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風從哪裡來

風從哪裡來

發布時間: 2020-11-19 05:58:00

❶ 風從哪裡

空氣流動就變成風,所以,風是大氣運動的產物。

大氣為什麼會運動?是什麼力量驅使它運動的呢?原因是錯綜復雜的。水平的風,垂直的升降氣流,不規則的亂流運動,都各有其復雜的成因。19世紀初,有人根據各地氣壓與風的觀測資料,畫出了第一張氣壓與風的分布圖。這種圖顯示了風是從氣壓高的區域吹向氣壓低的區域。

風是調皮的,當風颳起來以後,它會川流不息到處奔走,它從南方刮到北方,又從北方刮到南方,從暖的地區刮到冷的地區,又從冷的地區刮到暖的地區,使冷暖空氣來來往往,沒完沒了。

風在自然界里做了許多工作,這些工作有好也有壞。風能使大范圍的熱量和水汽混合、均衡,調節空氣的溫度和濕度;能把雲雨送到遙遠的地方,使地球上的水分循環得以完成。風能將有些植物的種子吹送到遠方,讓它們在新的環境里生長發育,繼續繁榮自己的「新家庭」。風盡到了幫助植物繁育後代的責任,還要去改善植物的生長發育環境。它為植物的生育創造舒適的條件,從密集的植物中趕走了集結在近地面層的冷空氣,驅散掉濕熱的暖空氣,不讓植物「著涼」受凍,也不叫植物悶熱難受。風推動風車旋轉,使帆船加速行駛……如果沒有風,污染的大氣得不到稀釋,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會如同「一潭死水」,污濁不堪,許多生物將難以生存,甚至連聰明的諸葛亮也不可能借東風打敗曹操。

可是,風一旦發起脾氣來,那也是有害無益的。在1860年,法國發生了一次暴風災,風大得把兩列火車從軌道上翻下來。1969年1月,在前蘇聯黑海東面的克拉斯諾達爾和羅斯托夫這兩個地方,颳起了一場險惡的「黑風暴」。當它光臨的時候,天昏地暗,飛沙走石。這種黑風暴,一連幾天都不停。麥苗被吹得滿天飛揚,棕黑色的土壤被狂風捲起,形成了長達數百千米的黑色霧浪。

❷ 風從哪裡來

空氣的水平運動叫做風。風的特性用風向和風速表示。風向指風的來向,通常分成8個方位。風速指單位時間內空氣在水平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單位是米/秒或公里/小時,通常用風力等級表示。當預報時段內,平均風力達到6級以上時氣象台發布大風警報。
風的變化是有規律的。風總是從高氣壓吹向低氣壓,氣壓差越大,風速越大。冬季北方近地層空氣冷、密度大、氣壓高,故冬季多吹偏北風。夏季相反,西太平洋和南海是副熱帶高氣壓,北方氣壓較低,故夏季多吹偏南風。這種風向隨季節的規律變化稱為季風。我國是一個季風國家,冬半年盛行偏北風,夏半年盛行偏南風。拿蘇州來說,1月份偏北風的頻率為70%,7月份偏南風的頻率達77%。蘇州全年最多風向是東南風,最少風向是西南風,為防止城市空氣污染,工廠應建在城市的西南方。

正常的風對農業生產有利。風能吹走葉面蒸騰放出的水汽,從而使植物蒸騰加快,根系吸收能力增強。風還能把植物雄花傳播到幾公里之外,增加與雌花結合的機會,有利於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但風力過大會造成災害。大風使植物的蒸騰作用過強,造成失水過多,植物枯萎。大風還能吹落花瓣和果實,吹倒或折斷植物,導致農業減產。因此,當氣象台預報大風時,應採取防禦措施,以減少損失。

1.風的成因:
大氣的在水平方向的運動就是風,他的形成原因和不同地區的大氣受熱不均有關。一個地方受熱後,空氣膨脹上升,地面氣壓變小,成為地面地氣壓,冷的地方,氣流收縮下沉,在地面形成高氣壓,這樣兩地之間出現了氣壓差值,於是產生了從高壓指向低壓的水平氣壓剃度力,在該力作用下,大氣產生了水平運動,這就是風。
2.風向的改變:由於地球自轉的影響,水平運動的物體在北半球向右偏轉,南半球向左偏轉,加上摩擦力的作用使得風向發生改變。當然還有地形的阻擋等因素都可以改變風的方向。

❸ 風從哪裡來 側田歌詞

風從哪裡來
作詞:嚴雲農 作曲:側田 演唱:側田
一站來 一站去 又一站
我總在 往 哪裡的路上
睡了一下 夢了一場 窗外的夜都很像
OH一首歌 一首歌 輕輕放
我依偎 熟悉的旋律取暖
若有惆悵 不安或旁徨 就對陌生人吟唱
有一天 我會習慣這里的霧和夜涼
會搬進 新的租房和夢想
會遇見誰 或錯過誰
還想問 自己是誰
家離我 好遠 又那麽近
我要的不只 是擋風遮雨的屋頂
我想要愛和被愛
想親吻誰說 晚安
夢離我 遙遠 又那麽近
我望著天空 卻被寂寞追得好緊
風不知從哪裡來
卻要穿越人海 停在未知的未來
一站來 一站去 又一站
孩子們 別 流浪太貪玩
記得回家 快點回家 有人還為你牽掛
有一天 我會站在世界最高的地方
想起我 最最渺小的願望
是一盞燈 是一碗湯
是有你 在我身旁
家離我 好遠 又那麽近
我要的不只 是擋風遮雨的屋頂
我想要愛和被愛
想親吻誰說 晚安
夢離我 遙遠 又那麽近
我望著天空 卻被寂寞追得好緊
風不知從哪裡來
卻要穿越人海
我遙望 的遠方 從不會下雪
思念也不會落葉
家離我 好遠 又那麽近
我要的不只 是擋風遮雨的屋頂
我想要愛和被愛
想親吻誰說 晚安
夢離我 遙遠 又那麽近
我望著天空 卻被寂寞追得好緊
風不知從哪裡來
卻要穿越人海 停在未知的未來

http://music..com/song/45507769

❹ 自然中的風從哪裡來

自然釋義 風wind 通常指空氣的水平運動分量,包括方向和大小,即風向和風速。但對於飛行來說,還包括垂直運動分量,即所謂垂直或升降氣流。陣風(又稱突風)則是在短時間內風速發生劇烈變化的風.氣象上的風向是指風的來向,航行上的風向是指風的去向。在氣象服務中,常用風力等級來表示風速的大小。英國人F.蒲福於1805年所擬定的「蒲福風級」將風力分為 13個等級(0~12級)。自1946年,風力等級又增加到18個(0~17級)。風和陣風對飛機飛行影響很大。起飛和著陸時必須根據地面的風向和風速選擇適宜的起飛、著陸方向;飛行中必須依據空中風向和風速及時修正偏流,以保持一定的航向和計算出標準的飛行時間;修建機場時必須根據風的氣候資料確定跑道方位。另外,風對飛機飛行性能也有明顯影響,例如飛機逆風飛行時,飛機升力將會增加。陣風則對飛機飛行載荷產生顯著的影響,在飛行器的設計中需要給出描述陣風的模型和強度標准。 風的定義 相對於地表面的空氣運動,通常指它的水平分量,以風向、風速或風力表示。風向指氣流的來向,常按16方位記錄。風速是空氣在單位時間內移動的水平距離,以米/秒為單位。大氣中水平風速一般為 1.0~10米/秒,台風、龍卷風有時達到102米/秒。而農田中的風速可以小於0.1米/秒。風速的觀測資料有瞬時值和平均值兩種,一般使用平均值。風的測量多用電接風向風速計、輕便風速表、達因式風向風速計,以及用於測量農田中微風的熱球微風儀等儀器進行;也可根據地面物體徵象按風力等級表估計。 風的成因 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是氣壓在水平方向分布的不均勻。風受大氣環流、地形、水域等不同因素的綜合影響,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季風、地方性的海陸風、山谷風、焚風等。簡單地說,風是空氣分子的運動。要理解風的成因,先要弄清兩個關鍵的概念:空氣和氣壓。空氣的構成包括:氮分子(占空氣總體積的78%)、氧分子(約占 21%)、水蒸汽和其他微量成分。所有空氣分子以很快的速度移動著,彼此之間迅速碰撞,並和地平線上任何物體發生碰撞。 氣壓可以定義為:在一個給定區域內,空氣分子在該區域施加的壓力大小。一般而言,在某個區域空氣分子存在越多,這個區域的氣壓就越大。相應來說,風是氣壓梯度力作用的結果。 而氣壓的變化,有些是風暴引起的,有些是地表受熱不均引起的,有些是在一定的水平區域上,大氣分子被迫從氣壓相對較高的地帶流向低氣壓地帶引起的。 大部分顯示在氣象圖上的高壓帶和低壓帶,只是形成了伴隨我們的溫和的微風。而產生微風所需的氣壓差僅佔大氣壓力本身的1%,許多區域范圍內都會發生這種氣壓變化。相對而言,強風暴的形成源於更大、更集中的氣壓區域的變化。 風的影響 風是農業生產的環境因子之一。風速適度對改善農田環境條件起著重要作用。近地層熱量交換、農田蒸散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氧氣等輸送過程隨著風速的增大而加快或加強。風可傳播植物花粉、種子,幫助植物授粉和繁殖。風能是分布廣泛、用之不竭的能源。中國盛行季風,對作物生長有利。在內蒙古高原、東北高原、東南沿海以及內陸高山,都具有豐富的風能資源可作為能源開發利用。 風對農業也會產生消極作用。它能傳播病原體,蔓延植物病害。高空風是粘蟲、稻飛虱、稻縱卷葉螟、飛蝗等害蟲長距離遷飛的氣象條件。大風使葉片機械擦傷、作物倒伏、樹木斷折、落花落果而影響產量。大風還造成土壤風蝕、沙丘移動,而毀壞農田。在乾旱地區盲目墾荒,風將導致土地沙漠化。牧區的大風和暴風雪可吹散畜群,加重凍害。地方性風的某些特殊性質,也常造成風害。由海上吹來含鹽分較多的海潮風,高溫低溫的焚風和乾熱風,都嚴重影響果樹的開花、座果和谷類作物的灌漿。防禦風害,多採用培育矮化、抗倒伏、耐摩擦的抗風品種。營造防風林,設置風障等更是有效的防風方法。 風的能量 空氣流動所形成的動能極為風能。風能使太陽能的一種轉化形式。 太陽的輻射造成地球表面受熱不均,引起大氣層中壓力分布不均空氣沿水平方向運動形風。風的形成乃是空氣流動的結果。風能利用形成主要是將大氣運動時所具有的動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在赤道和低緯度地區,太陽高度角大,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度強,地面和大氣接受的熱量多、溫度較高;再高緯度地區太陽高度角小,日照時間短,地面和大氣接受的熱量小,溫度低。這種高緯度與低緯度之間的溫度差異,形成了南北之間的氣壓梯度,使空氣作水平運動,風應沿水平氣壓梯度方向吹,即垂直與等壓線從高壓向低壓吹。地球在自轉,使空氣水平運動發生偏向的力,稱為地轉偏向力,這種力使北半球氣流向右偏轉,南半球向右偏轉,所以地球大氣運動除受氣壓梯度力外,還要受地轉偏向里的影響。大氣真實運動是這兩力綜合影響的結果。 實際上,地面風不僅受這兩個力的支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海洋、地形的影響,山隘和海峽能改變氣流運動的方向,還能使風速增大,而丘陵、山地卻磨擦大使風速減少,孤立山峰卻因海拔高使風速增大。因此,風向和風速的時空分布較為復雜。 在有海陸差異對氣流運動的影響,在冬季,大陸比海洋冷,大陸氣壓比海洋高風從大陸吹向海洋。夏季相反,大陸比海洋熱,風從海洋吹向內陸。這種隨季節轉換的風,我們稱為季風。所謂的海陸風也是白晝時,大陸上的氣流受熱膨脹上升至高空流向海洋,到海洋上空冷卻下沉,在近地層海洋上的氣流吹向大陸,補償大陸的上升氣流,低層風從海洋吹向大陸稱為海風,夜間(冬季)時,情況相反,低層風從大陸吹向海洋,稱為陸風。 在山區由於熱力原因引起的白天由谷地吹向平原或山坡,夜間由平原或山坡吹向,前者稱谷風,後者稱為山風。這是由於白天山坡受熱快,溫度溫度高於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氣溫度,坡地上的暖空氣從山坡流向谷地上方,谷地的空氣則沿著山坡向上補充流失的空氣,這時由山谷吹向山坡的風,稱為谷風。夜間,山坡因輻射冷卻,其降溫速度比同高度的空氣交快,冷空氣沿坡地向下流入山谷,稱為山風。當太陽幅射能穿越地球大氣層時,大氣層約吸收2*10^16W的能量,其中一小部分轉變成空氣的動能。因為熱帶比極帶吸收較多的太陽輻射能,產生大氣壓力差導致空氣流動而產生「風」。至於局部地區,例如,在高山和深谷,在白天,高山頂上空氣受到陽光加熱而上升,深谷中冷空氣取而代之,因此,風由深谷吹向高山;夜晚,高山上空氣散熱較快,於是風由高山吹向深谷。另一例子,如在沿海地區,白天由於陸地與海洋的溫度差,而形成海風吹向陸地;反之,晚上陸風吹向海上。

❺ 風是從那裡來的啊

流動的空氣就是風,是冷暖氣流相互沖擊對流形成的.

❻ 風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

風的形成

自然界里,不同地區、不同季節有各種不同的風,但風都是空氣流動形成的。

在沿海的地方,白天有海風,晚上有陸風。這是因為太陽照在地球上,白天陸地上的氣溫比海面上高,陸地上的熱空氣不斷上升,海面上的冷空氣不斷地流到陸地上來補充,這種從海上向陸地的空氣流動形成了海風。而晚上,陸地上的氣溫下降很快,海面上氣溫下降很慢,因而海面上的氣溫比陸地上要高,所以陸地上的冷空氣以流向海面來補充,這種大氣的流動形成了陸風。

在山區,還有山谷風。白天太陽出來後,陽光照在山坡上,貼近山坡的空氣層溫度升高,熱空氣沿山坡不斷上升,而冷空氣就從山谷向山頂上升來補充,這種由上而下的空氣流動形成了山谷風。夜間,太陽已下山,山頂和山腰冷卻得非常快,因此,靠近山頂和山腰的一薄層空氣冷得也很快,而積聚在山谷里的空氣還是暖暖的,這時,靠近山頂和山腰的冷空氣就往山谷底流動,形成了山谷風。

我國大部分地區夏季多刮東南風,冬季多刮西北風,這是因為我國東臨太平洋,夏季受太陽的照射,大陸氣溫高於海洋,冷空氣由海洋流向大陸,因此刮東南風。而冬季,大陸氣溫比海洋低,大陸的冷空氣又流向海洋,所以多刮西北風。

不論是海風、陸風、山谷風,還是西北風、東南風,都是太陽的照射使地球上的大氣流動形成的。

❼ 葉聖陶寫的風從哪裡來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樹葉在枝頭顫動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在那兒了。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林木微微點頭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正走過了。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泛起波紋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來游戲了。

❽ 地球的風是從哪兒來

說起來話長抄,還是說說吧。風的產生與地面冷熱不均有關,直接的原因太陽輻射分布不均。地面受熱較多的地區,近地面氣溫高,空氣受熱膨脹密度減小,形成了低氣壓。而在受熱較少的地區,近地面空氣相對較冷,密度較大形成了高氣壓。在同一個水平面上,因為存在著氣壓差,所以氣流受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從高壓流向低壓就形成了風。在高空的話,風向與近地面是相反的,因為他們的高低氣壓位置不同。
事實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氣流會組成一個熱力環流,如果這個熱力環流尺度放大,就形成了全球性的大氣環流,如低緯環流、中緯環流、高緯環流。生活中常見的實例如山谷風——白天從山谷吹向山頂,晚上從山頂吹向山谷,城市風——從郊區吹向市中心,海陸風——白天的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夜晚則從陸地吹向海洋。

❾ 風從哪裡來 歌詞

風從哪裡來
電影《風從哪裡來》主題曲
庄奴 詞 古月 曲
鄧麗君 演唱
風兒多可愛
陣陣吹過來
有誰願意告訴我
風從哪裡來
愛像一陣風
不知哪裡來
沒有人能告訴我
愛從哪裡來
來得急 去得快
有歡笑 有悲哀
莫非這樣就叫愛
這調調兒 真可愛
想愛就去愛
有愛盡管愛
別問愛從哪裡來
風從哪裡來
鄧麗君:《風從哪裡來》
——END——

http://music..com/song/52439478

熱點內容
奇葩說為什麼沒更新 發布:2025-05-01 15:33:27 瀏覽:41
娛樂圈421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01 15:24:45 瀏覽:713
友誼的歷史故事 發布:2025-05-01 15:24:42 瀏覽:506
持續潰爛的生物 發布:2025-05-01 15:10:33 瀏覽:542
高中物理微元法 發布:2025-05-01 14:56:37 瀏覽:853
高三地理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01 14:25:13 瀏覽:988
地理八年級上冊書 發布:2025-05-01 13:51:26 瀏覽:971
中國失聯女教師 發布:2025-05-01 13:36:07 瀏覽:317
亞鐵的化學式 發布:2025-05-01 13:29:14 瀏覽:194
在怎麼拼音 發布:2025-05-01 13:19:43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