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有哪些道觀

有哪些道觀

發布時間: 2022-04-01 18:38:20

1. 上海的道觀有哪些

1、上海城隍廟

朱家角城隍廟是青浦城隍行宮,位於朱家角鎮中,原在鎮南的雪葭浜,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徽州人程履吉謀遷今址。城隍是古代中國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宗教信仰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1)有哪些道觀擴展閱讀

道教的宮觀有兩種性質:一是子孫廟,二是叢林廟。

子孫廟由師徒之間代代相傳,廟產可以繼承,有專屬的門派。其他門派的道友可以暫時居住,且不能插手廟務。一般新出家的弟子都在子孫廟。

叢林廟不允許收徒,廟產不能繼承,屬於天下所有道眾共同所有。叢林廟一般不分門派,凡是道教的法裔弟子(赤腳、民間道士除外)都有權利居住、管理廟務。一般,無論年齡、性別、出家時間,凡是可以居住在裡面的道人,都有權被選舉為最高領導人。長期在叢林廟居住的道人叫常住道人,一般給安排有職務,為其他道人服務。叢林廟分工明確,俗稱「三都五主十八頭」,分管講經、化緣、安全、齋醮、人員安置、自養、做飯等等事宜。一般,新出家的弟子先在子孫廟學習這些知識,三年後得到冠巾,經師父允許後,才可以去叢林廟掛單居住,深入學習。學習後,再歸來。

另外,門派不是以出家在哪個廟決定的。而是由度師的法裔決定的,度師根據派系授予派名。而後,無論去哪裡,都是這個派,也可以住子孫廟,也可以住叢林廟,只要適合。一般,新出家所居住的廟就是自己度師的廟,但是不是絕對,是通常而言。有了度師以後,遇到更好的道士,可以再拜「先生」,法裔就不需要改了。黃帝學道,曾拜了七十二個「先生」。度師只有一個,但先生可以越多越好。因為表示你勤奮、好學。道教的宮觀有兩種性質:一是子孫廟,二是叢林廟。

2. 誰知道全國有哪些著名的道觀

北京白雲觀

道教全真第一叢林——北京白雲觀,位於西便門外二里許,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自元以降,久為全真「第一叢林」。

2-武漢長春觀

武漢長春觀位於武昌大東門東北角雙峰山南坡。此處西接蛇山尾部,山勢至此伏而又起,觀內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創始人重陽祖師門人邱處機道號「長春於」命名。

3-蘇州玄妙觀

蘇州玄妙觀位於蘇州市觀前街,創建於西晉咸寧二年(276 年),初名 「真慶道院」,後改名「玄妙觀」。

4-浙江金華觀

浙江金華觀坐落在浙江省金華市雙龍洞南側,民間稱黃大仙觀,相傳為道仙赤松子安期生登真羽化之地。最早建於晉代。

5-廣州五仙觀

廣州五仙觀位於廣州市惠福西路,建於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一座祭祀五仙的穀神廟。

6-開封延慶觀

開封延慶觀位於包公湖東北部,是中國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宮觀。建於元太宗五年(1233年)。原名重陽觀,系為紀念道教中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在此傳教並逝世於此而修建。後改名延慶觀。

7-龍虎山正一觀

龍虎山正一觀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貴溪縣境內的龍虎山張道陵煉丹處。據《龍虎山志》記載:第四代天師張盛自漢中遷還龍虎山之後,曾在此建祠祀祖。五代南唐時在此建天師廟;北宋崇寧四年(1105),第三十代天張繼先奉敕修葺,徽宗時改天師廟為演法觀。明嘉靖三十二年(1563),世宗賜帑重修,並改演法觀為正一觀。

8-真武道觀

真武道觀位於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城西南俗稱「小金頂」的真武山。明永樂十年(1412年),成祖降諭修建武當山道觀。當時「管運武當山琉璃諸物」的船隻數以萬計,停泊在真武山的漢江中。突然興起了狂風巨浪,眾方駭懼,只見祥光數現,隨即風平浪靜,水天一色。眾人皆說是真武大帝顯靈,於是在山上修建了真武觀。

9-武鄉會仙觀

武鄉會仙觀位於山西長治市武鄉縣城東25公里的監漳村西。南宋昔羽道士賈志韜會仙於此,故以得名。創建於南宋紹定二年(公元1229年),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本觀道士李洞仁協同道長任守明籌資重修,至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竣工。

10-武陟嘉應觀

武陟嘉應觀位於河南焦作武陟縣城東南12公里楊庄村南,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雍正皇帝為紀念在武陟築壩堵口、祭祀河神、封賞治河功臣,而修建的的座集宮、廟、衙三位一體黃淮諸河龍王廟,建築風格形似故宮,規模宏大,有「北京小故宮」之美譽。

3. 道教有名的道觀有哪些

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重點道教宮觀21座是:北京白雲觀;遼寧沈陽市太清宮,鞍山內市千山無量觀;江蘇容句容縣茅山道院;浙江杭州市抱朴道院,江西貴溪縣龍虎山天師府;山東青島市嶗山太清宮,泰山碧霞元君祠;河南登封縣嵩山中嶽廟;湖北均縣武當山紫霄宮、太和宮、武漢市長春觀;文東博羅縣羅浮山沖虛古觀;四川成都市青羊宮,都江堰市青城山常道觀、祖師殿;陝西華陰縣華山玉泉院、鎮岳宮、東道院,西安市八仙宮,周至縣樓觀台。

4. 中國現有的道觀都有哪些

著名的道觀
鹿邑太清宮,坐落於老子故里。在唐代時,被奉為皇家祖廟。現屬於全真道。
終南山樓觀台,為老子向尹喜傳道之所,相傳始建於周代。
龍虎山天師府,為歷代張天師居所和正一道的總部。
青城山常道觀,又稱「天師洞」,是張道陵修道之所。現屬於全真道。
北京白雲觀,丘處機在此長住且葬於此,是全真道總部和三大祖庭之一。現為中國道教協會所在地。
北京大高玄殿,位於北京故宮西北角,是明、清兩朝的皇家道觀。
泰山岱廟,位於山東泰安城區。現屬於全真道。
嵩山中嶽廟,因為臨近宋代首都開封,而受到歷代北宋皇帝的尊崇。
天津天後宮,三大媽祖祖廟之一。現屬於全真道。
芮城永樂宮,以其精美的壁畫而聞名天下。
解州關帝廟,位於關羽的家鄉——山西運城,是普天下關帝廟的祖廟。
沈陽太清宮,現屬於全真道。
蘇州玄妙觀,觀內三清殿為今已罕見的宋代古建築。
武漢長春宮,祭祀丘處機,故名「長春」。
武當山太和宮,是世界遺產武當山古建築群的主體。
成都鶴鳴山,是張天師創立道教的地方
青羊宮,傳說是老子的出生地。現宮觀為清代所修,屬於全真道。
昆明太和宮,以擁有銅鑄的「金殿」而聞名。現存建築主要為吳三桂所修。
西安八仙宮,相傳是呂洞賓修仙得道之處。慈禧太後、光緒皇帝避難時曾來此居住。現屬於全真道。

5. 全國著名的道觀,寺廟有哪些

鹿邑太清宮,終南山樓觀台,龍虎山天師府,青城山常道觀,北京白雲觀,北京大高玄殿,泰山岱廟,嵩山中嶽廟,天津天後宮,安陽長春觀,芮城永樂宮,解州關帝廟,沈陽太清宮,蘇州玄妙觀,武漢長春宮,武當山太和宮,成都鶴鳴山,青羊宮,昆明太和宮,西安八仙宮。

6. 中國的道教聖地都有哪些

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四川青城山、山東青島嶗山。

武當山,中國道教聖地,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稱。位於湖北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內。東接聞名古城襄陽市,西靠車城十堰市 ,南望原始森林神農架,北臨高峽平湖 丹江口水庫。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其中天門山最高,海拔1300米。

嶗山,位於青島市東部,古代又曾稱牢山、勞山、鰲山等。它是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嶗山的最高峰名為巨峰,又稱嶗頂。

(6)有哪些道觀擴展閱讀:

明代,武當山被皇帝封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為「皇室家廟」。武當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嶽之冠」地位聞名於世。

龍虎山是中國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是中國道教發祥地。龍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發育在中國東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緣由晚白堊世陸相山麓洪—沖積扇塊狀紅色砂礫岩組成的丹霞山體。

嶗山屬膠東低山丘陵的一部分,距今約0.8~1.29億年的燕山運動晚期,相繼有熔岩噴發和花崗岩的廣泛侵入,緩慢冷卻上升,逐步構成現存的地質輪廓,東部有花崗岩侵入形成嶗山山脈,西部由火山岩形成波狀平原,中部為丘陵過渡帶及墨水、張村、桃源等河下游形成的小沖積平原。

7. 道教的主要殿堂有哪些

道觀的名稱有宮、觀、廟、道院等。稱「宮」的為有特殊地位的道觀。道觀主要殿堂有山門殿、靈官殿、三清殿、玉皇殿、三官殿等。
(一)山門殿
一般供奉青龍神和白虎神,相當於佛寺的二王尊。有的道觀山門殿即為靈官殿。
(二)靈官殿
相當於佛教的天王殿。供奉王靈官。
(三)三清殿
相當於佛教的大雄寶殿。供奉道教最高神三清。
(四)玉皇殿
供玉皇大帝,有的供奉四御。
(五)三官殿
供奉天官、地官、水官。

8. 杭州有哪些道觀

1、福星觀,世界道教聖地。位於杭城風景優美的玉皇山頂,歷史悠久,是著名的江南道觀。位於西湖與錢唐江之間的玉皇山頂。原名玉皇宮,今改建為庭院。山上還遺存有天池、白玉蟾井等古跡。山腰有八仙聚會之所—紫來洞。站在洞前可以俯視山下的八卦田(為南宋皇帝祭祀先農時親耕的籍田)。

2、黃龍洞。清末成為杭州著名的道教宮觀,至今保存完好。進門松篁交翠,山徑幽深。主景有池有山,水石交融。山雖由人作,卻宛若天開。山崖上飾一龍頭,泉水由龍嘴瀉入池中,池中立石。池對面有庭院,植各種竹類植物,其中以方竹著稱。方竹是名貴的觀賞竹。池右假山有人工造就山洞,即「黃龍古洞」,洞內有石刻黃龍祖師像,即慧開和尚。沿山徑而上有雲洞,洞壑寬敞,常有霧氣彌漫,故稱「卧雲洞」。

(8)有哪些道觀擴展閱讀:

黃龍洞傳說:

黃龍洞是根據一個民間故事而塑的。傳說古代離此不遠的紫雲洞里,住著一老一小兩條黃龍。一天,老黃龍忽然作惡,噴火焚燒杭州城。小黃龍大義滅親,帶領眾人把西湖水灌進紫雲洞,淹死老黃龍,撲滅大火;而小黃龍也在這場搏鬥中死去。

人們流著眼淚把小黃龍安葬,淚水滲進小黃龍的心窩,又從它的嘴裡溢了出來,於是小黃龍的墳上就流出一股小瀑布。為了紀念小黃龍,就在瀑布流出的地方塑上黃龍頭,並把這個地方命名為「黃龍洞」。清末成為杭州著名的道教宮觀,至今保存完好。

9. 廣東省內有哪些道觀

1、五仙觀

五仙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惠福西路233號。現寺觀建於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一座祭祖五仙的穀神廟。該觀屬道教,坐向南,門上大匾上有清兩廣總督瑞麟書寫的「五仙古觀」四個大字。

五仙觀依山而建,現存有頭門、後殿、東齋與西齋。五仙觀為 綠琉璃瓦重檐歇山頂,木構架保存完好,玲瓏新巧。後殿東側裸露的一塊紅砂岩,上有巨大的腳印凹穴,古人一向認為這是「仙人拇跡」,重點保護下來。 明清兩代,這里分別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列入羊城八景。

2、西樵山雲泉仙館

西樵山雲泉仙館,位於廣東南海市西樵山。該館始建於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其前身為書院。該館經多次重修,於1992年重新恢復宗教活動。該館中著名景觀有贊化宮與帝親殿、祖堂與墨庄、邯鄲別邸、自在樓、倚虹閣與小桃源等多處。

3、三元宮

廣州三元宮 道教著名宮觀。在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山南麓。始建於東晉元帝大興二年(319),初名越崗院,為南海太守鮑靚之女鮑姑修道行醫之所,因地處市北,後人又稱「北廟」。是嶺南現存歷史較長、規模較大的道教建築。

4、沖虛古觀

沖虛觀位於羅浮山朱明洞景區麻姑峰下,南臨白蓮湖。為東晉葛洪創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初為葛洪修道煉丹南庵。葛洪「羽化成仙」後,晉安帝在此建「葛洪祠」,唐玄宗天寶年擴為「葛仙祠」、宋元祜二年哲宗賜額改為「沖虛觀」。

一直流傳至今,成為全國最有影響的道教宮觀之一,杭州黃龍觀、香港黃大仙、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黃龍廟等,均認它為「祖庭」。

5、圓玄道觀

圓玄道觀,花都區新八景之一,位於廣東省新華鎮西面的畢村附近,是廣東道教活動的中心和遊客游覽觀光的勝地。

其最初是由香港圓玄學院出資興建,為非牟利慈善福利機構,以「發展道教學術研究,方便信徒拜祀神祇,發揚孝親敬祖,慎宗追遠的美德;興扶老攜幼,興學育才」為宗旨,1998年首期工程落成開放,後多次擴建,目前佔地近百畝。

熱點內容
七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試題 發布:2025-09-18 19:59:33 瀏覽:531
干電池化學 發布:2025-09-18 16:30:48 瀏覽:733
何猷君怎麼讀 發布:2025-09-18 16:07:13 瀏覽:158
2017個人師德總結 發布:2025-09-18 16:04:58 瀏覽:8
教師資格證統考一年幾次 發布:2025-09-18 14:01:59 瀏覽:922
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發布:2025-09-18 07:59:57 瀏覽:944
師風師德評價表 發布:2025-09-18 07:01:17 瀏覽:886
實施的英語 發布:2025-09-18 03:25:05 瀏覽:151
教研組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9-18 01:09:50 瀏覽:611
壞老師吧 發布:2025-09-17 22:02:36 瀏覽: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