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太倉有哪些

太倉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4-05 17:27:34

⑴ 太倉有哪些

太倉現在就只有7個鎮了:城廂鎮、陸渡鎮、瀏河鎮、浮橋鎮、雙鳳鎮、沙溪鎮和璜涇鎮。
另有港區和開發區、科教園區。

⑵ 太倉有什麼旅遊景點

太倉旅遊景點:

  1. 金倉湖風景區(市區東亭北路)

  2. 德國風情小鎮(太沙公路以西)

  3. 城廂萬豐生態園(金倉湖以北)

  4. 太倉名人館(太平路縣府街路口)

  5. 毛家市古鎮(市區東倉北路)

  6. 井亭橋(在科教新城)

  7. 樂蔭園

  8. 墨妙亭(市區太倉公園內)

  9. 南園

  10. 憩園

  11. 弇山園

  12. 天鏡湖(在科教新城)

  13. 張溥故居

  14. 王錫爵故居(市區新華路)

  15. 高仁歧油畫館

  16. 港區碼頭

  17. 梅花草堂

  18. 鄭和紀念館

  19. 太倉博物館,宋文治藝術館

⑶ 江蘇太倉旅遊景點有哪些

1、太倉現代農業園

太倉市現代農業展示館位於太倉現代農業園區內,總面積6千平方米。館內配有先進的控溫、通風、遮陽系統,確保陽光、水份、營養的有效供給,冬季溫度可保持在10℃以上,以滿足館內各類植物周年生長的需要。
2、太倉沙溪古鎮

太倉市沙溪鎮位於江蘇省太倉市的中部,距上海虹橋機場50公里,沙溪境內水鄉古鎮,歷史悠久,風景獨特,物產豐富,素有「東南十八鎮,沙溪第一鎮」的美稱。沙溪鎮始於元末。明弘治年間,市鎮日趨繁榮。監察御史蘇贊的「御史府」,山西道御史曹逵,刑部朗中葉遇春等達官貴人,相繼在這里建府造第,街景日好,「沙溪八景」,遠近聞名。
3、太倉南園(太師府)

南園為明代萬曆年間首輔王錫爵賞梅種菊處,原佔地十八畝。清初,文肅之孫畫家王時敏增拓其園,特邀當時疊山大師張南垣主持營造,畫師與匠師,兩位高手合作,使南園成為造園與繪畫融為一體的歷史名園,為清代以來吾邑園林之首,後毀於戰火。
4、太倉公園
太倉公園舊址是南宋「海寧寺」,前身是梁「妙蓮庵」,至今已有一千餘年的歷史。園內人文古跡眾多,有宋代花綱石遺物「望海峰」,明洪武年開鑿的「通海泉」,元代大型「鐵釜」以及 「墨妙亭」等。弇山堂是太倉公園主建築,高近10米,面積約300平方米。堂內雕刻精美,梁架有抱雲山,額枋木雕有梅菊圖案。建築為歇山式,屋頂正脊兩端魚龍對峙,斜脊雙獅捧綉球,氣派堂皇。
5、太倉金倉湖濕地公園

金倉湖濕地公園位於太倉市城區北部,城廂鎮東林村,南起蘇昆太高速公路,北至城廂鎮界,東至石浦塘,西連太沙公路。規劃總面積6平方公里。園內河塘密布,中央60萬平方米的中心湖面,是蘇昆太高速公路建設時集中取土形成的,周邊大小河流縱橫交錯,是一個難得的濕地區域。濕地被譽為「城市之腎」,其「海綿」式的吸附作用對改善水質、豐富生態鏈、保護環境效果明顯。
6、瀏河天妃宮
瀏河天妃宮,又名「天妃靈慈宮」,俗稱「娘娘廟」,為我國明代航海家鄭和下西洋的重要歷史遺跡。始建於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移建於現址。據文獻記載,瀏河天妃宮同湄洲媽祖廟、泉州天後宮、天津天後宮一起被統稱為大陸元代「四大媽祖廟」。
7、太倉聖像寺

聖像寺或叫聖像教寺,是一座歷史久遠的古剎,也是佛教傳入太倉的起始點。聖像寺位於太倉西北部,距太倉城四十公里的鹿河鎮,鹿河原名陸河,又稱陸河一座歷史久遠的古剎,也是佛教傳入太倉的起始點。
8、太倉雙鳳寺

雙鳳寺太倉市雙鳳鎮204國道東側,該寺始建於晉咸和六年(331年),由河南高僧支遁和尚集緣創建,初名雙鳳寺,宋祥符年間改稱0寺,據傳雙鳳鎮名源自雙鳳寺。原來的雙鳳寺佔地42畝,有正山門、二門、天王殿、鍾鼓樓、大雄寶殿。東側有元通殿、地藏殿、延壽堂、禪堂;西側有藏經樓、羅漢堂、水月軒、荷花池、九曲橋、湖心亭等。
9、鄭和紀念館(太倉鄭和公園)

鄭和公園位於太倉港口開發區,佔地面積122公頃,整個公園建築風格以還原鄭和船隊遠洋的歷史文化為主,並融入現代設計理念,再現了鄭和率領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船隊七下西洋的壯舉。
10、太倉普濟寺

普濟寺,位於太倉市沙溪鎮普濟街南端。據宋代《慶元志》載:唐武後(則天)於長安三年(703)曾敕建瞿像寶塔於武安寺。唐肅宗,干元三年(760),有一高僧簡大師率倆弟子來游武安寺,遂棲止於寺,並擴建武安寺,更名為「寶林寺」,至宋初始改為「廣安教寺」與吳郡(蘇州)的瑞光、妙嚴、明覺及萬等寺交稱為江左五名寺。

⑷ 太倉古鎮有哪些

相傳歷史上有春秋吳王等均在此設立過大型儲倉,以用來存儲糧食等重要物資,太倉的地名即因此而來。

這里自古以來便是魚米之鄉,人文鼎盛之地。這里藏著不少江南水鄉古鎮,寧靜而古樸,卻大多少為人知。

推薦太倉5處值得一去的古鎮,你知道幾處呢?

1、沙溪古鎮

古稱沙頭,自古有「東有十八鎮,沙頭第一鎮」之說,有著1800多年的歷史。今天的沙溪鎮小橋流水,枕河人家,街巷深處,古韻猶存,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

這里有大片的臨水建築和漫長的古街,有幽深古老的小巷和古樸雄渾的古橋。踱步至戚蒲河兩側,臨水的樓閣和古街依舊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制式,枕河而居,街巷古樸幽靜,無不展示著沙溪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蘊。

2、瀏河古鎮

瀏河是一個盤卧在長江口的古老小鎮,有著1800多年歷江南歷史文化名鎮,是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是婁東畫派的發祥地。「江尾海頭第一鎮」的美譽。

古鎮在澛漕塘兩岸,東側為中心北街,西側為河西街。澛漕塘上,從北到南明德橋、永安橋、茹經橋、中津橋、水帶橋。臨街保存原貌的木結構樓房近八十幢,均為明清時代的古建築。

3、直塘古鎮

離著名的沙溪古鎮很近,但直塘被沙溪的光茫所掩蓋,街上的老房子許多,卻別有未開發的古韻之美。

古鎮處處可見臨水人家之美,古老的街道上,有米行舊址和楊勝利祖居,另還有較為著名的普濟寺。

4、璜涇古鎮

位於江蘇省太倉市東北部、長江入海口西岸。有著「江南絲竹第一鎮」等眾多美譽。

靜靜的河道,似乎是個寫生的好地方。古鎮里隨處可見的是狹窄的河道,難以行船,倒是方便兩岸的居民隔窗交談啊。

5、雙鳳古鎮
雙鳳古鎮位於太倉西北。這里,因寺而名,因教而興,有「千年古鎮,雙鳳福地」的美名。這是一座擁有上千年歷史的文化名鎮。相傳晉咸和年間,有高僧來到太倉,夜間見此瑞光沖天,從地下挖出一石盒,打開後石盒內兩只烏龜化作鳳凰直沖天空,後在此處建立寺廟,遂而得名雙鳳。

這里是中國民間藝術龍獅之鄉,有考古發掘的良渚文化遺址,有天下美食一品羊肉美食街,有綿延三里的老街。雙鳳鎮主要景點有雙鳳寺、玉皇閣、維新遺址等。

⑸ 太倉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鄭和紀念館

鄭和紀念館為古色古香的磚木結構房子, 坐落於太倉瀏河鎮,朱紅色的門面十分氣派,院子中柏樹成行,清幽肅靜。屋內陳列有介紹鄭和出海事跡的重要歷史文物。鄭和是我國明代偉大的航海家,曾從太倉瀏家港起錨七次下西洋,為中國古代經濟、文化的對外交流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⑹ 太倉有哪些縣區

截止2013年末,太倉下轄6個鎮。2個區。

1、6個鎮:城廂鎮、瀏河鎮、浮橋鎮、沙溪鎮、璜涇鎮、雙鳳鎮。

2、2個區:港口開發區、經濟開發區。

太倉市是蘇州所轄的縣級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口南岸。東瀕長江,與崇明區隔江相望,南臨上海市寶山區、嘉定區,西連崑山市,北接常熟市。

(6)太倉有哪些擴展閱讀:

太倉距今已有4500多年歷史。早在元明時期,太倉就是重要的海港和商埠, 史稱「六國碼頭」,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由此揚帆起錨。明弘治十年 (1497)建太倉州。民國元年(1912)定名太倉縣。1993年3月,撤縣建 太倉市。

太倉因處婁江之東,古亦稱婁東。自古人文薈萃,教澤綿長,形成了獨具風 格的婁東文化。是江南絲竹的發源地,婁東文化的發祥地,又是神話傳說牛 郎織女的降生地。

太倉自古以來文化藝術大家燦若群星,有明清文豪王世貞、吳梅村,復社領 袖張溥,明四家之一仇英,婁東畫派王時敏、王鑒、王原祁,著名教育家暨 交通大學創始人唐文治,當代畫家朱屺瞻、宋文治和中國新舞蹈藝術奠基人 吳曉邦等。

在科學領域,走出了被譽為「中國的居里夫人」的吳健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 得者朱棣文以及顧懋祥、陸佑楣、龔知本、唐孝威、唐孝炎、鄒世昌、黃勝 年、吳建屏、楊勝利等11位兩院院士。

⑺ 太倉有哪些區

城廂 (新區,市區,南郊,北郊,西郊,東郊)陸度 瀏河 劉家港 浮橋 時思 老閘 新毛 新塘 板橋 雙鳳 直塘 沙溪 百花 牌樓 岳王 歸庄 王秀 璜涇 鹿河

⑻ 太倉旅遊景點有哪些

沙溪古鎮、太倉南園、瀏河天妃宮、鄭和紀念館等等。

⑼ 太倉有什麼最出名

江南絲竹 江南絲竹作為一個獨立的樂種,其名稱大約在五十年代初才定名。然江南絲竹的雛型——「弦索」,則為明代嘉靖、隆慶年間太倉衛軍士張野塘創制,跑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據載,素工弦索的張野塘因罪發配至太倉後,與戲曲家魏良輔因共同的受好,很快成為忘年之交,魏因愛張之才,後將女兒許配給他。張野塘與魏良輔合作後,開始習南曲,更定弦索音,使之與南音相近,又改三弦之式,名曰弦子。組建了一個以弦樂、管樂、鼓板三類樂器合在一起規模完整的絲竹樂隊,創制出了一種「頗相諧和、殊為可聽」的吳中新樂「弦索」。弦索在明清時,主要用於崑曲的伴奏。16世紀中葉後,崑曲逐步成為統領中國劇壇的主要劇種,因此,弦索除為崑曲伴奏外,演變成為獨立的一支絲竹演奏樂隊。明萬曆年間,文淵閣大學士、首輔王錫爵對音樂、戲曲等有所偏愛,常請張野塘、趙瞻雲等去表演、授藝,這對江南絲竹的流傳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清雍正、乾隆年間,不少演奏江南絲竹的家樂班轉為民間職業樂班,經常出入民間廟會、燈會等喜慶場所。此時,江南絲竹演奏已不僅僅是一種娛樂,還是一種謀生手段。延至民國,太倉有江南絲竹班子100多個。主要樂曲有民間廣泛流傳的《行街》、《三六》、《雲慶》、《歡樂歌》等八大名曲。 長江四鮮 太倉地處長江入海口,江海交匯之處,魚類品種甚多,較為著名的有合稱為「長江四鮮」的銀魚、刀魚、鮰魚、鰣魚。銀魚:古稱「膾殘魚」。此魚形細長,身透明,體光滑,長約一指。喜棲息於近海的長江口,正規名字叫間銀魚,當地人眾稱「麵杖魚」。因這魚細骨無鱗,色明瑩如銀,其味又極鮮美,故深受食客青睞。刀魚:因此魚其狀似刀形,俗稱刀魚。刀魚「狹薄而長頭」,與鳳鱭有相似之處,但比鳳鱭個大,也稱江鱭。個大者有一尺來長。此魚特點是肉質細膩鮮嫩,入口即化,但絲毛骨較多,食之須小心。清明前大量上市。一過清明,其絲毛骨即變硬,價錢就開始下跌。鮰魚:亦稱鮠魚,俗稱白戟。此魚特點其吻圓突,口腹部,體無鱗,大者長達一米以上。現產量急劇減少,大鮰魚已不易捕捉。鮰魚肉肥肉鮮,精燉紅燒,均為魚中名品。其鰾肥厚,可制魚肚,歷來為上等食用魚類。鰣魚:古稱「魱」。形秀而扁,似魴而長,長約70厘米,銀白色,腹部具棱鱗。一般三四齡成熟,春夏之交,溯江而上,主要產於太倉的長江入海口到南京燕子磯一帶的下游地段。其味極為鮮美,更宜不刮鱗清燉,為長江魚類中的極品。可惜近年已瀕臨絕跡,其身價愈發昂貴。答案補充 宋文治藝術館 宋文治藝術館,建於1989年,座落在太倉市縣府東街12號,館內有宋文治先生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60件代表作和他收藏的30多件明清書畫珍品,及具有很高價值的30件遠古彩陶等。宋文治系太倉西郊人,先後師從著名畫家張石園、吳湖帆先生。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蘇美協副主席、省政協常委、省書畫院副院長和南京大學教授答案補充 高仁歧油畫館 高仁歧油畫館座落在新區柳州路上,館內藏有高仁歧創作的60多件油畫精品。高仁歧是太倉時思鎮人,著名軍旅畫家,目前為濟南軍區副師級專業畫家。其作品在全軍美術作品大賽中得金獎,曾多次入選全國美展。答案補充 天妃宮 天妃宮,位於瀏河鎮東市廟前街,為我國明代航海家鄭和下西洋的重要歷史遺跡。初建於元至元二十三年(1268年)。明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從劉家港啟航前,必先在此進香祈求海神娘娘保佑航海平安,並於七下西洋結束後在此親立「通番事跡碑」。 南廣寺 南廣寺座落於南郊鎮,建於宋紹興二年,距今800多年歷史,1993年批准重建,佔地面積97畝,主要有山門殿、金剛寶殿、觀音殿、地藏殿、法堂方丈樓等。 墨妙亭 墨妙亭位於太倉公園內。內藏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手跡《送李願歸盤谷序》和《歸去來辭》石刻等。

熱點內容
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發布:2025-09-18 07:59:57 瀏覽:944
師風師德評價表 發布:2025-09-18 07:01:17 瀏覽:886
實施的英語 發布:2025-09-18 03:25:05 瀏覽:151
教研組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9-18 01:09:50 瀏覽:611
壞老師吧 發布:2025-09-17 22:02:36 瀏覽:643
化學能力培養 發布:2025-09-17 20:28:02 瀏覽:584
師德師風演講稿格式 發布:2025-09-17 19:57:15 瀏覽:728
國畫培訓教學內容 發布:2025-09-17 18:11:05 瀏覽:464
公教育網 發布:2025-09-17 17:52:26 瀏覽:706
小學二年級教學總結 發布:2025-09-17 16:05:57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