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東城初三一模物理
A. 11年 北京市 中考一模 東城 物理 23 題 解析
圖甲比圖丙多排開液體的體積是V=(16cm-10cm)×50 cm2=300 cm3,說明圖甲中木塊和小石塊受到的總的浮力比圖丙中木塊受到的浮力要大:F=ρ液gV=ρ液×10×300/1000000(N)。兩次都是漂浮,總浮力都等於物體自身的重力,所以增大的浮力剛好等於小石塊的重力,小石塊的質量即為m=G/g=ρ液×10×300/1000000N/10N/kg=0.0003ρ液(kg)。圖乙比圖丙多排開液體的體積為V=(12cm-10cm)×50 cm2=100 cm3,這就是小石塊的體積,小石塊受到的浮力為F浮=ρ液gV石=ρ液×10×100/1000000(N),小石塊受到的重力與浮力之差就是石塊對杯底的壓力1.6N,所以ρ液=800kg/m3,小石塊的質量即為m=0.0003ρ液=0.24kg,小石塊的密度ρ石=m/V,為2400kg/m3。
B. 2017年初三一模物理考試80分少嗎
三、關注實驗探究
在課堂上以探究實驗為主線,加強學生的視覺感受,讓學生經過觀察,激活學生大腦中原有的情感結構和認知結構,這樣不僅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而且實驗由於教師進行了新的設計,大都調換了視角,因而更能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如在復習浮力一章時,我給學生准備了以下器材:一個彈簧測力計,一根小鐵釘,250px3的木塊、鋁塊、銅(或鐵)塊各一,一塊牙膏皮,一杯酒精,一杯水和一根細線。演示前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⑴是不是物體浸入液體越深浮力越大?⑵輕的物體受到浮力是不是比重的大?⑶是不是密度小的物體一定漂浮,密度大的物體一定下沉?接著進行實驗探究,過程主要有:首先,用細線系住鐵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浸沒液體後觀察示數變化;其次,小鐵釘和木塊分別放入水中,重的木塊漂浮,輕的鐵釘下沉;最後,把木塊、銅塊、鋁塊、牙膏皮分別放入水中,提問,是不是密度小的物體一定漂浮?你能不能測出它們所受浮力各是多少?給學生一段時間考慮和計算後,他們得出物體密度比液體密度小時才能漂浮,鋁塊和銅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一樣的,木塊所受浮力最小;牙膏皮受到的浮力無法計算,之後再提問能不能使牙膏皮浮起來,如果有的學生回答正確,展示一下,再問為什麼能漂浮?再把鋁塊和銅塊放入酒精中,讓學生計算它們所受浮力並回答和水中所受浮力是否相同?為什麼?回答正確後用彈簧測力計檢驗計算結果。這樣可以讓學生手眼腦並用,對於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實驗和總結規律的能力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