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沒有真相

歷史沒有真相

發布時間: 2021-08-14 17:57:57

1. 歷史應該窮究真實嗎

歷史要在確保真實性的前提下進行客觀而全面的分析。這如同人的生存一般,首先得活下去。歷史也是如此,首先得准確。而後再由當前社會主導思想去評價。

2. 中國的歷史到底是不是真的

那要看你看的是正史還是演義了,正史中,可信度較大,一般都是真實的事情,但也不專全是:正屬史中,往往作者前朝的事情,都比較可信,而在當朝,出於各種考慮,一般將不好的事,或是有損皇家尊嚴和威名的事,都隱瞞或是修飾,對於對立階級的,也極力的貶低,這種寫法,一直沿用至今。而演義,那就不
用多說了,多半是三分史料,七分杜撰

3. 歷史上的事件都是真實的嗎

不是的,看一個歷史事件是是否能從別的文獻得到印證。如果一個事件在很多文獻當中都有記載,那麼這個事件可以肯定是真實的。

4. 中國歷史全部屬實嗎

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成王敗寇古已有之,誰讓你弱呢?現在的歷史大部分還是可以相信的,但也有一些是假的(當史官的礙於皇帝的威嚴也不敢都寫)。梁啟超也說過: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家譜也「。對於歷史我們因持敢於質疑的態,敢於度尋求真相,事實上我們中國在古代也沒少侵略過其他國家,現在朝鮮,日本以前還是我們的附屬國。近代的歷史中國就比較慘了。這里的歷史並不是掩蓋,中國人就該有中國人的民族氣節,陳年舊事了,況且他們現在也沒讓滅。這里說句不好的話:非族類其心必異,日本軍國主義對我們國家所帶來的恥辱我們應牢記,至於報仇還得看對不對?我並不是一個憤青,但作為一個中國人還是希望樓主不要質疑自己的祖國,炎黃子孫這個稱謂是我們永遠的驕傲。

5. 歷史是真實的嗎

中國古代的歷史記錄是比較真實的,接近真相,例如司馬遷的史記,專左丘明的左傳,屬後來至少是宋以後就不保險了,資治通鑒就把一些東西給刪除了,是選擇性的歷史。讀歷史,最好和方誌一起讀,互相佐證才好。另外,我記得有人說過:如果王莽早死幾十年,那他就是一個賢臣出現在歷史中,他的野心就背掩蓋了,所以說,我們只能看結果和分析結果,而最好不要揣測原因。

6. 我們怎麼知道歷史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

真實中參雜著虛假,就好像米飯中混有沙礫一樣。至於真實與虛假的比例,除了上內帝沒人會知容道。一百個人就有一百個答案,歷史的親歷者也未必清楚何況是我們後人呢。
曾經有人說,歷史是由毀滅英雄的人書寫的。
我想我們只要懂,書寫歷史和書寫歷史書的人不一樣就可以了。管他是真是假,真的有真的必要,假的也有假的必須,這就是我們的歷史書。
不怕歷史是真實的虛假,就怕自我是虛假的真實。

7. 歷史雖然真實發生了但是書寫史書的不一定會寫實,那對待歷史是要全信還是半信。或者

馬未都有句話,或許可以回答你:歷史沒有真相,只殘存一個道理。
目前所謂的歷史都是當事件或者人物出現後,幾十年,或者一二百年後才寫出的史,如二十四史中都是後一個朝代替前一個朝代修史(讓你自己回想上個月某天早上說過什麼你都記不起來,古人百來年後怎麼知道前朝人到底做了什麼,說了什麼呢),所以歷史沒有真相。

目前的歷史都是後人經過修飾,杜撰,為了配合某些人物或意識形態而寫的,比如西安事變,國內一片正面,島內及外界是一片負面,至於真相不展開說,總之歷史有服務當時統治者利益的作用,這就是歷史殘存的道理。

8. 有哪些被信以為真,但其實並不真實的歷史事件

牛頓被蘋果砸腦袋,發明了萬有引力定律

大家從小學課文里學到這篇文章時一定深信不疑,同時對牛頓這位大科學家在生活中就能發現真理崇拜不已。但事實上愛面子的牛頓從來都不會告訴世人,他其實是收到博物學家羅伯特·胡克的啟發。

知道真相的我感覺整個世界都崩了,如此偉大的科學家居然也干這種抄襲的勾當,簡直無法直視。由此可見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研究有風險,討論需謹慎啊!

9. 我們所知道的歷史是否真實

絕大部分是真實的,個別事件有出路或存疑。學中國古代史必須讀二十四史,學先秦史還要讀《春秋》、《左傳》、《穀梁傳》、《公羊傳》、《國語》、《戰國策》,這些都是古代人留下的歷史文獻,不要圖走捷徑去看現代人帶著政治觀點編的這史那史。學習近代史、現代史,要多看人物傳記,也可以看看西方國家、台灣、新加坡編寫的中國近代史現代史,去偽存真。我們現代的社會已經比較客觀地對待歷史了,大多數歷史事實都是准確的,只是政治立場不同評價不同。多看歷史事件,對那些評論少看就可以得出正確結論。現在,只要是正直的學者都不敢編造歷史事件,也不大敢掩蓋歷史真相了。我們看到的歷史書籍,過濾掉其政治評論,歷史事件大多是真實的。

10. 歷史如何證明其真實性

歷史研究方法最常用的是文獻法和考古法。
考古法不用說了,是證明歷史最直接的方法。而文獻法則是最常用的方法。
如何在沒有考古的前提下證明歷史的真實性,就看文獻記載的情況。第一要看文獻的來源,是誰寫的,怎麼寫的。比方說寫的是一個皇帝的生平,當朝史官寫的無疑是最真實的。第二要看一個歷史事件是是否能從別的文獻得到印證。如果一個事件在很多文獻當中都有記載,那麼這個事件可以肯定是真實的,否則就是所謂孤證,可信度不高。第三則是看該事件的邏輯關系是否成立。如果一個事件雖然記載的很詳細,但是時間和年代對不上號,或者事情發生的過程在邏輯上講不通,則可信度也不高。

熱點內容
初音的歷史 發布:2025-05-25 21:37:34 瀏覽:870
女人做什麼生意好 發布:2025-05-25 19:48:13 瀏覽:643
教育部大綱 發布:2025-05-25 19:23:37 瀏覽:960
2014高考地理試題 發布:2025-05-25 18:48:51 瀏覽:712
畫角的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25 18:23:46 瀏覽:241
初三化學第一單元試題 發布:2025-05-25 17:18:36 瀏覽:173
英語地點單詞 發布:2025-05-25 16:47:05 瀏覽:848
中國地理順口溜大全 發布:2025-05-25 15:58:28 瀏覽:657
co化學式 發布:2025-05-25 15:35:28 瀏覽:825
二年級數學余數應用題 發布:2025-05-25 15:31:43 瀏覽: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