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台城歷史
❶ 廣東省台山市的歷史
台山市位於中來國廣東省自珠江三角洲的西側、南海岸邊,隸屬於地級江門市,是中國著名的僑鄉。目前全市旅居海外的華僑約有130餘萬,數量位居中國第一。
歷史上的台山
原屬新會縣地,明代弘治十一年八月丁卯(1498年8月20日)析新會縣地置新寧縣。1914年更名為台山縣,以城北的三台山而得名。1992年撤縣設市(縣級市)。台山以前叫姜吳,是一個古老的小城。台山有個名將出自官步里。
台山建設了裝機容量達300萬千瓦的神華能源台山發電廠,是中國華南地區最大的發電企業之一知道了吧~~~~~~~~~~~
❷ 《台城》的典故出自哪本書
出自韋庄《台城》。是一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詩。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楊柳是春天的標志。在春風中搖盪的楊柳 ,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讓人想起繁榮興茂的局面。當年十里長堤,楊柳堆煙,曾 經是台城繁華景象的點綴;如今,台城已經是「萬戶千門成野草」,而台城柳色,卻「 依舊煙籠十里堤。」這繁榮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涼破敗的歷史遺跡,終古如斯的長堤煙柳和轉瞬即逝的六代豪華的鮮明對比,對於一個身處末世、懷著亡國之憂的詩人來說,該是多麼令人觸目驚心!而台城堤柳,卻既不管人間興亡,也不管面對它的詩人會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所以說它「無情」。說柳「無情」,正透露出人的無限傷痛。
❸ 關於台山的傳說有哪些
北陡浪琴灣(在台山市)
浪琴灣位於北陡鎮那琴村委會石山村,那腰灣一帶,佔地面積756.3畝。沙灘長800多米,岸上有形態各異的怪石,在西邊岬角處,有一塊突起的形似少女頭部的石頭,正向著大海張望,據說這便是有名的景點"阿琴望海"。
相傳古時候這里有對青年男女阿浪和阿琴,雖然貧窮,但兩人相親相愛,小日子過得幸福美滿。村裡有個地主容老爺,心腸毒辣,他看上美麗善良的阿琴,欲據為已有,遂帶著一群狗腿子,向阿浪催收漁稅。貧窮的阿浪夫婦哪裡拿得出一個錢?容老爺說:如半個月內交不出稅款,就要抓阿琴到他家去作丫環抵債。三天過去了,兩口子還籌不到一個錢。恰好這時有歸航回港躲避台風的漁民說,南海海面發現了罕見的石斑魚群。為了避免"送羊入虎口",阿浪不顧阿琴苦苦相勸,決定冒險出海。可惜沒隔多久,海上便颳起了12級大台風,阿浪不幸被巨浪吞噬。然而,痴情的阿琴卻固執地日夜守望著大海。年復一年,月復一月,阿琴最終站成了一塊望夫石--後人有感於其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乾脆就把此地叫作"浪琴灣"。到目前為止已投資600萬元。建有情侶屋、度假餐廳、桑拿、燒烤、沖浪、海水浴、太陽浴、石山奇景、卡拉OK歌舞廳等設施。
目前開放的北陡賞石范圍是一段約十公里長的海岸線,除了多個沙白灘平水清的海灣,更有鬼斧神工千奇百怪的石頭景觀。這些石頭,有翹首盼夫的「阿琴望海」,有徵袍飄拂按劍面洋的將軍,有五趾清晰如真的佛腳,有沖天而起的魚兒,有花瓣張開的牡丹,還有兔子、猴王、犀牛、老虎、駿馬……或獨成一景,或「集體造型」,或從浪濤中鑽將出來,或散布於岸上各處,或栩栩如生而未命名,或伴隨著悠久美麗的傳說。此外還有天然石洞,其中最大的一個,可容200多人。
石花山原本叫石化山,在台山市台城東北邊,是個風光美麗的地方。那裡,還有許多仙人遺物,但統統變成化石了。為何?據傳,很久以前,有位仙女羨慕人間風光,要偷偷地嫁到凡間來。一天半夜,她差使一班鬼奴,用花轎抬著她,扛著從天上帶來的各種各樣嫁妝,正行經台城上空,被居住在台城城東山頂街的妖道發現了。妖道施行法術,使通濟河河水大反光,天空登時亮如白晝;他又模仿雞叫,引起全城雄雞爭相啼叫。那班抬轎的、扛嫁妝的鬼奴,以為天亮了,倉惶棄物逃跑,全部仙物都丟落石化山上,天長日久,都變成化石了。如今,登上石花山,只見仙人轎、仙人杠,績蔴盆……,一件件,陳放在那裡。其中那塊方石,名叫仙人杠。這仙人杠裝的不是仙女的衣物,而是她從天上帶來的金銀財寶。里邊金狗銀牛,樣樣都有。妖道曾在這個杠上貼了封條,並註明,只有生須的女人才能揭開,獲得財寶。許多年來,有不少人都想把這個杠打開,把財寶拿走。
有一年,台城有個名叫阿七的賭鬼,人叫「爛賭七」。他賭博輸得精光後,異想天開,要把仙人杠的財寶拿出來。
他冥思苦想,一日路經街市,無意中看見一婦人賣粟米,心生一計,不由拍腿叫好。他向婦人要了一大扎粟米須,回家後把粟米須曬干變黑。到了晚上,他做了一個假髻,披在頭上,又把一束粟米須粘到咀唇上,穿上女裝,扮成生須女人。夜晚,他向石花山摸去。來到仙人杠,他真的把仙人杠的杠蓋揭開了,杠里果然裝滿金銀財寶,光芒四射。他喜不自禁,伸手就去抓。
突然,身後吹來一陣陰風,阿七打了一個寒戰,回頭一看,只見一個白髯公公手持藤杖站在身後,白髯公用藤杖勾落阿七的假發假須,哈哈大笑道:小賊只能騙人,休想騙神。舉起手杖,向阿七的屁股揍來。只聽見「咂」的一聲響,杠蓋合上了,阿七也被夾死了。
這白髯公不是別人,正是石花山的山神,在他的看管下,石花山的財寶歷經千年,也無散失。現在,仙人杠里還裝滿金銀,未知何年何月何日,才為何人所得。
❹ 古代台城現在的名稱是
是說「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中的台城吧,在南京。
台城位於玄武湖南岸,雞鳴寺之後,東端與明都城相接,西端為一斷壁,這 段城全長253.15米,外高20.16米,下以條石為基,高7.36米,基石上的城磚高12.8米。由於這里距六朝時代的建康宮不遠,後人 通常稱之為台城。台城為六朝時封建王朝的統治中心後宮禁城,位於都城中部略偏東北,在今東南大學一帶,是東晉和南朝諸代政治、軍事和思想文化 的統治中心,代表了「六朝金粉」的興衰。當時皇宮的規模很大,僅東晉的宮內大小殿宇就有三千五百多間,至南朝四代,更是重樓四起,殿閣櫛比, 以後台城在歷史上屢遭破壞。梁大同十二年(546年)侯景之亂,梁武帝餓死台城,陳太建十二年(580年)隋兵南下,活捉陳後主於胭脂井中,到了五代十國,楊吳先後三次築金陵府城,台城被徹底廢除。台城雖無跡可尋,但卻名揚天下,「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歷史文人墨客 來到金陵,總忘不了去台城憑吊一番,留下了不少難忘的詩文
台城是東晉、南朝皇帝辦公居住的宮城。唐代著名詩人韋庄曾在此憑吊:"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詩句膾炙人口。世事滄桑,古台城早已盪然無存。據專家考證,台城在今東南大學一帶,後人據韋詩將玄武湖之柳與台城連在一起,並將雞鳴寺後的一段明城牆附會為台城。台城至太平門段城牆長1.7公里,登臨城上,東眺鍾山龍蟠蒼翠,北賞玄武十里煙柳,南觀九華塔影婆娑,西覽雞鳴黃牆青瓦,古剎鍾聲盪氣回腸。
否則則是台州了,很多台州學校,企業都稱台城XX
❺ 台城街道的歷史沿革
舊稱「新寧城」,建於1499年(明弘治十三年)。1938年新寧城改稱為縣城鎮。建國後改名為台城鎮。1958年稱台城公社,1983年改區,1987年撤區建鎮。1997年,台城鎮位於市境北部,面積18平方千米,人口10萬,轄東雲、環南、南塘、城東、城南、城西、城北、倉下、石花9個管理區(居委會),鎮府駐縣前路。2001年9月,台城鎮與原附城鎮合並,組建成新台城鎮,鎮政府駐地設在富城大道3號。2006年,撤銷台城鎮,設立台城街道辦事處,8月11日掛牌成立。
❻ 台山有什麼名勝古跡
台山,位於廣東西南部,是一座歷史悠久僑鄉名城。市境南鄰南海,海岸線綿長,境內有大小島嶼95個,以川山群島中的上、下川島面積最大。上川島157平方公里,是廣東省內最大的海島,下川島98平方公里,兩島以迷人的海島風情及特色風俗,成為台山旅遊的一大亮點。另外,赤溪銅鼓灣、黑沙灣,北徒浪琴灣等沙灘,也是構成了台山海濱風貌的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除了海島、沙灘,台山也不乏熱力溫泉與生態野趣。知名景點星羅棋布:康橋溫泉、富都溫泉、喜運來溫泉、北峰山漂流和鳳凰峽漂流。而綿長的海岸線,也供應了豐盛的的海產,海鮮和海產美食自然成為了台山的另一賣點,台山咸魚、蝦醬、海宴黃油蟹、水步黃鱔飯、汶村五味鵝等美食,愛玩之人,愛吃之人,有福了。最後,悠久的僑鄉歷史,也賦予了這偏熱土特別的文化底蘊,碉樓、飄色,非比尋常。
下川島
王府洲旅遊中心
位於下川島的南部,沙灘長1.6公里,王府洲旅遊中心食、住、行、玩配套完善,陸島客運有旅遊快船和豪華巴士,是理想的度假聖地。
王府洲島
位於南澳灣東南面約1海里,與王府洲旅遊中心隔海相望,面積1.86平方公里。島上風光旖旎,青山碧嶺,氣候宜人。
觀音山
位於下川島中部偏南,海拔434米,山頂有一個方圓直徑10多米的平台,周圍分布有10座小石山酷似蓮花,平台中央有座形似觀音、面向大海的岩石,人稱「觀音石」,也稱「觀音坐蓮」。
掛榜灣
得名於民間傳說:下川島有一處雄奇的川峰,名為觀音山,山勢高峻,傳說觀音到南巡遊,因留戀下川島的山清水色,點化山石,成為座蓮,又置金鼓石,並在此長住,各路神仙聞訊後紛紛前來朝拜,恭賀觀音有了「故鄉」,因神仙們上島後需簽名報到(古稱「掛榜」),因此掛榜灣留下了百名神仙的道號仙蹤。傳說中神仙們登島的這個海灣,便被人們稱之為掛榜灣。
牛塘灣
位於下川島的中南部。牛塘灣有一塊奇石,突出於地面,兀立於山崖之下,延伸到海灘,這就是龍脈石。從下川碼頭有車可直達牛塘灣。
獺灣
位於牛塘灣東2.5公里,是一處封閉型的海灣。傳說,月佬按星辰捏泥人,然後用紅線分別系住兩個情人的腳,這兩人便會成為幸福夫妻,但有時泥人被雨淋了,摔壞了,月佬辨不出他們的本來面目,就把他們放在獺灣,自由選擇紅繩。
川東大灣
位於下川島的東部,天然沙灘浴場全長3公里,海邊松樹成林是理想的旅遊度假聖地。
上川島
海灘
上川島有很多迷人的海灘,最受歡迎的是飛沙灘(4800米)、金沙灘(5200米)、銀沙灘(800米),三者之間相隔僅一公里,雖然各沙灘風姿各異,但均呈現出沙質潔白細膩、海水清澈見底、沙灘平緩寬闊、海浪多而不大、腹地林木鬱郁蔥蔥的特點。飛沙灘旅遊區的基礎服務接待設施完備,並設有滑落傘、水上摩托艇等娛樂設施,是上川島旅遊接待中心。而金沙灘、銀沙灘尚未開發,仍保存其原始古樸的海濱風光,別有情調。
廣東省獼猴保護區
在上川島東北角,保護區三面臨海,有26公里長的海岸線,主要保護獼猴及其棲息環境,保護區內大約棲息著500多頭獼猴。由於海島與大陸隔絕,這里的獼猴是最純種的,所以被選為國家級的獼猴研究基地。護猴人海螺號子一響,成群結隊的獼猴便從四免八方飛奔而來討吃。獼猴會游泳,喜歡模仿人,搶食遊人手中物品,這時,遊客可賞猴、戲猴、耍猴、
方濟閣紀念園
是紀念被天主教譽為「最英雄的先鋒戰士和最偉大的傳教士」方濟各·沙勿略的建。方濟各於公元1552年到達上川島,同年病逝於上川,現內設教堂、紀念碑、石像等。
樂川大佛
坐落於飛沙灘與金沙灘之間,其高6.8米,佔地面積1650平方米,同時還有媽祖閣、八仙過海、寶鴨女神等人文景觀,是遊人尋仙拜佛之地。
沙堤漁港
為廣東省五大漁港之一,位於上川島南部,驅車僅需20分鍾便可到達。「漁港晚霞」為其一獨特景觀,同時還可進行垂釣、龍舟競賽、環島游、體驗漁家風情等活動。
沙螺灣原始次生林
位於島內最北端,面積約三萬畝,山上溝壑幽深,怪石林立,溪水潺潺,林深樹密,葉茂枝虯。其內棲息著五千多隻妙趣橫生的獼猴和其他一些珍稀動物,是開展探險及「森林浴」的良好場所。
棋盤山
位於島內西南部,因其山勢險峻,曾是張保仔反清紅色幫的大本營,傳說張保仔在此處藏存有大量的金銀財寶,此外,棋盤山還有大量千姿百態的山景石林,是遊客訪古尋寶、登高覽勝之處。
紅樹林和竹柏林
紅樹林被譽為「海底森林」,海水漲潮時,僅有樹冠露出水面,婆娑起舞,別有一番情趣。在大灣灘塗上保存有數百畝紅樹林,在此還可進行打網柝,滑泥板等娛樂活動。竹柏林主要分布在金沙灘沙堤上,其形優美,枝葉濃綠,可作庭園綠化和盆景植物,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
台山其他景點
黑沙灣
黑沙灣海浴場位於台山市赤溪半島銅鼓灣,距離海角城度假村約10分鍾車程,沙灘長1.5公里,是世界罕有的黑色沙質海灘。黑色的細沙是由於海洋特定環境形成的帶黝黑的次生礦「海綠石」,經過億萬年的太平洋海浪淘洗,海綠石受海流影響,被搬運至近岸,再經過海浪推帶到岸邊,形成沙灘。經過漫長的歲月洗禮,沙灘非常平緩,沒有坎坡,一直延伸到對開小島(土地名:小排仔、大排島)。沙子黑色、細膩、柔軟,將黑沙塗在身體,可美容、保健、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
門票:10元。(未包含淡水沖涼5元)
聯系電話:0750—5277025
傳真電話:0750—5278743
地 址:台山市銅鼓黑沙灣
北峰山漂流
位於古兜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省級森林公園原始峽谷之中,漂流河段全程4公里,需時1時20分鍾。自然保護區內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天然峽谷賦予北峰山漂流與眾不同的特色,集瀑布、深潭、奇石、密林、珍稀動植物、沙灘於一身,在全省獨樹一幟,自然景色之美令人為之驚嘆。全程80多米的落差,密林之下,瀑布飛舟,在峽谷中穿石繞壁,凌波逐浪,融逍遙漂與勇士漂於一體。途經長城峽、瀑布潭、巨石灘、小龍峽、大龍峽等「五大」奇觀仙景,每個落差均達到5米以上,激情無限,在有驚無險的強刺激中使您成為真正的勇士,令您盡享大自然狂野感受。 溯溪探險位於距場部5公里的鳳山坑景區,在山高林密的山澗中,沿途兩岸青山相夾,奇石、巨石如天外來客散布在溪谷中,其下溪流潺潺,水潭疊疊,山幽鳥啼,奇瀑飛瀉如銀飄雪,人如進入天然氧吧(平均負離子在5萬個/cm3 以上),您在享受驚險刺激中過浮橋、攀岩石、涉水、坐滑索、爬軟梯、跳繩網、穿密林、過鐵索橋,挑戰自身極限。
❼ 台山廣大歷史台山市廣大中學,始建於1946年,前身為 「台山市第三中學」。1980年,更名為「台山市廣大
廣大中學的校史很容易在網路找到的。要不你上75one台山同學網問人。
❽ 廣東台山古代是什麼地方
台山市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鄰港澳,南臨南海,有「全國第一僑鄉」、「台山幅員面積3286平方公里。
春秋戰國時期,今台山境域屬甌越地。
秦統一六國後,征服甌越,置南海郡,今台山境域在其中。
秦末大亂,趙佗占據嶺南,歸漢後,封南越王。其統治范圍,包括今台山之境域。
東漢時期,歸屬南海郡四會縣。
三國吳太平年間,屬廣州南海郡。
晉恭帝二年(419)分南海立廣州新會郡,今台山境域附屬新會郡盆允縣。
南朝時,今台山境域隸屬不變。
隋朝廢新會郡、平陳郡,並入南海郡,今台山境域屬南海郡新會縣。
唐武德四年(621),以新會、義寧二縣而置岡州,今台山境域附屬岡州。貞觀十三年(640),廢岡州,復歸廣州新會縣。
宋代屬廣南東路廣州新會縣。
元代隸屬江西行中書省廣州路新會縣。
明代弘治十二年(1499)建縣,隸屬廣東布政司廣州府。
清代隸屬不變。同治六年(1867)四月,土客分治,成立赤溪廳,直屬廣東布政司。
民國元年(1912)赤溪廳改為赤溪縣,隸屬粵海道。
民國9年(1920)廢道制實行省轄縣,台山縣、赤溪縣隸屬廣東省政府管轄。民國21年(1932)6月,實行縣政督察制,台山縣先後屬第一區、第十區行政督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廣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1952年5月,台山、赤溪兩縣隸屬中共粵中專區。
1952年5月至1956年2月隸屬中共粵西專區(1953年赤溪撤縣為區,歸並台山縣)。
1956年3月至1959年1月隸屬佛山專區。
1959年2月至1961年4月隸屬江門專區。
1961年4月至1963年6月隸屬肇慶專區。
1963年6月15日至1983年5月4日劃歸佛山專區。
1983年5月5日改制市轄縣,由江門市管轄。
1992年4月17日,撤銷台山縣,設立台山市。駐台城中山路。
❾ 台城柳的典故什麼
梁武帝蕭衍的二皇子蕭綜自幼深得父皇寵愛,一天叔父告訴他:這么寵愛你的爸爸並不是你的親生父親。是你現在的爸爸謀權篡位,殺害了你的親生父親,不僅改朝換代,還擄走你的媽媽,組成新家庭。蕭綜聽了非常生氣,就在百官宴席質問梁武帝:你說,我是不是你的親生兒子?
當著文武百官的面這么一鬧,梁武帝臉上無光,親生母親吳淑媛也氣得流產了。梁武帝勃然大怒就把曾經心愛的假兒子貶為庶民。
蕭綜跟著叔父蕭寶夤投奔北魏,然後就起兵造反,蕭衍出於父子情,說:如果能解你心頭之恨,你就殺了我吧?也同樣出於父子親情,「殺,還是不殺?」這對蕭綜來說是個問題。
(9)台山台城歷史擴展閱讀
《台城柳》一劇以南梁歷史時期為背景,講述了梁武帝的二皇子蕭綜與梁武帝蕭衍、叔父蕭寶夤的一段傳奇歷史。家仇國恨、興衰生死、親情、愛情交織在一起,展現了人物繁雜的內心活動和情感糾葛。
《台城柳》既是「宣南俱樂部」2018年的收官之作,也是2019的開年大劇,「宣南俱樂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台城柳》一劇的看點是「兩下鍋」的表演形式。
其含有河北梆子和京劇兩大劇種,運用多重空間手法來體現人物的悲慘命運,演繹一段別具一格的歷史傳奇。此劇不僅有河北梆子悲壯激昂的豪邁演繹,更有京劇蒼韌有力的表現。
《台城柳》的劇本曾獲「第四屆老舍青年戲劇文學獎」優秀作品獎。
❿ 台城的介紹
台城段城牆,位於南京城內北極閣北麓、玄武湖以南,從解放門向西延伸出的一段明朝城垣,現在這段城牆上設有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館。明太祖朱元璋築應天府城時,原計劃將這段城牆向西修至鼓樓崗並與石頭城相接,後來在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新築後湖城」,這一段城牆便遭廢棄。這段城牆以條石為城基,城基之上用明初燒制的城磚包砌,長253.15米、高20.16米(其中條石城基高7.36米、城磚部分高18米),西端寬9.8米,東端寬10.3米。明代後多將這段城牆附會為東晉至南陳時期的台城,並訛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