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初三化學第一單元試題

初三化學第一單元試題

發布時間: 2025-05-25 17:18:36

化學資料

不知道你要什麼版本的.全部如下:
首頁>>初中試卷>>初中三年級>>化學>> 刷新時間:2007-09-21

http://www.jsjyss.cn/czsj/czsj17.htm

〓 人教版 更多..

∴ 05年初三化學四套總復習綜合測試題及答案
∴ 2005屆馬鞍山七中第一學期初三化學期中
∴ 2005年海口市化學科第二單元課題一空氣
∴ 2005年海口市化學科第二單元課題二氧氣
∴ 2005年福州市八縣(市)初中畢業班質量
∴ 探究式教學嘗試-人教版[原創]
∴ 九年級化學探究題-人教版[整理]
∴ -人教版[整理]初三化學知識點歸納
∴ 2005年鹽城步鳳中學化學資料[原創]-
∴ 新課標專題活題訓練(中考化學)-人教版[
∴ 九年級化學(上下冊)全書重難點.doc[
∴ 九年級化學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測試試卷

〓 北師版 更多..

∴ 北京市西城區抽樣測試初三化學試卷
∴ 初三化學第二學期第二次質量檢測試卷
∴ 初三化學下學期金屬材料試卷
∴ 初三化學下學期空氣、氧氣性質練習題試卷
∴ 初三化學下學期試卷
∴ 初三化學下學期試卷 (一)
∴ 初三化學一模試卷1
∴ 初三化學一模試卷
∴ 九年級化學第二學期第三次質量調查試卷
∴ 九年級化學第六單元自測題試卷
∴ 九年級化學上學期期末測試卷

〓 蘇教版 更多..

對不起,暫無內容!

〓 通用版 更多..

∴ 初三化學實踐活動型試題專題復習[特約]
∴ [原創]新課程第二章練習試卷(滬教版)
∴ 2005-2006學年度初中化學單元檢測
∴ 九年級化學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第二單元我
∴ [原創]2005廣東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
∴ [原創]-本學科組共享—新課標九年級化學
∴ 2005年蕭山區初二自然科學入學考試試卷
∴ 新課標廣教版(初三新課標)化學上冊&nb
∴ 2004—2005學年度山東省高青縣第一
∴ 仁愛版[原創]專題2、單元一神奇的物質世
∴ 專題1 化學家眼中
∴ 第一章(開啟化學之門)單元測試-新課標[

㈡ 求初三化學第一單元試題, 附答案。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單元測試
班級 姓名 學號 成績
一、我會選(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共30分)
1、下列選項中,你認為不屬於化學研究范疇的是… ……( )
A.物質的組成與結構 B.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C.物體的運動狀態 D.物質的用途與製取
2、小貓可站在正在加熱的高分子材料板上,這種高分子材料所具有的特殊性能是( )
A.絕緣性強 B.導電性強 C.傳熱性強 D.絕熱性強
3、下列有關道爾頓和阿伏加德羅等科學家的研究結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物質是由原子和分子構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組合是化學變化的基礎
B.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會破裂,原子也會破裂
C.原子論和分子學說的創立,奠定了近代化學的基礎
D.原子論和分子學說的創立,使人類對化學的認識由表象轉化為內部本質
4、關於空氣與呼吸排出的氣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空氣與呼出的氣體都是無色的氣體,其成分完全相同
B.減少吸入空氣中的氧氣便轉化為呼出的氣體
C.呼出的氣體與空氣相比,氧氣有明顯的減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則有明顯的增加
D.吸入的空氣中只有氧氣,呼出的氣體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5、人們的習慣動作中也存在著一些科學道理。生活中常有揭開蓋子(塞子)的動作,如:茶杯蓋子、鍋蓋、酒瓶和飲料瓶蓋等,這些蓋子取下後應該怎樣放置比較合理……………( )
A.正放 B.倒放 C.側放 D.隨便放
6、如下圖所示的實驗儀器,常用來取用塊狀固體葯品的是………………………………( )

7、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8、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給試管中液體加熱時,液體體積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
B.把燒杯置於鐵架台的鐵圈上直接加熱
C.用量筒量取液體時,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
D.實驗剩餘的葯品,不能放回原試劑瓶
9、(08•湖南益陽)下列現象中發生的變化有一種與其他三種不同,這一種是…………( )
A.鞭炮爆炸 B.食物變餿 C.冰雪融化 D.鋼鐵生銹
10、(08•安徽)北京奧運會祥雲火炬的燃料為丙烷(C3H8)。下列關於丙烷性質的描述,屬於化學性質的是…………………………………………………………………………………………( )
A.無色氣體 B.著火點為450℃,易燃
C.沸點為-42.1℃,易液化 D.微溶於水,可溶於乙醇
11、(08•江蘇鹽城)下列各圖所示變化屬於物理變化的是………………………………( )

12、—位學生要用托盤天平稱量2.5g葯品,在稱量中發現指針向左偏轉。這時他應該…( )
A.減少葯品 B.向右盤中加砝碼 C.移動游碼 D.調節天平的平衡螺母
13、某學生用量筒取液體時,量筒平穩地放置在實驗台上,使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水平,讀數為18mL;倒出部分液體後,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為12 mL,則該學生實際倒出的液體體積為…( )
A.肯定大於6 mL B.肯定小於6 mL
C.肯定等於6 mL D.可能大於也可能小於6 mL
14、取3mL的液體,然後加熱,需要的儀器有…………………………………………………( )
①試管 ②燒杯 ③試管夾 ④酒精燈 ⑤蒸發皿 ⑥鐵架台(帶鐵圈) ⑦ 石棉網 ⑧滴管 ⑨量筒
A.①③④⑦⑨ B.①③④⑧⑨ C.②④⑥⑧⑨ D.④⑤⑥⑦⑧⑨
15、(08•廣東肇慶)下面O2和CO2(固態CO2俗稱乾冰)的自述中,屬於物理性質的是( )

二、我會填答(共48分)
16、(7分)如下圖所示,把下列實驗所用的儀器的標號和名稱填在橫線上。

⑴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體需要用 ;
⑵少量溶液相互發生反應時,需要用 ; ⑶蒸發溶液時,需要用 ;
⑷溶解溶質或是進行較多溶液反應時,需要用 ;
⑸量取液體時。需要用 ; ⑹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需要用 和

17、(7分)給物質加熱時,應用酒精燈燈焰的 部分,因為這部分溫度 ;用托盤天平稱量時,應把砝碼放在 盤;加砝碼時,應先加質量 的砝碼,砝碼要用 夾取;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試管里的液體體積一般不要超過試管容積的 ;在實驗室里如不小心碰倒酒精燈,灑出的酒精在實驗台上燃燒起來,應立即用 撲蓋。
18、(2分)從現在起我們應該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家務事,鍛煉獨立生活能力,刷洗碗碟的過程是 ,判斷是否刷凈的標準是 。
19、(4分)試設計簡單實驗證明:
⑴空氣中含有水 。
⑵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 。
⑶酒精燃燒的產物中既含有二氧化碳又含有水

20、(3分)物質的燃燒實驗都有三個明顯的現象:①放出大量的熱 ②生成了一種或幾種不同於反應物(指物質的色、態、味)的產物;③發出一定顏色和強度的光或火焰。(描述物質燃燒的現象一般是:一光、二熱、三生成)。試描述紅磷在空氣中的燃燒現象:

21、(4分)指出右圖中傾倒液體葯劑時的錯誤: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分)指出下列操作導致的後果。
⑴把塊狀固體葯品直接丟入試管底部,後果是 。
⑵使用膠頭滴管後,未經清洗就吸取別的試劑,後果是 。
⑶用燃著的酒精燈點燃另一隻酒精燈,後果是 。
⑷加熱液體時,試管口朝著有人的方向,後果是 。
23、(07•福建廈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臭氧是淡藍色氣體,大氣中的臭氧層能有效阻擋紫外線,保護地球的生存環境,但目前南極出現了臭氧層空洞,並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材料2.復印機在工作時,會因高壓放電產生一定濃度的臭氧。長期吸入大量臭氧會引起口乾舌燥,咳嗽等不適症狀,還可能誘發中毒性肺氣腫。
材料3.臭氧發生器是在高壓電極的作用下將空氣中的氧氣轉化為臭氧(化學式為O3)的裝置。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可將其應用於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殺菌和消毒。請總結臭氧的有關知識:
⑴物理性質: ;
⑵化學性質: ;
⑶用途: ;
⑷從上述材料中可見臭氧對人類有利有弊。請再舉出一種物質,並說出其利弊:

⑸請提出一個縮小臭氧層空洞的設想: 。
24、(8分)鐵、銅、米醋、醬油、白酒、水、食鹽和白糖等都是我們熟悉的物質,如果將它們集中擺在你的面前,你能將它們一一鑒別出來嗎?若能,則請你思考,你的鑒別依據是什麼?

三、我會探究(共12分)
25、(12分)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空氣中氧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含量是否相同,設計了簡單的實驗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驟如下圖所示。請根據圖示回答:

(1)第一步應如何操作?

(2)下表是他們的探究方案,請你填寫完整:
探究內容 實驗方法 判斷依據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氧氣含量是否相同
水含量是否相同
四、我會歸納、總結(共10分)
26、(10分)探究實驗報告一: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探究實驗的名稱: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探究實驗的目的:理解掌握蠟燭的有關性質知識
實驗用品:蠟燭、火柴、 等
步驟和方法 現象 分析
點燃前 蠟燭是白色蠟狀固體,硬度小,稍有氣味
用小刀切下一小塊蠟燭投入水中 石蠟浮於水面
點燃蠟燭 蠟燭先熔化後氣化,再燃燒;火焰明亮且明顯分成三層
在燭焰上方罩一乾燥燒杯 燒杯內壁出現水霧或水珠
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盪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熄滅蠟燭 火焰熄滅,燈芯上產生一縷輕煙 輕煙為蠟燭蒸氣冷卻所致,遇明火可以燃燒。
結論:在通常情況下,蠟燭是白色蠟狀固體,稍有氣味,熔點、熔點較低,硬度較小,密度比水小。蠟燭在點燃條件下能燃燒,燃燒產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等。
問題和建議:為進一步說明蠟燭是先氣化,然後是石蠟蒸氣燃燒,可用一根尖嘴的細玻璃管插入焰心,然後在尖嘴處點燃。根據是否能點燃,可推斷上述猜測是否正確。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單元測試答案
一、(共30分)1、C 2、D 3 B 4、C 5、B 6、C 7、A 8、C 9、C 10、B 11、B 12 A 13、B 14、B 15、B
二、我會填答(共48分)
16、⑴F滴管 ⑵B試管 ⑶C蒸發皿 ⑷D燒杯 ⑸A量筒 ⑹E水槽、G集氣瓶
17、外焰;最高;右;大;鑷子;1/3;濕抹布
18、用稀鹼液或洗滌劑洗滌,再用水洗凈,最後用抹布擦乾 碗碟上沒有水珠不成股流下即可認為洗凈
19、⑴取一些冰塊放入一隻乾燥的燒杯中,一會兒發現燒杯外壁有水滴出現。
⑵將盛有半杯澄清石灰水的燒杯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後澄清石灰水水面出現一薄層白色固體⑶點燃少量酒精,先將一隻干而冷的小燒杯罩在火焰上方,杯壁出現水珠;另將一隻內塗石灰水的小燒杯罩在火焰上方,杯壁出現白色。上述現象說明酒精燃燒的產物中含有既含有二氧化碳又含有水。
21、(1)試管直立,試管應傾斜(2)標簽方向不對,應向著手心(3)試劑瓶口與試管口離開,應緊貼 (4)瓶塞正放在桌面上,應倒放
22、(1)試管破裂(2)讀數不準(偏大或偏小)(3)試劑交叉污染(4)引起火災(5)液體沸騰噴出傷人
23、(1)①淡藍色氣體;②具有強氧化性;③用於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殺菌和消毒; ⑷CO2 可用於滅火但過多排放會造成溫室效應; ⑸(合理答案即給分)。
24、試管外壁有水或受熱不均勻;試管接觸酒精燈燈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5、銀白色的金屬是鐵,紫紅色的金屬是銅,有酸味的液體是米醋,有醬油味的液體是醬油,有酒味的液體是白酒,無色無味的液體是水,有鹹味的白色固體是食鹽,有甜味的白色固體是白糖。
三、我會探究(共12分)
26、 (1)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兩瓶呼出的氣體,另收集兩瓶空氣;(2)將澄清的石灰水分別滴入盛有呼出的氣體和空氣的集氣瓶中,根據石灰水渾濁程度的不同判斷二氧化碳(CO2)含量的不同;將燃著的木條分別放入盛有呼出的氣體和空氣的集氣瓶中,根據木條燃燒情況的不同判斷氧氣(O2)含量的不同;取兩塊乾燥的玻璃片,對著其中的一塊呼氣,根據玻璃片上水霧的不同判斷水含量的不同。
四、我會歸納、總結(共10分)
27、 澄清石灰水和乾燥燒杯; 蠟燭密度比水小 ; 蠟燭熔點、沸點較低,燭焰的焰心主要是石蠟蒸氣,內焰為石蠟已有部分燃燒,外焰為石蠟已完全燃燒,所以外焰溫度最高。 蠟燭燃燒產生了水和二氧化

㈢ 初三化學試題

2011年中考化學試題分類匯編—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
一、選擇題
1(煙台市).為紀念化學學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對人類文明的貢獻,聯合國將2011年定為「國際化學年」。下列對化學學科的認識中錯誤的是
(A)化學為人類研製了新材料 (B)化學的發展導致了生態環境的惡化
(C)化學為人類提供了新能源 (D)化學已成為生命科學的重要基礎
2.(雅安市)下列變化中,屬於化學變化的是
A.海水曬鹽 B.冬天河水結冰
C.煅燒石灰石制生石灰 D.分離空氣制氧氣
3. (雅安市)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A. 石墨棒作干電池電極 B.天然氣用作燃料
C. 乾冰用於人工降雨 D.銅用於製造導線
4. (達州市)下列變化屬於化學變化的是
A.汽油揮發 B.燃放煙花 C.活性炭吸附冰箱內異味 D.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
5.(重慶市)廚房裡的下列變化,屬於物理變化的是
A.煤燃燒 B.刀生銹 C.菜腐爛 D.水蒸發
6.(巢湖市)廚房裡發生的下列變化中,屬於物理變化的是【 】

A.蘋果腐爛 B.榨取果汁 C.麵包發霉 D.菜刀生銹
7.(臨沂市)在下列變化中,有一個變化與其他變化的本質不同,該變化是
A 石蠟融化 B 紙張燃燒
C 酒精揮發 D 冰雪融化

8.(南充市)下列變化中,前者是物理變化,後者是化學變化的是
A.冰雪融化食物腐爛 B.汽油揮發工業上製取氧氣
C.酒精燃燒 鐵生銹 D.水的電解 乾冰升華
9、(無錫市)下列物質的性質屬於物理性質的是
A.氧氣有氧化性 B.酒精有可燃性
C.濃鹽酸有揮發性 D.濃硫酸有腐蝕性
10.(泰安市).家庭廚房中常發生下列變化,其中屬於物理變化的是
A.食物腐敗 B.水沸騰
C.天然氣燃燒 D.菜刀生銹
11.(內江市)下列過程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酒精揮發 C.用食醋除水垢 D.用灼燒法鑒別羊毛和合成纖維

12.(武漢市)下列變化中屬於化學變化的是( )
A.鋼鐵生銹 B.冰雪融化
C.利用乾冰製造舞台雲霧 D.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
13.(樂山市)化學與生活生產密切相關。下列過程中,不含化學變化的是
A.粘土燒成陶瓷 B.玉米釀成白酒
C.電扇通電轉動 D.鐵礦冶煉成鐵
14.(徐州市)正確的操作能保證化學實驗的順利進行。下列屬於操作正確的是 ( )
A.將氫氧化鈉固體直接放在托盤天平的托盤上稱量
B.點燃一氧化碳氣體前,應先檢驗氣體的純度
C.為了節約葯品,實驗室用剩的葯品應放回原瓶
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體時,仰視或俯視讀數
15.(荊門市)下列過程中,不是化學變化的是:( )
A.鐵鍋生銹 B.煤氣燃燒 C.石蠟熔化 D.大米釀酒
16.(鄂州市)下列變化過程中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的是
A.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異味 B.乾冰汽化
C.點燃蠟燭 D.分離液態空氣製取氧氣
17.(日照市)從化學的視角來看,下列名句中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A.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B.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C.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D.曾青(指CuSO4溶液)得鐵則化為銅
18、(孝感市)生活中的下列變化只有物理變化的是
A.葡萄釀酒 B。食品發霉 C.煤氣中毒 D.水分蒸發
19.(宜昌市)下列變化中,屬於物理變化的是
A.鋼鐵生銹B.瓷碗破碎 C.食物腐敗 D.火葯爆炸
20.(桂林市)下列過程的原理,一定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A.蒸發 B.導電 C.燃燒 D.滅火
21.(北京市)下列變化中,屬於化學變化的是
A.礦石粉碎 B.紙張燃燒 C.酒精揮發 D.冰雪融化
22.(北京市)下列物質性質的表述中,屬於化學性質的是
A.氧氣無色無味 B.鋁呈銀白色 C.蔗糖易溶於水 D.碳酸易分解
23、(淄博市)同學們知道食醋、檸檬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種物質的酸性強呢?小敏同學提出用PH試紙檢驗。就這一過程而言,屬於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
A.提出假設 B.設計實驗 C.得出結論 D.收集證據
24、(淄博市)化學科學的發展促進了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化學已日益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你認為下列各項不屬於化學學科研究范疇的是( )
A、物質的運動狀態 B、物 質的組成和結構
C、物質的性質和用途 D、物質的製取和應用
25、(淄博市)下列說法你認為錯誤的是( )
A、化學變化和化學反應是同一個概念
B、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一定同時發生物理變化
C、化學變化的特徵就是一定會有沉澱生成
D、物質的性質決定了的變化,物質的變化反映了物質的性質
26.(陝西省)下列物質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質的是( )
A. 生活中用鑲有金剛石的玻璃刀裁劃玻璃
B. 農業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工業上常用一氧化碳作還原劑冶煉金屬
D. 化工生產中以煤為原料製取甲醇(CH3OH)
27.(婁底市)千姿百態的物質世界中,各種物質之間存在著多種相互作用,也不斷地發生著變化。下列生活中常見的變化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礦石粉碎 C.榨取果汁 D.煤炭燃燒
28.(河南省)生活中發生的下列變化,屬於化學變化的是 【 】
A.冰雪融化 B.食物腐爛 C.汽油揮發 D.石蠟熔化
29.(威海市)下列能量轉化過程,通過化學變化實現的是
A.地熱發電 B.核反應發電
C.火力發電 D.風能發電
30.(大連市)下列變化中,屬於化學變化的是
A水製冰塊 B.菠蘿榨汁C.食物腐爛D.蔗糖溶解
31.(煙台市)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A)蒸發結晶 (B)檢查氣密性 (C)滴管用後不洗滌 (D)塞緊橡皮塞
直接插回原瓶

32. (雅安市)下列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A.傾倒液體 B.稱量固體 C.檢查氣密性 D.加熱液體
33.(重慶市)下圖所示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34.(巢湖市)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

35.(南充市)化學實驗操作的正確性、規范性是實驗成功的關鍵,同時也反映了實驗者的化學素養。下列實驗操作中明顯不正確的是

36.(南通市)以下化學葯品保存或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37、(無錫市)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傾倒液體 B.聞氣體氣味 C.讀液體體積 D.給液體加熱
38.(泰安市)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39.(武漢市)下列有關氣體的製取裝置或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A.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 B.收集氧氣
C.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 D.驗證二氧化碳的水溶液顯酸性40.(鹽城市)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稀釋濃硫酸 B.液體過濾 C.點燃酒精燈 D.存儲氫氣
41.(湛江市)下列各圖所示變化中,屬於物理變化的是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對著乾燥玻璃呼氣 木炭在O2中燃燒 紫色石蕊試液中通入CO2
A B C D

42.(湛江市)在下列實驗操作的圖示中,正確的是

43 .(樂山市)下圖所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取用液體 B.點燃酒精燈 C.稱量氯化鈉固體 D.加熱固體
44.(鄂州市)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45.(日照市)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46.(宜昌市)下列實驗基本操作不正確的是

47.(北京市)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48、為保證某些玻璃儀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常把玻璃的接觸面處磨毛(也稱磨砂),下列儀器經過磨毛處理的是( )

49.(陝西省)某同學做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的實驗,操作示意圖如下,其中操作有錯誤的是【C】

50.(天津市)下圖所示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51.(百色市)化學實驗既要操作規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實驗基本操作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
B C B B D B B A C B
B A C B C C C D B C
B D B A C A D B C C
D C B D B A B D B C
B A C C D D C B C C
B

㈣ 求初三上冊科學第一單元測試題(有答案)

第一章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人體內胃液的pH值為0.9—1.5,則胃液( )
A.呈酸性 B.呈鹼性 C.中性 D.無法判斷
2、下列各組物質中,屬於同一種物質的是( )
A.石灰石、生石灰 B.燒鹼、純鹼
C.膽礬、硫酸銅晶體 D.冰、乾冰
3、下列物質的水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是( )
A.鹽酸 B.氯化鈉 C.氫氧化鈉 D.硫酸鈉
4、下列物質屬於氧化物的是( )
A.KClO3 B.CO C.NaOH D.H2SO4
5、下列物質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 )
A.酸 B.鹼 C.鹽 D.有機物
6、下列物質的性質中,屬於物理性質的是 ( )
A.氫氣具有可燃性 B.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
C.氫氧化鈉有鹼性 D.濃鹽酸有揮發性
7、下列物質無需密封保存的是( )
A.濃鹽酸 B.碳酸鈉 C.氫氧化鈉 D.石灰水
8、下列物質易溶於水的是( )
A.Fe(OH)3 B.AgCl C.BaSO4 D.NaCl
9、把20克硝酸鉀放入80克水中完全溶解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 ( )
A.80% B.20% C.25% D.40%
10、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是因為( )
A.都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B.都能和活潑的金屬反應生成氫氣
C.都能和鹼反應生成鹽和水 D.都能在水溶液里電離而生成氫離子
11、區別鹽酸、氫氧化鈉、氯化鈉三種無色的溶液可選用的試劑為( )
A.硝酸銀溶液 B.酚酞試液 C.石蕊試液 D.硫酸銅溶液
12、下列物質的溶液中,若滴入酚酞試液變紅,滴入氯化銅溶液產生藍色沉澱;若加入碳酸鈉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若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氣體,溶液呈白色渾濁,該溶液可能是( )
A.Ca(OH)2 B.NaOH C.BaCl2 D.CaCl2
1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B.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中含有氫離子的化合物叫酸
C.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中含有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鹼
D.電離時能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是鹽
14、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的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 )
A.紅色 B.藍色 C.無色 D.紫色
15、下列化學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濃硫酸稀釋時,要迅速將水倒入濃硫酸
B.把氫氧化鈉固體放在天平左盤上秤量
C.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時,試管口應稍稍向下傾斜
D.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時,滴管下端要緊靠試管內壁
16、下列物質附在玻璃儀器的內壁上,不能用稀鹽酸浸泡洗去的是( )
A.盛飽和石灰水後留下的白色固體
B.氯化鐵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後,殘留在試管壁上的紅色固體
C.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後,玻璃管內留下的固體
D.氫氣還原氧化銅後,留在試管內壁上的紅色物質
17、下列各組物質中屬於同一種物質的是( )
A.火鹼、燒鹼、純鹼 B.熟石灰、消石灰、石灰石
C.鹽酸、氫氯酸、氯化氫 D.膽礬、藍礬、硫酸銅晶體
18、下列氣體不能用氫氧化鈉固體乾燥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氣 C.氫氣 D.氮氣
19、下列各組物質中,含有相同原子團的一組是( )
A.Na2CO3 NaNO3 B.KMnO4 K2MnO4
C.ZnSO4 Fe2(SO4)3 D.KNO3 NaNO2
20、下列物質既能和稀硫酸反應,又能和碳酸鈉溶液反應的是( )
A.石灰水 B.氫氧化銅 C.鐵 D.鹽酸
21、將鋅片放入下列溶液中,反應一段時間後,所得溶液的質量比原溶液質量減小的是 ( )
A.稀硫酸 B.硝酸銀溶液 C.硫酸鈉溶液 D.硫酸亞鐵溶液
22、將80克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稀釋為10%的溶液,應加入水的質量為( )
A.120g B.108g C.80g D.40g
23、用固體氯化鈉配製50克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在①溶解、②稱量、③量取、④計算等操作步驟中,先後順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24、區別鹽酸和硫酸,應選用的試劑是 ( )
A.氯化鋇溶液 B.酚酞試液 C.石蕊試液 D.碳酸鈉溶液
25、以純鹼、石灰石和水為原料製取氫氧化鈉,不包括的化學反應類型為 ( )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
二、填空題:(26、27題每空1分,其它每空2分,共37分)
26、用氫、氧、碳、鉀、氯五種元素中的某幾種,按要求寫一個物質的化學式:
① 無氧酸___________;② 鹼___________;③ 酸式鹽___________。
27、測定溶液的酸鹼度用_________,測定溶液的pH值最簡便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____,這種試紙在不同____________的溶液里,顯示不同的顏色。測定時,用____________把待測液____________在試紙上,然後把試紙的顏色跟____________對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值。
28、寫出下列物質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⑴Mg ⑵CuO ⑶Ca(OH)2 ⑷Na2CO3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熟石灰是建築材料,長期露置在空氣中會變質,這是由於生成了__________(寫化學式)。
30、下列兩組物質:① CO2、P2O5、CaO、SO2 ② Cu、Mg、Zn、Al。每組中有一種物質在某些化學性質或分類上與其他幾種物質不同,則這兩種物質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31、一定量5%的某物質水溶液,加熱蒸發掉108克水後,變成了30ml 20%的某溶液,則原溶液的質量是____________,剩餘溶液的密度為____________。
32、t℃時,將2a克20%的氫氧化鈉溶液和a克49%的強酸H2RO4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得到t℃時Na2RO4飽和溶液為b克,且3a>b,則
⑴H2RO4中R的相對原子質量___________;
⑵Na2RO4在t℃時的溶解度為___________。
33、碳酸鈉、硫酸鈉、氯化鈉和氫氧化鈉等溶液分別與適當的試劑通過復分解反應,都能生成同一種鈉鹽,該鈉鹽的化學式為________。
34、我國最早將濕法煉銅用於生產,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35、某溶液中含有四種離子Na+、Mg2+、Cl-、SO42-,其中Na+、Mg2+、Cl-個數比為4:7:6,若Na+的個數為4a,則SO42-個數為____________。
三、計算題:(36題6分,37題7分,共13分)
36、20℃時,向71克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的硫酸鈉溶液中加入氯化鈉和氯化鋇的混合物30.6克,攪拌後恰好完全反應。過濾。
⑴求所得濾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⑵求過濾後所得濾渣的質量。(20℃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克,保留一位小數)
37、將氯化鈉和硝酸鈉的混合物6.5克,溶於17克水中,充分溶解後,加入68克硝酸銀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生成14.35克沉澱。過濾,向濾液中再加入50.7克硝酸鈉,恰好溶解得到20℃的飽和溶液。求:
⑴原混合物中氯化鈉的質量。
⑵濾出沉澱後所得溶液中硝酸鈉的質量分數。
⑶20℃時硝酸鈉的溶解度。
第一章 酸鹼鹽
1、A 2、C 3、C 4、B 5、B 6、D 7、B 8、D 9、B 10、D 11、C 12、A 13、D 14、B 15、C 16、D 17、D 18、A 19、C 20、A 21、B 22、D 23、B 24、A 25、C 26、①HCl ②KOH ③KHCO3 27、pH計 pH試紙 酸鹼度 玻璃棒 滴 標准比色卡 28、略 29、CaCO3 30、①CaO ②Cu 31、144克 1.2克/毫升 32、⑴32 ⑵7100/(100b-71a)克 33、NaNO3 34、CuSO4+Fe = Cu+FeSO4 35、6a 36、⑴26.5% ⑵24.4克 37、⑴90% ⑵11.9% ⑶88克

㈤ 人教版初中化學教材和魯教版初中化學教材的區別

區別:

一、目錄的章節順序不同。

二、相同知識點所對應的試題庫不同。

三、出版社不同。

魯教版 :

由山東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山東人民出版社、山東教育出版社、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中小學教科書教材,稱為魯教版。目前,魯教版教材在山西、廣東、山東等地使用。

人教版:

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簡稱為人教版。小學到高中都有這個版本的教材。也是大多數學校所用的教材。

(5)初三化學第一單元試題擴展閱讀:

化學:

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創造新物質的科學。世界由物質組成,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化學中存在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兩種變化形式。

我國化學教育從初三開始,高中成為理科之一,除兩本必修教材外,又有《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反應原理》《有機化學基礎》《實驗化學》六個選修課程。

全國一共六個版本:人教版、蘇教版、魯教版、浙科版,粵教版,上教版。

㈥ 初三上冊化學第一單元達標檢測試題

在一份設計良好的化學試題面前,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去檢測學生們的化學學習水平!所以,還等什麼呢?讓我們來做一套化學試題卷吧!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初三上冊化學第一單元達標檢測試題,希望對你有用。
人教版初三上冊化學第一單元達標檢測試題
選擇題

化學研究的對象是 ( )

A.物質B.物體C.運動D.實驗

化學上把“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下面對化學變化中“新物質”的解釋,正確的是( )

A.“新物質”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

B.“新物質”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在顏色、狀態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質

C.“新物質”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在元素組成上不同的物質

D.“新物質”就是在組成或結構上與變化前的物質不同的物質

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某固體物質受熱後變化為該物質的氣態,這種變化屬於( )

A.一定是物理變化

B.一定是化學變化

C.可能是物理變化,也可能是化學變化

D.既不是物理變化,也不是化學變化

水冷卻後,除了會凝固成冰晶體外,還會形成玻璃態。它是由液態水急速冷卻到—1080C時形成的,玻璃態的水與普通液態水的密度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由液態變為玻璃態,體積減小B.水由液態變為玻璃態,體積膨脹

C.水由液態變為玻璃態是物理變化D.水由液態變為玻璃態是化學變化

小明用托盤天平稱量10g食鹽,在稱量的過程中發現指針向左偏,此時他應該( )

A.調節平衡螺絲向右轉B.減少葯品

C.增加砝碼D.減少砝碼

下列有關蠟燭燃燒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可觀察到蠟燭燃燒產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層

B.蠟燭熔化產生“燭淚”

C.在蠟燭火焰上方罩一個乾燥的燒杯,燒杯內壁有層水霧

D.用燃著的火柴去點燃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蠟燭不能被點燃

下列儀器既可以盛放固體又可以盛放液體做加熱實驗的是( )

①量筒 ②試管 ③燃燒匙 ④集氣瓶 ⑤燒杯 ⑥燒瓶

A.⑤⑥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⑤⑥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把鼻子湊到容器口去聞氣體氣味

B.要節約葯品,多取的葯品放回原試劑瓶

C.塊狀而又無腐蝕性的葯品允許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盤天平稱量物質時,砝碼要用鑷子夾取

進行化學探究是學好化學的一個重要手段。下列因素與化學探究有關的是( )

①提出合理假設或猜想 ②設計探究實驗步驟 ③詳實記錄實驗現象和相關數據 ④合作進行化學實驗 ⑤形成 總結 性 報告

A.①③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下列一些物質的 自我介紹 ,其中介紹自己化學性質的是( )

A.我是紫紅色固體B.我在天然界中硬度最大C.我在常溫下是氣體D.我會生銹

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體現了學習化學的許多特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關注物質的性質

B.關注物質的變化

C.關注物質的變化過程和現象

D.關注探究活動設計和實驗報告的格式

在學習植物細胞結構時,我們經常利用顯微鏡把細胞分解為細胞壁,細胞質,細胞膜,細胞核等幾個不同部分來認識,這種 方法 屬於( )

A.比較B.歸納C. 理性思維 分析D.實驗分析

通過觀察和使用食鹽,得出以下不屬於食鹽性質的是( )

A.白色固體B.調味品

C.易溶於水D.在空氣中很容易變硬

下列變化中屬於化學變化的是( )

A.木柴劈成塊B.西瓜榨成汁C.殘雪化成水D.高粱釀成酒

填空題

2008年入冬以來,一場幾十年罕見的大旱襲擊了我國北方地區,乾冰在抗旱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下列文字描述了有關乾冰的變化和性質,請將a物理變化b化學變化c物理性質d化學性質,填在下面的空格內。

① 乾冰在-78OC時以下,是一種白色雪花狀的固體( )

② 溫度升高,乾冰直接變成氣態二氧化碳( )

③ 二氧化碳通到澄清的石灰水中變渾濁( )

④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

下列是對物質的一些性質和變化的描述:

①銅在空氣中加熱能跟氧氣反應;②鹼式碳酸銅是綠色的固體;③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產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色的固體;④鐵礦石被粉碎;⑤膽礬是藍色的固體。其中,描述物理性質的是 ,描述物理變化的是 ,描述化學變化的是 ,描述化學性質的是 (用序號填寫)。

實驗室現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鹽酸,現要量取15mL的鹽酸,應取mL 的量筒,量液時,量筒必須平放,視線要與 ;若某同學量取液體時俯視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讀出讀數為15mL,則所取液體的實際體積應15mL(填“<”、“>”或“=”)。

下圖所示是實驗室常用的10種儀器,請用圖中儀器的名稱按要求填空。

(1)常用於給物質加熱的是____________,既可用作反應容器又能直接受熱的是_____________,常用作溶解固體物質的儀器是_________________。

(2)涉及量的問題的儀器是______________。

(3)測水的沸點必須用的儀器是___________。

二氧化碳能使 變渾濁, 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簡答題

一次實驗結束時,小李忘記將酒精燈帽蓋上,第二天再去點燃時,怎麼也點不著,這是怎麼回事呢?小李想探個究竟,於是便設計進行了下列實驗:

①檢查燈內是否還有足量的酒精,發現酒精量充足

②將燈內的酒精到出少量點燃,能很好的燃燒

③擠壓燈頭處的燈芯,很難擠出液體。點燃擠出的一滴液體,其不能燃燒

④將燈帽蓋好放置幾小時後,或直接在燈頭上滴幾滴酒精,再去點燃時,酒精燈能正常燃燒。

⑤去學校圖書室查閱了有關資料,記錄了如下有關的信息:

酒精(學名乙醇)是無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體。它易揮發,能與水以任意比例混溶,並能溶解多種有機化合物,…… 。實驗室酒精燈所用酒精一般是95%的工業酒精……。酒精的沸點為:78.5℃ 水的沸點:100℃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通過實驗①能得出的結論是 。(2)小李設計進行實驗②的目的是 。

(3)實驗③擠出的一滴液體不能燃燒的可能原因是:

(4)通過以上探究活動,小李最終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下圖為同學們經常使用的修正液包裝標簽上的部分文字和圖片,請仔細閱讀、觀察,根據此圖及日常生活 經驗 分析,推測修正液的性質。(至少答出三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題

某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如下探究,請你填寫下列空格。

(1)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

結論:石蠟的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_。

(2)點燃蠟燭,觀察到蠟燭的火焰分為外焰、內焰和焰心三層。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中(如圖)約1s後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___處最先碳化。(變黑)。

結論:蠟燭火焰的___________層溫度最高。

(3)再將一隻乾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水霧。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內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盪。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結論:石蠟燒燃後的生成物有________和________。

老師的指導下,明明同學進行了吸入的空氣與呼出的氣體的探究

(1)呼出氣體的收集。明明同學用右圖所示方法收集兩瓶呼出的氣體。

①寫出儀器的名稱:A__________,B___________。

②明明收集氣體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

③當看到_______________現象時,表明裝置A中的氣體已收集滿。

④收集滿呼出氣體的集氣瓶應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備用。

(2)兩種氣體中水蒸氣含量的比較。

①明明同學對著乾燥的玻璃片呼氣,未發現玻璃片上有水蒸氣凝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明明經過思考並與同學討論,改進了實驗。他將一瓶空氣和一瓶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呼出的氣體放入冰箱冷藏室,片刻後取出觀察,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兩種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比較

明明同學把兩上述(2)中的兩瓶氣體分別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觀察現象,此實驗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兩種氣體氧氣含量的比較。請你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呼出的氣體氧氣含量低於空氣,寫出實驗操作和預期的實驗現象。

看了初三上冊化學第一單元達標檢測試題的人還看:

1. 九年級上學期化學第六單元測試試卷

2. 初三上冊化學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測試題及答案

3. 初三上冊語文第六單元檢測試題

4. 初三上冊化學第六單元金剛石、石墨和C60試題及答案

5. 9年級化學第6單元化學方程式

熱點內容
初音的歷史 發布:2025-05-25 21:37:34 瀏覽:870
女人做什麼生意好 發布:2025-05-25 19:48:13 瀏覽:643
教育部大綱 發布:2025-05-25 19:23:37 瀏覽:960
2014高考地理試題 發布:2025-05-25 18:48:51 瀏覽:712
畫角的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25 18:23:46 瀏覽:241
初三化學第一單元試題 發布:2025-05-25 17:18:36 瀏覽:173
英語地點單詞 發布:2025-05-25 16:47:05 瀏覽:848
中國地理順口溜大全 發布:2025-05-25 15:58:28 瀏覽:657
co化學式 發布:2025-05-25 15:35:28 瀏覽:825
二年級數學余數應用題 發布:2025-05-25 15:31:43 瀏覽: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