350分左右
2.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工資怎麼樣
每個年級,每個課題組不一樣。研一一般都是900;研二最低1500,儲能和風電高一些,風電能拿到2100;研三最低1800;博士基本工資2500,好心的老師會多發一些。
3.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歷史沿革
1956年,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前身「中國科學院動力研究室」成立,吳仲華任動力室主任,辦公地點暫設清華園內。
1957年,動力研究室下設了8個研究小組,分別為:內燃機組、煤的動力工藝綜合利用組、傳熱及太陽能利用組、燃燒組、原子能動力組、動力經濟、天然氣利用及其它組、高速飛行(魚雷動力、葉輪機械)組。
1958年,吳仲華等創建了工程熱物理專業。
1960年,動力研究室掛靠到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成為力學研究所的第一研究室。吳仲華任力學研究所副所長,同時兼任第一研究室主任。第一研究室有氣動組、傳熱組、燃燒組等三個研究小組。
1961年,撤消第三室。
1963年,由中國科學院建議,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批准在上海建立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因故未能實現,但並未撤銷研究所建制。
1964年,第一研究室分成第一、第三和第五研究室。
1972年,中國科學院力學所下放北京市,改為北京力學所,原動力室合並為第一室,分6個組。
1978年,國家科委批准成立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它是由從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科技工作者組成的全國性學術群眾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
1979年,吳仲華以學部委員的名義向中國科學院黨組寫了一份報告,建議盡快恢復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建制。
1980年,國務院批准中國科學院成立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批復張永遜任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第一屆黨委書記,吳仲華任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第一屆所長;由中科院工程熱物理學會及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共同主辦的《工程熱物理學報》正式出版,吳仲華教授任主編;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在召開全體會員大會,經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吳仲華教授當選為理事長。
1981年,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工程熱物理學科」被批准為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專業學科。

4.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導師趙慶軍
趙慶軍,1977年12月生,黑龍江牡丹江人,2007年7月博士畢業於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現任所國家能源風電葉片研發(實驗)中心副主任(負責發動機方向),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
中文名:趙慶軍
出生地:黑龍江牡丹江人
出生日期:977年12月生
畢業院校: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
個人信息
趙慶軍,副研究員。
1977年12月生,黑龍江牡丹江人,2007年7月博士畢業於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現任所國家能源風電葉片研發(實驗)中心副主任(負責發動機方向),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主要從事對轉壓氣機、對轉渦輪、空氣壓縮機氣動熱力學研究,承擔國家和院級科研課題10項(主持5項),共發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會議論文近80篇,SCI收錄5篇(含AIAA Journal of Propulsion and Power、ASME Journal of Turbomachinery、ASM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Gas Turbines and Power文章各1篇),EI收錄26篇,申請發明專利5項,曾獲2010年度中科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2009年度中科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2008年度首屆吳仲華優秀研究生獎,2007年度中科院院長優秀獎。
5.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人才培養
截至2014年9月,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擁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學位授予權,2個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學位授予權,設有3個二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點 ,4個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點,1個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點 ,1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
一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學位授予權學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學位授予權學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環境科學與工程
二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點:工程熱物理、熱能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
二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點:工程熱物理、熱能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
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點:工程碩士(動力工程領域)
博士後流動站: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截至2014年9月,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在讀研究生共23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99人,碩士研究生132人。
2013 年,該研究所同學張遠和孫流莉獲 「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歐陽子區等10人獲國家獎學金;張遠等 4 人獲「吳仲華優秀學生獎」;吳海波和閆月君獲北京市優秀畢業生;歐陽子區獲「寶鋼優秀學生獎」及中科集團環保獎學金;研究所 44 位研究生獲中國科技大學「優秀學生獎」。
2014 年,該研究所李勝博士的學位論文《CO2捕集能耗最小化機理及煤制天然氣動力多聯產系統》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博士生彭爍、辛芳獲 「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楊征等10名研究生獲國家獎學金;博士生歐陽子區獲「朱李月華優秀博士生獎學金」;博士生陳強獲「中科集團環保獎學金」;研究所 42 位研究生獲中國科技大學「優秀學生獎」。

6.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在哪
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西路11號
中國科學院系統與數學科學學院對面,也即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對面。中科院力學所旁。
在北四環的保福寺橋旁。
7.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怎麼樣
非常好!!
8.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 中國科學抄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為中國科學院舉辦的事業單位,現持有國家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頒發的事證第110000000112 號。 前身是國際著名科學家吳仲華教授於1956年創立的動力研究室,1960年曾與力學所合並建制。
9.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博士畢業工作情況
就留在中科院吧。外面的科研環境都不是很好,或者出國,個人建議。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博士畢業工作情況?
10.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介紹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系吳仲華先生1956年創建的中國科學院動力研究室發展而來,是應用基礎與應用發展研究有機結合的戰略高技術研究所,主要從事能源、動力和環境等領域的研究,內容涉及工程熱力學、內流氣動熱力學、燃燒學、傳熱傳質學等學科。1截至2014年底,該所共構建有7個實驗室;共有職工453名,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15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正高級37人,副高級102名;共有在讀研究生23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99人,碩士研究生13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