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小學生如何

小學生如何

發布時間: 2022-04-01 17:47:08

⑴ 作為一個小學生應該怎樣做

1.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2.尊敬父母,關心父母身體健康,主動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聽從父母和長輩的教導,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動打招呼。

3.尊敬老師,見面行禮,主動問好,接受老師的教導,與老師交流。

4.尊老愛幼,平等待人。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不欺負弱小,不譏笑、戲弄他人。尊重殘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習慣。

5.待人有禮貌,說話文明,講普通話,會用禮貌用語。不罵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間先敲門,經允許再進入,不隨意翻動別人的物品,不打擾別人的工作、學習和休息。

6.誠實守信,不說謊話,知錯就改,不隨意拿別人的東西,借東西及時歸還,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考試不作弊。

7.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優點,不嫉妒別人。遇到挫折和失敗不灰心,不氣餒,遇到困難努力克服。

8.愛惜糧食和學習、生活用品。節約水電,不比吃穿,不亂花錢。

9.衣著整潔,經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頭,早晚刷牙,飯前便後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擺放整齊,學會收拾房間、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務勞動。

10.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不逃學,有病有事要請假,放學後按時回家。參加活動守時,不能參加事先請假。

11.課前准備好學慣用品,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大膽提問,回答問題聲音清楚,不隨意打斷他人發言。課間活動有秩序。

12.課前預習,課後認真復習,按時完成作業,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13.堅持鍛煉身體,認真做廣播體操和眼保健操,坐、立、行、讀書、寫字姿勢正確。積極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

14.認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莊稼和有益動物,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等廢棄物。

15.愛護公物,不在課桌椅、建築物和文物古跡上塗抹刻畫。損壞公物要賠償。拾到東西歸還失主或交公。

16.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少先隊員服從隊的決議,不做有損集體榮譽的事,集體成員之間相互尊重,學會合作。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多觀察,勤動手。

17.遵守交通法規,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不亂穿馬路,不在公路、鐵路、碼頭玩耍和追逐打鬧。

18.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場所不擁擠,不喧嘩,禮讓他人。乘公共車、船等主動購票,主動給老幼病殘孕讓座。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19.珍愛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觸電、防盜、防中毒,不做有危險的游戲。

20.閱讀、觀看健康有益的圖書、報刊、音像和網上信息,收聽、收看內容健康的廣播電視節目。不吸煙、不喝酒、不賭博,遠離毒品,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不進入網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內的場所。敢於斗爭,遇到壞人壞事主動報告。

⑵ 小學生如何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RfAxs71CpbgbFMVuJMmPJA

提取碼: w7gy

⑶ 小學生如何學習

小學生應該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這種習慣是父母幫助,小孩子養成的,一開始的時候孩子比較小,不懂事情,父母就應該好好的看住孩子,讓他完成作業,完成學習以後才幹其他別的事情,不要讓他進行膚淺的學習。

⑷ 小學生應該怎麼

A 如何做一名文明的小學生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對於我們來說就是要做一個文明的小學生。那麼怎樣做才是一個文明的小學生呢?具體說來有以下幾點: 一、要愛護校園的每一樣財物。學校里的每樣東西都有著自己的生命和使命,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東西那樣愛護學校的財物,愛護我們的課桌椅、愛護我們的圖書、愛護我們的飲水設備、愛護我們的體育器材,哪怕是一棵小樹或是一朵小花„„ 二、維持校園整潔的環境面貌。整潔的環境不僅讓我們身心舒暢,更為同學們創造了舒適的學習環境。所以我們每位同學都要發揮主人翁精神,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我們南郊小學的優美環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嚴格要求自己和周圍的同學不亂丟紙屑、塑料袋,看見垃圾就要隨手拾起來放進垃圾箱里。這個學期,我們要求每位學生都不帶零食進校園,開學到現在,這點大家做得都非常好,校園也因此變得整潔了許多。現在正值深秋,校園里的很多樹木開始落葉,地面上經常可以看見許多樹葉,如果你剛好從樹葉旁走過,請你彎下身子,將樹葉扔進垃圾箱內。你的這個小小的行為,為大家帶來的將會是一個優美的環境。 三、不在樓道里追逐打鬧。樓道是相對擁擠的、學生往往比較多,也是事故多發的地方。課間十分鍾有很多同學在樓道里嬉戲玩耍,這樣的行為是相當危險的,不僅傷了自己,也會對其他人造成了傷害,所以我們必須從中吸取教訓。 四、珍惜每一滴水,愛護每一顆糧食。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源,珍惜水,就是珍惜我們自己的生命。我們經常會發現一直流著水的水龍頭;前不久學校為大家添置了引水設備,但已經發現有個別學生有浪費水的現象了難道不覺得水白白地流掉很可惜嗎?「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我們大家都懂得這個道理,可是我們有的同學卻還是不珍惜糧食,據統計,如果把我們一學期浪費的飯菜累積起來,足可以養活幾百個貧困地區的孩子。 五、注意平時的語言文明。好的語言是出自內心高尚的人。當有人需要你幫助的時候說:「對不起請問你可以幫我一個忙嗎?」和「喂,那邊的過來下幫個忙!」哪個你聽著更舒心?當有人不小心弄壞了你的心愛的東西時,對你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請你原諒。」和「你自己把東西放在那裡,有啥了不起,壞了賠就是了!」,哪個你聽著又會覺得倍感委屈甚至立刻發火呢?當你某次考試考砸了,正在傷心時你是希望聽到有人對你說:「沒關系,下次相信你一定會進步的。」,還是大聲地被人嘲笑,說你是個一無是處的笨孩子?同學們,這,就是語言。禮貌用語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容易忽視的事,但它也是最重要的事。 讓我們全體學生行動起來吧,相互監督,共同促進,做一個文明的小學生。使我們石亭中心小學的校園變得更加美麗整潔!同學們,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願,祝願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文明之花!祝願我們自己一步步地邁向文明!

⑸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小學生

一名成績優異的學生在如下6個方面做得較好。
1、課堂學習。聽課沒你想像的那麼簡單,100個人聽同一個老師上的同一節課,課後進行掌握情況測試,結果卻千差萬別。這裡面就有會不會聽課的因素!簡單來說:課前要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和問題,帶著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同時聽課也需要參與交流互動,讓大腦活起來;聽課不能只靠耳朵,而是要「眼耳手腦」結合起來。
2、課後自學。課後的時間都可以成為自學時間,可以做作業、可以整理知識點、也可以記憶背誦。這些時間的利用,是學習提高的催化劑,因為你不是天才,不可能靠課上的時間就把知識都掌握好。學會了管理自己的課後時間,就掌握了提分的關鍵!
3、解決疑難。學習中總是伴隨疑難問題的,因此對於當天出現的疑難問題一定要當天解決,不要讓問題越積越多,以致多的無法解決。很多同學成績掉隊都是沒有及時解決疑難問題而造成的。成績差的學生更應該盡快的把欠缺的知識補起來,對於不會的及時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4、記憶背誦。記憶方法中基本的技巧是「嘗試回憶/背誦」;學習復習一段時間後,要學會「間隔重復(大致可參考遺忘規律)和檢索練習(比如自我測試)」,鞏固和檢查對知識的掌握;同時,也要學會利用聯想、韻律、縮略詞、諧音、口訣等技巧來輔助增強記憶,比如「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的編碼定位記憶、思維導圖記憶等方法。
5、做題訓練。做題的時候要仔細審題,而且要審准、審透,提煉出有用的信息;要講究效率,會的就過(一定是要真的會,而不是感覺會),把時間放在不會的上面;不要動不動就去看答案解析。看答案做題會讓你覺得題目很簡單,但實際做題的時候就不知道如何下筆了;適當進行題海戰術,掌握各類型題目的解題思路。
6、學習總結。一是要總結考試成績,通過總結學會正確地看待分數;二是要總結考試得失,從中找出成敗原因;三是要總結、整理錯題,收集錯題,做出對應的一些解題思路(不解要知道這題怎麼解,還有知道這一類型的題要怎麼解)。四是要通過總結,確定下階段的努力方向。

⑹ 小學生如何學習

小學時代是人生的初春,是兒童長身體、長知識、形成人身的一個初步的過程,明確為什麼學習、怎樣學習,是每個小學生必須認清和學會的問題。一個人是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學到手的,而學到的知識也可能遺忘,但獲得知識的方法確不會被丟失。古人說:「授之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就如毛澤東同志說的:「學習是學習,學習的學習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學習方法是學習時採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徑,是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和運用的。能夠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需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恆的精神。要拿出滴水穿石的精神,日久天長,學習就會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所以,學習的方法並不是什麼捷徑,而是踏踏實實,刻苦學習的途徑,以及這種學習中的各種措施。要提高學習效率,把小學生學習的被動變為主動,應把握以下幾點步驟:第一步:抓好課前預習在預習中,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而且要求把難理解和不理解的字、詞、句勾劃出來、記下來。看完書後,能合上課本,回憶一遍,記下文中主要的語句,能大概了解課文內容。對於小學低年級來說,初步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找出不理解的內容,特別是字、詞、句預習。而到了小學中、高年級段,則應對找出的內容和問題作筆記,把預習筆記作為課堂筆記的基礎。就如古代軍事家孫子軍說的「知己知彼,百戰百殆」,預習就是知己知彼的准備,使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總之,預習就是上課前的自學,也就是老師講課前,自己先獨立學習新課的內容,使自己對新課有初步學習和掌握的過程。預習搞得扎實、勞固,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第二步:掌握聽、講的正確方法對於小學低年級來說,處理好聽、講、讀、寫的關系,重視好課堂討論,就能提高課堂學習效果。而對於小學高年級來說,不但要處理好聽、講、讀、寫的關系,而且要處理好它們之間與筆記之間的關系,特別要重視好討論,才能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學生要上好課、聽好課,首先要做好課前准備,其次要專心聽講,盡快進入學習狀態,集中注意力。第三要學會思考理解,特別是要大膽設疑,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於提出不理解的內容,善於從不同的角度驗證答案。第四,學生還要及時地做好各種標記。有選擇地做好筆記。上課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基本形式,如何對待每一堂課則是關鍵,要取得較大的成績,首先必須掌握課堂上的四十分鍾,提高聽課效率。

⑺ 小學生怎樣教育

1、教育過程中避免過多強調物質獎勵:

過多的物質獎勵可能會使孩子原本對學習的興趣,變成為了獲得物質獎勵而學習。當學習變成為了獲得獎勵而不得不付出,學習就會變成一件苦差事。

此外,獎勵物要適當,物質獎勵不宜過多,物質獎勵過多會削弱內部驅動力,精神獎勵也很重要,比如一個愛的抱抱。獎勵物不選貴的,要選對的。如:對於喜歡畫畫的孩子,當他學習表現好的時候,獎勵他一盒好的油畫顏料,獎勵喜歡看書的孩子一套心儀已久的叢書都是非常好的。

2、教育過程中,孩子做的對的事情要及時獎勵:

及時獎勵更容易讓嬰幼兒將該行為與獎勵結果結合起來,從而達到增加該行為頻率的目的。當然,變化的獎勵頻率不僅能使兒童某種行為頻率增高,而且還有抵禦行為消退的能力。

不過,一味地表揚和過於吝嗇表揚都不利,在使用獎勵的時候多一點過程取向,多一些積極心理狀態,養成積極心理行為。

3、及時鼓勵孩子:

在遭遇挫折時,過程取向的表揚,使兒童的自我評價更積極、對自己在任務中的表現評價更客觀、情緒狀態更佳、也更願意堅持。表揚事實,拒絕虛假表揚。可以提供具體反饋信息的表揚有助於提高兒童的自信心和自我評價。

4、給孩子適當提高要求:

為了避免孩子的水平停留在原來的高度,家長在肯定孩子、給孩子表揚的同時,也可以恰當地給孩子提出一點要求,讓還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5、讓孩子養成習慣:

習慣是不遺傳的。用平常心來養育孩子。「我小時候也是這樣。」不能用個例來代替全部,用這樣的理由來縱容孩子的壞習慣。習慣培養有關鍵期。語言語匯培養關鍵期就在中班大班,要多聽規范的語言,進行大量的語言刺激。

⑻ 如何教好小學生

小學是教育的關鍵期,美國心理學家、哲學博士塞德茲告訴我們:「人如同陶瓷器一樣,小時候就形成一生的雛形。幼兒時期就好比製造陶瓷器的黏土,給與什麼樣的教育就會成為什麼樣的雛形」,所以我們要牢牢把握住這個關鍵期,給與孩子正確的教育,才能讓他們更好的成長。下面分享五種正確教育小學生的方法:

1、你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對你的態度。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曾說過:你什麼語氣,孩子就是什麼態度。所以我們在與孩子講話時一定要注意,語氣不要過於激動,因為多半這種語氣也會讓孩子接收並反過來用在你的身上。
2、溝通代替訓斥。
把說教變成和孩子的一次溝通、談話。家長在遇到孩子做錯事的情況時,通常第一反應就是訓斥,好像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但這不僅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一定的傷害,還會激起孩子逆反心理,更好的做法是和孩子溝通,知曉他這樣做的理由然後再糾正錯誤的想法並告訴正確的做法。
3、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家長是什麼樣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孩子是什麼樣。在媽媽洗腳的廣告里,媽媽給姥姥洗腳被孩子看到了,於是也有樣學樣的端水給媽媽洗腳,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所以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自己就要先變成那個樣的人。
4、尊重並信任孩子。
孩子們在上了小學之後,可能會慢慢有自己的一點小隱私,這些都是正常的,家長們要學會尊重,尊重孩子,同樣的孩子也會尊重你。小學也是青春期開始的時期,孩子多半會產生逆反的心理,這時候我們要學會尊重並信任孩子,給他足夠的空間,可以避免很多正面的沖突和矛盾。
5、拒絕溺愛,培養孩子獨立意識。
不要什麼事情都想著替孩子去解決,要知道,溺愛不等於愛,一個不能獨立的人是沒有辦法適應以後的社會生活的。在孩子需要幫助時給予一定的幫助即可,培養孩子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他以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大有裨益。
希望以上幾種方法可以給你帶去一些感悟和思考。

⑼ 怎樣做好小學生

小學生吧,其實重要的是品德的培養
小學老師一般品德都很好,為人師表。要聽老師的話,不要和他頂撞,他都是為你好。
多和家長交流,主動和別人交朋友,讓自己開朗一點。
小學的學習比較簡單,跟著老師走就行,一般不會落下。

⑽ 小學生應該怎樣學習

一、多聽音樂幫助記憶 保加利亞的拉扎諾夫博士,以醫學和心理學為依據,對一些樂曲進行了研究,發現巴赫、亨德爾等人的作品中的慢板樂章,能夠消除大腦的緊張,使人進入冥想狀態。他讓學生們聽著節奏緩慢的音樂,並且放鬆全身的肌肉,合著音樂的節拍讀出需要記憶的材料。學習結束之後,再播放2分鍾歡快的音樂,讓大腦從記憶活動中恢復過來。很多試驗過這種方法的學生都覺得記憶效果很好。 二、背誦經典提高記憶 我們知道,人常常在看書和學習中甚至是休閑時會經常背誦一些名篇、成語、佳句、詩歌短文、數理公式、外文單詞和技術要領知識嗎?那可是鍛煉記憶力的「硬功夫」呀。馬克思青年時就是用不熟練的外文背誦詩歌,鍛煉自己的記憶力的。每天堅持10至20分鍾的背誦,也能增進記憶力。 三、身心運用記憶效率高 科學證明,正確的重復是有效記憶的主要方法,特別在人在學習中通過自己的腦、手、耳、口並用進行知識記憶時,記憶的效率高效果好。因為當你記憶時,應該用腦想,也要口念,手寫,在學習中不知不覺地調動了自身更多的記憶「通道」參加記憶,這樣使自己的記憶痕跡加深,記憶效果當然更好。 四、奇思怪想強記憶 我們在學習與看書時往往對一些數字、年代不易記住。如果你善於聯想記憶,便好記了。如樁子表和房間法或叫羅馬房法和圖像字法,是聯想法的具體化。你可以將樁子或房間用來當成圖像的存放處樁子,原理就是讓要記憶的東西來跟已知的東西做連接。原來的東西就叫「樁子」,把新的要記憶的事物與樁子連接,此法用於大量數據和外語的記憶。 五、多咀嚼能增記憶力 科學證明:人的咀嚼是能有效防止記憶衰退方法之一。有人認為,其原因在於咀嚼能使人放鬆,如果老人咀嚼得少,其血液中的荷爾蒙就相當高,足以造成短期記憶力衰退。如我們在觀察人群中就會發現,經常咀嚼的人牙齒就好,吃飯更香,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也隨之增強。又如美國人最愛咀嚼口香糠就是例證。 六、女人嘮叨助長記性 嘮叨,在某種程度上幫助女性延長了記憶和壽命。嘮叨在語言運用中也是重復說某一個事情某一個人,經常地重復當然必須加深嘮叨人對某一事或某一個的關注和記憶。專家認為,女性比男性更樂於與人言語交流;男性進入老年期後,沉默寡言居多。而言語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宣洩方式,可防止記憶衰退。 七、巧妙飲食助記憶 攝取適量的「健康油脂」可減少血栓的發生,例如橄欖油、魚油是維持血液正常循環的好選擇,含有豐富維生素、礦物質的蔬菜水果也是保持健康的上佳選擇。有不少的人,不是記憶不得法,而是大腦中缺乏記憶信息傳遞員——乙酸膽鹼。如果你經常吃點上述食物,便可極大地改善你的記憶力。 八、多愛玩耍的人記憶力強 人的軀體活動能改善健康情況,精神活動則能減輕記憶力衰退。特別是那些愛玩愛活動的人們興趣廣泛,涉獵眾多,知識面廣,記憶也強。科學證明:愛跳舞、讀書、玩紙牌、學外語等活動項目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神經突觸的數目,增強神經細胞間的信號傳導,鞏固記憶。 九、運動健身可防止記憶衰退 一般情況而言,身體健康,愛好體育運動和熱愛生活的人,精力充沛,學習力強記憶力當然也強,人們在鍛煉身體時可以促進大腦自我更新。專家認為,長期的心血管運動可以減少因年齡增長出現的腦組織損失,可以減輕記憶力衰退。多項研究表明,要保持大腦活躍,只需經常運動。一周鍛煉三到四次的在校兒童,在10歲或11歲時考試成績一般都較高。經常走路的老年人在記憶測試中的表現要比那些慣於久坐的同齡人好。通過向消耗能量的大腦輸入額外的氧氣,鍛煉能增強智力。 最新研究還反駁了人出生後就不能再產生新的腦細胞這種說法。相反,研究發現體育鍛煉實際上能促進新腦細胞的增長。在老鼠身上,鍛煉引起的腦力增強效果在與學習和記憶有關的海馬狀突起上表現得最為明顯。 十、家庭幸福情愉悅身心防腦衰 大量社會調查早已證明,家庭幸福對學習者而言是提高學習記憶力必要條件,特別是相戀的人或夫妻倆人的兩情相悅的幸福感會使雙方體內分泌激素和乙醯膽鹼等物質,有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延緩大腦衰老。

熱點內容
七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試題 發布:2025-09-18 19:59:33 瀏覽:531
干電池化學 發布:2025-09-18 16:30:48 瀏覽:733
何猷君怎麼讀 發布:2025-09-18 16:07:13 瀏覽:158
2017個人師德總結 發布:2025-09-18 16:04:58 瀏覽:8
教師資格證統考一年幾次 發布:2025-09-18 14:01:59 瀏覽:922
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發布:2025-09-18 07:59:57 瀏覽:944
師風師德評價表 發布:2025-09-18 07:01:17 瀏覽:886
實施的英語 發布:2025-09-18 03:25:05 瀏覽:151
教研組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9-18 01:09:50 瀏覽:611
壞老師吧 發布:2025-09-17 22:02:36 瀏覽: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