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南京地理介紹

南京地理介紹

發布時間: 2021-08-14 14:44:32

⑴ 南京市地理概括

南京地處長江下游沿,是重要的工業城市和經濟中心的長江下游,一個重要的文化和教育中心,在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位於北緯31°14「至32°37」,東經118°22??'至119°14「。南京平面位置,從北到南長,東西窄,呈正南北150公里,南北直線距離,中間寬50至70公里,從東到西,南,北兩端30公里,從東到西。南面是低山,山丘,峽谷,平原,湖濱平原和沿河土地地形單元地貌。地形地貌山寧鎮,低山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64.52%?的城市。長江南京長度約95公里的秦淮河,滁河江南江北,南京,境內的兩條主要支流的長江,其河谷平原作為一個重要的農業區。水佔了總面積的11.4%?城市,平原,窪地佔24.08%。

⑵ 南京地理環境有什麼特點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中部地區,江蘇省西南部,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華東),中國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5],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一帶一路」戰略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節點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
來自網路

⑶ 南京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南京的地理位置是:北緯31°14′~32°37′,東經118°22′~119°14′。

⑷ 古都南京的地理優勢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中部地區,江蘇省西南部,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華東),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一帶一路」戰略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節點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
南京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常年平均降雨117天,平均降雨量1106.5毫米,相對濕度76%,無霜期237天。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為梅雨季節。年平均溫度15.4°C,年極端氣溫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

⑸ 南京的地理環境

區位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中部地區,江蘇省西南部,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華東),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一帶一路」戰略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節點城市。 地理坐標為北緯31°14″至32°37″,東經118°22″至119°14″。 市中心新街口地理坐標為北緯32°02'38、東經118°46'43。 總面積6597km²(不含水域),截至2012年建成區面積752.83km²。 地貌 南京山水城林融為一體,江河湖泉相得益彰。長江穿城而過,沿江岸線總長近200公里。紫金山風景絕佳,幕府山氣勢雄偉,秦淮河、金川河縈繞其間,玄武湖、莫愁湖、百家湖點綴其中,較大的湖泊有石臼湖、固城湖、金牛湖等湖泊,水域面積占總面積的11%以上,林木覆蓋率26.4%,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3.7平方米,位居中國前三甲,是中國四大園林城市,聯合國人居署特別榮譽獎獲得城市。
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線距離150公里,中部東西寬50~70公里,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公里。南面是低山、崗地、河谷平原、濱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單元構成的地貌綜合體。 氣候 南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15.4°C,年極端氣溫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春季風和日麗;梅雨時節,又陰雨綿綿;夏季炎熱,秋天乾燥涼爽;冬季寒冷、乾燥。
南京春秋短、冬夏長,冬夏溫差顯著,四季各有特色,皆宜旅遊。因此就有了「春遊牛首煙嵐」、「夏賞鍾阜晴雲」、「秋登棲霞勝境」、「冬觀石城霽雪」之說,由於大氣環流的變化以及南京不斷的植樹造林,南京夏天的炎熱程度與江南、華南其他都市相比大為減輕,故有為南京摘去「火爐」帽子的說法。 資源 南京地處北亞熱帶,屬於中國現代植物資源最豐富、植物種類最繁多的地區。又以山丘、河湖兼備,氣候溫和,而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繁多,其動物種類,足以代表長江下游地區。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棲息、繁衍的國家級保護動物有中華鱘、白鰭豚、揚子鱷、河鹿、江豚、鴛鴦、長耳鶚、短耳鶚等。
南京蘊藏著較豐富的礦產資源,境內已發現54種礦藏。鐵、銅、鋁、鋅、金、銀、鍶等15種礦儲量江蘇第一,4種進入中國前6位。其中,鐵硫儲量佔全省40%左右,鍶礦品位高、儲量大,為東南亞之首。地下水源豐富,水質優良,溫泉是南京主要的地熱資源,著名的有湯山溫泉、湯泉溫泉、珍珠泉溫泉等。

⑹ 關於南京地理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⑺ 南京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沿岸,是長江下游地區重要的產業城市和經濟中心,中國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也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位於北緯31°14″至32°37″,東經118°22″至119°14″。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線距離150公里,中部東西寬50~70公里,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公里。南面是低山、崗地、河谷平原、濱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單元構成的地貌綜合體。 地貌為寧鎮山脈的一部分,低山山陵佔全市總面積的64.52%。長江南京段長度約95km;江南有秦淮河,江北有滁河,為南京市境內兩條主要的長江支流,其河谷平原為重要農業區。水面佔全市總面積11.4%,平原、窪地佔24.08%。

⑻ 介紹南京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全市下轄11個區,總面積6587km2,2017年建成區面積1398.69km2,常住人口833.5萬人,城鎮人口685.89萬人,城鎮化率82.3%,是長三角及華東唯一的特大城市。

南京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游、瀕江近海,是中國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過異族政權首都的古都,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明清時期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截至2016年,南京各類高等院校74所,其中111計劃高校9所及學科25個,僅次於北京;211高校8所、雙一流高校12所,僅次於北京上海;兩院院士82人、千人計劃特聘專家87人,均居中國第三。

(8)南京地理介紹擴展閱讀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中部地區,江蘇省西南部,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華東),中國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一帶一路」戰略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節點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地理坐標為北緯31°14″至32°37″,東經118°22″至119°14″。市中心新街口地理坐標為北緯32°02'38"、東經118°46'43"。總面積6587.02km2,2017年建成區面積1398.69km2。

南京地貌特徵屬寧鎮揚丘陵地區,以低山緩崗為主,低山占土地總面積的3.5%,丘陵佔4.3%,崗地佔53%,平原、窪地及河流湖泊佔39.2%。寧鎮山脈和江北的老山橫亘市域中部,南部有秦淮流域丘陵崗地南界的橫山、東廬山。南京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線距離150公里,中部東西寬50~70公里,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公里。南面是低山、崗地、河谷平原、濱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單元構成的地貌綜合體。

⑼ 南京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中部地區,江蘇省西南部,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華東),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一帶一路」戰略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節點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總面積6587.02km²,2016年建成區面積1125.78km²。

南京進入春季是4月1日左右,進入夏季是6月8日左右,進入秋季是9月18日左右;進入冬季是11月12日左右。冬、夏季長,而春、秋季略短。南京春秋短、冬夏長,冬夏溫差顯著,由於大氣環流的變化以及南京不斷的植樹造林,南京夏天的炎熱程度與江南、華南其他都市相比大為減輕,故已摘去「火爐」的稱呼。

南京水域面積達11%以上,有秦淮河、金川河、玄武湖、莫愁湖、百家湖、石臼湖、固城湖、金牛湖等大小河流湖泊,長江穿城,沿江岸線總長近200公里。境內共有大小河道120條,分屬兩江(長江、青弋江—水陽江)、兩湖(固城湖、石臼湖)、兩河(滁河、秦淮河),以跨省、市的流域劃分水系,可劃分為長江南京段、滁河、秦淮河、青弋江—水陽江四大水系。

⑽ 南京的地理,概貌

南京市(英語:Nanjing 漢語拼音:Nánjīng Shì)。簡稱寧。英文舊譯Nanking。
南京地處長江下游的寧鎮丘陵山區,它位於北緯31°14〃~32°37〃,東經118°22〃~119°14〃。
省份
江蘇省(Jiangsu Province)
轄區
13個。南京共轄11個市轄區、2個縣。
街道
全市共有74個街道辦事處。
鄉鎮
51個鎮、857個社區居委會、832個村委會。
建置
越城:公元前472年
金陵邑:公元前333年
建鄴:公元211年
江寧府:公元937年
建康府:公元1127年
南京(應天府):公元1368年
南京府:公元1912年
南京特別市:公元1927年
南京市:公元1930年
南京市(中央直轄市):公元1949年5月10日
南京市(江蘇省直轄市):公元1953年1月
南京市(副省級市):公元1995年
政府
"山,水,林"一體的城市:南京南京市政府位於玄武區。市委書記朱善璐,市長蔣宏坤。
面積
全市面積6598 k㎡,其中市區面積4844 k㎡,建成區面積513 k㎡。
人口
全市戶籍人口617.2萬人,常住人口741.3萬人,市區戶籍人口534.4萬人。江南八區在繞城公路以內的戶籍人口260萬人(居住范圍為長江以南繞城公路合圍的250平方公里的下關、鼓樓、建鄴、白下、秦淮、玄武、棲霞、雨花台八區,超過南京市戶籍總人口的40%)。
民族
南京市共有51個民族,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8.56%。少數民族以白下區的止馬營、朝天宮兩街道的回族為最多。
宗教
全市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五個宗教,信教群眾近30萬人,宗教教職人員300多人,經政府批準的宗教活動場所有289處。
方言
南京官話、江淮官話(洪巢片)、吳語(宣州片)
時間
北京時間(中國標准時間)(UTC+8)
郵政編碼
210000-211800
電話區號
025(+86)
汽車牌照
蘇A
國內生產總值
2008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預計377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0883元。
市花 :梅花
市樹 :雪松
市標:貔貅
別稱:冶城 越城 石頭城 秣陵 金陵 建業 揚州 建鄴 建康 秦淮 升州 蔣州 上元 白下 集慶 應天 江寧 天京 龍盤虎踞 六朝古都 十朝都會 鍾山風雨帝王城
電影:《南京南京》,《南京大屠殺》
南京概況
南京是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古稱金陵,簡稱寧。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東部蘇皖兩省交界處,江蘇省西南部。東距上海市300餘公里。東接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西鄰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南譙區、全椒縣)、巢湖市(和縣)、馬鞍山市(金家莊區、花山區、雨山區、當塗縣),南接安徽宣城市(宣州區、郎溪縣)、江蘇省溧陽市,北連江蘇省儀征市、安徽省天長市。地跨長江兩岸,南北最大縱距140餘公里,東西最大橫距80餘公里,轄區總面積6598平方千米。南京市區東接江蘇省儀征市、鎮江市、句容市,西連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南譙區、全椒縣,巢湖市和縣,馬鞍山市金家莊區、花山區、雨山區、當塗縣,北鄰安徽省天長市。市區面積4844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513平方公里。
南京是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生產基地。南京的電子、化工生產能力在國內城市中居第二位,車輛製造規模居第三位,機械製造業的技術、規模居國內領先地位,家用電器業、建材工業也都具有較大規模。南京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通訊樞紐,建立了全方位、立體化、大運量的交通運輸網路,鐵路、公路、水運、空運、管道五種運輸方式齊全,擁有現代化的通訊體系。南京是全國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國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擁有一批國內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機構。被國家9個部委列為中國投資硬環境 「四十優」城市之一。先後被評為中國城市綜合實力「五十強」第五名、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興市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十佳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國家環境保護和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南京地處遼闊的長江下游平原,瀕江近海,「黃金水道」穿城而過,南京港作為天然良港已成為遠東內河第一大港,城市發展也定位於江濱港口城市,目前已成為中國東部地區以電子、汽車、化工為主導產業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重要的交通樞紐和通訊中心。
南京在「2008年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中排名第4,位列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綜合實力城市」第7名,在長三角城市可持續發展水平評估中排名第2,贏得了聯合國人居獎特別榮譽獎和2008年度「中國人居環境獎」,前不久成功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又剛剛在「2009年春節黃金周全國人氣城市排行榜」中被評為「出行人氣最旺的十大城市」第6位和「到達人氣最旺的十大城市」第7位。

熱點內容
睿思語文 發布:2025-05-26 05:10:02 瀏覽:924
初音的歷史 發布:2025-05-25 21:37:34 瀏覽:870
女人做什麼生意好 發布:2025-05-25 19:48:13 瀏覽:643
教育部大綱 發布:2025-05-25 19:23:37 瀏覽:960
2014高考地理試題 發布:2025-05-25 18:48:51 瀏覽:712
畫角的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25 18:23:46 瀏覽:241
初三化學第一單元試題 發布:2025-05-25 17:18:36 瀏覽:173
英語地點單詞 發布:2025-05-25 16:47:05 瀏覽:848
中國地理順口溜大全 發布:2025-05-25 15:58:28 瀏覽:657
co化學式 發布:2025-05-25 15:35:28 瀏覽: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