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山是什麼山

山是什麼山

發布時間: 2022-04-04 02:40:12

A. 山西的「山」是什麼

山西的「山」是指太行山。

太行山脈位於山西省與華北平原之間,縱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脈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與山西交界地區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400餘公里。它是中國地形第二階梯的東緣,也是黃土高原的東部界線。

(1)山是什麼山擴展閱讀:

特色物產

1、太行山的自然植被被垂直溫差面異,如小五台山南坡,1000米以下為灌叢;1000米以上偶有雲竹或落葉松。北坡1600米以下是夏綠林,1600~2500米是高亞草原。

2、有許多重要煤礦、陶瓷、水泥和石灰生產工業。太行山南段和北段為石灰岩組成,中段有部分片麻岩。

3、太行山區具有較好的風力資源,地下煤炭、煤層氣、地熱資源豐富。

B. 山東山西的山是什麼山

山東山西以太行山為界,古代的所謂山東山西,就是太行山以東是山東,以西內是山西,現容代中國行政區劃中山東與山西是不接壤的,中間還隔著河北,但習慣上還是說太行山是山東山西的分界山脈。

(2)山是什麼山擴展閱讀

太行山地質地貌:太行山山勢東陡西緩,山西高原東部河流多切過太行山進入河北平原,匯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匯入黃河。太行山脈西翼連接山西高原,東翼由中山、低山、丘陵過渡到平原。山中多雄關,著名的有位於河北的紫荊關,山西的娘子關、虹梯關、壺關、天井關等。

太行山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線。北宋時代傑出的科學家沈括看到太行山的山崖之間「怯怯御螺貝殼及石子如鳥卵者,橫亘石壁如帶」,經過研究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濱,今東距海已近千里。」現代地質研究證實了他的論斷。太行山崖間的螺蚌殼,顯系古生代地層中的腕足動物或軟體動物化石。

C. 四大山是什麼山

廬山、龍虎山、黃山和九華山。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自古就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我國丹霞地貌的典型風景在龍虎山上可得到完美體現。黃山也是一座世界聞名的奇山,「五嶽歸來不

D. 四大名山分別是什麼山

四大名山分別為:廬山、龍虎山、黃山及九華山。

E. 山是什麼

山按高度可分為高山 中山和低山,一般認為「高山」指山嶽主峰的相對高度超過1000米,「中山」指其主峰相對高度在350米至1000米,「低山」指主峰相對高度在150米至350米,如主峰相對高度低於150米,就難於形成山嶽景觀,只能稱為丘陵崗地了; 按成因可分為構造山 侵蝕山和堆積山。 天下第一山——泰山
「山系」,指沿一定方向延伸,在成因上相聯系,有規律分布的若干相鄰山脈的總稱。 「山脈」,指沿一定方向的若干相鄰山嶺並有規律分布的山體總稱。由於外觀很像血脈,因而得名為「山脈」。 「山結」,指多條山脈的交匯地,如中國的帕米爾地區的「山結」,就是由昆侖山 天山 喀喇昆侖山和興都庫什山交匯而成。從太空上往下看,一條山脈就像一條「飄帶」,由這樣的「飄帶」結成的「扣」,就叫山結。「山原」,構造復雜,海拔高度較大的遼闊高地,常為心脈、心系、高原和盆地交錯的綜合體,例如:中國的青藏高原為世界最大的山原。 「山嘴」,山區曲折的V形谷地向河流凸出並同山嶺相連的坡帶稱為「山嘴」。山嘴分為「交錯山嘴」、「曲流山嘴」和「削平山嘴」。 「山峰」,一般指尖狀山頂並有一定高度,多為岩石構成。也有斷層,褶皺或鏟狀、垂直節理控制的結果,也有的是火山錐。 「山口」,又稱埡口,指高大山嶺或山脊的鞍狀坳口,常由侵蝕造成。 「山谷」,指山地中較大的條形低凹部分,主要是構造作用、流水或冰川侵蝕的結果,經常被用做通過高山的道路,按結構可分為:斷層谷、向斜谷、背斜谷等。 ''山脊''指比周圍高的山地,也稱''分水嶺''

F. 山東的山是指什麼

山東的山是指:太行山
山東作為地理名稱始於戰國時期,當時,泛指太行山以東的地區。山東作為政區名稱,始於金代(公元1115——1234)。元朝(公元1206——1368)置山東道,明朝(公元1368——1644)設山東布政使司,形成與今天山東省大體相同的版圖,大部分縣名沿用至今。清朝(公元1616——1911)正式設山東省,治所在濟南府。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幾次調整,山東省形成了目前的行政區劃。山東省現轄17個市,139個縣、縣級市和市轄區。

G. 中國的國山是什麼山

中國國山是泰山。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

泰山區,隸屬於山東省泰安市,位於泰安市中部,北依泰山,東西南三面與泰安市岱嶽區搭界,北部與濟南市歷城區、長清區毗連,總面積336.86平方千米。是泰安市政治中心、經濟中心、交通中心。

泰山區是泰安市委、市政府駐地,歷史悠久,公元前五千年已進入大汶口文化的繁盛期。西漢初置泰山區郡、金設岱嶽鎮、清設泰安府。境內的泰山被譽為「國山」、「聖山」,是世界首例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四大古建築群之一岱廟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泰山區常住人口799971人。

2019年,泰山區下轄5個街道、2個鎮、1個鄉。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0.5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5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84.3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58.61億元,三次產業比重為1.38:33.48:65.14。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在境內設博邑。

秦代博邑改為博陽縣,漢初改為博縣,泰山郡治博縣。漢武帝元封六年(前110年),泰山郡治所遷至奉高(今岱嶽區范鎮故縣村)。

北魏時期,博縣改為博平縣,泰山郡治遷至博平。

北齊時期,博平復改博縣,泰山郡廢,設東平郡。

隋開皇元年(581年),東平郡廢。開皇十六年(596年),博縣改為汶陽縣,後又改為博城縣。

H. 中國五大山分別是什麼山

中國五大山分別是: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
1、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為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中部,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萬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7米。
2、華山,古稱「西嶽」,雅稱「太華山」,為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省會西安以東120千米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
3、衡山(MountHeng),又名南嶽、壽岳、南山,為中國「五嶽」之一,位於中國湖南省中部偏東南部,綿亘於衡陽、湘潭兩盆地間,主體部分位於衡陽市南嶽區、衡山縣和衡陽縣東部。
4、恆山橫亘於山西北部高原與冀中平原之間,因其險峻的自然山勢和地理位置的特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山間河谷處的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太原盆地、冀中平原之咽喉要沖。許多帝王、名將都在此打過仗,古代關隘、城堡、烽火台等眾多古代戰場遺跡保存了下來。
5、嵩山,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成稱為「岳山」,以嵩山為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定嵩山為中嶽,始稱「中嶽嵩山」。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登封市西北部,西鄰古都洛陽,東臨古都鄭州,屬伏牛山系。

I. 山東,山西的山是指哪個

山東山西的「山」是指太行山。

在我國古代,山東山西原本是接壤的,用太行山來分界,後來因為政治規劃才變成不接壤。

古代山東是一個地區泛指,就是指崤山和函谷關以東的六國所在地域,因此稱之為「山東六國」,是指「太行山」以東的區域。

「山西」和「山東」是相對的概念,也是指「太行山」以西的部分。

現代山東省和山西省不接壤,中間還有河北省的一部分和河南省的一部分。不過仍然沿用古代的稱呼以及習慣。



人文歷史

太行山形勢險峻,歷來被視為兵要之地。從春秋戰國直到明、清,兩千多年間烽火不息。公元前650年,齊伐晉,入孟門、登太行。齊桓公曾懸車束馬窬太行。

公元前263年,秦國攻伐韓國,在太行山「決羊腸之險」,一舉奪韓滎陽。公元前204年,劉邦被困於滎陽、成皋之間,他採納酈食其的建議,北扼飛狐之口,南守白馬(今河南滑縣東北)之津,終於轉危為安。

J. 「山東」和「山西」都有一個「山」字,分別指的是什麼山

就現在來說,山東與山西兩個省份名字中的山都是指代太行山脈,但是在古代山東的山其實最早是指崤山。“山東”這個名稱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最早使用者是秦國人。當時作為“戰國七雄”之一的秦國為了方便稱呼,將其餘六國統稱為“山東六國”。這時候的山東與現在的山東相差甚大。秦國之所以能夠將自己單獨剔除出來是因為它與山東六國之間有一座崤山。

山東與山西各自經過數百年時間的變遷之後,它們二者最終在金朝時期產生了交集。金國在滅亡了北宋之後將佔領來的疆域進行了重新規劃,這山東與山西便在重新規劃的范疇里。經過這一番重新規劃之後,山東與山西開始以太行山為界。之後這種劃分方式便不曾再變過,所以現在的山東與山西兩省中的山都是指代太行山。

熱點內容
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發布:2025-09-18 07:59:57 瀏覽:944
師風師德評價表 發布:2025-09-18 07:01:17 瀏覽:886
實施的英語 發布:2025-09-18 03:25:05 瀏覽:151
教研組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9-18 01:09:50 瀏覽:611
壞老師吧 發布:2025-09-17 22:02:36 瀏覽:643
化學能力培養 發布:2025-09-17 20:28:02 瀏覽:584
師德師風演講稿格式 發布:2025-09-17 19:57:15 瀏覽:728
國畫培訓教學內容 發布:2025-09-17 18:11:05 瀏覽:464
公教育網 發布:2025-09-17 17:52:26 瀏覽:706
小學二年級教學總結 發布:2025-09-17 16:05:57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