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初三化學論文

初三化學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8-14 15:30:25

① 初三化學論文

範例:燃燒是一種同時伴有放熱和發光效應的激烈的化學反應。放熱、發光、生成新物質(如木料燃燒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份並剩下碳和灰)是燃燒現象的三個特徵。燃燒是一種氧化反應,其中氧氣是最常見的氧化劑,但氧化劑並不限於氧氣,氧化並不限於同氧的化合。 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至今仍是人們的主要能量來源,其目的不是制備生成物,而是獲得能量。研究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與方法不僅對節約能源、提高燃料的利用率至關重要,而且,對減少因不完全燃燒產生的CO等有害氣體、煙塵等對空氣的污染,也具有重要意義。一般說來,燃料在空氣中的燃燒,是燃料和空氣中氧氣的氧化還原反應。為使燃料充分氧化,應保證有足夠的空氣。同時,為保證固體和液體燃料燃燒充分,增大燃料與空氣的接觸面(固體燃料粉碎、液體燃料以霧狀噴出等)也是有效的措施。
燃燒的條件:1.可燃物(不論固體,液體和氣體,凡能與空氣中氧或其它氧化劑起劇烈反應的物質,一般都是可燃物質,如木材,紙張,汽油,酒精,煤氣等)2.充足的氧氣
3.達到物質的著火點
滅火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採取措施以至少破壞其中一個條件則可達到撲滅火災的目的.,滅火的基本方法有三個:(1)冷
卻法: 將燃燒物質降溫撲滅,如木材著火用水撲滅;(2)窒息法:將助燃物質稀釋窒息到不能燃燒反應,如用氮氣、二氧化碳
等惰性氣體滅火。(3)隔離法:切斷可燃氣體來源,移走可燃物質,施放阻燃劑,切斷阻燃物質,如油類著火用泡沫滅火機。
當今世界常用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氣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礦物燃料,又是化學工業中極為重要的原料,它們又細分為(1)固體燃料:木柴、煙
煤、揭煤、無煙煤、木炭、焦炭、煤粉等;(2)液體燃料;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3)氣體燃料:天然氣、人工煤氣、液
化石油氣等
清潔燃料:液氨、酒精、液氫(最清潔的燃料,燃燒產物是水)、甲醇等

② 初中化學論文300字左右就行

當你清晨匆匆煮雞蛋時,因為著急而將火開得大了點,你會發現在煮的過程中蛋殼出現了裂縫。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在雞蛋的一頭有個空洞,雞蛋被加熱時,空洞里的空氣就會膨脹。如果加熱得太快,膨脹的空氣來不及通過多孔的蛋殼跑出去,蛋殼就會開裂。為了防止出現這種情況,有經驗的廚師會建議在煮蛋的時候要用冷水小火慢慢地煮。如果雞蛋煮的時間過長,你還會發現在蛋黃的表面呈現灰綠色,這是因為化學反應產生了一種叫做硫化鐵的化合物。雞蛋含有鐵元素和蛋白質,長時間高溫加熱會使蛋白質中含硫的氨基酸分解,產生硫化氫,蛋黃中的鐵質與硫化氫發生反應,生成對人體無害的硫化鐵。
煮沸的水如果從鍋里溢出來,接觸到煤氣灶上的火焰,藍色的火苗就變成黃色。煤氣火焰的變色一方面表明了水讓火焰的溫度降低了,另外也表明水中含有鈉離子,黃色火焰是氯化鈉中的鈉原子被加熱後出現的現象,這種現象在化學上被稱為「焰色反應」。我們的飲用水中一般溶解了許多鹽類化合物,其中的鈣離子、鎂離子等沒有「焰色反應」現象出現。溢出水在灶台干後會出現一些白色的物質,也證明了水中有鹽類化合物。
我們製作麵包、蛋糕或者松餅的時候,先要用發酵粉讓面團發酵。為什麼發酵粉會讓面團變得松軟呢?發酵粉的化學名稱叫碳酸氫鈉,它受熱會分解,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使得面團膨脹起來,做出來的食品就會變得松軟。碳酸氫鈉還可以用在小型滅火器中用來撲滅火災。在一些燃燒溫度很高的火災中,它被分解後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不會助燃,又比空氣重,可覆蓋在可燃物周圍,因此可以用來阻斷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火自然就熄滅了。
不含酒精的軟飲料也含有各種各樣的化學物質,不同成分的化學物質可以使飲料有著不同的顏色和不同的口味。有些生產商在廣告上聲稱自己生產的碳酸飲料不會增加人體對糖類的過分攝入,不會讓人發胖,因為他們所使用的甜味劑是從蔗糖中提煉出來的。為什麼蔗糖會讓人發胖,而從它裡面提煉出來的甜味劑卻不會呢?如果人體攝入過量可吸收的糖分,就不能被人體及時轉化成新陳代謝所需的能量,一部分糖就轉變成脂肪儲存在體內,食用了過量糖分的人就會發胖。而那種從蔗糖中提煉出來的甜味劑雖然可以讓人感覺到甜味,卻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而是被腸胃當作廢物排泄到了體外,因此它就不會讓人發胖。

③ 初中化學論文600字

我去,初中就要寫論文了。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
我國化學的發展始於商周時期,那時青銅(銅、錫、鉛以及其他金屬按照比例混合而成的合金)冶煉的方法可謂是冶金化學的開端。漢代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其造紙方法也涉及了化學。唐朝末年用於軍事的黑火葯(硝石、木炭、硫磺),其引爆過程實際就是一種化學反應。10世紀,宋代用水法煉銅(濕法煉銅、膽銅法)大量生產銅。東晉葛洪發現化學反應具有可逆性。20世紀20年代,侯德榜用「聯合制鹼法」生產出了「紅三角」牌純鹼。化學的發展歷史悠久,但相伴於它發展的卻是其利弊的爭論。
化學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改善的過程。與人類文明發展伴隨著動亂一樣,化學發展也伴隨污染的弊端,但不能因為弊的存在就放棄化學,事實證明化學已經影響了各行各業,已經對我們的生活和發展帶來的深遠的影響,給我們帶來的許多利益。我們應積極進取,著手改進,讓化學產品更加環保,降低其帶來的污染,最終到達綠色化學的目標。

④ 初中化學小論文範文

化學論文]鋁鍋會變黑嗎? (科技小論文)
有時候會碰到這樣的怪事:一個新買回來的銀光閃閃的鋁鍋,只用來煮了幾次開水,鋁鍋中凡是有水浸到的地方,竟都變成了灰黑色。乍一看來,事情的確有些奇怪,鋁鍋是新的,除水以外還沒有煮過其他東西,難道水會使鋁鍋變黑嗎?

通常的水,表面看來挺干凈,實際上,它裡面已溶解了不少東西,最常見的是鈣鹽、鎂鹽,其次是鐵鹽。不同來源的水所含的鐵鹽有多有少,這些鐵鹽就是使鋁鍋變黑的「禍首」。
由於鋁比鐵更活潑,鋁鍋碰上了含有鐵鹽的水,鋁就能替換出鐵,替換出來的鐵附屬在鋁鍋上,鋁鍋就變黑了。不過,這場化學戲法要變得成功必須有三個條件:

第一,水中含有的鐵鹽較多,

第二,煮水的時間要較長,

第三,鋁鍋必須是新的,

因為舊的鋁鍋表面,有一層薄薄的氧化鋁,這層氧化鋁使得裡面的鋁沒有機會「拋頭露面」,戲法當然變不成了。既然黑色的物質是鐵,因此用已變黑的鋁鍋來煮東西,並沒有關系。用醋可以將這些黑色除去,有時煮幾次番茄等酸性食物,也能使鐵溶解,使鋁鍋重新回復光亮。不過這層黑色的物質可以不必除去,因為除掉後再燒開水又會發黑了,而且每除去一次,會使鋁鍋壁變薄一些,減少鋁鍋的使用壽命。

⑤ 初三化學論文

日常生活化學知識

生活離不開化學。化學在保證人類的生存並不斷的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化學生產化肥和農葯,以增加糧食的產量;利用化學合成葯物,以抑制細菌和病毒,保障人體健康;利用化學開發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類的生存條件;利用化學綜合應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以使人類生活更加美好。這就是化學的重要性。

你還可以再舉一些人的尿素吃的鹽糖都有化學名稱和用途以及實驗。

⑥ 初三化學小論文300字

歸納一二三輕松學習碳
碳和碳的化合物可以說是化學世界裡最龐大的家族,它們有超過二千萬的成員。劃玻璃用的金剛石,寫字用的鉛筆芯,我國古代的一些書法家、畫家書寫或繪制的字畫用墨等等。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除了金剛石、石墨外,還有一些新的以單質形式存在的碳。其中,發現較早並已經在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的是C60分子等。那麼同學們如何學好關於碳單質的知識呢?實際上我們只要善於總結,就能學好碳知識。
抓住一條主線
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在學習碳的單質時要抓住「結構→性質→用途」這樣一條主線。
對於幾種常見的碳單質的結構、性質、用途,我們同學們要注意總結,並善於發現其中的內在規律,這對於掌握好碳的知識是非常有幫助的。
記住兩種單質
金剛石和石墨是最常見的兩種碳的單質,這就要求同學們記住這兩種物質的性質和用途。金剛石和石墨雖然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但由於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決定了它們的物理性質有很大的差異。
(1)金剛石中碳原子連接成牢固的立體網狀結構,決定了金剛石具有堅硬的性質,由此決定了其可製作鑽頭、玻璃刀的用途。
(2)石墨中每個碳原子與同一個平面上周圍的三個碳原子連成片,許多這樣的片重疊起來構成石墨。由於每個碳原子都剩餘一個電子成為自由電子,所以石墨能夠導電,因此可製作電極;片與片之間可滑動,所以石墨質軟,可製作鉛筆芯、潤滑劑;碳原子之間連接很牢固,所以它的熔點、沸點都很高,可用於製作太空梭的絕熱片。
另外,對於木炭和C60也要熟悉。木炭具有疏鬆多孔的結構,決定了它具有很強的吸附性,可作吸附劑。活性炭的吸附性比木炭還要強。可用於防毒面具里的濾毒罐、製糖工業上的脫色劑等。C60分子是由60個碳原子構成的分子,這種結構很穩定,決定了它具有許多特殊性能。
掌握三個性質
由於碳原子最外層有4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碳原子既不易失電子,也不易得電子,決定了碳是一種化學性質不活潑的非金屬元素,而且同學們要注意,雖然金剛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質不同,但化學性質卻是一樣的,因為構成它們的粒子是同一種粒子—碳原子。
(1)常溫下的穩定性:在常溫下,單質碳化學性質很穩定,不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因此,可用碳素墨水書寫檔案材料,這樣可以長時間保存而不褪色。
(2)可燃性:在點燃的條件下,碳能與氧氣反應,放出熱量,決定了碳可用作燃料。
①氧氣充足時,碳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C+O2CO2
②氧氣不充足時,碳燃燒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2C+O22CO
(3)還原性:在高溫條件下,碳能跟某些金屬氧化物發生反應,把金屬氧化物還原成金屬單質。碳表現出還原性,決定了碳可用於冶金工業。例如:
C+2CuO2Cu+CO2↑
3C+2Fe2O34Fe+3CO2↑

⑦ 初中化學小論文

綠色化學是近年來國際上普遍提倡和開展的研究課題,綠色化學的發展能節省資源,減少環境污染,將成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
人類在改造自然創造物質財富的進程中,特別是20世紀,隨著有機化學工業的發展,石油、天然氣生產的急劇增長,使化工污染越來越突出,環境問題日趨嚴重。不可否認,化學科學的研究成果和化學知識的應用為推動人類的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化學及其製品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生產和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但另一方面,隨著化學品的大量生產和廣泛應用,給人類本來綠色平和的生態環境帶來了黑色的污水,黃色的煙塵,五顏六色的廢渣和看不見的無色毒物。在大氣方面,有馬斯河谷煙霧事件、多諾拉煙霧事件、倫敦煙霧事件。特別是倫敦煙霧事件,其致死人數最多,5天內4OOO多人死亡。原因就是燃煤產生的二氧化硫轉化成硫酸霧,導致人們胸悶、咳嗽、嘔吐,年老體弱者因而死亡。1956年,13本熊本縣水俁灣被化工廠排放含汞廢水污染,誘發水俁病,使一些人四肢麻木,精神失常,一會酣睡,一會興奮異常 慘痛而死。環境污染威脅著人們的健康,給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如何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和思考的問題。所以化學給我們帶來利與弊,我們應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利用好化學。

⑧ 初中化學論文

人體酸鹼度影響健康
健康人的體質應該呈弱鹼性,PH值在7.35~7.45之間。酸鹼平衡是人體重要的平衡因素之一,對身體健康和各個器官的正常運行起著重要作用。我們在日常飲食中所攝入的食物的酸鹼性以及排泄系統對酸鹼平衡進行的調節是維系人體內酸鹼平衡的基礎。
與鹼性體質者相比,酸性體質的人常會感到身體疲乏、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腹瀉、便秘等,如果長期處在酸性體質不加以改善,女性的皮膚會過早地黯淡和衰老;兒童會造成發育不良、食慾不振、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中老年人則會因此引發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當然,這只是PH值稍低一點的表現,如果體液『酸』得厲害,人就受不了了。」杜主任說,當人的體液PH值低於中性7時就會產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時就會變成植物人,如果只有6•8到6•7時人就會死亡。
六大原因造成人體酸化:
1.飲食結構不合理 我們在平常的飲食中往往是精米白面、雞鴨魚肉蛋,一旦這些酸性食物成為我們的主食,酸性體質也就不知不覺地形成了。
2.運動不足 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但現代人以車代步現象愈來愈多,運動量大大減少,長久便會導致酸性代謝物長期滯留在體內,導致體質的酸性化。
3.過重的心理負擔 由於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感情上承擔著不同的壓力。當這種壓力得不到釋放的時候,便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從而導致體質的酸性化。
4.不良嗜好 煙、酒等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毫無節制的抽煙飲酒等,極易導致人體的酸性化。
5.生活不規律 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
6.環境的嚴重污染 由於飲用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等造成嚴重污染,人們攝入這些含有有害元素的飲水、食物和吸入有害空氣後,其中的酸性物質會滯留在體內造成體質酸性化。
既然飲食結構不合理可以導致酸性體質,那麼多吃鹼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一定能糾正酸性內環境。
海帶可以說是鹼性食物之王,多吃海帶能很好地糾正酸性體質。平時感到勞累、疲乏、渾身酸痛的時候,不妨吃些海帶。此外,人們常說喝茶能解乏,除了茶葉中的興奮成分外,茶鹼「中和」體內的酸性物質,也起到緩解疲乏的作用。「大量運動過後,體內脂肪動員產生乳酸,讓我們肌肉酸痛,這時吃個蘋果,吃飯時以蔬菜為主,肯定能緩解一下。」
既然酸性體質是人體大量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物的結果,那麼平時就盡量少吃這些食物。「實在想吃時可以把它們和鹼性食物一起搭配,比如燉肉時放些海帶,燒牛肉時加些蘿卜等等。
常見食物的酸鹼性
1.強酸性 蛋黃、乳酪、白糖、西點、柿子、烏魚子、柴魚等。
2.中酸性 火腿、雞肉、鮪魚、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奶油、馬肉等。
3.弱酸性 白米、花生、啤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魚、泥鰍等。
4. 弱鹼性 紅豆、蘿卜、蘋果、甘藍菜、洋蔥、豆腐等。
5.中鹼性 蘿卜干、大豆、胡蘿卜、番茄、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檸檬、菠菜等。
6.強鹼性 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天然綠藻類。
在日常生活中誰會注意自己的人體液體什麼時候處於最佳健康狀態,可是科學家已經研究出了人體細胞處於最佳運作狀態時的體液平均酸鹼度應該是7.4,屬於弱鹼性的體液環境。人體細胞在這樣一個弱鹼性的環境中最具備活力和最有生命力,新陳代謝最旺盛。
我們會發現很多好吃的東西幾乎都是酸性的,如:魚、肉、米飯、酒、砂糖等,全都是酸性食物,相反,鹼性食物如海帶、蔬菜、白蘿卜、豆腐等多半是不易引起食慾但卻對身體有益的食物。外行人的想法,以為酸的東西就是酸性食物,諸如一看就會令人流口水的草莓、檸檬等,其實,這些東西正是典型的鹼性食物,生活中,我們應該合理攝取營養,均衡我們的身體。

熱點內容
睿思語文 發布:2025-05-26 05:10:02 瀏覽:924
初音的歷史 發布:2025-05-25 21:37:34 瀏覽:870
女人做什麼生意好 發布:2025-05-25 19:48:13 瀏覽:643
教育部大綱 發布:2025-05-25 19:23:37 瀏覽:960
2014高考地理試題 發布:2025-05-25 18:48:51 瀏覽:712
畫角的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25 18:23:46 瀏覽:241
初三化學第一單元試題 發布:2025-05-25 17:18:36 瀏覽:173
英語地點單詞 發布:2025-05-25 16:47:05 瀏覽:848
中國地理順口溜大全 發布:2025-05-25 15:58:28 瀏覽:657
co化學式 發布:2025-05-25 15:35:28 瀏覽: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