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超越歷史

超越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14 23:30:57

① 有哪些歷史人物做出了超越時代的作為

比如說畢升的造紙術,在畢升所處的那個年代和所受的教育,能夠發明造紙書非常的不容易,如果放到現在的話也是會有很高的成就。

② 歷史上有沒有哪些超越時代的人

歷史的發展一直都是在做超越時代的嘗試,那些文學家、思想家、發明家、科學家等等,有的留下了事跡,有的連名字都沒留下,他們都在默默地做著超越時代的研究。超越時代不是某一個人的力量,而是全人類的力量使然,超越時代的努力不止,歷史的進步不停。

③ 超越歷史是什麼意思

主要有兩種解釋:一、是指某些政策、行為或舉動已經超越了時代所受限制,走在歷史前面,具有超前性。二、是指某種觀念具有長久性和普遍性,獨立於歷史之外,適用於所有時代。

④ 歷史上有沒有超越時代的人

超越時代的兩個人物:

一:管仲

管仲(公元前723年-約公元前645年)漢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潁上(今安徽潁上)人。史稱管子。

管仲,春秋時期齊國的怪咖。孔子對他又黑又粉,諸葛亮視他為終身偶像,但這個人年輕時卻是一名十足渣男:混黑幫,收保護費,類似《古惑仔》里的“山雞”。而且做公務員失敗、做生意賠錢、黑合夥人股份、打敗仗掉頭就跑。如此地不要臉,絕逼是天生政治家呀!後來他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出路,那就是當宰相!

管仲這個人沒啥道德,私生活也談不上多高尚,但他卻一句道破道德產生的根本: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仲認為財富是產生道德的關鍵,這與孔子提倡的“身在陋巷,不改其樂”截然相反。

公元前679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位老人在齊國南海邊畫了一個圈。他就是管仲,這次玩起了“改革開放”,開出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外商,讓齊國變成了春秋時期的經濟特區。縱觀管仲一生,玩國家宏觀調控,打貨幣戰爭,治理通貨膨脹,搞經濟壟斷。

王莽做了皇帝,打著復古改制的幌子,下令變法。第一,把全國土地改為“王田”,不準買賣;第二,把奴婢稱為“私屬”,不準買賣;第三,評定物價,改革幣制。莽被看做穿越者,主要是因為他實行了土地國有制和商業國營化制度,廢除奴隸制,建立了孤老院和孤兒院,重視“奇技淫巧”的技術。但如果真要比的話,他還是不如管仲的。

⑤ 忘記歷史是一種超越

忘記歷史,忘記的不是曾經出現過的人,發生過的事,也不是讓我們為之悲憤或嘆息的真相,而是那些背負已久的恥辱感和仇恨。這些負面的情感百年來壓在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身上,如果過分支配著我們的行為,卻會使我們在這個新時代中不能走向最正確的方向。只有放下包袱,勇敢抬起頭來,創造共贏局面,求發展,促和諧,方為立國之本。這種忘記,並不是背叛,而是超越。超越了我們祖祖輩輩生息繁衍的一方土地,超越了近代以來羸弱不堪的歷史,超越了民族主義的狹隘與短視。或者說,這種超越,是另一種等待……

⑥ 人類歷史進程不可超越這句話對嗎

這個表述加上「總體」更為確切,即「人類總體歷史進程不可超越」,是迂迴上升螺旋前進的。但在實際過程中,不否認有跨越停滯或倒退式的現象。

⑦ 社會的發展能不能「超越」歷史階段

這並沒有答案,就像我們能不能預知未來似的,到底能不能是需要人類自身的不斷發展的,沒有一個發展是預知將來會有個更加好的發展等待著你現在發展以求發展到你所想的那個發展階段的。沒有人可以當預言家,各中因素極其紛繁復雜,一個事物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空間的變化而變化。

⑧ 人能夠超越歷史嗎

人是不能超越歷史的。
歷史是連續的,不能割斷的。每個人都處於這種連續不斷的歷史運動之中。因而也都受到歷史的制約。人的主觀能動性,主要表現在認清歷史潮流,順應歷史發展趨勢。
人不能超越歷史,還表現在人類的一切歷史創造活動,都是以繼承前人的一切的歷史創造成果為前提。失去了這個前提,人類的歷史創造活動也就失去了基礎。因此,尊重前人歷史創造活動的積極成果,就是尊重歷史。生活在任何時代的人,都要尊重歷史。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人們的文化素養和精神境界。

⑨ 歷史上有沒有超越時代的人

歷史正是因為有無數的超越時代的人才會進步到現代。幾乎所有的思想家,教育家,發明家,改革家都是超越時代的人,中國有明顯超越時代的真實性人物:姜尚,范蠡,羋月,嬴政,王莽,王陽明,朱子,魏源。

⑩ 人為什麼不能超越歷史

如題,決定歷史發展的人,往往實際上是歷史——與社會雙重作用力下產生的胎兒,他們自身決定的局限性,往往就是那個時代的條件下所必然導致的局限性,今人看來或是贊嘆不已的創舉,或是切齒不已的暈招,都由當時的內外條件所限制。
用歷史的縱深看問題,跳出批判偉人們個人道德的局限,因為政治無私德;我們就會發現如果我們在他們的位置上——作為一個合格的政治家,所能做的最好的決定。
蔣玩清D,寧可錯殺不放一個,背信棄義。為世人詬病無已;但是從他的角度來看——他手下的將軍們可基本上都是紳士階層,而盟軍某D在鄉間的耕者有其田運動以破壞了將軍們的忠誠,他們必然選擇一個好的領袖,向某d反擊;而紳士們中世紀的組織體系甚至無法為蔣提供必要的北伐資金,此時財力雄厚的英美以及江浙財閥便成為了最好的選擇——與其說中國在27你啊你選擇了蔣,倒不如說是那個時代里占據國內力量優勢的鄉紳們、買辦財閥們選擇了蔣。
至於毛,46~49年北方各地蘇區嘗試的溫和TU改被暴力中止,隳百萬地主,或為人指斥為不人道,而日後諸多運動,也成為了世人眼中毛不放權的敗筆。但是作為一個150年來一盤散沙的國度,請記住蔣的統一不過是建立了一個上層建築,下層建築的改造要等他逃到小島上才能進行,到達谷底後的反彈,就是必然的集中——不僅僅是在組織上、也是在思想上必不可少的集中,沒有這種(當時也不可能沒有)鐵腕。農業大國的工業體系不會畸形但是快速地建立起來,用三十年時間完成了西人用了上百年才完成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為了維持這樣的集中——有人謂之於毛時代建立了類似明治時代舉國一致的軍事陣仗體系——必然有一個核心維持著這種團結,必然要破壞明清中世紀的文化傳統。擔負起這個重任的那個人就是毛。這是新時代的選擇與要求,個人的權力慾望也不過是每個合格的政治者必然擁有的東西,拿出來大肆鼓吹個人的私慾令歷史滯後,實在是一件荒唐可笑的事情了。
最後說一下美國的開國者華盛頓,此人自動辭去總統職務,不搞世襲為眾人稱贊為人格高潔,但是亦有內外情勢之逼迫。內有農民舉義,而諸州又有地方分權的力量所存在;他拒絕了一個各成員具備各自獨力性質的邦聯,而建立起合眾的聯邦,實質上已是向中央集權模式過渡,與君主立憲下的中央集權不同,殖民時期沿襲已久的傳統和邦聯時代混亂不堪的局面,使殖民地人民嚮往一個統一的、集中的中央政府。英國的憲法是當時較完備的憲法,但因為美國有著不同於英國的平等社會、富饒的資源、廣闊的空間以及特殊的地理環境,所以,制憲者並沒有截取體現制衡原則的英國憲法,也沒有克隆十七、十八世紀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的三權分立思想,而是設計了獨具一格的聯邦制度――這個制度使得國家的權力既彼此分立、又相互制約並保持了平衡。新制度既然已經由民意建立起來,各州的高度自治作為他維持的保障,華盛頓有什麼資本在他稱王後應付十餘州的反彈?果真如此,則華將成為克倫威爾,不過二世而國家傾。歷史令他沒有選擇國王與連任,與私德實在扯不上多大關系,而是制度使然。
所以
我們與其說偉人創造歷史
不如說是歷史選擇了那些人——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歷史而存在

熱點內容
初音的歷史 發布:2025-05-25 21:37:34 瀏覽:870
女人做什麼生意好 發布:2025-05-25 19:48:13 瀏覽:643
教育部大綱 發布:2025-05-25 19:23:37 瀏覽:960
2014高考地理試題 發布:2025-05-25 18:48:51 瀏覽:712
畫角的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25 18:23:46 瀏覽:241
初三化學第一單元試題 發布:2025-05-25 17:18:36 瀏覽:173
英語地點單詞 發布:2025-05-25 16:47:05 瀏覽:848
中國地理順口溜大全 發布:2025-05-25 15:58:28 瀏覽:657
co化學式 發布:2025-05-25 15:35:28 瀏覽:825
二年級數學余數應用題 發布:2025-05-25 15:31:43 瀏覽: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