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的沉浮

歷史的沉浮

發布時間: 2021-08-14 14:56:09

歷史的沉浮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歷史的沉浮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歐文和伊莉娜並肩走向樓頂的露天茶台,嘀咕不良伯爵應該處理完私事了。
「伊莉娜,你很有當修女的潛力,要不我推薦你去修道院?」歐文哭笑不得起來。
「才不要哩,當修女哪有跟著少爺自由自在。」伊莉娜俏皮地吐下小舌頭。
她們漫聊著穿過掛有名畫的走廊和樓梯,來到建立在樓頂後部的露天茶台。
這是一座青藤密布鮮花點綴的綠蔭棚架,中間安放一張放著精美糕點和新鮮水果的鏤空雕花的古漆茶桌,桌邊擺放幾把上等藤條編織而成的扶手涼椅,靠近樓梯口的那旁放著一個內設冰塊保溫箱的手推車,上面擺放著一套來自遠東的昂貴茶具。
歐拉只見管家和正在泡茶的年輕女僕站在那裡,惡毒地猜測起來,不良伯爵或許仍在處理私事,或許在責斥女兒們錯失良機,或許在頭痛寶貝女兒表現出的不良傾向,呃,鬼知道這條老狐狸在打些什麼主意。
她坐在涼椅上,拿起茶杯喝下冰鎮的紅茶,贊美幾句負責泡茶的年輕女僕。
伊莉娜微笑著站在她的背後,把她的頭枕在自己的胸部上,手法嫻……

㈡ 歷史沉浮,為什麼只有壽山田黃彰顯波瀾不驚呢

有人說,之前抓住黃金低點投資的人們,如今可是大賺特賺,但投資黃金從來不是簡單的事兒,坐等盈利也非分分鍾就可以實現,可如果你投資的是壽山石,到手即賺到,轉手即盈利,在短時間內就可以辦到。

為何?這還要從壽山石供不應求的市場狀態說起。

而隨著田黃石價值的不斷攀升,藏家們對其的感情可謂“欲罷不能”,珍貴典雅的田黃石印章,也成為了學者、政要的書房珍寵,時不時在書卷、信函、文稿等上的傾情揮灑,盡顯歷史風雲下的波瀾不驚。

有些田黃石印章小巧玲瓏,整體色澤鮮亮,遠望之下一抹大氣濃郁的貴族氣息油然而生;

有些印章與擺件相結合,極具中國韻味與人文氣質,時過境遷下,抒寫來自厚重歷史的時代芳華。

㈢ 輝煌帝國的沉浮是什麼

一、歷史背景

18世紀後期,資本主義在歐洲大陸獲得一定發展。但除荷蘭外,各國仍處於封建統治下,尤其是法國的封建專制統治達到頂峰。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歐洲各王室感受到威脅,法王路易十六被拘禁後遭處決,更是讓各王室成員惶惶不可終日。1792年,奧地利、薩丁尼亞、那不勒斯王國、普魯士、西班牙和英國結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試圖毀滅法蘭西共和國。法國共和政府運用各樣辦法,如全國徵兵、軍事改革、總體戰等,戰勝了各國。1797年拿破崙在義大利擊敗奧軍,強迫奧地利接受及簽下坎波福爾米奧條約,從此只剩下英國跟法國作戰。

第二次反法同盟是由奧地利、英國、那不勒斯、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在1798年結成的。由於飽受督政府的分裂和腐敗,缺乏資金,又沒有了在1790年代推行大量改革,卻因政變避難國外的前軍政部長拉扎爾·卡諾的領導,拿破崙也遠在埃及作戰,法國面對那些由英國資助的敵國,屢戰屢敗。

1799年8月23日,拿破崙秘密地從埃及回到法國。他隨即在11月9日的霧月政變中,推翻督政府,奪取了政權。

從此,法國進入一個新時期,即拿破崙時期。在該時期法國與反法聯盟進行的戰爭被稱為拿破崙戰爭。

拿破崙戰爭形勢圖

二、拿破崙的輝煌

1799年11月,拿破崙建立軍事獨裁以後,法國同第二次反法同盟(沙皇俄國、英國、奧地利、奧斯曼帝國和那不勒斯王國)處於戰爭狀態,處境十分困難:當時,拿破崙的法國遠征軍正在對埃及進行遠征,蘇沃洛夫對義大利和瑞士的遠征結束了法國在義大利的統治,在上萊茵河的奧軍大有入侵法國之勢;英國對法各港口實施封鎖。為了扭轉局勢,拿破崙決定擊敗在北義大利的15萬奧軍,迫使奧地利退出戰爭,從而使英國喪失在大陸上的立足點,並迫使同盟國和談。秘密集結在瑞士邊境上的倉促編成的法國後備軍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波河河谷,出現在奧軍後方。

1800年6月14日,在馬倫哥戰役中,拿破崙擊敗奧軍。同年12月,莫羅將軍統率的法軍在德意志的霍恩林登戰勝奧軍。翌年2月,法奧簽訂呂內維爾和約。同年10月,法國又分別同土耳其和俄國簽訂了和約。英國因喪失同盟國,被迫同法國簽訂亞眠和約。然而,這一和約並未消除英法之間的矛盾。拿破崙企圖擊敗英國,便在布倫地區開始集結法國海軍和遠征軍的兵力。但是,法西聯合艦隊在特拉法加海戰中的失敗,使拿破崙不能在不列顛島登陸。為了建立新的反法同盟,英國展開積極的外交活動。

俄國對法國在歐洲的擴張深感不安,盡管同英國存在嚴重的意見分歧,仍然接受了英國的結盟建議。1805年4月11日,俄英締結了彼得堡盟約,從而為第三次反法同盟奠定了基礎。參加同盟的有瑞典、丹麥、西西里王國和奧地利。同盟各國計劃派出一支50萬人的聯軍。

奧斯特里茨戰役畫作

1805年9月底,拿破崙將法軍22萬人在萊茵河一線展開。法軍乘同盟軍分散之機,前出到奧多瑙河集團軍的後方,並在烏爾姆戰役中將其擊潰。抵達戰區的俄軍陷入困境。俄軍司令官庫圖佐夫巧妙地實施機動,才使其軍隊免遭合圍,並在奧爾米茨地域同從俄國開來的一個軍和奧軍的殘部會合。但是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俄奧聯軍遭到失敗。奧地利遂退出戰爭,並同法國締結了普雷斯堡和約。

拿破崙帝國的版圖

拿破崙軍隊奧斯特里茨戰後圖畫的堅決行動導致第三次反法同盟的解體,並使法國在歐洲的地位得到鞏固。拿破崙同俄國媾和的企圖完全失敗。俄國全權代表於1806年7月20日簽署的巴黎和約被俄國國務會議否決。

1806年9月,英國、俄國、普魯士和瑞典結成第四次反法同盟。普魯士不待同盟各國做好軍事准備,就於同年10月1日向法國提出最後通牒,要求法軍撤過萊茵河。拿破崙拒絕普魯士的要求,並出兵侵入圖林根,繼而侵入普魯士。10月14日,在耶拿—奧厄斯泰特戰役中,法軍擊潰了普軍。1806年11月28日,俄對法宣戰。拿破崙企圖在波蘭和東普魯士的領土上,經過一次或數次交戰擊敗俄軍,迫其簽訂對法有利的和約。然而,拿破崙未能實現這一計劃。在最初的大規模的普烏圖斯克會戰中,拿破崙未能圍殲俄軍。隨後,在普魯士—埃勞戰役中,雙方不分勝負。但是,拿破崙在1807年6月14日的弗里德蘭一戰中獲勝,繼而前出到俄國邊境。拿破崙未敢渡過涅曼河,因為他深知俄國的軍事資源並未枯竭,戰爭可能演變為對法不利的持久戰。俄國政府在大陸上沒有同盟國,並且正在同波斯和土耳其進行戰爭,只得接受法國的和談建議。1807年7月,在季利濟特締結了法俄和法普和約。俄國參加了大陸封鎖,並於1807年10月對英宣戰。締結季利濟特和約後,拿破崙實際上控制了整個西歐和中歐。

1807年,法軍經西班牙開進葡萄牙。但是,法國人在西班牙的恣肆妄為引起西班牙人民強烈憤懣。1808年,馬德里爆發起義。從此西班牙人民開始了反抗法國佔領軍的法西戰爭。1809年1月,拿破崙把內伊和蘇爾特兩元帥統率的相當龐大的兵力留在西班牙,自己返回法國,因為在中歐正孕育著一場新的戰爭。英國政府已將奧地利拉入第五次反法同盟。同年7月11日,奧地利被迫與法簽訂了申布倫和約。1809年奧法戰爭中,拿破崙軍隊付出了很大努力才取得勝利,因為奧軍戰斗素質有了提高。在這一時期,拿破崙還遇到歐洲各國人民反抗法國統治的民族解放斗爭。1809年4月,蒂羅爾農民在戈費爾的領導下舉行起義。普魯士、威斯特伐利亞、不倫瑞克和薩克森也發生了反法起義。所有這些起義盡管都被法軍鎮壓,但證明在歐洲已產生了反抗拿破崙壓迫的新生力量。

一個幅員遼闊的拿破崙帝國在連續不斷的侵略戰爭中形成。拿破崙戰勝第五次反法聯盟後,法國直接或間接統治了歐洲大陸的大部地區。拿破崙帝國從原來88個省擴展到130個省,人口達7500萬。歐洲大陸主要國家奧地利、普魯士臣服於法國,俄國也委屈奉迎以求自保。拿破崙的聲望和勢力達到頂點。

三、第一次退位

戰敗國承擔的戰爭賠款、為供應部隊徵收的捐稅、對歐洲各國的直接掠奪以及對法有利的關稅稅率——這一切保障了拿破崙政府、法國資產階級和軍閥階層的固定收入。但同時,拿破崙帝國的內外矛盾也削弱了自己的實力。

由於頻繁地募兵和增加課稅,法國各階層居民的不滿情緒在增長。英海軍對法各港口的封鎖使法國難以把殖民地的貨物運進國內,因而引起了某些工業部門的危機。俄國警惕地對待法國的擴張,是大陸阻止拿破崙實現爭奪世界霸權計劃的中堅力量。拿破崙的侵略政策越來越針對俄國。他開始積極進行對俄戰爭的外交和軍事准備。1812年春,法國分別同普魯士和奧地利結成軍事同盟。

根據盟約,為了對俄作戰,普軍2萬人,奧軍3萬人歸拿破崙指揮。法國的其他附庸國政府也開始訓練遠征俄國的軍隊。俄國政府獲悉法國進行戰爭准備的消息後,採取了加強軍隊和預防戰時孤立無援的措施。1812年4月,俄國同瑞典締結了彼得堡盟約,規定雙方共同行動,反對法國。雙方都認為必須把與俄國處於戰爭狀態的英國拉入同盟。戰爭爆發後,俄英締結了和約。結束同土耳其的戰爭,並締結布加勒斯特和約(1812),對俄國來說,是政治上的巨大勝利。

拿破崙為遠征俄國徵募了60萬軍隊,調集了1372門火炮。1812年6月24日,拿破崙的先遣軍渡過涅曼河侵入俄國領土。俄國人民奮起參加衛國戰爭(1812),抗擊外國侵略軍。拿破崙軍隊在俄國的徹底慘敗,成為歐洲擺脫法國壓迫的開端。

1813年2月,俄、普結盟。英、西、葡、瑞、奧相繼加入,結成第六次反法聯盟。拿破崙組建新「大軍」迎擊,5月經呂岑之戰和包岑之戰打敗普俄聯軍。此後,拿破崙分兵據守易北河漢堡至德累斯頓一線各要塞。8月26~27日在德累斯頓會戰中,法軍雖取勝,但損失慘重。10月16~19日,雙方進行萊比錫之戰,薩克森軍隊倒戈加入聯軍,法軍被擊敗,拿破崙率殘部逃出戰場。反法聯軍乘勝追擊,進逼法國邊境。1814年1月,聯軍20餘萬人進入法國境內。拿破崙集結約8萬人阻擊聯軍,在塞納河流域阻滯聯軍達兩個月,並於3月21日率部東進馬恩河,企圖把聯軍引離巴黎。聯軍不予理睬,全力向巴黎推進,於30日迫使巴黎守軍投降。

拿破崙在巴黎楓丹白露宮簽署退位詔書圖畫4月13日拿破崙在巴黎楓丹白露宮簽署退位詔書,此前兩天拿破崙宣布無條件投降。拿破崙本人在退位後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拿破崙保留了「皇帝」的稱號,可是他的領土只局限在那個小島上。

四、兵敗滑鐵盧

拿破崙並不甘心自己的這次失敗,他仍然等待著崛起的時機。1815年初,反法聯盟在維也納開會,由於分贓不均而大吵大鬧,以至於劍拔弩張、橫刀相向,反法同盟陷入分裂。同時,法國人民由於封建貴族的殘酷統治,越來越不滿意波旁王朝的統治而更加懷念拿破崙時代。

拿破崙見時機已成熟,便決定東山再起。1815年2月26日夜,拿破崙率領千餘名官兵,巧妙躲過監視厄爾巴島的波旁王朝皇家軍艦,經過三天三夜的航行,於3月1日抵達法國南岸儒昂灣。

1815年2月16日,拿破崙逃出小島,避開英國艦隊的監視,率領1000人回到法蘭西共和國圖畫拿破崙感慨萬千、興致勃發,立刻在岸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說。士兵們在拿破崙的鼓舞下,熱血沸騰。部隊開始進軍巴黎。沿途所到,不少人歡呼雀躍。波旁王朝派出的阻擊部隊,因多是拿破崙舊部,所以紛紛歸附。這樣,到3月12日,拿破崙未放一槍一彈,順利進入巴黎。此時,他的部隊已發展到1.5萬人。路易十八看到大勢已去,倉皇逃出巴黎。3月19日,拿破崙在萬民歡騰聲中,重登王位。

正在維也納開會的反法聯盟各國首腦,驚恐萬狀,立刻停止爭吵,並馬上擬定了臨時宣言,稱拿破崙是世界和平的擾亂者和敵人,他「不受法律保護」。與此同時,他們迅速集結兵力,到3月25日,英、俄、普、奧、荷、比等國結成了第七次反法聯盟,並有重兵70萬。聯軍准備分頭進攻巴黎:巴克雷指揮17萬俄軍和25萬奧軍集結在萊茵河方面,向洛林和阿爾薩斯推進;弗里蒙指揮奧—撒丁聯軍6萬,集結於法意邊境,准備隨時向法進軍;普魯士的布呂歇耳元帥率12萬普軍、300門大炮在沙羅瓦和列日之間集結;英國的威靈頓將軍指揮一支由英、德、荷、比人組成的混合部隊約10萬人、200門大炮,駐扎在布魯塞爾和蒙斯之間。另外,聯軍還有一支30萬人的預備隊。聯軍約定在6月20日左右開始行動。法軍方面,拿破崙也在加緊備戰,到6月上旬,已有18萬人集結在鷹旗之下,他希望到6月底能有50萬人上陣。但令拿破崙遺憾的是,過去富有作戰經驗的老將已不願再為拿破崙效力,這對法軍非常不利。

對於聯軍的強大陣容,拿破崙認真地進行了分析,他決定要化被動為主動,以攻為守。他認為威脅最大的是比利時方面的英普軍隊,所以要集中主要兵力對付,而萊茵河、義大利方面的聯軍,只要派少量兵力進行牽制就行了。同時,他還決定,要趁聯軍尚未會齊的時候,爭取戰機,率先擊潰英普聯軍,打敗了威靈頓和布呂歇耳這兩個老將,其他聯軍便好應付了。

計劃已定,拿破崙便於6月12日派12.5萬法軍(其中有近衛軍2萬人)、火炮300門,悄悄移動到比利時邊境,駐扎到離普軍只隔一片密林的地方展開了戰斗。

6月15日凌晨3時,拿破崙大軍的先頭部隊越過邊界,進入比利時的滑鐵盧。16日他們在林尼與布呂歇爾率領的普魯士軍遭遇,並將普軍擊敗。被擊敗而並未被消滅的普軍向布魯塞爾撤退。

現在,拿破崙准備第二次猛擊,即向威靈頓的部隊進攻。他不允許自己喘息,也不允許對方喘息,因為每拖延一天,就意味著給對方增添力量。17日,拿破崙率領全軍到達四臂村高地前。威靈頓,這個頭腦冷靜、意志堅強的對手已在高地上築好工事,嚴陣以待。而拿破崙的一切部署也從未有像這一天那樣的細致周到。他的軍令也從未有像這一天那樣的清楚明白。他不僅反復斟酌了進攻的方案,而且也充分估計到自己面臨的各種危險,即布呂歇爾的軍隊僅僅是被擊敗,而並未被消滅。他抽調出一部分部隊去跟蹤追擊普魯士軍,以阻止他們與英軍會合。他把這支追擊部隊交給了格魯希元帥。格魯希於6月16日在林尼擊敗布呂歇爾將軍的一個分遣隊。

滑鐵盧戰役油畫

6月17日上午11時,拿破崙第一次把獨立指揮權交給格魯希元帥。拿破崙的命令是清楚的:當他自己向英軍進攻時,格魯希務必率領交給他的1/3兵力去追擊普魯士軍。同時,他必須始終和主力部隊保持聯系。

格魯希元帥躊躇地接受了這項命令。他不習慣獨立行事。只是當他看到皇帝的天才目光,他才感到心裡踏實,不假思索地應承下來。使他放心的是,大本營就在附近。只需3小時的急行軍,他的部隊便可和皇帝的部隊會合。

戰役打響以前,拿破崙又一次騎著自己的白色戰馬沿著前線,從頭至尾檢閱了自己的部隊一番。在呼嘯的寒風里,旗手們舉起戰旗,騎兵們英武地揮動戰刀,步兵們用刺刀尖挑起自己的熊皮軍帽,向皇帝致意。所有的戰鼓狂熱地敲響,所有的軍號都對著自己的統帥快樂地吹出清亮的號音。

11時,炮手們接到命令:用榴彈炮轟擊山頭上的身穿紅衣的英國士兵。接著,內伊率領步兵發起沖鋒。決定拿破崙命運的時刻開始了。

從上午11時至下午1時,法軍師團向高地進攻,一度佔領了村莊和陣地,但又被擊退下來,繼而又發起進攻。在空曠、泥濘的山坡上已覆蓋著1萬具屍體。可是除了大量消耗以外,什麼也沒有達到。雙方的軍隊都已疲憊不堪,雙方的統帥都焦慮不安。雙方都知道,誰先得到增援,誰就是勝利者。威靈頓等待著布呂歇爾;拿破崙盼望著格魯希。

但格魯希並未意識到拿破崙的命運掌握在他手中,他只是遵照命令於6月17日晚間出發,按預計方向去追擊普魯士軍。但是,敵人始終沒有出現,被擊潰的普軍撤退的蹤跡也始終沒有找到。

正當格魯希元帥在一戶農民家裡急急忙忙進早餐時,他腳底下的地面突然微微震動起來。所有的人都悉心細聽。從遠處一再傳來沉悶的、漸漸消失的聲音:這是大炮的聲音,是遠處炮兵正在開炮的聲音,不過並不太遠,至多隻有3小時的路程。幾個軍官用印第安人的姿勢伏在地上,試圖進一步聽清方向。從遠處傳來的沉悶回聲依然不停地隆隆滾來。格魯希開始徵求大家的意見。副司令熱拉爾急切地要求:「立即向開炮的方向前進!」第二個發言的軍官也贊同說:「趕緊向開炮的方向轉移,只是要快!」所有的人都毫不懷疑,皇帝已經向英軍發起攻擊了,一次重大的戰役已經開始。可是格魯希卻拿不定主意。他習慣於唯命是從:追擊撤退的普軍。熱拉爾看到他如此猶豫不決,便激動起來,急匆匆地說:「趕快向開炮的地方前進!」這位副司令當著20名軍官和平民的面提出這樣的要求,說話的口氣簡直像是在下命令,而不是在請求。這使格魯希非常不快。他用更為嚴厲和生硬的語氣說,在皇帝撤回成命前決定一直等下去。軍官們絕望了,而隆隆的大炮聲卻在這時不祥地沉默下來。

部隊繼續往前走。不久,格魯希自己也不安起來。隨著一小時一小時地過去,他越來越沒有把握,因為令人奇怪的是,普軍始終沒有出現。情報人員報告了種種可疑的跡象,說明普軍在撤退過程中已分幾路轉移到了正在激戰的戰場。如果這時候格魯希趕緊率領隊伍去增援皇帝,還是來得及的。但他只是懷著越來越不安的心情,依然等待著消息,等待著皇帝要他返回的命令。可是沒有消息來。只有低沉的隆隆炮聲震顫著大地,炮聲卻越來越遠。

時間已經到了下午1時。拿破崙的4次進攻雖然被擊退下來,但威靈頓主陣地的防線顯然也出現了空隙。拿破崙正准備發起一次決定性的攻擊。他加強了對英軍陣地的炮擊。炮火的硝煙像屏幕似的擋住山頭以前,拿破崙向戰場最後看了一遍。

這時,他發現東北方向有一股黑壓壓的人群迎面奔來,像是從樹林里竄出來的。一支新的部隊!所有的望遠鏡都立刻對准著這個方向。難道是格魯希的部隊及時趕到了?答案是否定的。一個帶上來的俘虜報告說,這是布呂歇爾將軍的前衛部隊,是普魯士軍隊。此刻,皇帝第一次預感到,那支被擊潰的普軍為了搶先與英軍會合,已擺脫了追擊;而拿破崙自己卻用了1/3的兵力在空地上做毫無用處、失去目標的運動。他立即給格魯希寫了一封信,命令他不惜一切代價趕緊向自己靠攏,並阻止普軍向威靈頓的戰場集結。

戰斗一次比一次殘酷,投入的步兵一次比一次多。他們幾次沖進被炮彈炸毀的村莊,又幾次被擊退出來,隨後又擎著飄揚的旗幟向著已被擊散的方陣蜂擁而上。但是威靈頓依舊巋然不動。而格魯希那邊卻始終沒有消息來。當拿破崙看到普軍的前衛正在漸漸逼近時,他心神不安地喃喃低語:「格魯希在哪裡?他究竟待在什麼地方?」內伊元帥把全部騎兵投入了戰斗。於是,1萬名殊死一戰的盔甲騎兵和步騎兵踩爛了英軍的方陣,砍死了英軍的炮手,沖破了英軍的最初幾道防線。雖然他們自己再次被迫撤退,但英軍的戰鬥力已瀕於殆盡。山頭上像箍桶似的嚴密防線開始鬆散了。當受到重大傷亡的法軍騎兵被炮火擊退下來時,拿破崙的最後預備隊——老近衛軍正步履艱難地向山頭進攻。歐洲的命運全系在能否攻佔這一山頭上。

自上午開始,雙方的400門大炮不停地轟擊著。鐵蹄聲,戰鼓聲震耳欲聾,整個平原都在顫動!但是在雙方的山頭上,雙方的統帥似乎都聽不見這嘈雜的人聲。他們只是傾聽著更為微弱的聲音。

兩只表在雙方的統帥手中,像小鳥的心臟似的在滴答滴答地響。這輕輕的鍾表聲超過所有震天的吼叫聲。拿破崙和威靈頓各自拿著自己的計時器,數著每一小時,每一分鍾,計算著還有多少時間,最後的決定性的增援部隊就該到達了。威靈頓知道布呂歇爾就在附近。而拿破崙則希望格魯希也在附近。現在雙方都已沒有後備部隊了。誰的增援部隊先到,誰就會贏得這次戰役的勝利。兩位統帥都在用望遠鏡觀察著樹林邊緣。現在,普軍的先頭部隊像一陣煙似的開始在那裡出現。難道這僅僅是一些被格魯希追擊的散兵?還是被追擊的普軍主力?這會兒,英軍只能做最後的抵抗了,而法國部隊也已精疲力竭。

黃昏,拿破崙依然對勝利充滿信心。他組織起全部預備隊——10個老近衛軍營,對精疲力竭的威靈頓發動了最後一次進攻,企圖徹底突破英軍中央陣地。這次攻擊使會戰進入最高潮,雙方拚死相鬥,殺得天昏地暗。結果,法軍的最後沖擊遭到失敗。這時,兵力的對比已對聯軍有利,3個普軍團已經到達,聯軍總兵力已達13萬人。

普軍的側翼終於響起了槍擊聲。難道發生了遭遇戰?只聽見輕火器的聲音!拿破崙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格魯希終於來了!」他以為自己的側翼現在已有了保護,於是集中了最後剩下的全部兵力,向威靈頓的主陣地再次發起攻擊。這主陣地就是布魯塞爾的門閂,必須將它摧毀,這主陣地就是歐洲的大門,必須將它沖破。

然而剛才那一陣槍聲僅僅是一場誤會。這場誤會的遭遇戰很快就停止了。現在,普軍的大批人馬毫無阻擋地、浩浩盪盪地從樹林里穿出來。迎面而來的根本不是格魯希率領的部隊,而是布呂歇爾的普軍。這一消息飛快地在拿破崙的部隊中傳開。部隊開始退卻。而威靈頓卻抓住這一關鍵時刻,騎著馬,走到堅守住的山頭前沿,脫下帽子,在頭上向著退卻的敵人揮動。他的士兵立刻明白了這一預示著勝利的在聖赫勒拿島度過餘生的拿破崙畫作手勢。所有剩下的英軍一下子全都躍身而起,向著潰退的敵人沖去。與此同時,普魯士騎兵也從側面向倉皇逃竄、疲於奔命的法軍沖殺過去,只聽得一片驚恐的尖叫聲:「各自逃命吧!」僅僅幾分鍾的工夫,這支有著赫赫軍威的部隊變成了一股被人驅趕的抱頭鼠竄、驚慌失措的人流。拿破崙不得不咽下失敗的苦果。會戰中,法軍損失慘重。6月22日,拿破崙再度退位,後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度過餘生。

五、歷史評價

拿破崙戰爭延續15年之久,其直接後果是反法聯盟取得了勝利,封建王朝復辟。

就其性質來說,拿破崙戰爭一方面具有革命性。參加反法同盟的歐洲大陸各君主國害怕法國革命會引起本國革命,自己也落得與路易十六同樣的下場,因而十分仇視革命的法國,他們要設法撲滅法國革命以恢復歐洲大陸的封建統治秩序,拿破崙政權則是以戰爭的手段來維護法國資產階級的利益和鞏固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從這個角度看,拿破崙前期戰爭是兩種社會制度的戰爭,這些戰爭是革命的:保衛偉大的革命,反對反革命君主國聯盟。

另一方面,拿破崙戰爭具有侵略性和爭霸性。就其侵略性來說,拿破崙曾把比利時、荷蘭及義大利一部分合並為法國領土;他入侵埃及,攻打莫斯科,還想霸佔西班牙,以及派兵遠征海地等,都是拿破崙戰爭的侵略性的體現。此外,當拿破崙征服一個國家時,便強迫被征服國家降低關稅或乾脆取消關稅,以利於法國商品的傾銷。同時,他也從被征服國家中奪取原料和財富。所以這些都有利於法國的工商業發展。拿破崙還在被征服國家的學校中強制推行法語,加重人民的捐稅,大量地徵兵,用被征服國家的人力、物力來擴大他對歐洲的侵略。就其爭霸性來說,資本主義的英國擔心法國強大後會與它爭奪歐洲和海上霸權,就積極聯合歐洲各封建君主國,組織反法同盟,以削弱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影響,因而拿破崙與英國的戰爭,是兩國之間為本國資產階級爭奪世界市場和霸權而進行的戰爭,而與俄國的戰爭也是要爭奪歐洲的霸權。所以說,當拿破崙建立了法蘭西帝國,奴役歐洲許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國家的時候,法國的民族戰爭便成了帝國主義戰爭。

拿破崙的帝國主義戰爭繼續了許多年,佔去了整整一個時代,表現了帝國主義關系和民族解放運動交錯在一起的異常復雜的情景。結果,歷史經過是無能為力的。交戰雙方在戰爭中追求的決定性的目的和在戰斗行動中使用大量軍隊,改變了戰略的特點。集中步兵和騎兵在炮兵的支援下給敵人以猛烈打擊的進攻,成了戰斗行動的基本方法。拿破崙的戰略特點是力圖以一次或數次總決戰決定戰局或整個戰爭的成敗。拿破崙廣泛實施重兵機動,以求創造對總決戰有利的形勢和保證在主要方向上的對敵優勢。拿破崙戰爭進一步發展了戰術。各國軍隊都採用縱深戰斗隊形,即射手地散開隊形與步兵的縱隊相結合的隊形。預備隊成為戰斗隊形的組成部分。縱隊作縱深配置,增強了步兵在戰斗中的突擊力量,軍隊能夠在戰場上更廣泛地實施機動。十九世紀初,許多新的作戰方法的改進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拿破崙的統帥才能分不開的。拿破崙戰爭決定了十九世紀前半期軍事學術發展的基本趨勢。

——列寧

㈣ 歷史上有哪些命運沉浮,遭遇坎坷磨煉出的人

最典復型的就是韓信。制少年時候他鬱郁不得志,飯都吃不起,後來還成了胯夫。直到他遇到蕭何,被引薦到劉邦那裡。當然之前他也試過投靠項羽,那段經歷也是非常坎坷。還有帝王的話,就是劉邦,朱元璋,這些,早年他們都吃了不少苦。後來才做了皇帝。

㈤ 談談你對歐洲歷史的沉浮的認識

認識:
①古代東方(亞非)文明與古代西方(歐洲)文明的交流是古代世界文明最主要的交流;
②和平交流是中外文明交流的最主要方式。不同的文明交流,可以促進各自文明的發展。

㈥ 誰講講史玉柱的歷史沉浮

靠「腦黃金」起家,短短幾年就創造了中國名人史上的一個神話,可惜他想憑一己之力再深圳建一座最高的摩天樓,不藉助貸款,也是,他的公司從沒在銀行貸過一分錢!!!!
終於在建一半時,造成公司資金流轉不通,而破產!!!!
他的這一事例,作為最經典的教案!!!!!!
後來經濟學家分析他的失敗是,就指出,一個不向銀行貸款的公司,它的發展就會變的畸形!!!是一種非常規的經濟模式!!!!
後來又藉助「腦白金」東山再起!!!!!!!
總的來說,是個人才,只是能打江山,不會治江山!!!!

㈦ 史海浮沉是什麼意思

史就是歷史的意思
浮沉:在水中時而浮起,時而沉下,指隨波逐流,也比喻盛衰,升降
史海浮沉就是歷史的盛衰的意思
希望有幫助~

㈧ 描寫歷史滄桑的句子

1.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2. 苦憶君家好巷坊,無多歲月已滄桑。
3. 十日從來九風雨回,一生數去幾滄答桑。
4. 知爾有靈應不死,滄桑更變問麻姑。
5. 我上樑山望曹濮,長嘆滄桑變陵谷。
6. 獨將渾噩留天地,幾為滄桑紀廢興。
7. 滄桑轉瞬誰能識,富貴浮雲安可常。
8. 滄桑長共此山河,卻為中原涕淚多。
9. 感慨滄桑眼前事,雍門琴罷不勝悲。
10. 回首滄桑已數番,感懷無盡又何言。
11. 世事滄桑心事定,此生一跌莫全非。
12. 感慨滄桑變,天邊極目時。
13.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14.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15. 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16.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17.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18.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19.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20.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21. 帝鄉明日到,尤自夢漁樵!
22. 來去匆匆數月耳,湖山一角已滄桑。

㈨ 歷史的沉浮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歷史的沉浮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夜色濃郁的星空下,一條由色彩繽紛的燈光組成的光河點綴在達比克城的中心,與天上的璀璨群星交相輝映,爭輝奪耀。
這是一條繁華喧鬧的商業街,一輛輛裝飾奢華的馬車穿行這里,絲綢和皮革在僕人們的簇擁下悠閑自得地漫步其間,各類門迎女郎站在街道兩旁的商鋪門口,想方設法地招呼路人進店購物,再從中抽取一定的提成。
不時,有一隊披甲持戟的法警路過這里,身後跟著一輛包裹鐵皮的馬車,裡面總有幾雙貪婪狡詐的眼睛透過鐵窗掃量這些從身邊走過的貴族和富商。
在這里,時刻發生著不期而遇的浪漫邂逅。
單身帥哥總能撞上一場突如其來的艷遇,或者和某位門迎女郎談得投機,或者和某位寂寞美女意外結識,然後攜手走進某家大酒店,共享一個終身難忘的浪漫夜晚。
在街的中央,一條陰冷幽靜的小巷延伸在兩棟豪華公寓中間,顯得有些與眾不同,總是有人攜美走出小巷,登上停在巷頭等候多時的馬車,匆匆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這里就是整個倫琴沿岸最著名的風月勝地——「……

熱點內容
睿思語文 發布:2025-05-26 05:10:02 瀏覽:924
初音的歷史 發布:2025-05-25 21:37:34 瀏覽:870
女人做什麼生意好 發布:2025-05-25 19:48:13 瀏覽:643
教育部大綱 發布:2025-05-25 19:23:37 瀏覽:960
2014高考地理試題 發布:2025-05-25 18:48:51 瀏覽:712
畫角的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25 18:23:46 瀏覽:241
初三化學第一單元試題 發布:2025-05-25 17:18:36 瀏覽:173
英語地點單詞 發布:2025-05-25 16:47:05 瀏覽:848
中國地理順口溜大全 發布:2025-05-25 15:58:28 瀏覽:657
co化學式 發布:2025-05-25 15:35:28 瀏覽: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