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物理感知

物理感知

發布時間: 2021-08-14 15:49:17

物理。觀察是用我們的什麼去感知事物或現象的什麼

感官。 本質。

㈡ 請問初中物理中感知聲音的方法有哪些

首先,感謝你的求助!
初中物理中感知聲音的方法有兩種:
(1)通過耳道正常感知聲音——對耳朵正常者適應;
(2)骨傳導感知聲音——對傳到性耳聾者適應。

㈢ 物理性質由什麼感知或由什麼測知

感知,是由人的感覺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膚)接受刺激後產生信息,通過感覺神經傳送到大腦進行比較、判斷和推理得到的結論,最終是由大腦完成的。測知,是藉助測量工具測量出數據來,最終也是經過大腦加工而成的結論。

㈣ 物理反應、物理變化、物理現象間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區別和聯系:

1、三者定義不同

物理反應是指物質的狀態或存在的形式發生了改變,而物質本身的性質沒有變化。

物理變化,指物質的狀態雖然發生了變化,但一般說來物質本身的組成成分卻沒有改變。

注意:物理反應與物理變化兩者等價,不同的說法而已。

物理現象是指物質的形態、大小、結構、性質(如高度,速度、溫度、電磁性質)等的改變而沒有新物質生成的現象,是物理變化另一種說法。

2、聯系不同

物理現象是在發生物理變化時產生的,只是我們用眼睛能看到的現象。前兩者是現象中的實質,後者只是物理變化的表面現象。

3、用身邊例子深度理解

物理變化和物理反應

有雪的路面撒些食鹽化的快,這些現象都表明:鹽作為了融雪劑。

打雷雷時,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這些現象都表明:光比聲音傳播快!

冰凍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東西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

物理變化

鐵水鑄成鐵鍋,其中涉及到碳元素和鐵元素的結合新分子,並不算作物理變化,但是如果是百分百的純鐵,鑄成鐵鍋則不發生化學變化,不生成新的物質。

4、實質不同

物理變化

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本身不變,只是粒子之間的間隔運動發生了變化,沒有生成新的物質。

物理現象

物理現象是指可直接感知的物理事件或物理過程,而不同於物理本質,物理本質是對同類物理現象共同本質屬性的抽象。

物理反應

物質的形狀和狀態發生了變化,但它們的本質沒有變化,即沒有生成其它新物質。即物理反應是指物質的狀態或存在的形式發生了改變,而物質本身的性質沒有變化。

㈤ 能感知和發現簡單的物理現象變化yingy

聲學、光學、電學、力學,電磁學.發展

㈥ 通過直接感知的現象,推測無法直接感知的事實。這是物理學中常用方法,這種方法叫什麼你能舉出有關例子

轉換法,物理學中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

實例

物體發生形變或運動狀態改變可證明一些物體受到力的作用;馬德堡半球實驗可證明大氣壓的存在;霧的出現可以證明空氣中含有水蒸氣;影子的形成可以證明光沿直線傳播;月食現象可證明月亮不是光源;奧斯特實驗可證明電流周圍存在著磁場。

指南針指南北可證明地磁場的存在;鉛塊實驗可證明分子間存在著引力;運動的物體能對外做功可證明它具有能;可以通過電磁鐵吸引鐵釘的多少來顯示電磁鐵的磁性強弱;可以通過敲動音叉所引起的乒乓球的彈開來說明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等。

(6)物理感知擴展閱讀

常用的物理方法

1、實驗法

實驗法就是利用有關的器材或設備,通過仔細的觀察,收集相關的數據,對數據進行科學的處理,得出正確的結論或答案。我們科學研究,特別是物理研究的一種最基本的方法。很多偉大的發明和發現都是在實驗中發現的。

例如,影響感應電動勢大小的因素,就是通過實驗去探究。我們用條形磁鐵、螺線管、電流表、導線等器材。實驗時我們將兩導線和螺線管兩接線柱相連接,另一端與電流表接線柱連接。實驗中先固定其中一個變數,觀察另外一個變數,看看感應電動勢的大小如何變化。

①先用1根條形磁鐵快速插入或拔出螺線管,電流表指針偏轉,但角度較小;再用2根條形磁鐵快速插入或拔出螺線管,電流表也偏轉,此時的角度比1根時大得多。

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因為當線圈的匝數一定時,兩次都快速插入或拔出,可以認為兩次的時間都相等;而第二次用兩根磁鐵,則可以認為磁感應強度B增加了,φ=BS,磁通量φ增加了,這說明了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與磁通量有直接的關系。

②我們始終用1根條形磁鐵。實驗時,我們先將條形磁鐵緩慢插入螺線管中,看到電流表指針偏轉,角度較小;再用相同的條形磁鐵快速插入螺線管中,我們發現此時電流表指針的偏轉角度比慢速插入時更大。當其它條件都相同時,快插入時間短,慢插入時間長。這就說明了時間T也是直接影響了感應電動勢大小的因素。

因此,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很容易地歸納總結得出結論:電路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跟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量的變化率成正比。這就是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2、分析法

分析法就是研究者用眼睛仔細觀察物體的運動情況、狀態和過程等表面現象,通過運用大腦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深入揭示物體間,各部分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即規律性。並通過定律、定理等,找到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物理學上的分析包括物理量的分析、物理對象的分析和物理過程的分析。

物理對象的分析出現在以下情況:若研究對象是由幾個相互聯系的物體組成,則可以將其中的一個或幾個物體劃分出來,單獨研究。

例如,靜力學中研究一個物體的受力情況時,先將物體假想與周圍物體隔離開來,按重力、彈力、摩擦力、電場力、分子力或磁場力的順序分析受力;在動力學問題中,先分析受力後,列出ΣF=ma再求出a或其中某個力;在較為復雜的運動中使用動能定理或動量定理時,先將物體隔離,分析出每個力的做功或沖量。

類比法 類比法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一種基本思維方法。所謂類比法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之間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屬性,從而推出他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屬性的一種推理方法,它不同於歸納、演繹,它是從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歷史上,開普勒、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等許多著名科學家都曾經對類比法作出過很高的評價。類比法是一種物理學的研究方法,也是一種科學方法論,還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和學習方法,在物理學的教學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3、類比法

在物理學的研究和發展中,無論是對單個問題的解決,還是某些新概念的建立,乃至未知領域的探究,都滲透著類比思想與方法。類比法的獨特性,使它對科學的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在物理學的研究的發展中占重要的地位。類比法是物理學研究中的一種重要方法。

物理學研究沒有固定的模式,只能在已有認識的基礎上一步一步摸索前進。在科學觀測和實驗手段缺乏,理論指導和感性認識不足,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不適用的情況下,類比法則可以充分發揮優勢,啟發思路,提供線索,指明科學研究的方向,使研究工作少走彎路。

例如,1935年日本物理學家湯川秀樹把核力與電磁力相類比,提出了核子通過核力場,由一方放出粒子,另一方吸收粒子而相互作用,並且估算出這種粒子的質量。1974年,鮑威爾發現了這種粒子的存在,使陷入困境的核力研究又充滿了生機。

又例如,法國科學家庫侖用扭秤測定兩帶電球間的作用力時,發現兩帶電球間的作用力的定量關系與牛頓萬有引力定律F=G的數學關系相似,他大膽地把靜電力的定量關系類比於萬有引力公式而得出靜電力F=k,後來被許多科學實驗所證實,於1785年確定為庫侖定律。

在高中的物理教學和物理研究中,還有替換法、等效法、圖像法等方法也是高中物理教學、物理學習中常用的方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轉換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物理方法

㈦ 物理感知系統是什麼意思

物理感知系統和物理學沒有關系。說白了就是觸覺系統。所謂物理感知就是通過接觸,對被研究物體施加作用力,觀察被研究物體在作用力下的反應。

和這個詞對應的是非物理感知。就是不進行直接接觸,通過其他手段進行感知。比如視覺,聽覺。甚至是第六感,特異功能之類的東西都可以歸入這一類。

㈧ 物理性質是由什麼感知或由什麼測知

物理性質及你看到的,形態,大小以及其他,
化學性質只能在相應的化學反應表現出來的性質

熱點內容
睿思語文 發布:2025-05-26 05:10:02 瀏覽:924
初音的歷史 發布:2025-05-25 21:37:34 瀏覽:870
女人做什麼生意好 發布:2025-05-25 19:48:13 瀏覽:643
教育部大綱 發布:2025-05-25 19:23:37 瀏覽:960
2014高考地理試題 發布:2025-05-25 18:48:51 瀏覽:712
畫角的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25 18:23:46 瀏覽:241
初三化學第一單元試題 發布:2025-05-25 17:18:36 瀏覽:173
英語地點單詞 發布:2025-05-25 16:47:05 瀏覽:848
中國地理順口溜大全 發布:2025-05-25 15:58:28 瀏覽:657
co化學式 發布:2025-05-25 15:35:28 瀏覽: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