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遼金歷史
A. 看完宋遼金史的感受
宋代處於一個國際關系特別復雜的時代,陶晉生院士在《宋遼金史論叢》一書里除討論這一時代中宋朝對遼金兩朝關系的通論外,在宋遼外交方面探討邊界交涉,外交文書和外交的特色,並論及重要的政治人物如范仲淹和宋高宗在對外交涉中的角色。在南宋對金朝的和戰方面,也探討宋金名將岳飛和完顏宗弼,以及金朝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和漢族與少數族群間的同化問題。本書同時收錄兩篇有關宋代婦女生活的專文。
B. 北宋遼金西夏元朝南宋
1 遼先建立,然後北宋建立,二者並立,再然後是西夏和金的建立,現在是四者並立;
2 金聯合北宋滅了遼,然後金又馬上滅了北宋,北宋康王趙構在臨安建立南宋,此時金,南宋,西夏並立;
3 然後元建立,成吉思汗和他的後繼者先滅金,然後滅西夏,最後滅南宋,統一中國.
C. 中國的歷史朝代順序:夏商周,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宋遼金西夏,元明清,是這樣的嗎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
夏
商
周(西周,東周)(東周又先後分為:春秋,戰國)
秦
漢(西漢,東漢)(西漢滅亡後,東漢建立前,中間曾有一個由王莽所建立的新朝)
三國(魏蜀吳並立)
晉(西晉,東晉)五胡十六國(與東晉為同一時期,分為成漢、前趙、後趙、前涼、北涼、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後秦等十六國)
南北朝(南朝先後有宋齊梁陳等四朝,北朝先後有北魏,東魏與西魏並立,北齊與北周並立等五朝三個階段)
隋
唐
五代十國(五代是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十國是指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
宋(北宋西夏遼三國並立,南宋西夏金三國並立)
元
明
清
中華民國(先後分為北洋政府時期與國民政府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
D. 五代宋遼金的興衰更替歷史
五代宋遼金時期,因中原地區諸朝爭奪統治權而無暇顧及西域,西域出現了幾個地方政權並列的局面。其中主要有高昌、喀喇汗和於闐等地方政權,但它們同中原諸王朝都保持著密切關系。
高昌與喀喇汗王朝都是公元840年漠北回鶻汗國覆滅後,由西遷西域的回鶻人匯同其他操突厥語諸族建立的地方政權,前者以吐魯番地區為中心,後者控制包括天山南部、中亞河中等廣大地區。
回鶻人落居西域及其建立的這些地方政權與中原王朝關系十分密切,喀喇汗王朝的統治者就自稱「桃花石汗」,意即「中國之汗」,表示自己是屬於中國的。1009年,佔領於闐地區的喀喇汗王朝派出使臣向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進獻方物。1063年,北宋冊封喀喇汗王朝可汗為「歸忠保順(音:後)鱗黑韓王」。北宋建立後第三年,高昌回鶻就派遣使者42人前往北宋進貢方物。
於闐系塞人居地。唐朝以後,於闐尉遲王族執政,與中原地區往來密切,因曾受過唐朝冊封而自稱李姓。公元938年,後晉高祖遣張匡鄴、高居誨出使於闐,封李聖天為「大寶於闐國王」。北宋初,於闐使臣、僧人向宋朝進貢不斷。
E. 宋遼金這三國是什麼歷史關系是宋代後到遼代再到金代
宋遼金是並列關系
遼國建立時間最早,公元916年。北宋是960年。金是1115年。
F. 五代宋遼金的西藏歷史發展
842年,吐蕃贊普朗達瑪被僧人暗殺,其子雲丹與俄松爭奪王位。雲丹以伍如(意為「中翼」,邏些小昭寺一帶)為據點,俄松以雲如(意為「左翼」,雅隆昌珠寺一帶)為據點,雙方的支持者發生大規模交戰,史稱「伍約之戰」(敦煌文獻中稱為「中左之戰」。)吐蕃大亂,不堪重負的農民起兵造反,最後演變成陰土牛年反上大叛變。起事軍領袖掘開贊普和貴族的墳墓,大肆屠殺貴族和王族。這些起事軍大多都是自發且盲目的,最終或被貴族鎮壓,或被利用,都失敗了。但最終吐蕃無法再建成一個統一的國家,變成四分五裂的局面。
俄松的兒子貝考贊被殺。其子吉德尼瑪袞逃亡到阿里地區,建立古格王朝。雲丹的後裔則占據拉薩一帶,形成了拉薩王系。至11世紀時,吐蕃各地漸漸穩定下來,形成了許多割據的王系。除古格和拉薩兩個王系之外,另有拉達克、雅隆覺阿、普蘭、亞澤等王系,以及甘肅、青海一帶的唃廝啰政權。吐蕃分裂時期雖然統治者各自為政,但在文化上卻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各種學說、各種教派紛紛形成,對西藏未來的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這段和平時期里,藏傳佛教再度興盛,史稱後弘期。阿底峽就是在這段時期里來到吐蕃的。因為吐蕃大亂,故不對位於東鄰的宋朝造成任何威脅,使宋朝得以專注應付遼朝、西夏和金朝。
1240年,蒙古帝國派闊端侵略吐蕃,試圖藉此牽制南宋。蒙古人希望找到一個單一的君主來投降,但發現吐蕃各地事實上是各自為政,便將最具實力的薩迦派首領薩迦·班智達請到涼州,商討歸順之事。薩迦·班智達向闊端宣講佛法,闊端皈依了藏傳佛教,吐蕃與蒙古開始建立供施關系。
1264年,忽必烈在吐蕃設置總制院(後改為宣政院),委派薩迦派首領管理吐蕃政教事務,建立薩迦巴政權。吐蕃分裂時期結束。
G. 關於宋和遼金蒙古帝國關系
宋朝為漢族、遼朝為契丹族、金朝為女真族、元朝為蒙古族統治。
首先是北宋,遼朝並立。宋在南,遼在北,形成對峙。
後來金崛起,以極快的速度滅掉遼(1125年),後又南下,靖康二年(1126)佔領宋朝都城汴梁,俘虜宋徽宗和欽宗,北宋滅亡。趙構在南方的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金宋在淮河一線又形成對峙態勢。
蒙古和宋於1234年聯合滅掉金,然後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並於1279年滅南宋,統一全國。
(7)宋遼金歷史擴展閱讀
金朝建立:1115年,阿骨打(金太祖)稱皇帝,建立金朝,定都會寧。
遼朝滅亡:金與北宋聯合夾擊遼。1125年遼朝天祚帝為金軍所俘,遼朝滅亡。
北宋滅亡:1127年,金俘獲宋徽宗和宋欽宗,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
南宋建立:1127年,趙構(宋高宗)在應天府稱帝,後來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元朝建立。1272年,忽必烈定都燕京(今北京)。元朝統治中心向中原轉移。
H. 宋遼金是割據時代嗎
宋遼金不是割據時代,是三個獨立的朝代。
割據指的是在一個國家內形成獨立地區,對抗中央朝廷的局面。而宋遼金是三個民族,擁有自己獨立的政權,完整的封建生產方式,是三個相對獨立的國家。
在經過宋遼金元幾個民族的封建政權的爭斗後,元朝最終統一了中國,建立了幅員遼闊的多民族政權國家。
(8)宋遼金歷史擴展閱讀:
宋遼金時期的時代特徵
1、政治
由政權並立到逐步統一。先是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後是兩宋政權與遼、夏、金、蒙古政權的並立,最後歸於元朝統一中央集權加強。宋太祖採取分散中央與地方權利的方法,把軍權、行政權和財權收歸中央,加強中央集權。
2、經濟
封建經濟繼續發展。農業取得重大成就,手工業生產規模與技術進一步發展,商品經濟活躍,對外貿易頻繁,封建經濟高度繁榮。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地區擴展,遼、夏、金的民族經濟有一定發展。南方經濟超過北方,經濟重心已經南移。
3、民族關系
民族政權並立。和平是民族關系的主流,民族融合是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4、對外關系
海外貿易發達,對外貿易由傳統陸路為主轉到以海路為主。
5、科技文化
科技文化成就突出,全面繁榮,影響深遠。這一時期科學技術繼續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大大推進了世界文明的進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各個領域全面繁榮,取得輝煌成就。漢族和少數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科技文化的發展打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火葯、火器大量使用;大量文學作品反映了戰爭與分裂的社會現實《清明上河圖》反映了城市經濟的發展。
I. 為什麼關於宋遼金西夏這段時期的歷史劇很少
因為了解的人少。
回答者:都市隱俠 - 同進士出身 七級 7-23 12:48
補充
原因如下:
一、中國的史學家側重於漢家史學與元史、清史研究,漢族歷史是中華民族歷史的主脈絡,除開以漢族為主的歷史朝代,元史與清史世界影響也較大,因此研究的人多,而遼金夏史,既不是中華歷史主線,亦無太大世界影響,也許出於功利目的,因此研究者少。
二、遼金夏史,官方史料以本民族文字記載,不象其它朝代歷史有完備的漢文資料可供研究,今人能通識遼文、契丹文而又有心治史的人有限,因此歷史著作也有限。
三、以宋代為背景的影視劇作很多,但象《貞觀長歌》、《康熙大帝》這樣以帝王家事和國家大事為創作素材的目前沒有,主要因宋朝自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成了一個文弱的朝代,用現在流行的話說不容易抓住觀眾眼球,故無人問津。
四、遼金夏史中,以西夏朝代更替為背景題材的電視劇十年前曾有過一部(忘記劇名了),四十多集,挺大氣。以遼金為背景的尚無,這可能主要是劇作者們對其歷史了解不深,難以成劇,而大多數觀眾又對這段歷史興趣不高。
五、如果有年輕人能夠埋頭鑽研這段歷史,從中發掘整理編撰成系列劇本,必定大有可為。
J. 宋朝時,實際上是宋、遼、金三個強權並存,為什麼歷史上我們習慣將那個時代獨稱宋而不叫三國時代
那唐朝時,實際上是,唐,吐蕃,突厥並存,為什麼歷史上我們習慣將那個時代獨稱唐而不叫三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