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最長的王朝
㈠ 歷史朝代最長朝代
周朝、商朝、夏朝、漢朝、宋朝等。
1、周朝
周朝(前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周王朝共傳國君30代37王,享國共計791年。
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今陝西西安西南);周成王五年,營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史書又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其中東周時期又稱為「春秋戰國」,以韓、趙、魏聯手打敗執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晉為分水嶺,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
在滅商之前,周部落源自華夏(漢)民族,因為遭到戎、狄等西北地區游牧部落的侵擾,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來。
生活於渭河流域,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農神的「後稷」,《說文》雲「黃帝居姬水(一說是河南中部鄭州新鄭市始祖山一帶的潩水,一說是陝西關中中部武功縣一帶的漆水河。
另一說位於陝西關中北部黃陵縣附近的沮河),以姬為氏,周人嗣其姓」,語言為上古漢語,文字上仍採用古漢字,在民間記事仍以龜骨和牛骨刻字記事為主,王室則以新興的錦帛等記事為主。周朝行分封制(封邦建國),周王為「天下共主」。
2、商朝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以「商」為國號,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後世稱為「殷」或「殷商」。
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末代君主帝辛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後自焚而亡。
殷墟的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商朝處於奴隸制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元號。在商朝時期,長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非中原文明。
㈡ 中國歷史最長的朝代
中國歷史最長的朝代
周朝(791年),周朝又分為兩個時期,西周,東周。西周是由周武王建立的,軍師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
中國歷史最長的朝代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分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和洛邑;東周由周平王姬宜臼建立,定都洛邑.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時間從約前11世紀至前256年,共傳30代37王,共計存在約為791年.
在歷史上,東周也被稱為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又出現了春秋和戰國兩個部分,即使是這樣,科學家們還是認為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是周朝。直到公元前26年秦朝統一六國之後,周朝才真正的滅亡。
說完了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下面來說一說中國歷史上最短的朝代。說到最短的朝代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隋朝,隋朝存在的時間只有38年。
但是還有一個朝代比隋朝還要短,這個朝代僅僅存在了三年多的時間。它就是玄漢,它存在的時間是公元23年到公元25年,是由西漢劉玄建立的玄漢,存在時間僅僅為三年,卻進行了三次遷都,分別遷到洛陽,長安等地方。
因為它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所以中國歷史上很少有關於他們的記載,導致我們對玄漢也不是特別了解。
不管是存在最長時間的周朝,還是很短時間的玄漢,它們都是歷史長河中的一部分,也是值得我們去探索和研究的。
㈢ 中國歷史上哪個王朝持續時間最長
持續時間最長是周朝。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 周朝共傳30代37王,共計約791年。
周朝分為「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今陝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營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3)歷史最長的王朝擴展閱讀:
周國興盛於周文王昌作首領的時候,在他的統治使周國勢力強盛,文王死,次子姬發即位,率兵會盟軍於孟津(今河南孟津),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率戎車三百,虎賁三千,甲士四萬五千與商朝七十萬軍隊大戰於牧野(今河南汲縣)。
周軍大勝,紂王於鹿台身被珠寶玉器自焚。商朝亡,因為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朝立。周武王在灃河東岸又建鎬京,豐鎬二京隔水相望,有橋相連,並稱豐鎬城,即宗周。
周赧(nǎn)王聽信楚孝烈王,以天子名義召集六國出兵伐秦,因六國不配合而告失敗。公元前256年,秦破洛邑,殺周赧王,東周滅亡。
㈣ 世界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王朝是哪個
所羅門王朝
所羅門王朝聲稱他們是以色列的所羅門王和示巴女王直系後裔,國祚從公元前10世紀到公元1974年,國祚約2800年至2900年,統一時期1270年–1974年統治衣索比亞的王朝。[1]
中文名
所羅門王朝
所羅門王朝聲稱他們是以色列的所羅門王和示巴女王直系後裔,阿克蘇姆帝國也是所羅門王朝統治。後來扎格維王朝取代了阿克蘇姆帝國。所羅門王族在1270年取代扎格維王朝,耶庫諾·阿姆拉克建立所羅門王朝,定國號阿比西尼亞帝國。所羅門王朝統治直到20世紀,其間只中斷了少數幾次。所羅門王朝他們成功擊退了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義大利人的入侵。1974年,親蘇聯的共產主義組織「德爾格」建立社會主義衣索比亞臨時軍事政府,廢黜海爾·塞拉西一世,所羅門王朝滅亡。
㈤ 中國歷史上歷時最久的朝代是什麼
鄧,是公元前2599年-公元前2000年,黃帝時期人物
㈥ 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是哪一朝
周朝
周朝從武王伐紂後建立,直到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共經歷了八百多年
㈦ 世界歷史上時間最長的王朝
日本的菊花王朝,2670年。
日本的天皇號稱「萬世一系」,所以這個朝代自日本開國以來便從未間斷過,到目前為止已延續了125代天皇,是世界上目前已知國祚的持續時間最久的朝代。 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即位,菊花王朝已傳承了125代天皇。但實際上,於公元592年登基的推古女皇以上的33代天皇似乎都未曾降臨過人世(這些天皇均是《古事記》中虛構的,以完成天皇從神到人的過渡)。即使如此,仍是世界上最長的朝代。
㈧ 中國歷史中最長的朝代是哪個
中國歷史中最長的朝代是周朝。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 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
周朝共傳30代37王,共計約788年,另一說是868年,兩者相差近一百年,問題在於周朝的建國之年一直無法確認。 周朝分為「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
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今陝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
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以韓、趙、魏聯手打敗執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晉為分水嶺,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
(8)歷史最長的王朝擴展閱讀
周朝領土區域:
當時周朝疆土北方封國燕,已到達了今遼寧喀左、朝陽一帶,西面至今甘肅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帶,東面的封國齊魯到了山東半島,南至漢水中游,東南抵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勢力所及還可能到達了巴蜀一帶。
在成康之治這個時間段中,周朝進入了前期興盛的一段時期中,而箕子也跑到了朝鮮一帶,是為箕子朝鮮。剩下的商朝遺民在三監之亂中被鎮壓,周朝在今天洛陽用商朝遺民的枯骨堆砌了一座大城--成周,即雒邑。
這個時候淮水地區的淮夷臣服了,其餘的商朝遺民就在今天河南的商丘睢陽區呆著了,是為宋。這個時期我國東北的肅慎聽說周成王東征的英姿,特地前來朝貢此時周朝的領土,東北抵遼東半島,西北到達陝西南部一帶,南直取長江,這個時候周朝的疆域最為廣大。
㈨ 中國歷史上生存最長的三個朝代是
按生存時間長短順序為周朝、夏朝和宋朝。
1、周朝(先秦朝代)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 周朝共傳30代37王,共計約788年,另一說是868年,兩者相差近一百年,問題在於周朝的建國之年一直無法確認。
周朝分為「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今陝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2、夏朝
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 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 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一般認為,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後(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後「,去世後稱」帝「),延續約471年,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3、宋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2]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採取重文抑武方針,加強中央集權,並剝奪武將兵權。宋太宗繼位後統一全國,宋真宗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後逐漸步入治世。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紹興和議後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