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數有哪些
『壹』 切換參數有哪些
TD-LTE切換參數有:
1、同頻切換幅度遲滯
2、同頻切換偏臵
3、同頻切換時間遲滯(毫秒)
4、鄰小區偏移量
5、鄰小區偏臵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是由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組織制定的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動通信系統)技術標準的長期演進,於2004年12月在3GPP多倫多會議上正式立項並啟動。LTE系統引入了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頻分復用)和MIMO(Multi-Input & Multi-Output,多輸入多輸出)等關鍵技術,顯著增加了頻譜效率和數據傳輸速率(20M帶寬2X2MIMO在64QAM情況下,理論下行最大傳輸速率為201Mbps,除去信令開銷後大概為150Mbps,但根據實際組網以及終端能力限制,一般認為下行峰值速率為100Mbps,上行為50Mbps),並支持多種帶寬分配: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等,且支持全球主流2G/3G頻段和一些新增頻段,因而頻譜分配更加靈活,系統容量和覆蓋也顯著提升。
『貳』 主要性能參數有哪些
固態硬碟的好壞主要看性能參數:分別為最大讀寫速度,4kb隨機讀寫數值,
因為固態硬與模式硬碟的存儲方式不同,尋道值基本上不存在,所以只需要看以上四個數值就可以了.如果4kb隨機讀寫數值過值,最大讀寫速度在高也沒有用.
『叄』 主要參數
恢復地層埋藏史、熱演化史涉及地層厚度、岩性、岩石物性、岩石熱導率、地溫梯度、古熱流等多方面資料,其中需要確定的主要參數如下。
1.地層厚度
模擬是從恢復盆地沉積發育史開始,重溯熱演化、生烴、排烴過程的。模擬盆地發育史就是通過現今地層厚度和古、今孔隙度來恢復盆地各個地質時期不同岩性層段的原始沉積厚度,進而重演盆地的發育歷程。通過對盆地內169口鑽井以及24口人工井重新進行地層標定劃分,從而得出各地層的厚度數據(表4.2)。晚第三系長蛇嶺組和第四系地層全盆地沉積較薄,大約25m ~50m 左右,且分布不均,層位難以標定,對模擬結果影響不大,在模擬過程中直接將這兩層地層的厚度各賦值為25m。
表4.2 百色盆地模擬鑽井地層厚度統計表
從地層的沉積中心看,東部地區各地層的沉積中心是漂移不定的,大致在西到花茶至那坤一線,東到侖墟至新坤7井一線之間來回飄盪。自那讀組三段至那讀組一段,沉積中心沿花9井→百56井→現今盆地中心移動,最大沉積厚度也由200m→600m→700m逐漸加大,反映了那讀期盆地的構造活動處於一種穩定沉降的階段。自百崗組三段以後,地層沉積中心來回遷移,沉積厚度變化較大,反映了盆地構造活動趨於活躍,建都嶺組以後盆地抬升遭受剝蝕。西部地區各地層的沉積中心與現今凹陷中心基本一致,反映了西部的構造活動為整體沉降和整體抬升。
2.地層剝蝕厚度
自晚第三紀以來,百色盆地經歷了長期持續的構造抬升作用,地層剝蝕厚度在盆地東部坳陷中心地區相對較小,在400m~600m之間,東部坳陷斜坡和邊緣地區的剝蝕厚度在600m~1200m之間。盆地西部地區剝蝕相對較大,一般為1000m~1200m,西部邊緣地區可達1200m~1400m(圖4.13) 陸明強,張博全.1992.廣西百色盆地下第三系泥岩壓實、油氣運移與資源量(內部報告)。
圖4.13 百色盆地地層視剝蝕厚度圖
3.岩石孔隙度與埋深的關系
韋永賢(2002)對田東生油凹陷第三系的聲波時差值特徵研究表明,在凹陷中心的欠壓實起始深度約1400m。按照百色盆地第三系地層的主要岩性特徵可以把岩石類型劃分為兩大類:砂岩類(包括砂岩、泥質砂岩、粉砂岩)和泥岩類(包括粉砂質泥岩、泥岩)。礫岩和膏鹽的厚度比例較小,它們的壓實特徵分別砂岩類和泥岩相似。根據聲波時差測井資料整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類的應綜合壓實曲線方程:
泥岩類:φ=60.0e-0.00024Z (0≤Z ≤2000) (4.13)
φ=104.38e-0.000051Z (Z>2000) (4.14)
砂岩類:φ=46.2e-0.00018Z(0≤Z <2000) (4.15)
φ=84.32e-0.000023Z (Z>2000) (4.16)
式中φ為孔隙度(%),Z為深度(m)。
4.地質年代
盆地模擬的核心問題是通過恢復盆地的發育歷史研究有機質的受熱溫度和時間,模擬計算以絕對地質年齡為基準。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並結合新生代地層的國際通用年齡劃分百色盆地各組地層的絕對年齡如下(表4.3)。其中百崗組、那讀組各段的地質年齡系根據各段地層的岩性組合及其相應的沉積速率關系大體劃分而得出。
表4.3 百色盆地地層時代表
5.古水深和地表年平均溫度
為了推測沉積時的溫度和湖底溫度,必須了解古水深。通過對本地區地層古生物化石的研究認為那讀組一段的古湖水深度最大,約為25m。根據百色盆地所處地理環境及當地的氣象分析資料,百色盆地年平均溫度為23℃,古湖底的溫度與當地年平均溫度相差不大,因此可採用當時的地表年平均溫度代表沉積初始的溫度。
『肆』 CPU有哪些主要參數
1.主頻
主頻也叫時鍾頻率,單位是M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速度。CPU的主頻=外頻×倍頻系數。
2.外頻
外頻是CPU的基準頻率,單位也是MHz。CPU的外頻決定著整塊主板的運行速度。
3.前端匯流排(FSB)頻率
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即匯流排頻率)是直接影響CPU與內存直接數據交換速度。
4、CPU的位和字長
位:在數字電路和電腦技術中採用二進制,代碼只有「0」和「1」,其中無論是 「0」或是「1」在CPU中都是 一「位」。
字長:電腦技術中對CPU在單位時間內(同一時間)能一次處理的二進制數的位數叫字長。所以能處理字長為8位數據的CPU通常就叫8位的CPU。同理32位的CPU就能在單位時間內處理字長為32位的二進制數據。位元組和字長的區別:由於常用的英文字元用8位二進制就可以表示,所以通常就將8位稱為一個位元組。字長的長度是不固定的,對於不同的CPU、字長的長度也不一樣。8位的CPU一次只能處理一個位元組,而32位的CPU一次就能處理4個位元組,同理字長為64位的CPU一次可以處理8個位元組。
5.倍頻系數
倍頻系數是指CPU主頻與外頻之間的相對比例關系。
6.緩存
緩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標之一
L1 Cache(一級緩存)是CPU第一層高速緩存,分為數據緩存和指令緩存。
L2 Cache(二級緩存)是CPU的第二層高速緩存,分內部和外部兩種晶元。
L3 Cache(三級緩存),分為兩種,早期的是外置,現在的都是內置的。而它的實際作用即是,L3緩存的應用可以進一步降低內存延遲,同時提升大數據量計算時處理器的性能。
7.CPU擴展指令集
如Intel的MMX(Multi Media Extended)、SSE、 SSE2(Streaming-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Extensions 2)、SEE3和AMD的3DNow!等都是CPU的擴展指令集,分別增強了CPU的多媒體、圖形圖象和Internet等的處理能力
『伍』 天車的主要參數有哪些
天車的主要技術參數是天車工作性能和技術經濟的指標。天車的主要技術參數包括:起重量G(t)、跨度S(m)、起升高度H(m)、運動速度v(m/min)以及工作級別等。
『陸』 鍵參數包括哪些
鍵參數
能表徵化學鍵性質的物理量稱為鍵參數(bond parameter)。共價鍵的鍵參數主要有鍵能、鍵長、鍵角及鍵的極性。
鍵能
看鍵能前先看下鍵離解能,298.15k,將1mol氣態雙分子AB的化學鍵斷開成為氣態的中性分子A和B所需要的能量。對於氣態雙分子鍵能和離解能數值相同,對於多原子分子如NH3,三個鍵(N-H)的離解能D1、D2、D3數值不同,N-H鍵的鍵能可表示為:
E =(D1+D2+D3)/3
因此鍵能可定義為平均鍵離解能。鍵能越大,鍵越牢固。
以能量標志化學鍵強弱的物理量稱鍵能(bond energy),不同類型的化學鍵有不同的鍵能,如離子鍵的鍵能是晶格能,金屬鍵的鍵能是內聚能。化學1中提到的是共價鍵的鍵能。拆開1moLH—H鍵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反之形成1molH—H鍵放出436kJ的能量,這個數值就是H—H鍵的鍵能。如H—H鍵的鍵能為436kJ/mol,Cl—Cl的鍵能為243kJ/mol。不同的共價鍵的鍵能差距很大,從一百多千焦每摩至九百多千焦每摩。一般鍵能越大,表明鍵越牢固,由該鍵構成的分子也就越穩定。化學反應的熱效應也與鍵能的大小有關。鍵能的大小與成鍵原子的核電荷數、電子層結構、原子半徑、所形成的共用電子對數目等有關。
鍵長
分子中兩個原子核間的平均距離稱為鍵長(bond length)。例如氫分子中兩個氫原子的核間距為76pm,H—H的鍵長為76pm。一般鍵長越長,原子核間距離越大,鍵的強度越弱,鍵能越小。如H—F,H—Cl H—Br,H—I鍵長依次遞增,鍵能依次遞減,分子的熱穩定性依次遞減。鍵長與成鍵原子的半徑和所形成的共用電子對等有關。
鍵角
一個原子周圍如果形成幾個共價鍵,這幾個共價鍵之間有一定的夾角,這樣的夾角就是共價鍵的鍵角(bond angle)。鍵角是由共價鍵的方向性決定的,鍵角反映了分子或物質的空間結構。例如水水是V型分子,水分子中兩個H—O鍵的鍵角為104度30分。甲烷分子為正四面體型,碳位於正四面體的中心,任何兩個C—H鍵的鍵角為109度28分。金剛石中任何兩個C—C鍵的鍵角亦為109度28分。石墨片層中的任何兩個C—C鍵的鍵角為120度。從鍵角和鍵長可以反映共價分子或原子晶體的空間構型。
『柒』 汽車的主要技術參數有哪些
通常反映汽車結構與使用性能的主要參數有:
1、質量參數(單位:kg)
①整車裝備質量。車輛裝備齊全,加足燃油、潤滑油和冷卻液,並帶齊隨車工具、備胎及其他規定應帶的備品,符合正常行駛要求的質量。
②最大裝載質量。設計允許的最大裝載貨物的質量。
③最大總質量。汽車滿載時的總質量。最大總質量=整車裝備質量+最大裝載質量。
④最大軸載質量。汽車滿載時各軸所承載的質量。
2、主要結構參數(單位:mm)
①總長。車體縱向的最大尺寸(前後最外端間的距離)。
②總寬。車體橫向的最大尺寸。
③總高。車輛最高點到地面間的距離。
④軸距。相鄰兩軸中心線之間的距離。
⑤輪距。同一車橋左右輪胎面中心線(沿地面)間的距離。雙胎結構則為雙胎中心線間的距離。
⑥前懸。汽車最前端至前軸中心線間的距離。
⑦後懸。汽車最後端至後軸中心線間的距離。
⑧最小離地間隙。滿載狀態下,底盤下部(車輪除外)最低點與地面間的距離。
⑨接近角。車體前部凸出點向前輪引的切線與地面的夾角。
⑩離去角。車體後部凸出點向後輪引的切線與地面的夾角。
『捌』 電機的參數都有哪些
直流電動機和交流電動機。
電機參數按工作電源分類根據電動機工作電源的不同,可分為直流電動機和交流電動機。其中交流電動機還分為單相電動機和三相電動機。
直流電動機按結構及工作原理可分為無刷直流電動機和有刷直流電動機。有刷直流電動機可分為永磁直流電動機和電磁直流電動機。
(8)參數有哪些擴展閱讀:
電機使用要求規定:
1、當電動機的熱保護連續發生動作時,應查明故障來自電動機還是超負荷或保護裝置整定值太低,消除故障後,方可投入運行。
2、使用環境應經常保持乾燥,電動機表面應保持清潔,進風口不應受塵土、纖維等阻礙。
3、應保證電動機在運行過程中良好的潤滑。電動機運行5000小時左右,即應補充或更換潤滑脂,運行中發現軸承過熱或潤滑變質時,液壓及時換潤滑脂。
『玖』 流動參數有哪些
流動參數主要包括:
速度、粘性系數、第二粘性系數。
1、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性質:矢量。基本單位為米每秒。
2、粘性系數,粘度的為比例常數,即粘性系數,它等於速度梯度為一個單位時,流體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切向力數值。在通常採用的厘米·克·秒制中,粘性系數的單位是泊。
3、亦稱膨脹粘性系數。對於不可壓縮流體,廣義牛頓定律中只有一個粘性系數。
流體分類
根據流體粘性的差別,可將流體分為兩大類,即理想流體和實際流體。
自然界中存在的流體都具有粘性,統稱粘性流體或實際流體。對於完全沒有粘性的流體稱為理想流體。這種流體僅是一種假想,實際並不存在。但是,引進理想流體的概念是有實際意義的。因為,粘性的問題十分復雜,影響因素很多,這對研究實際流體的帶來很大的困難。
常常先把問題簡化為不考慮粘性因素的理想流體,找出規律後再考慮粘性的影響進行修正。這種修正,常常由於理論分析不能完全解決而藉助於試驗研究的手段。
『拾』 交流電的參數有哪些
交流電的參數有許多,但在日常使用的就是電壓、電流、頻率再就是電阻r、電功率w、電量kwh(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