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駿眉歷史
A. 金駿眉發明人是叫江俊德嗎
金駿眉發明人是江元勛、首泡金駿眉製作人是梁駿德、你把他倆記成一個人了........
江元勛是正山堂前身、也就是元勛茶業法人,提出了金駿眉的思路
梁駿德當時是元勛茶業的茶師,受命執行和製作了首泡金駿眉,後離開元勛自創品牌「駿德」
元勛經多年研發改進,在2008年上市金駿眉,後更名「正山堂」
B. 金駿眉是什麼
[1]首創於2005年,是在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傳統工藝基礎上進行改良,採用創新工藝研發的高端紅茶,它的誕生填補了國內市場無高端紅茶的空白,其名寓意:希冀金貴之茶猶如駿馬奔騰般發展。金駿眉原料產自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方圓565平方公里的原生態茶山,手工採摘後由茶師精心製作,每500克金駿眉約需6~8萬顆芽尖。
正宗外形條索緊秀,略顯絨毛,雋茂、重實;色澤為金、黃、黑相間,色潤;開湯湯色為金黃色,清澈有金圈;其水、香、味似果、蜜、花、薯等綜合香型;啜一口入喉,甘甜感頓生,滋味鮮活甘爽,高山韻顯,喉韻悠長,沁人心脾,彷彿使人置身於森林幽谷之中;杯底冷、熱、溫,不同時嗅之,底香持久、變幻令人遐想,連泡12次,口感仍然飽滿甘甜;葉底舒展後,芽尖鮮活,秀挺亮麗,葉色呈古銅色。總之,金駿眉實屬可遇不可求之茶中珍品。乃世界紅茶之頂尖。
C. 現在哪些才是真正的金駿眉
發明的時候梁駿德是在江元勛廠里仁制茶負責人,所以是梁親手做的,所有的有品牌的金駿眉都是假的,或拼配摻假的,應為沒有那麼多正山小種的芽可以做,好一點的用附近外山小種的芽,還有用黃觀音的芽做的,還有用梅占的芽做的,比較差的用福雲六號的芽做,還有其他大白小白之類,要喝正宗金駿眉要認識桐木關茶茶農,會做茶的茶農有製作幾斤十幾斤正宗金駿眉的能力
D. 金駿眉的特點是什麼
金駿眉的原料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海拔1500~1800米高山的原生態小種野茶鮮葉,僅採摘芽尖部分,由熟練的採茶工手工採摘,每天只能采芽尖約2000顆,之後結合正山小種傳統工藝,由茶師傅全程手工製作,每500克金駿眉需數萬顆芽尖。
金駿眉的品質特點是:干茶外形細小而緊秀,顏色為金、黃、黑相間,細看,金黃色的為茶的絨毛、嫩芽,湯色金黃,其香氣滋味似果、蜜、花、薯等綜合香型,滋味鮮活甘爽,喉韻悠長,沁人心脾,十餘泡口感仍然飽滿甘甜,葉底舒展後,芽尖鮮活,秀挺亮麗,為可遇不可求的茶中珍品。
金駿眉
E. 金駿眉創始人是江元勛還是梁俊德
金駿眉創始人是江元勛。
金駿眉茶,屬於紅茶中正山小種的分支,原產於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村。由正山小種紅茶第二十四代傳承人江元勛帶領團隊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通過創新融合於2005年研製出的新品種紅茶。
在第六屆海峽兩岸茶博會期間,記者專訪了正山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元勛先生,了解到,金駿眉是2006年以後,在傳統正山小種的基礎上創新研發的。紅茶發展的關鍵是創新,客觀地講,金駿眉的出現填補了國內紅茶400年來沒有高端茶的空白。同時,撬動了全國紅茶的銷售杠桿。
(5)金駿眉歷史擴展閱讀:
金駿眉製作者梁駿德。
梁駿德從事茶葉加工審評工作50餘載,系金銀駿眉首泡製作者,2005年6月北京張、閻二位客人向梁駿德師傅提出用芽頭製做頂級小種紅茶,當時採摘了1.5斤鮮葉,製作出了不足半斤干茶。
2005年6月22日製作出的第一泡「駿眉」(命名由來:北京客人說此干茶外形條索緊結似人眉毛,又因是梁駿德師傅製作為此取梁駿德師傅一個「駿」字,所以命名「駿眉」。
第二年北京兩位客人又來到武夷山問梁駿德師傅可不可以採用一芽一葉做,梁駿德師傅說全芽頭都可以,一芽一葉的就更好做了(因為帶葉的更好萎凋)。
於是當時製作出來為了區分等級才有「金駿眉、銀駿眉」之分)梁駿德師傅用烘烤箱進行烘乾,所以現在的金駿眉有股淡淡的蜜香味,也正是因為這道工序的改變才使得金駿眉如此的火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駿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江元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梁駿德
F. 貢眉的歷史來源,金駿眉屬於什麼茶
金駿眉茶,復屬於紅茶中正山制小種的分支,原產於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村。
貢眉又稱為壽眉,屬於白茶,主產於中國福建省的南平市的松溪縣、建陽市、建甌市、浦城縣等地。貢眉以菜茶茶樹芽葉製成,以區別於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樹芽葉製成的「大白」毛茶。以前,菜茶的茶芽曾經被用來製造白毫銀針等品種,但後來則改用「大白」來製作白毫銀針和白牡丹,而小白就用來製造貢眉了。清代蕭氏兄弟製作的壽眉白茶被朝庭采購,當地人把朝庭采購的物品稱作貢品。貢品壽眉白茶(簡稱「貢眉白茶」)稱呼來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