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地理圖像系統

地理圖像系統

發布時間: 2021-08-14 17:35:14

Ⅰ Gis地理系統運用

多的很啊
GIS應用
人類發明了三種重要的信息交流方式:語言、音樂和圖畫,而圖畫是其中最古老的。觀看先於語言,兒童學說話:先觀看,後辨認,再說話。一幅畫抵一千字。人類對圖形圖像有一種本能的親近感。圖形圖像比一般的文字語言更易於理解。一般人對圖形圖像的理解是閱讀文字的5萬倍。圖菜圖像是一種高效的信息交流模型。並且據統計,人獲取的有關現實世界的信息中,大約有90%是以各式各樣的二維或三維圖形圖像的方式取得的。人類的文字語言具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過到很高的水平,是人類目前主要的交流方式。但文字語言從時空維上看,有它的局限性。文字語言是把空間維轉化為時間維來表現現實世界。人閱讀理解這種文字語言,是以串列逐步展開的章節方式進行的。而圖菜圖像方式,直接在空間維上展開,人是以並行的方式處理信息,如果配合計算機的動畫技術,即把「瞬間」保留的圖形圖像片段連結起來,在時間維上展開,那麼就實現了以時空四維方式表達客觀世界。所以,圖形圖像動態方式具有時空動態現實世界相同的維數,是一種較完善的信息表達和交流模式。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和人類的進步,圖形圖像信息交流模型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和研究。計算機圖形動畫技術的發展,網路可視化,虛擬現實技術給人類帶來的不可低估的影響,視覺文化的形成,都說明圖形圖像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和作用,也預見示了人類未來信息社會交流和思維方式的趨勢,對圖形圖像信息交流方式的更加偏愛。計算機技術,尤其是計算機圖形學的發展是圖形圖像信息交流方式普及與加強的重要推動力。
可視化是指在人腦中形成對某物(某人)的圖像,是一個心智處理過程,促進對事物的觀察力及建立概念等。
新的計算機技術如計算機圖形學、信息高速公路、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都是都是可視化的技術基礎。虛擬地圖、動態地圖、交互交融地圖、超地圖。
上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基於計算機的地理信息系統開始形成時,就利用計算機圖形軟更件技術,把地理空間數據的圖形顯示與分析作為基本的不可缺少的功能,GIS的可視化要早於科學計算可視化的提出。80年代末,真三維GIS及其體可視化成為當前GIS的研究熱點。隨著全球變化,區域可持續發展,環境科學等的發展,時間維越來越被重視。而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如處理速度加快,處理與存貯數據的容量加大,資料庫理論的發展等使得動態地處理具有復雜空間關系的大數據量成為可能,從而使得時態GIS、時空數據模型、圖形實時動態顯示與反饋等的研究方興未艾。
1、 文物資源調查
通過電子地圖,反映本地區內文物及遺址的分布、以及管理保護情況。通過GIS系統的分析,獲得文物及遺址的分布規律,是否得到有效的保護與管理,為決策者提供最佳的保護和合理利用的建議。
2、 遺產地規劃與建設
規劃以於遺產地的有效管理與保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規劃的過程中,體現著決策者對整個遺產地的定位,現狀和發展認識。要作到科學決策。利用GIS系統,把遺產地的文物資源、環境、人口分布、交通狀況、經營服務設施情況等數據集成在一起,通過空間和數理統計分析,得到遺產地的總體規劃。
3、 災害預測
通過對遺產地所在地區地質、水文、環境等數據的收集,利用GIS技術對地震、水災、火災等災害發生情況進行預測,及時提供應急處理措施建議,加強文化遺產防災、抗災能力。地質災害及地質變化對文物遺址的影響。
4、 環境管理
GIS技術應用於環境管理,主要有如下方面的功能:
管理和儲存環境基礎資料庫;提供環境管理的數據統計、報表和圖形;建立環境污染的模型,為環境管理決策提供支持。通過對環境質量分析,掌握環境因素對文物和遺址保護的影響,以便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5、 設備設施管理
GIS在電線電纜、給排水管道、輸油、供氣等地下管線的可視化管理。

地理信息系統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一個跨學科的新科技,涵蓋的理論和技術來自於幾個傳統的學科,包括:地理學、地圖學、測量學、數學、信息科學等。就應用方面而言,它所涉及的領域更為廣泛,如:環境影響評估、資源管理、土地規劃、城市和區域計劃、交通管理、森林經營、交通運輸規劃、生態保持、考古調查等,凡需要涉及地理因素或空間信息的問題,都可以利用GIS技術。
文化遺產地是得到國家認可,具有代表性、特殊的珍貴文化遺產。由文化遺產管理機構代表國家進行管理,並使之能夠可持續發展,永久保存,發揮其教育研究和休閑娛樂的功能。由於文化遺產其所具有重要和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往往成為重要的旅遊資源。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長,人們對通過旅遊觀賞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歷史古跡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而且黃金周等假期更延長了人們的休閑時間,使人們的出遊具備了更充分的條件。因此文化遺產地則面臨著日益增長的旅遊壓力,不斷增長的觀眾數量,對周邊的服務設施的需求不斷加大,所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都對文化遺產的管理與保護帶來巨大的沖擊。面對這種旅遊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如何做到科學管理、有效保護、合理利用,既要為文化遺產的保存創造最佳條件,又要兼顧觀眾日益增長的需求,是文化遺產地管理保護工作面臨的一項大考驗。而文化遺產地區豐富的文化資源、環境因素以及社會經濟資料,如果能夠利用地理信息系統的功能來進行整合和分析,並為管理者提供便利的登錄、查詢、決策分析以及環境監測的功能,必定會有效地提高文化遺產地的管理與保護水平。
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功能:測量、制圖、模擬、監測。
測量:空間信息的管理與分析工作,往往需要進行距離、面積等因素的測量,甚至由基本的測量來推導出更多的數據,如從地形高度可以推算出坡度、坡向等,進一步分析地質穩定性。地理信息系統的分析計算功能,可以由基本資料推算出許多決策分析所需的數據。
制圖:地圖是地表現象的一種模型,具有傳播、儲存和分析的功能。現有的地理信息系統,大都具備繪制和輸出地圖的功能。當決策分析者需要以圖形來展現空間信息時,地理信息系統可以提供繪圖功能。
模擬:空間和環境的決策分析中,常需利用模型來預測大尺度或長時間的地理現象的變化。地理信息系統本身是一套電腦系統,具備高速成的計算能力,又可以分析模型所需的參數,可以方便空間模型的建立和測試。
監測:地理信息系統提供彈性的資料收集與更新功能,可以整合遙感影像、自動記錄資料、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以進行監測管理。空氣和水質指標的即時監測,就可以和GIS結合,提供及時的管理策略。
面對管理的范圍的擴大,遊客數量的增加,因對方法之一就是採取「業務自動化」。統籌文化遺產地的規劃、設計、經營、建設以及管理等業務,積極推動GIS的研究發展和應用,通過提高效率來彌補人力不足,並提高管理、服務的質量。GIS在對文化遺產資源的研究、監、研究、管理,以及觀眾教育、安全、信息等方面都提供了更有效率的服務工具。
美國國家公園應建立的數字化基本圖層與應用:
1、 基本地理信息圖層:
基本地圖:包括公園邊界圖、山嶽分布圖、河流水系分布圖、道路及步道分布力、地質結構圖等。
生物資源圖:包括野生動物敏感棲地、植被圖、濕地分布圖、野生動物分布圖、河川流域管理區圖等。
文化資源圖:文化地景分布圖、歷史區域或史跡位置圖、考古遺址圖、人類文化或民俗資源圖。
景觀圖:特別景觀區或景點分布圖、重要視域圖、景觀河流或景觀廊道分布等。
自然環境圖:地質災害區、洪泛區域圖、土壤圖、落石及易崩塌區等。
資源空間分析
分析需求包括:土地適宜性分析、棲地評估、視域分析、坡度水文與流域分析、土地利用分類分析與規劃、交通動線規劃、基本資料建立與圖層管理。
經營管理
設施管理:工作人員使用GPS,再利用GIS系統繪制各項設施及使用狀況的追蹤圖,用來產生高品質的公園設施及路徑分布圖,檢測園區內的各種服務設施品質,並規劃未來的檢查路線。
資源調查/環境監測
基於保護工作和科學研究的需要,文化遺產地必須進行資源調查、登記和長期監測等,以提出管理上的需求。
長期生態監測:在同一樣區系統及圖層處理下,可提供各不同植物或動物資源普查登錄及研究記錄基準,其長期資料除具有學術價值外,更可對棲地品質或生態演替過程狀況做有效監測與維護。
文化資源管理:對於歷史或文化驗室遺址的位置及其周邊居民點的分布情況進行登記,有助於利用當地資源,共同維護文化資源。
植物與燃料分析:數字化的植物地圖用來製作更詳盡的燃料地圖,而燃料地圖將會是防火策略規劃的有效輔助工具。將燃料地圖與植物圖、文物遺址及建築等地圖重疊,即可制定防火策略。
遊客服務:在遊客服務方面,管理者可利用GIS,提供更快捷的游覽信息服務、安全警示、安全服務系統、解說服務,更可藉助巡檢,對園區內資源損害或設施損壞情況提供立即回報渠道,以便快速修復。
游覽信息服務:由GIS對園區資源系統的建立,遊客可從頁上或遊客服務站上取得園區地圖、游覽參觀路線、景觀特色及分布圖、園區內外住宿餐飲服務設施分布等信息。遊客還可利用觸摸屏來使用GIS信息,以了解所在的位置的景觀資源或尋找可用的休息場所。
安全信息:對於潛在危險地區(如落石、陡坡、大型野生動物出沒區、易發生擁堵的地區等)、季節性天然災害警告、求救設施位置、安全服務系統、救難系統等信息均可事前提供查詢服務。
解說服務:可提供解說與教育服務設施的位置、使用時間、預約系統,以及各項資源分布與解說資料等服務,也可對講解員培訓提供更便捷的信息。
博物館之友:利用信息的交流,可建立交互性的博物館之友網路,增加社會對文化資源的保護與文化遺產發展的支持。
信息服務:在互聯網上提供GIS資源的查詢和下載。
GIS在文化遺產地應用分析
規劃管理工作:主要負責土地利用的規劃與管理,包括擬開發與建設區域的細部計劃設計或初步審核、土地使用分區申請的審核、用地的獲取、相關法律法規的研究。GIS能夠提供整個區域資源的查詢、分析、用地適宜性和合法性查詢等功能。
基礎建設工作:負責文化遺產地內各項設施工作和的建設規劃、設計,以及工程建設的發包施工與監督管理等。GIS能夠提供區域內的自然環境信息、潛在災害區、環境敏感區、交通道路系統、建築物及設施分布等信息,並可提供給管理者進行全區工程施工分布與監督、水土保持監測與區域狀況監測。
服務設施管理:主要負責遊客服務設施的規劃與管理維護,GIS的應用包括:
設施養護方面:包括公共服務設施檢測與修護、道路設施檢修維護、步道及附屬設施檢測維修等,GIS可協助各項設施的分布、登記與查報系統更有效率。相關資料可包括設施分央、設施例行檢查路線圖、道路系統(含設施)、步道系統(含設施)、歷史災害損害分布圖、維修登記圖等;而道路或步道沿線地質、地形、水文、微氣候、生物棲地、史跡與文化遺址、潛在災害區、環境敏感區等資料則可提供檢查及維修人員的參考。
園區清潔維護:包括步道及道路垃圾清運、游覽區環境清潔與維護等工作,GIS可提供在災害區、環境敏感區、步道系統、道路系統、環保設施分布、清運路線圖等信息。
園區綠化植物養護:GIS可建立原生樹種分布、園藝植物分布、微氣候、土壤分析等信息;並對植物病蟲害的分布進行監測。
參觀服務與安全管理:可利用GIS建立園區內外參觀服務的網路查詢、並建立災害預警、遊客安全通報、救難途徑部署計劃等系統。所需涵蓋的資料庫包括:園區內外參觀服務設施分布、觀眾統計與分布信息、住宿設施分布、服務設施檢測記錄、頻道系統、道路系統、潛在災害區、環境敏感區、火災分布、救難路徑、疏散路徑、求救設施分布等。
文物保護與管理:負責園區內文化資源的調查研究、保護與管理。GIS應用包括:
文化資源調查研究:GIS可協助研究人員有系統進行曲文物資源定期調查資料登記、研究計劃成果分析與登記處等工作。
資源管理與監測:GIS可協助重要文物遺址分布、火災監測、環境長期監測所需資料的分析。環境長期監測資料包括:地質、地形、水文、氣候、動物分布、植樹物分布、文物遺址、潛力在災害區、火災記錄、環境敏感區(各項資料需定期更新)等。
文物保護區管理與監測:GIS可協助文物保護區狀部各項資源的登記,核心保護區人文及自然環境的變遷監測,依據資源狀態決定對文物保護區的管理、保護、開發與利用策略。
宣傳教育工作:主要負責遺產地文化資源的講解與宣傳、教育活動的推廣、出版物的製作、講解人員的培訓、博物館之友或當地居民的聯系、參與和宣傳等工作。GIS可提供各種信息的查詢和推廣。
地理信息一般指在某一特定時間及空間范圍內,依據某種物性量度或計數所獲得的資料,又稱地理數據。傳統上可以將地理資料分為兩大類,一手資料與二手資料。
一手資料:自行從做實驗分析、實地野外考察、訪談、調查計測或問卷調查等,以取得原始的直接資料,稱為「一手資料」,然後將這些野外取得的資料帶回室內加以分析統計,整理成為可以使用的數據和資料。
二手資料:從各種研究期刊、論文、統計年報、方誌和地圖等,擷取、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以整理、分析這些間接資料,稱為二手資料。

即時信息的提供:例如交通狀況、氣象及緊急事件。
線上服務的提供:如觀眾服務、填寫並統計觀眾調查表。
電子手冊:以電子手冊的方式呈現網站,內容包括電子地圖、新聞、服務等。
6A理念(Anyone,Anytime,Anywhere,Anyway,Any Device,Any Service),期望有一個信息交換平台,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通過任何設備,來享受任何服務。
虛擬實現技術則讓地理環境的展現更為逼真。虛擬現實的技術有四個主要元件:感應顯示配備、實境地引擎、控制軟體和座標引擎。實境引擎可以立即處理視覺、、聽覺、觸覺的環境。控制軟體負責使用者以及虛擬環境間的互動關系。座標引擎存有描述個別虛擬環境的二維粉間狀況的電腦圖像資料。使用者看到虛擬現實當然與實際有所差別,不過卻可以幫助人們,完成許多無法在實際環境中真正看到的細節。

操作介面:需要友好的介面,許多人還不太擅長操作計算機,更不用說GIS了,所以GIS的操作必須要能考慮一般人的使用習慣,提供必要的幫助。GIS的功能與界面也要能從提供專家使用的層次,轉換到提供一般人使用的層次。
賦予意義:大量的展示技術,如何應用在有意義的方面。例如:虛擬現實技術,目前廣泛被當成一種玩具,這種展現方式的實質意義與價值,需要進一步地理清。虛擬現實的展現,可以鎖定在幾個明確的對象。A觀光與潛在的遊客;B強化地標展現,增進居民對於當地環境的了解,建立共同的記憶。
標准與規范:空間信息在整個資料庫中,僅僅是冰山一角,這些資料如何和正規的屬性資料庫結合?特別是現在GIS發展已經朝向所謂的開放式架構,XML等網路的共通語言也逐漸普及。GIS數據的規范化與標准化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Ⅱ 谷歌地球的地理坐標系統是什麼

Google Earth採用的3D地圖定位技術能夠把Google Map上的最新衛星圖片推向一個新水平。用戶可以在3D地圖上搜索特定區域,放大縮小虛擬圖片,然後形成行車指南。此外,Google Earth還精心製作了一個特別選項——鳥瞰旅途,讓駕車人士的活力油然而生。

Google Earth主要通過訪問Keyhole的航天和衛星圖片擴展資料庫來實現這些上述功能。該資料庫在上星期進行了更新,它含有美國宇航局提供的大量地形數據,未來還將覆蓋更多的地形,涉及田園,荒地等。

地理坐標系是用於確定點在地球上位置的坐標系。某一特定的地理坐標系是由一個特定的橢球體和一種特定的地圖投影構成。

絕大多數的地圖都是遵照一種已知的地理坐標系來顯示坐標數據。例如,我國1:25 萬地形圖,其橢球體採用的是1975 年國際大地測量協會推薦的參考橢球體,而投影是高斯一克呂格投影。經緯度坐標系是最常用的地理坐標系,這個坐標系可以確定地球上任何一點的位置。

(2)地理圖像系統擴展閱讀

谷歌地球(Google Earth,下同)相較於其他地圖網站功能的一個優點是:能夠讀取地面任一點的三維坐標——經度、緯度和海拔高,不需要用戶注冊登錄和數據使用許可授權。

但是谷歌地球的數學精度究竟達到多少?在國內少見精度檢測和權威認定的報道。而弄清楚谷歌地球的精度至少在以下兩個方面是有意義的:

(1)便於用戶對使用谷歌地球精度和可靠性的了解。

(2)有利於調整和完善我國網站地圖(網路地圖、高德地圖、天地圖等)數學精度限制政策。

Ⅲ 簡述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的聯系與區別

地圖制圖學在理學的范疇上來說,其實應該叫: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從工學的角度來說應該叫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
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時又稱為「地學信息系統」或「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它是一種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地理信息系統處理、管理的對象是多種地理空間實體數據及其關系,包括空間定位數據、圖形數據、遙感圖像數據、屬性數據等,用於分析和處理在一定地理區域內分布的各種現象和過程,解決復雜的規劃、決策和管理問題。
GIS的物理外殼是計算機化的技術系統,它又由若干個相互關聯的子系統構成,如數據採集子系統、數據管理子系統、數據處理和分析子系統、圖像處理子系統、數據產品輸出子系統等,這些子系統的優劣、結構直接影響著GIS的硬體平台、功能、效率、數據處理的方式和產品輸出的類型。 GIS與測繪學和地理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大地測量、工程測量、礦山測量、地籍測量、航空攝影測量和遙感技術為GIS中的空間實體提供各種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定位數;電子速測儀、GPS全球定位技術、解析或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遙感圖像處理系統等現代測繪技術的使用,可直接、快速和自動地獲取空間目標的數字信息產品,為GIS提供豐富和更為實時的信息源,並促使GIS向更高層次發展。地理學是GIS的理論依託。有的學者斷言,「地理信息系統和信息地理學是地理科學第二次革命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如果說GIS的興起和發展是地理科學信息革命的一把鑰匙,那麼,信息地理學的興起和發展將是打開地理科學信息革命的一扇大門,必將為地理科學的發展和提高開辟一個嶄新的天地」。GIS被譽為地學的第三代語言——用數字形式來描述空間實體。
由計算機系統、地理數據和用戶組成的,通過對地理數據的集成、存儲、檢索、操作和分析,生成並輸出各種地理信息,從而為土地利用、資源管理、環境監測、交通運輸、經濟建設、城市規劃以及政府部門行政管理提供新的知識,為工程設計和規劃、管理決策服務。

地圖制圖學 cartography 是測繪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地圖及其編制和應用的一門學科。它研究用地圖圖形反映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各種現象的空間分布,相互聯系及其動態變化,具有區域性學科和技術性學科的兩重性。亦稱地圖學。傳統的地圖制圖學由地圖學總論、地圖投影、地圖編制、地圖整飾和地圖制印等部分組成。 地圖投影是用數學方法研究將地球橢球面上的經緯線描繪在平面上的問題。主要內容包括:地圖投影的一般原理,探求地圖投影的各種方法,地圖投影的變換和地圖投影的判別等。地圖投影已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亦稱數學制圖學。地圖制圖學同許多學科都有聯系,尤其同測量學、地理學和數學的聯系更為密切。測量學給地圖制圖提供地面控製成果和實測地形原圖。地理學為地圖制圖提供認識和反映地理環境及其空間分布規律的基礎。地圖制圖學的地圖投影就是以數學為工具闡明其原理和方法的;地圖內容各要素選取指標已運用了數理統計和概率論的概念;計算機輔助地圖制圖更需要各種應用數學。此外,地圖制圖學還同物理學、化學、色彩學、美學、遙感技術、計算機科學等發生聯系。
一般是地理科學 資源環境與城市規劃管理 地理信息系統 系統理論 系統科學與工程等的專業考吧 我覺得最可能還是地理信息系統的考 你自己再整理一下吧,呵呵

中學地理教學中常見的圖像系統有哪幾類

氣候分布圖、地形圖、氣壓圖、人口分布圖、降水分布圖、海陸分布圖等等

Ⅳ  地理信息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GIS)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它作為地學領域專家的有力工具受到越來越普遍的關注,開始在多個領域得到應用。

GIS是對地球空間數據進行採集、存儲、檢索、分析、建模和表示的計算機系統。它不僅可以管理數字和文字(屬性)信息,而且可以管理空間信息(圖形),並能提供各種空間分析的方法,對多種不同的空間信息進行綜合分析解釋,解決空間實體之間的相互關系,分析在一定地理區域內發生的各種現象和過程。GIS為地質學家提供了在計算機輔助下對地質、地理、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和遙感等多源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和解釋的有力工具。由於GIS具有互動式處理能力和快速運算能力,通過反復嘗試,使地質學家能夠比較容易地完善自己的知識模型。

GIS按其研究開發的目的可以分為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城市地理信息系統和企業地理信息系統等等;按其研究開發針對的范圍可分為全球的、區域的和局部的地理信息系統;按其時空模型可分為二維(位置模型)、三維(位置模型+數字高程模型)和四維(三維+時間模型)地理信息系統或動態地理信息系統。

除了軟體和硬體外,數據是地理信息系統的關鍵。GIS獲取數據的主要手段有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DTS(數字全站儀)、DPS(數字攝影測量系統)和RS(遙感技術)。

GIS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在地學界得到應用。美國地質調查局在1985年建立了GIS實驗室,鼓勵專業人員應用新技術。僅僅幾年時間在基礎地質、環境與災害、礦產資源評價和區域地質調查方面的信息管理項目即達幾十個。

GIS在地學中的應用前景很廣。信息經GIS分析處理,可繪出用常規測繪難以到達的地區如戈壁、沙漠、高原、雪山等的地形圖。目前GIS在地學中的應用主要包括:

(1)地質找礦及礦產資源預測評價

德國發射的SPOT衛星主要用於石油、天然氣及其他礦產的調查。它可對地貌進行立體觀測,產生高解析度、高精度的圖像。使用該圖像,在前期勘探階段能准確、迅速查明地形、地表露頭、岩性組合和覆蓋區地下構造的基本形態。

(2)國土資源管理

我國於1990年利用GIS建立了1:100萬全國國土資源信息系統和1:400萬全國自然資源綜合開發決策信息系統及某些省、市、縣的國土規劃與管理信息系統,用於國家與區域的經濟建設和規劃。

(3)自然災害的評估與防治

我國於1990年建立了洪水險情預報系統。在1991年我國江淮地區發生的特大洪災和1994年閩江和珠江流域等地發生的大洪災中,太湖流域的1:25萬GIS信息系統和1:20萬GIS土地規劃信息庫結合遙感圖像分別對洪水進行了監測,對災情進行了准確的評估,使洪災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日本應用GIS分析1995年大阪神戶地震引起的滑坡也是一個突出的例子。

在抗震設防區劃和抗震防災規劃方面,利用GIS編制的抗震防災規劃具有應用方便、資料實用性強和能夠實現資源共享等特點。

(4)建立地學信息庫和編制地學圖件

目前,不少國家,如美國、德國、法國、加拿大和中國等均已利用GIS進行了這方面工作。

Ⅵ 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制圖系統有什麼區別

地理信息系統:是對地理信息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建立一個資料庫。
地圖制圖系統:是地理圖像的處理和成圖製作。
地圖制圖系統包含於GIS,是GIS的子集

Ⅶ 地理信息技術的地理信息系統

通過上述的分析和定義可提出GIS的如下基本概念:
1、GIS的物理外殼是計算機化的技術系統,它又由若干個相互關聯的子系統構成,如數據採集子系統、數據管理子系統、數據處理和分析子系統、圖像處理子系統、數據產品輸出子系統等,這些子系統的優劣、結構直接影響著GIS的硬體平台、功能、效率、數據處理的方式和產品輸出的類型。
2、GIS的操作對象是空間數據,即點、線、面、體這類有三維要素的地理實體。空間數據的最根本特點是每一個數據都按統一的地理坐標進行編碼,實現對其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描述、這是GIS區別於其它類型信息系統的根本標志,也是其技術難點之所在。
3、GIS的技術優勢在於它的數據綜合、模擬與分析評價能力,可以得到常規方法或普通信息系統難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實現地理空間過程演化的模擬和預測。
4、GIS與測繪學和地理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大地測量、工程測量、礦山測量、地籍測量、航空攝影測量和遙感技術為GIS中的空間實體提供各種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定位數;電子速測儀、GPS全球定位技術、解析或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遙感圖像處理系統等現代測繪技術的使用,可直接、快速和自動地獲取空間目標的數字信息產品,為GIS提供豐富和更為實時的信息源,並促使GIS向更高層次發展。地理學是GIS的理論依託。有的學者斷言,「地理信息系統和信息地理學是地理科學第二次革命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如果說GIS的興起和發展是地理科學信息革命的一把鑰匙,那麼,信息地理學的興起和發展將是打開地理科學信息革命的一扇大門,必將為地理科學的發展和提高開辟一個嶄新的天地」。GIS被譽為地學的第三代語言——用數字形式來描述空間實體。

Ⅷ 地理信息系統和地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的區別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是理科,偏向於軟體開發,男生可以從事底層開發,女生一般做二次開發或資料庫。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是工科,第一學科是測繪,就業形勢較好

Ⅸ 地理信息系統由哪些部分組成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功能有哪些是否可以把一個圖像地圖轉化成數字地圖

一般指RS,GPS,GIS,通常簡稱3S,具體不太了解,高中教材略有提到。至於將圖像地圖轉化為數字地圖肯定是可以的,但是需專業人士、專業軟體。

熱點內容
初音的歷史 發布:2025-05-25 21:37:34 瀏覽:870
女人做什麼生意好 發布:2025-05-25 19:48:13 瀏覽:643
教育部大綱 發布:2025-05-25 19:23:37 瀏覽:960
2014高考地理試題 發布:2025-05-25 18:48:51 瀏覽:712
畫角的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25 18:23:46 瀏覽:241
初三化學第一單元試題 發布:2025-05-25 17:18:36 瀏覽:173
英語地點單詞 發布:2025-05-25 16:47:05 瀏覽:848
中國地理順口溜大全 發布:2025-05-25 15:58:28 瀏覽:657
co化學式 發布:2025-05-25 15:35:28 瀏覽:825
二年級數學余數應用題 發布:2025-05-25 15:31:43 瀏覽: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