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面要醒多久
『壹』 和面要醒多久
包餃子:30分鍾左右,2小時最好。
蒸饅頭、包子:酵母發面醒1.5小時,傳統發面醒發7小時左右,使完鹼後醒10分鍾。
蒸餃、烙餅、韭菜盒子:半燙面(開水和一半,涼水和一半),醒1.5小時最好。
綜上,一般死面醒的時間越長越好,放在冰箱里一宿的話包韭菜餡兒餃子非常好吃。發面在發了之後製作成型再醒半小時左右能達到最佳蒸制效果。
『貳』 烙餅需要醒面醒多久
面團和好後餳30分鍾可以做,餳2小時最好。建議餳2小時,這樣擀開的面不會收縮,比較容易操作,做好的餅坯也要餳20分鍾左右,再擀成餅下鍋烙熟。
『叄』 和面醒多長時間為好,為什麼
面的醒發情況直接關繫到麵食的口感和味道。發酵到位了不論包子還是饅頭都會暄軟又有彈性;醒發不好過發酵過頭則口感死、硬。那麼怎麼准確的判斷面團是否醒發好了呢?
環境溫度、濕度、面團本身的軟硬程度、以及酵母用量都是影響面團發酵速度或者說時長的因素。夏天用時肯定比冬天短;軟面團比硬面團醒發快;酵母用量大則醒發快……所以您看,以時間來判斷面團醒發情況是不合理的。
那麼,如何准確判斷面團是否發酵好了呢?咱們一看、二按、三拉、四掂。看、按、拉、掂都可以單獨判斷面團的發酵情況,沒有經驗的可以按照這幾個步驟一套下來,判斷更加准確。
判斷面團醒發情況的方法:
1、看體積。一般來說,面團發酵至原來的2倍大左右最到位最"百搭",不論蒸饅頭、蒸包、還是烙餅都合適。
不論是二次醒發還是一次醒發到位,判斷醒發好了的技巧:拿起饅頭或蒸包掂一下,有點輕飄飄的,沒有剛做好時那種沉甸甸壓手的感覺了,那就是醒發好了。其實這個時候看外觀也能看出來:比剛做好時更加飽滿。概括起來說就是:膨脹變輕。
以上就是做各種發面麵食時判斷醒發情況的技巧和方法。只要掌握好了這些技巧,讓面醒發到位,不論饅頭、蒸包還是任何發面麵食,就都不在話下了。
『肆』 和面(死面)的時候為什麼要醒面醒的話要醒多長時間
就比如包餃子的面,醒大概20分鍾左右,然後就會發現面比沒醒之前要柔韌多了,不會那麼死。
『伍』 和面醒多長時間為好為什麼呢
引言:很多人都比較喜歡吃麵食,所以我們在和面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好時間,當面醒的時間比較好,這個時候做出來的麵食更加筋道,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我們在平常的時候你會發現洗完面之後還可能會有第2次洗面,所以它的面會變得越來越精到,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時間,所以第2次洗面的時候在5分鍾左右就可以了,特別是在做包子的時候,為了讓他更有筋道,吃起來更好吃,人們就會選擇第2次醒面。所以做面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一道工藝,麵食吃起來比較好吃,看它洗面時間長短也要看我們在平時做面的過程中的一些技巧。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到很多人做麵食的時候,會在平面的過程中放入一些鹽或者是蘇打粉以及發酵粉,其實這些都是為了讓面變得更加美味,所以我們一定要適量放入這些東西,這樣的面團變的菜比較好。
『陸』 開水和面醒過來需要多久啊!
不能用開水,會把酵母菌殺死,面根本不會發。普通麵粉就好,比如做蒸餃,~~~醒面就是揉好的面團放著不動,讓面和水勻和,麵筋醒開,面團松軟,避免有麵疙瘩,看你是新手,可以中間多揉一次,會勻和些。醒面不可以見風,會變干,蓋濕布,保鮮膜都可以。(開水和面要分幾次加水,並用筷子及時攪拌,趁熱揉勻)
『柒』 面和好後醒多久
一般季節不同發面的時間也有變化,冬天需隔夜發酵,約12~14小時,春秋季需6~8小時,夏季只要2~3小時。發過了頭的面酸氣重,無拉勁;未完全發起的面手按不松軟,面內無空洞;而正常發好的面是可以拉起。
發面的過程首先麵粉中加入酵母(超市有賣)或者面肥,加水和勻加蓋靜置。2、加膨鬆劑(如泡打粉)。經過混合蓋嚴靜置一段時間以後,麵粉膨脹,內有大小不一的氣孔,第一種還有酸味,稱為「發面」。比如饅頭、花捲、包子等
第一種發面需要揣鹼,揉勻揉透,第二種不加鹼,也需揉勻揉透,揉勻揉透的面,加蓋靜置10—30分鍾,這段時間叫「醒面」
經過醒面以後,使好鹼,揉勻揉透的發面,氣孔均勻,表面光滑,整體感覺酥軟、有彈性。可以下劑、成型。
有時候,成型以後的生面製品,還需要靜置5—10分鍾,還叫「醒面」然後才下鍋弄熟。
與發面相對的有:一、水面團1、冷水面團,如面條;2、溫水面團,如烙餅;3、熱水面團,如蒸燙面餃。二、油酥面團,如油酥燒餅。
這些面團製作過程中揉好面以後需要「醒面」,成型以後,烙制之前也需要「醒面」。
面點製作及時技術活,也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無論做的好壞,吃起來都比外買的安全可靠。
『捌』 包餃子和面醒多少時間
1、做餃子醒發多久
冷河面的調配方式是將小麥麵粉倒進盆里或砧板上,摻加涼水或溫度較低的水(夏季用涼水天賦加點鹽,避免 麵糊「掉勁」,俗話常說:「鹼是骨骼鹽是筋」,冬季用稍高於常溫下的水攪拌),邊加河邊拌和。水不可以一次摻加,由於一次兌水過多,顆粒料一時吸不進去,將水外溢,外流水份,反使拌和不勻稱,故要分批放水,摻加佔比為2:1。但還要依據氣侯及其小麥麵粉的品質等狀況酌情考慮兌水。當眾和水拌和變成雪花片後,要用勁搗揣,反復搓揉,揉到麵糊十分光潔不沾手才行。麵糊調配好後,一定要放到砧板上,蓋上干凈濕抹布,靜放一些時間,即「餳面」。餳面時間一般為10-15分鍾,有的達到三十分鍾。麵糊要成型時,兩手要用勁「揉上力」才可以確保製成品品質。
2、做餃子的方法有什麼
餡,要留意往餃子餡里「打」水,水要漸漸地加,並邊加邊用筷子朝一個方位攪拌。餡的豬瘦肉多,可以多放些水;白肉多要少加水。
隨後再添加蔥段、生抽、生薑沫、雞精等調均勻,最終才加鹽。如用菜肉餡,蔬菜水果最好用生的,要自來水燙,避免 維他命外流。蔬菜水果剁好後如果有湯,可輕度擠一擠,防止做餃子時外滲。
剁好的菜和餃子餡放進一起後,不必多攪,攪多了也會出湯。出湯後,可摻些乾麵,冬季也可取得戶外冷一冷,植物油脂一凝就稠了。
『玖』 面團要醒多久
麵粉是家家戶戶都有的東西,這種東西可以用來製作麵食。用麵粉製作麵食首先需要和面,和面的時候,需要將面和水攪拌成為雪花片後,要用力搗揣,反復揉搓,揉到面團十分光滑不粘手為止,這樣面團才算和好。
面團一般是需要醒的,這個時候多數為10-15分鍾,有的可達半小時。面團要成形時,雙手要用力「揉上勁」才能保證成品質量。
當然,如果是發酵的面團,需要醒的時間就會更長,而且會根據溫度和季節的不同,醒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夏天的話,醒面的時間會快一些。
和面也是有技巧的,如果是想要製作面條或餃子皮,在和面的水中可以加入麵粉量2%——3%的細鹽,這樣種出來的成品彈性好。
蒸饅頭時用鹽水和面,會讓饅頭變得又可口又松軟,如果製作 油炸的食物,這個時候也可以在面團中加入一些鹽分,這樣可以讓炸出來的食物口感更香嫩。
和面如果加入了發酵粉,這個時候就需要發面。發面的時間和季節、溫度有一定的關系,想要縮短發酵的時候,可以將面團轉移到溫度比較高的地方,還可以增加酵母數量,這樣都是可以促進發酵的。
發面的時候,還可以在面團中加入一些白糖,或者是在表面按壓幾個小坑,這樣也可以促進發酵。
另外,面團發酵的濕度可以保持在70-75%之間,這個溫度和濕度最適合酵母菌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