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
Ⅰ 陶淵明是什麼朝代的詩人
回答:
陶淵明東晉詩人。
陶淵明名潛,字淵明,又字元亮,自號專"五柳先生",私謚屬"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
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Ⅱ 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別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到劉宋初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其詩其文感情真摯,樸素自然,清高耿介,灑脫恬淡。影響了幾代文人的思想和創作。作品有《飲酒》、《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等
Ⅲ 陶淵明是那個朝代的
陶淵明是東晉詩人。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號五柳先生,世稱靖節先生,漢族,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
曾做過幾年小官,後因厭煩官場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田園詩派創始人。
陶淵明,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死後由朋友劉宋著名詩人顏延之所謚),出身於沒落仕宦家庭,我國第一位傑出的田園詩人。晉世名淵明,入劉宋後改名潛。
唐人避唐高祖諱,稱陶深明或陶泉明。大約生於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自做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有《陶淵明集》。被稱為「千古隱逸之宗」。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
Ⅳ 陶淵明是什麼朝代的人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潛,字淵明,又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
Ⅳ 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陶淵明是一位東晉的詩人。
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 ,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
(5)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擴展閱讀:
作品類型:
陶淵明的作品類型有飲酒詩、詠懷詩、田園詩、散文辭賦。
其中陶淵明的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這類詩充分表現了詩人守志不阿的高尚節操;充分表現了詩人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勞動的認識和對勞動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現了詩人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嚮往。
陶淵明的生活、思想和創作,以他四十一歲為界,分前後兩個不同時期。前期主要是出仕階段,他希望為國為民干一番大事業,實現自己的理想。後期,即四十二歲至六十三歲,是陶淵明的隱居田園階段。
Ⅵ 陶淵明是什麼朝代的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號五柳先生,世稱靖節先生,入劉宋後改名潛。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等。
Ⅶ 陶淵明是哪個朝代代表作有哪些
陶淵明是東晉朝代的人。主要作品有《形影神(並序)》、《九日閑居(並序)》、《歸園田居五首》、《游斜川》、《擬古九首》、《雜詩十二首》、《詠貧士七首》、《與子儼等疏》、《祭程氏妹文》、《祭從弟敬遠文》、《自祭文》等。
作為身處晉末亂世的隱士,陶淵明晚年常與廬山中的釋道交往,這是可以想像得到的事,但他們之間在思想上卻未必志同道合。仔細研讀過陶詩和了解詩人生平的人,都知道陶淵明是個外表恬淡靜穆,而內心熱情濟世的無神論者。
(7)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擴展閱讀
陶淵明的作品,現存的有詩歌一百二十多首,散文六篇,辭賦兩篇。其中成就高的是描寫田園生活的詩歌,即所謂「田園詩」。這些詩歌反映了他鄙夷功名利祿的高遠理想、志趣和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反映了他對污濁現實的憎惡和對淳樸的農村生活的熱愛。
正如魯迅所說:「可見他於世事也並沒有遺忘和冷淡(《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系》)。他不但有悠然見南山的一面,還有金剛怒目式的一面。他歌詠了那些歷史上和神話傳說中失敗而不屈的英雄,贊揚了那些壯烈犧牲的人物。」
Ⅷ 陶淵明是什麼朝代的人
陶淵明是什麼朝代的人?——答案: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
陶淵明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被後人編為《陶淵明集》。
卷之一 詩四言:
《停雲(並序)》《時運(並序)》《榮木(並序)》《贈長沙公(並序)》《酬丁柴桑》《答龐參軍(並序)》《勸農》《命子》《歸鳥》
卷之二 詩五言:
《形影神(並序)》《九日閑居(並序)》《歸園田居五首》《游斜川》《示周續之祖企謝景夷三郎》《乞食》《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答龐參軍(並序)》《五月旦作和戴主簿》《連雨獨飲》《移居二首》《和劉柴桑》、《酬劉柴桑》《和郭主簿二首》《於王撫軍座送客》《與殷晉安別(並序)》《贈羊長史(並序)》《歲暮和張常侍》《和胡西曹示顧賊曹》《悲從弟仲德》
卷之三 詩五: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還舊居》《戊申歲六月中遇火》《己酉歲九月九日》《庚戌歲九月中西田獲早稻》《丙辰歲八月中於下潠田舍獲》《飲酒二十首(並序)》《止酒》《述酒》《責子》《有會而作》《臘日》
卷之四 詩五言:
《擬古九首》《雜詩十二首》《詠貧士七首》《詠二疏》《詠三良》《詠荊軻》《讀〈山海經〉十三首》《擬輓歌辭三首》
卷之五 賦辭:
《感士不遇賦(並序)》《閑情賦》《歸去來兮辭》
卷之六 記傳贊述:
《桃花源記(並詩)》《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五柳先生傳》《扇上畫贊》《讀史述九章(並序)》
卷之七 疏祭文:
《與子儼等疏》《祭程氏妹文》《祭從弟敬遠文》《自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