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城口歷史

城口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14 15:17:18

A. 重慶城口這個地方怎麼

城口縣地處重慶東北部,具有光榮傳統的城口縣,幅員面積3292平方公里,人口22萬餘人,境內以其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及土特產資源而享譽中外。
歷史悠久的紅色老區

城口歷史悠久,上朔兩漢,下迄明清,1913年始稱城口縣。據三省之門戶故日城,扼四方之咽喉因稱口。成口林木幽深,春申君於茲接客;崗巒險峻,武鄉候以此屯兵;光武帝劉秀曾駐足城口,張獻忠義軍血染前河。城口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1933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四方面軍即揮師城口,創建根據地,次年9月成立縣蘇維埃政府及中共城口縣委。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戎馬生涯中也有城口難忘的記憶。當年3000名優秀城口兒女參加了紅軍,近500人參加了長征,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聚寶藏珍的資源寶地

城口自然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礦產、水力資源尤為突出。全縣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主要有錳、鋇、煤、鐵、鋁、鋅、白雲岩、大理石、古生物化石等二十多種。錳礦儲量達2094萬噸,是全國五大重點礦區之一;碳酸鋇礦品位高、質量好,儲量3800多萬噸,名列亞洲之首,亦為世界罕見;煤炭儲量達1.2億噸,發熱量倖免在6000大卡以上;品位較好的赤鐵礦,儲量達到522.5萬噸;形成於4億多年前的彩色古生物公石達1000多萬立方米;石灰石儲量5億噸;花崗石、瓦板岩、大理石儲量達數億立方米。水力資源得天獨厚,全縣集雨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3條,水能蘊藏量39.34萬千瓦,可開發量達24萬千瓦。牧草資源十分豐富,有各類草場200餘萬畝;森林資源量大,有各類林地100餘萬畝,木材蓄積量1000餘萬平方米。

物產豐富的名特之鄉

城口土特產品種類繁多,特別是生漆、核桃、茶葉、中葯材等土特產品久負盛名、享譽中外。生漆,全縣現有漆樹3200萬株,常年收購量3000擔左右,產量居全國第二,質量為全國五大名漆之首,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國,佔全國出口量的30%,多年來負有盛名,暢銷不衰。核桃是城口傳統出口產品,常年產量100萬公斤。具有果大殼薄、桃仁飽滿、色淺味甜的特點,深受德國、美國、日本等國人民的歡迎。現有核桃樹400多萬株,到2000年,年產量可達300萬公斤。野生板栗,營養豐富,年產量達100萬公斤。茶葉,城口茶葉歷史悠久,富硒富鋅,無污染,深受國內外用戶歡迎,「雞鳴寺院茶」清代即為朝庭貢品。近幾年已開發出一批名優產品,其中「老君茶」、「雞鳴寺院茶」、「巴山春綠」、「龍井茶」等產品先後榮獲國家農業博覽會金獎及中國新技術產品博覽會銀獎和四川省優質名茶稱號。全縣現有茶園5.5萬畝,常年產量20000擔左右,是原四川省茶葉基地縣之一。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野生獼猴桃,產量大、質量好,開發生產的「中華獼猴桃法」曾榮獲中商部銀爵獎,五省七方科技金獎。新發展起來的魔芋產量已突破1000萬公斤大關,白肋煙突破5萬擔,市場行情走俏。天麻、黃連、麝香、杜促等名貴中葯材產量較大,聲譽高。

興縣富民的發展之路

多年來,不良的自然地理條件及一系更社會歷史原因,導致城口貧窮落後。但是,全縣人民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為尋求興縣富民之路而上下求索,終於認清縣情,找准方向,確立了依託自然資源,立足改革開放,走獨具山區特色的經濟開發之路,這就是:團結一個中心(興縣富民),抓住一個關鍵(科教興縣),打好一個基礎(農業),突出發展兩翼(能源、交通通訊)發揮三大優勢(礦產資源、水力資源、荒山草坡及林特產品資源),建成四大支柱產業(以核桃、生漆、三木葯材為主的林果業,以草食牲畜為主的畜牧業,以煙葉、魔芋、茶葉為主的種植業,以錳、鋇、煤、石材為主的礦產業),強化三大服務體系(以行政職能、信息為主的管理體系,以教育和普及實用技術為主的科教體系,以搞活流通、繁榮城鄉經濟為主的流通體系),堅定不移地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自然資源為依託,科學技術為支柱,興縣富民為目標,留工農一體,區域及重點開發的路子。

前景廣闊的開發熱土

經過全縣人民的奮力拚搏,艱苦創業,貧瘠的土地結出了累累碩果:糧食創歷史最高水平,人均達480公斤以上,工業經濟從夾疑縫中闖出生機,社會事業健康發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改革開放初具規模,貿工農一體化已初見端倪。為了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日益改善投資環境,縣上從打開交通「瓶頸」入手,發出了「全縣齊動員,大幹三五年,改建主幹線,富民又興縣」的動員令,全縣上下集資近2000萬余元,投工200多萬個完成了出境公路的二級路基改擴建工程。與此同時,連接縣內外的光纜開通。縣內建有7座3.5萬伏變電站,11萬伏變電站一座。全縣已基本實現了干線公路路基標美化,郵電通訊光纜化,電力布局合理化。中國工商總行、國家水利部繼續對口扶持城口。

B. 重慶城口縣在那裡

概況
城口縣總面積3286平方千米。總人口23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葛城鎮,郵編:405900。代碼:500229。區號:023。拼音:Chengkou Shi。www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城口縣轄7個鎮、17個鄉:葛城鎮、巴山鎮、坪壩鎮、廟壩鎮、明通鎮、修齊鎮、高觀鎮、高燕鄉、龍田鄉、北屏鄉、高楠鄉、左嵐鄉、沿河鄉、雙河鄉、蓼子鄉、雞鳴鄉、咸宜鄉、周溪鄉、明中鄉、治平鄉、嵐天鄉、厚坪鄉、河魚鄉、東安鄉。
[編輯本段]簡介
地理位置 位於重慶市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東鄰陝西省鎮坪縣、平利縣、西接萬源縣、白沙工農區、南臨開縣、巫溪縣,北界陝西省紫陽縣、嵐皋縣。該縣總面積328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233公頃。
歷史概況 漢屬宕渠縣地、後漢屬宣漢地。劉宋分置東關縣屬巴渠郡。齊因之。梁置南晉郡。西魏屬南並州南晉郡東關縣。隨屬並州通川郡宣漢縣。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置南並州。貞觀元年(627年)州廢,縣屬通川郡。北宋乾德五年(967年)省宣漢入東鄉縣。南宋置明通縣,屬達州通川郡。明正德十年(1515年)復割東鄉太平里置太平縣,屬達州,清初屬夔州府。雍正六年(1728年),復屬達州。嘉慶七年(1802年)太平升縣為廳,直屬川東道。清道光二年(1822年)置城口廳,屬綏定府,太平仍置縣。1913年改設城口縣。1914年劃歸四川省東川道。1929年,李家俊在萬源縣固軍壩發動農民起義,建立四川紅軍第一路軍。1932年工農紅軍入川,與第四方面軍會合,次年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33軍。1934年9月15日召開城口縣蘇維埃代表大會,成立了城口縣蘇維埃政府的城口縣委。1935年改屬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區。1949年12月13日解放,屬萬縣專區。
行政區劃概況 縣人民政府駐葛城鎮。現轄葛城坪壩、明通、修齊、高觀、廟壩6個鎮,棉沙、高燕、龍田、箭竹、箭嶺、北屏、紅花、厚坪、河魚、渭河、黃安、東安、新樅、高楠、左崗、沿河、明月、中溪、雞鳴、咸宜、桃園、明中、燕麥、杉木、崗天、石坊、治坪、後裕、黃溪、羅江、白芷、周溪、蓼子、雙河、余坪鄉和14個居委會及371個村委會。
該縣總人口21.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08萬人,農業人口19.32萬人。有漢族、回族、苗族、藏族、彝族、哈尼族、土家族、布依族等8個。
[編輯本段]產業
工業現狀 縣境主要企業有煤廠、水泥廠、錳粉廠、鋇粉廠、錳鐵合金廠、茶廠、酒廠、糖廠等。1998年,全部工業總產值19137萬元(現價)。
農業經濟 城口農業以玉米、洋芋、水稻為主。1998年,全縣糧食產量109810噸,豬肉產量10843噸,水產品產量370噸,煙葉產量1206噸,油料產量1223噸,茶葉產量577噸,水果產量1894噸。共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9470萬元。 全縣有林地面積12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49%。該縣核桃年產8000擔,行銷全國各地。獼猴桃,年產100萬斤,"城口茶花牌獼猴桃酒"屬部優產品。
[編輯本段]旅遊
風景旅遊區有黃安壩、九重山、青龍峽、兩扇門、龍潭河等。 土特產品:城口的生漆、茶葉、葯材享譽中外,素稱"三秀之鄉"。大木漆以"漆質薄、乾燥快、抓力強、色澤好"名列中國五大名漆之首,出口日本、西歐、東南亞等地。年產生漆2000擔以上,質量列全國第一、產量排全國第二。茶葉有12個品種,年產茶葉100萬斤以上。雞鳴寺茶,清代系貢品,現已恢復生產,產品供不應求。中葯材近500個品種,其中杜仲、厚朴、黃柏常年產量800擔以上;天麻30擔,黃蓮30擔,麝香20公斤。清同治年間由法國傳教士引種的荊豆,屬全國獨有,含特殊的植物血膠精,能代替抗H血清凝結血液,進行血型鑒定。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城口得名於境內的城口山,城口河(今任何).據<<城口縣志>>記載,唐時已有"城口"地名.城口歷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既有人類活動.城口古屬梁州之城,秦屬巴郡,漢屬巴郡宕渠縣,唐屬達州通川郡宣漢縣,宋屬達州通川郡明通縣,明屬達州太平縣.1822年,設城口廳,屬四川綏定府.是年,將清朝時期的3保26甲依方位改為東,西,南,北,中5區15鄉團,鄉團以下設保甲.1919年,市場軍閥割據,"防區制"形成,城口屬顏徳基防區.1924年後,屬劉存厚防區.1933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解放城口,建立城口蘇維埃政權,屬川陝縣蘇維埃政府.1935年2月,紅軍撤離城口根據地,城口縣恢復原國民黨縣的建制,屬四川省第九行政監察區(萬縣).1949年12月,城口縣和平解放,成立城口縣人民政府,屬四川省萬縣專區.1997年,重慶設立直轄市,城口屬重慶市直管縣.
2000年,城口縣轄葛城、坪壩、明通、修齊、高觀、廟壩6個鎮;棉沙、高燕、龍田、箭竹、箭嶺、北屏、新樅、高楠、左嵐、後裕、黃溪、沿河、明月、中溪、雞鳴、咸宜、周溪、蓼子、桃元、明中、燕麥、杉木、嵐天、石坊、治坪、紅花、厚坪、河魚、渭河、黃安、東安、羅江、白芷、雙河、余坪35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25841人,其中:葛城鎮 18469人、坪壩鎮 10768人、明通鎮 7695人、修齊鎮 9863人、高觀鎮 6074人、廟壩鎮 7041人、棉沙鄉 8680人、高燕鄉 8862人、龍田鄉 4794人、箭竹鄉 1722人、箭蛉鄉 2047人、北屏鄉 6464人、新樅鄉 5319人、黃溪鄉 7316人、高楠鄉 6013人、左嵐鄉 3813人、後裕鄉 2998人、明月鄉 6377人、沿河鄉 4895人、中溪鄉 3067人、咸宜鄉 10343人、雞鳴鄉 5086人、周溪鄉 6100人、蓼子鄉 6533人、桃元鄉 5314人、明中鄉 3403人、燕麥鄉 2740人、杉木鄉 3066人、治坪鄉 4430人、厚坪鄉 4172人、紅花鄉 2257人、石坊鄉 4461人、嵐天鄉 3460人、河魚鄉 4613人、渭河鄉 2686人、黃安鄉 1551人、東安鄉 8039人、羅江鄉 5259人、白芷鄉 2197人、雙河鄉 4407人、余坪鄉 3447人。
2002年,城口縣轄8個鎮、24個鄉,16個居委會、258村委會。年末戶籍總人口22.6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2萬人。
2004年9月9日,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城口縣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批復》(渝府[2004]229號)同意城口縣將32個鄉鎮調整為24個鄉鎮。
一、撤銷1個鎮、7個鄉:撤銷棉沙鎮和石坊鄉、渭河鄉、明月鄉、羅江鄉、桃園鄉、黃溪鄉、後裕鄉。
二、調整5個鎮、3個鄉行政轄區范圍
葛城鎮:管轄原葛城鎮、棉沙鎮,轄13個村委會、6個社區居委會,面積65.14平方千米,總人口2.70萬人。鎮政府駐葛城。
修齊鎮:管轄原修齊鎮、石坊鄉,轄19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面積170.40平方千米,總人口1.76萬人。鎮政府駐修齊壩。
高觀鎮:管轄原高觀鎮、渭河鄉,轄16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面積130平方千米,總人口0.87萬人。鎮政府駐高觀寺。
廟壩鎮:管轄原廟壩鎮、羅江鄉,轄12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面積158.5平方千米,總人口1.24萬人。鎮政府駐廟壩。
巴山鎮:管轄原巴山鎮、黃溪鄉,轄14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面積125.4平方千米,總人口1.26萬人。鎮政府駐冉家壩。
高燕鄉:管轄原高燕鄉、明月鄉,轄18個村委會,面積136平方千米,總人口1.53萬人。鄉政府駐龐家坪。
蓼子鄉:管轄原蓼子鄉、桃園鄉,轄15個村委會,面積151平方千米,總人口1.14萬人。鄉政府駐蓼子口。
左嵐鄉:管轄原左嵐鄉、後裕鄉,轄9個村委會,面積80.8平方千米,總人口0.69萬人。鄉政府駐火石洞。
北屏鄉:轄9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40平方公里,總人口0.647萬。
雙河鄉:轄11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74.83平方公里,總人口1.03萬。
沿河鄉:轄9個村民委員會, 幅員面積113.7平方公里,總人口0.81萬。
東安鄉:轄13個村民委員會, 幅員面積396平方公里,總人口0.98萬。
厚坪鄉:轄8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47平方公里,總人口0.71萬。
治坪鄉:轄6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59平方公里,總人口0.456萬。
嵐天鄉:轄4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10平方公里,總人口0.323萬。
周溪鄉:轄7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17平方公里,總人口0.61萬。
河魚鄉:轄7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31平方公里,總人口0.45萬。
高楠鄉:轄7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12.33平方公里,總人口0.59萬。
明中鄉:轄8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73平方公里,總人口0.51萬。
龍田鄉:轄16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232.4平方公里,總人口0.87萬。
雞鳴鄉:轄6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幅員面積87平方公里,總人口0.485萬。
咸宜鄉:轄12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31平方公里,總人口1.023萬。
三、保留2個鎮、14個鄉行政轄區和政府駐地不變:坪壩鎮、明通鎮、北屏鄉、雙河鄉、沿河鄉、東安鄉、厚坪鄉、治平鄉、嵐天鄉、周溪鄉、河魚鄉、高楠鄉、明中鄉、龍田鄉、雞鳴鄉、咸宜鄉。

C. 城口的城市性質

城口

城口縣目錄
概況
行政區劃
簡介
產業
旅遊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概況
城口縣總面積3286平方千米。總人口23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葛城鎮,郵編:405900。代碼:500229。區號:023。拼音:Chengkou Shi。www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城口縣轄7個鎮、17個鄉:葛城鎮、巴山鎮、坪壩鎮、廟壩鎮、明通鎮、修齊鎮、高觀鎮、高燕鄉、龍田鄉、北屏鄉、高楠鄉、左嵐鄉、沿河鄉、雙河鄉、蓼子鄉、雞鳴鄉、咸宜鄉、周溪鄉、明中鄉、治平鄉、嵐天鄉、厚坪鄉、河魚鄉、東安鄉。
[編輯本段]簡介
地理位置 位於重慶市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東鄰陝西省鎮坪縣、平利縣、西接萬源縣、白沙工農區、南臨開縣、巫溪縣,北界陝西省紫陽縣、嵐皋縣。該縣總面積328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233公頃。
歷史概況 漢屬宕渠縣地、後漢屬宣漢地。劉宋分置東關縣屬巴渠郡。齊因之。梁置南晉郡。西魏屬南並州南晉郡東關縣。隨屬並州通川郡宣漢縣。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置南並州。貞觀元年(627年)州廢,縣屬通川郡。北宋乾德五年(967年)省宣漢入東鄉縣。南宋置明通縣,屬達州通川郡。明正德十年(1515年)復割東鄉太平里置太平縣,屬達州,清初屬夔州府。雍正六年(1728年),復屬達州。嘉慶七年(1802年)太平升縣為廳,直屬川東道。清道光二年(1822年)置城口廳,屬綏定府,太平仍置縣。1913年改設城口縣。1914年劃歸四川省東川道。1929年,李家俊在萬源縣固軍壩發動農民起義,建立四川紅軍第一路軍。1932年工農紅軍入川,與第四方面軍會合,次年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33軍。1934年9月15日召開城口縣蘇維埃代表大會,成立了城口縣蘇維埃政府的城口縣委。1935年改屬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區。1949年12月13日解放,屬萬縣專區。
行政區劃概況 縣人民政府駐葛城鎮。現轄葛城坪壩、明通、修齊、高觀、廟壩6個鎮,棉沙、高燕、龍田、箭竹、箭嶺、北屏、紅花、厚坪、河魚、渭河、黃安、東安、新樅、高楠、左崗、沿河、明月、中溪、雞鳴、咸宜、桃園、明中、燕麥、杉木、崗天、石坊、治坪、後裕、黃溪、羅江、白芷、周溪、蓼子、雙河、余坪鄉和14個居委會及371個村委會。
該縣總人口21.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08萬人,農業人口19.32萬人。有漢族、回族2個。
[編輯本段]產業
工業現狀 縣境主要企業有煤廠、水泥廠、錳粉廠、鋇粉廠、錳鐵合金廠、茶廠、酒廠、糖廠等。1998年,全部工業總產值19137萬元(現價)。
農業經濟 城口農業以玉米、洋芋、水稻為主。1998年,全縣糧食產量109810噸,豬肉產量10843噸,水產品產量370噸,煙葉產量1206噸,油料產量1223噸,茶葉產量577噸,水果產量1894噸。共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9470萬元。 全縣有林地面積12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49%。該縣核桃年產8000擔,板栗600萬斤,行銷全國各地。獼猴桃,年產100萬斤,"城口茶花牌獼猴桃酒"屬部優產品。
[編輯本段]旅遊
風景旅遊區有黃安壩、九重山、青龍峽、兩扇門、龍潭河等。 土特產品:城口的生漆、茶葉、葯材享譽中外,素稱"三秀之鄉"。大木漆以"漆質薄、乾燥快、抓力強、色澤好"名列中國五大名漆之首,出口日本、西歐、東南亞等地。年產生漆2000擔以上,質量列全國第一、產量排全國第二。茶葉有12個品種,年產茶葉100萬斤以上。雞鳴寺茶,清代系貢品,現已恢復生產,產品供不應求。中葯材近500個品種,其中杜仲、厚朴、黃柏常年產量800擔以上;天麻30擔,黃蓮30擔,麝香20公斤。清同治年間由法國傳教士引種的荊豆,屬全國獨有,含特殊的植物血膠精,能代替抗H血清凝結血液,進行血型鑒定。國家2級保護動物:千河魚。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城口得名於境內的城口山,城口河(今任何).據<<城口縣志>>記載,唐時已有"城口"地名.城口歷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既有人類活動.城口古屬梁州之城,秦屬巴郡,漢屬巴郡宕渠縣,唐屬達州通川郡宣漢縣,宋屬達州通川郡明通縣,明屬達州太平縣.1822年,設城口廳,屬四川綏定府.是年,將清朝時期的3保26甲依方位改為東,西,南,北,中5區15鄉團,鄉團以下設保甲.1919年,市場軍閥割據,"防區制"形成,城口屬顏徳基防區.1924年後,屬劉存厚防區.1933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解放城口,建立城口蘇維埃政權,屬川陝縣蘇維埃政府.1935年2月,紅軍撤離城口根據地,城口縣恢復原國民黨縣的建制,屬四川省第九行政監察區(萬縣).1949年12月,城口縣和平解放,成立城口縣人民政府,屬四川省萬縣專區.1997年,重慶設立直轄市,城口屬重慶市直管縣.
2000年,城口縣轄葛城、坪壩、明通、修齊、高觀、廟壩6個鎮;棉沙、高燕、龍田、箭竹、箭嶺、北屏、新樅、高楠、左嵐、後裕、黃溪、沿河、明月、中溪、雞鳴、咸宜、周溪、蓼子、桃元、明中、燕麥、杉木、嵐天、石坊、治坪、紅花、厚坪、河魚、渭河、黃安、東安、羅江、白芷、雙河、余坪35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25841人,其中:葛城鎮 18469人、坪壩鎮 10768人、明通鎮 7695人、修齊鎮 9863人、高觀鎮 6074人、廟壩鎮 7041人、棉沙鄉 8680人、高燕鄉 8862人、龍田鄉 4794人、箭竹鄉 1722人、箭蛉鄉 2047人、北屏鄉 6464人、新樅鄉 5319人、黃溪鄉 7316人、高楠鄉 6013人、左嵐鄉 3813人、後裕鄉 2998人、明月鄉 6377人、沿河鄉 4895人、中溪鄉 3067人、咸宜鄉 10343人、雞鳴鄉 5086人、周溪鄉 6100人、蓼子鄉 6533人、桃元鄉 5314人、明中鄉 3403人、燕麥鄉 2740人、杉木鄉 3066人、治坪鄉 4430人、厚坪鄉 4172人、紅花鄉 2257人、石坊鄉 4461人、嵐天鄉 3460人、河魚鄉 4613人、渭河鄉 2686人、黃安鄉 1551人、東安鄉 8039人、羅江鄉 5259人、白芷鄉 2197人、雙河鄉 4407人、余坪鄉 3447人。
2002年,城口縣轄8個鎮、24個鄉,16個居委會、258村委會。年末戶籍總人口22.6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2萬人。
2004年9月9日,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城口縣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批復》(渝府[2004]229號)同意城口縣將32個鄉鎮調整為24個鄉鎮。
一、撤銷1個鎮、7個鄉:撤銷棉沙鎮和石坊鄉、渭河鄉、明月鄉、羅江鄉、桃園鄉、黃溪鄉、後裕鄉。
二、調整5個鎮、3個鄉行政轄區范圍
葛城鎮:管轄原葛城鎮、棉沙鎮,轄13個村委會、6個社區居委會,面積65.14平方千米,總人口2.70萬人。鎮政府駐葛城。
修齊鎮:管轄原修齊鎮、石坊鄉,轄19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面積170.40平方千米,總人口1.76萬人。鎮政府駐修齊壩。
高觀鎮:管轄原高觀鎮、渭河鄉,轄16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面積130平方千米,總人口0.87萬人。鎮政府駐高觀寺。
廟壩鎮:管轄原廟壩鎮、羅江鄉,轄12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面積158.5平方千米,總人口1.24萬人。鎮政府駐廟壩。
巴山鎮:管轄原巴山鎮、黃溪鄉,轄14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面積125.4平方千米,總人口1.26萬人。鎮政府駐冉家壩。
高燕鄉:管轄原高燕鄉、明月鄉,轄18個村委會,面積136平方千米,總人口1.53萬人。鄉政府駐龐家坪。
蓼子鄉:管轄原蓼子鄉、桃園鄉,轄15個村委會,面積151平方千米,總人口1.14萬人。鄉政府駐蓼子口。
左嵐鄉:管轄原左嵐鄉、後裕鄉,轄9個村委會,面積80.8平方千米,總人口0.69萬人。鄉政府駐火石洞。
北屏鄉:轄9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40平方公里,總人口0.647萬。
雙河鄉:轄11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74.83平方公里,總人口1.03萬。
沿河鄉:轄9個村民委員會, 幅員面積113.7平方公里,總人口0.81萬。
東安鄉:轄13個村民委員會, 幅員面積396平方公里,總人口0.98萬。
厚坪鄉:轄8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47平方公里,總人口0.71萬。
治坪鄉:轄6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59平方公里,總人口0.456萬。
嵐天鄉:轄4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10平方公里,總人口0.323萬。
周溪鄉:轄7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17平方公里,總人口0.61萬。
河魚鄉:轄7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31平方公里,總人口0.45萬。
高楠鄉:轄7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12.33平方公里,總人口0.59萬。
明中鄉:轄8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73平方公里,總人口0.51萬。
龍田鄉:轄16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232.4平方公里,總人口0.87萬。
雞鳴鄉:轄6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幅員面積87平方公里,總人口0.485萬。
咸宜鄉:轄12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31平方公里,總人口1.023萬。
三、保留2個鎮、14個鄉行政轄區和政府駐地不變:坪壩鎮、明通鎮、北屏鄉、雙河鄉、沿河鄉、東安鄉、厚坪鄉、治平鄉、嵐天鄉、周溪鄉、河魚鄉、高楠鄉、明中鄉、龍田鄉、雞鳴鄉、咸宜鄉。

保持社會制安穩定,打造淥色環保城市算吧?

城口是重慶東部的一個旅遊城市:城口煩人風景旅遊區有黃安壩、九重山、青龍峽、兩扇門、龍潭河等。 土特產品:城口的生漆、茶葉、葯材享譽中外,素稱"三秀之鄉"。大木漆以"漆質薄、乾燥快、抓力強、色澤好"名列中國五大名漆之首,出口日本、西歐、東南亞等地。年產生漆2000擔以上,質量列全國第一、產量排全國第二。茶葉有12個品種,年產茶葉100萬斤以上。雞鳴寺茶,清代系貢品,現已恢復生產,產品供不應求。中葯材近500個品種,其中杜仲、厚朴、黃柏常年產量800擔以上;天麻30擔,黃蓮30擔,麝香20公斤。清同治年間由法國傳教士引種的荊豆,屬全國獨有,含特殊的植物血膠精,能代替抗H血清凝結血液,進行血型鑒定。國家2級保護動物:千河魚。是不是?

我盡力了!~~~~~~~~~~~~```

D. 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的城口,有哪些代表景點嗎

城口排名第一的景點應該是亢谷景區了,有“小張家界”之稱 。

E. 萬州的悠久歷史

很早以前的四川最著名的城市只有三個,就是成都重慶萬州,史稱【成渝萬三足鼎立】,可見當時萬州名氣之大;萬州主城區面積雖不算大,但卻是一座千年古城,其文化歷史悠久程度一點不遜於成都重慶,故有成渝萬三足鼎立一說,古亦叫【萬州】,一度商業(尤其絲綢)很發達,據傳是萬商巨賈匯集之商業集散地,號稱川西南和川東的【絲綢之路】,故【萬州】之名稱,據由此而來;後於清晚期至解放前因為戰亂和港口水利交通發展受到阻塞而逐漸衰落。建國後改名叫【萬縣市】,屬地級市,川東第一重鎮,幅員遼闊,管轄地域較廣,地理上管轄「九縣一市」(』一市』即萬縣市;『九縣』即萬縣,開縣,忠縣,雲陽,梁平,奉節,巫山,巫溪,城口9個縣);重慶直轄後,萬縣市也劃入大重慶,又改名萬州區。重慶叫『山城』,萬州一直叫『小山城』,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萬州又多了個不雅的外號【萬惡之城】和【小香港】,黑道和社會上一直流行一句諺語至今:【熊家出扒手,塘坊出打手,董家出殺豬匠】!

F. 祖國的歷史

關於中國的歷史資料:約公元前2070年,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分裂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於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沖突中逐漸匯聚。隋唐時期,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系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

宋元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在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9世紀中期,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後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終於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又經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6)城口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軍隊積極開展對外交往。目前,解放軍已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的軍隊建立了聯系,在90多個駐外使館中設 立了武官處。

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四個現代化,其中就有一個國防現代化。」國防實力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防的強弱關系國家和民族的安危存亡。

新世紀,朱鎔基總理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報告中,對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作了全面系統的闡述,

明確了「十五」期間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指導思想和主要任務,全面體現了鄧小平關於新時期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思想和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新世紀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指導方針。

G. 重慶市城口縣歷史老師夏曼現在教幾年級幾班

這個問題猶如大海撈針,太難了。

H. 城口縣的介紹

城口得名於境內的城口山,城口河(今任何).據<<城口縣志>>記載,唐時已有"城口"地名.城口歷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既有人類活動.城口古屬梁州之城,秦屬巴郡,漢屬巴郡宕渠縣,唐屬達州通川郡宣漢縣,宋屬達州通川郡明通縣,明屬達州太平縣.1822年,設城口廳,屬四川綏定府.是年,將清朝時期的3保26甲依方位改為東,西,南,北,中5區15鄉團,鄉團以下設保甲.1919年,市場軍閥割據,"防區制"形成,城口屬顏徳基防區.1924年後,屬劉存厚防區.1933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解放城口,建立城口蘇維埃政權,屬川陝縣蘇維埃政府.1935年2月,紅軍撤離城口根據地,城口縣恢復原國民黨縣的建制,屬四川省第九行政監察區(萬縣).1949年12月,城口縣和平解放,成立城口縣人民政府,屬四川省萬縣專區.1997年,重慶設立直轄市,城口屬重慶市直管縣.
2000年,城口縣轄葛城、坪壩、明通、修齊、高觀、廟壩6個鎮;棉沙、高燕、龍田、箭竹、箭嶺、北屏、新樅、高楠、左嵐、後裕、黃溪、沿河、明月、中溪、雞鳴、咸宜、周溪、蓼子、桃元、明中、燕麥、杉木、嵐天、石坊、治坪、紅花、厚坪、河魚、渭河、黃安、東安、羅江、白芷、雙河、余坪35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25841人,其中:葛城鎮 18469人、坪壩鎮 10768人、明通鎮 7695人、修齊鎮 9863人、高觀鎮 6074人、廟壩鎮 7041人、棉沙鄉 8680人、高燕鄉 8862人、龍田鄉 4794人、箭竹鄉 1722人、箭蛉鄉 2047人、北屏鄉 6464人、新樅鄉 5319人、黃溪鄉 7316人、高楠鄉 6013人、左嵐鄉 3813人、後裕鄉 2998人、明月鄉 6377人、沿河鄉 4895人、中溪鄉 3067人、咸宜鄉 10343人、雞鳴鄉 5086人、周溪鄉 6100人、蓼子鄉 6533人、桃元鄉 5314人、明中鄉 3403人、燕麥鄉 2740人、杉木鄉 3066人、治坪鄉 4430人、厚坪鄉 4172人、紅花鄉 2257人、石坊鄉 4461人、嵐天鄉 3460人、河魚鄉 4613人、渭河鄉 2686人、黃安鄉 1551人、東安鄉 8039人、羅江鄉 5259人、白芷鄉 2197人、雙河鄉 4407人、余坪鄉 3447人。
2002年,城口縣轄8個鎮、24個鄉,16個居委會、258村委會。年末戶籍總人口22.6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2萬人。
2004年9月9日,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城口縣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批復》(渝府[2004]229號)同意城口縣將32個鄉鎮調整為24個鄉鎮。
一、撤銷1個鎮、7個鄉:撤銷棉沙鎮和石坊鄉、渭河鄉、明月鄉、羅江鄉、桃園鄉、黃溪鄉、後裕鄉。
二、調整5個鎮、3個鄉行政轄區范圍
葛城鎮:管轄原葛城鎮、棉沙鎮,轄13個村委會、6個社區居委會,面積65.14平方千米,總人口2.70萬人。鎮政府駐葛城。
修齊鎮:管轄原修齊鎮、石坊鄉,轄19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面積170.40平方千米,總人口1.76萬人。鎮政府駐修齊壩。
高觀鎮:管轄原高觀鎮、渭河鄉,轄16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面積130平方千米,總人口0.87萬人。鎮政府駐高觀寺。
廟壩鎮:管轄原廟壩鎮、羅江鄉,轄12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面積158.5平方千米,總人口1.24萬人。鎮政府駐廟壩。
巴山鎮:管轄原巴山鎮、黃溪鄉,轄14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面積125.4平方千米,總人口1.26萬人。鎮政府駐冉家壩。
高燕鄉:管轄原高燕鄉、明月鄉,轄18個村委會,面積136平方千米,總人口1.53萬人。鄉政府駐龐家坪。
蓼子鄉:管轄原蓼子鄉、桃園鄉,轄15個村委會,面積151平方千米,總人口1.14萬人。鄉政府駐蓼子口。
左嵐鄉:管轄原左嵐鄉、後裕鄉,轄9個村委會,面積80.8平方千米,總人口0.69萬人。鄉政府駐火石洞。
北屏鄉:轄9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40平方公里,總人口0.647萬。
雙河鄉:轄11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74.83平方公里,總人口1.03萬。
沿河鄉:轄9個村民委員會, 幅員面積113.7平方公里,總人口0.81萬。
東安鄉:轄13個村民委員會, 幅員面積396平方公里,總人口0.98萬。
厚坪鄉:轄8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47平方公里,總人口0.71萬。
治坪鄉:轄6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59平方公里,總人口0.456萬。
嵐天鄉:轄4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10平方公里,總人口0.323萬。
周溪鄉:轄7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17平方公里,總人口0.61萬。
河魚鄉:轄7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31平方公里,總人口0.45萬。
高楠鄉:轄7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12.33平方公里,總人口0.59萬。
明中鄉:轄8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73平方公里,總人口0.51萬。
龍田鄉:轄16個村民委員會,幅員面積232.4平方公里,總人口0.87萬。
雞鳴鄉:轄6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幅員面積87平方公里,總人口0.485萬。
咸宜鄉:轄12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幅員面積131平方公里,總人口1.023萬。
三、保留2個鎮、14個鄉行政轄區和政府駐地不變:坪壩鎮、明通鎮、北屏鄉、雙河鄉、沿河鄉、東安鄉、厚坪鄉、治平鄉、嵐天鄉、周溪鄉、河魚鄉、高楠鄉、明中鄉、龍田鄉、雞鳴鄉、咸宜鄉。

熱點內容
睿思語文 發布:2025-05-26 05:10:02 瀏覽:924
初音的歷史 發布:2025-05-25 21:37:34 瀏覽:870
女人做什麼生意好 發布:2025-05-25 19:48:13 瀏覽:643
教育部大綱 發布:2025-05-25 19:23:37 瀏覽:960
2014高考地理試題 發布:2025-05-25 18:48:51 瀏覽:712
畫角的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25 18:23:46 瀏覽:241
初三化學第一單元試題 發布:2025-05-25 17:18:36 瀏覽:173
英語地點單詞 發布:2025-05-25 16:47:05 瀏覽:848
中國地理順口溜大全 發布:2025-05-25 15:58:28 瀏覽:657
co化學式 發布:2025-05-25 15:35:28 瀏覽: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