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如何調整

如何調整

發布時間: 2022-04-21 11:37:11

1. 如何調整情緒

危機是人生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考驗,把它當成踏腳石的人,可以通過危機使自己更上一層樓,而對於把它當成絆腳石的人,可能就是人生的一場大災難。要正確面對危機,首先要從調整情緒開始。

危機的出現顯然會使人們極度地緊張和沮喪。眾所周知,這些情緒反應不僅產生內在的、強烈的不適感,而且消極的挫折體驗將使危機進一步惡化。因此,調整情緒的中心環節,就是要培養承受這些痛苦感受的能力。通過調整情緒,將使諸如焦慮、導致恐慌、沮喪、失望等情緒的惡性循環得到控制。當危機超出我們的控制以及我們無力改變外部事物時,把握住自己的情緒尤為重要。此時,將注意力集中在努力調整自己的情緒上,將會取得好效果,盡管這樣做在同樣的情境下不一定有同樣的收效。

相反,企圖阻止已經發生的危機的「痴心妄想」,對於控制消極情緒有害而無益。這種「痴心妄想」的思想邏輯形式為「如果只是……」或「但願這不是真的……」。人們常常沉湎於這類冗長的幻想中,諸如: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應該發生什麼事,這些事情為何差別如此之大,如果只是……等。這種痛苦,其弊端卻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徒勞無功地企圖改變事實。遲早,嚴峻的現實會再次出現,層出不窮的難題將更令人費解。未來危機四伏,然而尋找新方法渡過危機的時間,卻在「痴心妄想」中流逝遠去了。

另一種弊端百出、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是使用葯物來逃避痛苦。許多人面臨危機時,使用酒精、咖啡因、尼古丁、止痛葯、鎮靜劑、安眠葯和抗抑鬱葯。因為這些葯物可以抑止消極情緒的生化過程,但是,當危機中我們需要利用自然情緒反應的自我調節機制來促進新的學習和治療時,這種方法就會帶來大量危險。根據經驗,一些葯物會使自然情緒的心理重建過程變得遲緩和困難,許多葯物甚至會直接引發心理問題。

例如,長期服用咖啡因會引發焦慮症狀,停止服用鎮靜劑又使焦慮症狀進一步惡化。酒精會導致自我約束力的喪失,例如,服用過量酒精的人由於不能控制自己內心激烈的沖動,從而產生過激行為,結果會自傷或傷人。一部分人由於長期使用葯物來逃避痛苦,會形成對葯物的依賴或濫用葯物。濫用葯物不僅不能治病,相反會影響已被壓力和緊張情緒損壞了的心理過程的重建。其實,危機中人們解決問題的注意力、判斷力、推理能力以及計劃能力遠比想像的強。所以,輕視人們處理危機潛力的做法是很不明智的。另外,考慮到葯物依賴的危險性時,我們在服用任何葯物(不管是遵醫囑還是自己控制服用量)時都必須絕對小心。應該指出,短期服用葯物對調整情緒可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比如,短期服用安眠葯可打破因失眠而形成的惡性循環,但葯物不能替代其他療效更為長久的方法。下面我們將就一些安全、長效的處理情緒混亂的方法展開討論。

情緒調整法包括抑制、分散等迴避痛苦的方法。這些方法能破壞人的消極思想和情緒,為個體的心理重建贏得時間。抑制,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動的過程,不過,我們也可以有意識地控制它,譬如提醒自己「別想它了,想點別的吧」;分散,則是指不斷地做事,集中注意力於當前的工作而不去關注那些痛苦的感受。分散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迴避痛苦的現實,不能與下文所說的活動調整法相混淆。分散活動只是為了分散痛苦,而不是要解決特定問題。

抑製法和分散法有其明確的適用范圍,特別是在危機的早期階段。危機中出現少許的麻木感和非真實感是正常的,一些人在短時期內因心理傷害造成行為無能而想要尋求避風港也是無可非議的。所以,迴避痛苦的方式有其自然調節情緒的功效。但是,如果只是一味迴避痛苦,或在處理危機時主要使用這種方法,則將導致很多問題。這主要是因為它忽視和迴避人的感受,極端迴避痛苦的方法會干擾個體的心理重建過程。其實,痛苦的情感能夠提供有關個體的心理建構與真實的外部世界不相一致的主要信息,這些信息在成長過程中是不容忽視的。

高度緊張的人們需要無微不至地關心自己。但遺憾的是,人們常常背道而馳。我們在緊張的時候容易忽略身體健康,就好像身體是日復一日不停工作的機器。事實上,在危機中,軀體受到許多傷害,它要不斷地准備戰斗或逃跑。隨著腎上腺素等緊張地分泌,人的心跳加快,肌肉變得疲勞,血液化學成分發生變化,體內毒素不能像平常一樣順利清除。人們消化不良,睡眠也不好,身體不能得到正常的休整。在這種情況下,軀體需要的是幫助而不是搗亂。但是,人們緊張時幹些什麼呢?他們抽更多的煙、喝更多的酒和咖啡。平時,我們受這些東西的毒害是因為這些東西讓我們快活;在危機中,我們用這些東西是為了緩和痛苦情感。但是,在緊張狀況下攝取更多的煙、酒等物,反而會增添麻煩。

我們應該怎樣幫助自己而不是讓事情更糟呢?生理需要是很簡單的——水、營養和氧氣。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飲水量遠遠低於適當水平,食用了過多的高脂肪、高糖分、過咸或低纖維的食物。空氣之中是有氧,但我們呼吸的是什麼樣的空氣?我們又是怎樣呼吸的呢?我們呼吸的是污濁的空氣嗎?我們是深深地、放鬆地呼吸還是短促呼吸、只用了肺上部的1/3?

照料身體並不困難,但當一個人完全為痛苦事件籠罩時,他就要努力做到這一點。對你自己或是你的朋友來說,下面幾點需要注意:

1?少抽煙,少喝茶、酒、咖啡。可能的話最好戒除。

2?多喝白開水。

3?進食要有規律,食物要有營養,多吃水果和蔬菜。

4?在新鮮空氣中有規律地進行各種鍛煉。

危機能使肌肉緊張,如果不及時釋放這種緊張,就可能因為過於緊張而引起許多問題:不能休息、不能睡眠、疲勞、頭疼、腰疼、協調性差。因此,危機中的人很可能接二連三地碰到新的危機事件。放鬆肌肉總是首要的事情。

降低肌肉緊張的方法很多,譬如體操、按摩、熱水浴。游泳也是一項極好的放鬆運動,它把肌肉活動與水的放鬆效果結合起來了。此外,學會系統地放鬆肌肉也很有好處。有人以為,所謂放鬆就是靠著沙發看電視,或蹺著二郎腿看報紙,但在這些活動中,身體常常一點兒都沒有鬆弛。睡覺也不一定是一種好的放鬆運動,因為它也有可能使你輾轉反側、難以入夢。如果睡覺時緊咬牙關或是肩酸背痛,等你筋疲力盡時你就會醒過來。肌肉放鬆是一種習得性技能,和其他技能一樣需要練習。第一次放鬆時可能比較困難,但通過訓練,你逐漸就能運用自如,就和打字、騎自行車一樣。

在你的情緒得到調整之後,把你的全副精力用在戰勝這個考驗上,你將會更進一步。

2. 如何調整好

  • 學會自我調整,加強適應社會能力的培養,在面對各種復雜環境時做到冷靜的處理,對於各種變化能順應自如。平時多看看一些有關自我心理調整和暗示方面的書籍,學會自我放鬆。每天學會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偶爾自戀一下,對生活、工作充滿信心。

  • 知足常樂,要善於看淡名利,追求真實的自我,追求家庭的和諧以及保持鄰里的正常關系。可以時常找朋友談談心,遇到困惑時與家人多勾通,與人發生矛盾時要及時用愛心去化解。

  • 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學會自我釋放壓力,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對待生活壓力追求坦然,保持輕松愉快的狀態。

  • 有時間多參加外出旅遊,感受大自然的溫暖,學會享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善意和關懷。可以三五人結伴而行,這樣就會更有利於勾通,增強彼此的感染力,從而對生活更加充滿熱愛。

  • 改變思想認識,把矛盾認為是增加彼此了解的橋梁,是要學會忘記,忘記那些不開心的事,做事要提得起,放得下,想得開,看得穿。不要對過去的事耿耿於懷,過去了的事就讓它過去,這樣才會少去許多煩惱,心情自然很舒暢。

3. 該如何調整

白天可以適當的增加運動量,讓身體在晚上會進入一個勞累的狀態這樣更能睡著,在晚上少喝少吃刺激類食物或飲品,以免影響睡眠,晚上睡不著可以聽點放鬆心情的曲子,讓大腦保持一個空白的狀態,心裡可以默念一下「睡覺睡覺」(我以前睡不著就這樣,百試百靈)一定不要碰手機,睡前可以喝杯熱牛奶,泡泡腳,有助於睡眠,如果不行可以少量服一些催眠鎮靜劑(一定要醫生幫開葯)服了之後一般一周左右生物鍾就能調整過來,最主要還是一定要早睡早起,白天保持運動,希望有幫助,早日調整過來

4. 如何迅速調整自己的狀態

  • 想像自己是在跟對手對打一樣,對打的時候往往是少有一絲分神你便會被對手KO,甚至說被取走性命,那這種時候你還會不在狀態嗎?

5. 如何調整好心態

生活中的苦惱往往是因為想要的東西沒有得到,想完成的目標沒有達成。另外就是在復雜的人際關系當中迷失自己,不知道如何跟身邊的人相處。知道了煩惱產生的原因之後,我們就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作出改變。我覺得有兩個方法可以試一下,第一個就是接受。第二個就是改變。下面具體說一下。

改變

很多時候,我們會選擇堅持,不輕易放棄。沒錯,有些事情真的是堅持一下就能做到。但是,有的時候,也要學會改變。尤其是面對復雜人際關系的時候。改變往往會比堅持更重要。不要輕易給身邊的人添麻煩,也不要一味的委曲求全,去討好別人。這樣反而會更糟。要學會適可而止,收斂自己的善意。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決定了之後的發展,很難被改變。如果真的產生了不必要的誤會,解釋了之後依然無法解開雙方的心結。可以試著放棄這個朋友,或者是換一個環境,重新開始生活。我們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滿意。如果不被環境接受,很有可能並不是你的錯,換一個環境可能會出現完全不一樣的結果。學會改變,可以解決生活當中的大部分煩惱。

6. 如何快速調節情緒的方法

一、情緒調節的6個小方法
1。哭--適當的哭一場。

在悲痛欲絕時大哭一場,可使情緒平靜。哭是解除緊張、煩惱、痛苦的好方法。美國心理專家威費雷認為,眼淚能把有機體在應激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某種毒素排出去。從這個角度來講,遇到該哭的事情忍住不哭就意味著慢性中毒。

2、喊--痛快地喊一回。

當受到不良情緒困擾時,不防痛憐惜地喊一回。通過急促、強烈的、無拘無束的喊叫,將內心的積郁發泄出來,也是一種方法。

3、動--進行劇烈的運動。

當一個人情緒低落時,往往不愛動,越不動注意力就越不易轉移,情緒就越低落,容易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可以通過跑步、打球等體育活動改變不良情緒。

4、找人傾訴

俗話說「快樂,友人分享,是更大的快樂;痛苦,友人分擔,就可以減輕痛苦」,不愉快的事情隱藏在心理,會增加心理負擔。如找人傾吐煩惱,心情就會頓感舒暢。還可以找心理咨詢員進行心理咨詢,讓他們幫助消解煩惱。

5、轉移注意力。

轉移注意力就是把注意力從引起不良情緒的事情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可以做一些自己平時感興趣的事,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如游戲、打球、下棋、聽音樂、看電影、讀報紙等,還可以外出旅遊,到風景優美的環境中玩一玩,這樣就可以使人從消極情緒中解脫出來,從而激發積極、愉快的情緒反應。

6、糾正認知偏差。

「人受困擾,不是由於發生的事實,而是由於對事實的認識。」決定情緒的是人的認知,主動調整自己對事情的看法,糾正認識上的偏差,多從光明面看問題,就可減弱或消除不良情緒,變陰暗為晴朗。

二、快速調整心態的三個方法
1.勤鍛煉。減壓和降低焦慮的好方法之一就是運動。你可以加入健身俱樂部、在卧室或車庫內鍛煉,甚至只散一會步。運動起來分泌出來的內酚酞可以讓人感覺到更快樂。你也可以和家人一起鍛煉心理健康:快速調整心態的三個方法心理健康:快速調整心態的三個方法。這樣的好處是運動後心情變得平靜。怎樣保持健康和合理減肥:3分鍾內促使燃燒脂肪的三聯組氨酸開發。

2.常微笑。微笑和大笑都是立刻放鬆情緒的最佳途徑之一。

3.多聽音樂。嘗試做一些精神舒緩的事情使壓力保持在正常水平灣

傾聽音樂是一種放鬆減壓最好方式,各個年齡階段、各種收入水平的人群都酷愛它心理健康:快速調整心態的三個方法默認。當你選擇聽一些安靜的音樂,它通常是有效的。聽音樂能使你感到放鬆、平和。嘗試聽幾種不同的曲風,–你就會知道,一些作品好像專門為你而作一旦你找到了它,任何時候你需要安靜放鬆,你可以聽聽它們。

在生活中,能夠時刻的調整好自己的心理是大家需要注意的,這樣才能夠讓大家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因此在生活中,大家一定能夠要學會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理,這對於大家來說是很重要的,大家一定要多加註意。

三、讓你心理強大起來的幾個心理調節小常識
一、如何進行心理自救呢?

最重要的一點,自己要去發現緊張和壓力的源頭,對症下葯,具體分為三步驟:

首先:從人們日常的生活細節出發,學習一天、工作一天,要懂得適當的放鬆自己,伸伸懶腰、做做深呼吸、聽聽音樂,慢跑等調節下情緒。放假時候,去打打球、游樂場玩耍,給心情放個假。

其次: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適當的改善下做事的效率,加強人際關系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要注重自己的學習,通過學習,不斷地積累、閱讀、學習,來減少自己對未來未知數的恐懼,讓自己的心靈一直處於積極而又富有活力的狀態。

第三:要經常調整和改變,適當的調整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要明白人生的目的是什麼。要懂得健康、愛、金錢哪個更重要,當一個人內心有這些追求時候,就不會感受到恐懼和空虛。

二、一些關於心理自救小辦法。

1、掌握一些自我安慰和自我放鬆的方法和技巧。例如:打球、鍛煉、瑜伽等等,多學做這些讓人能放鬆下來的活動。

2、睡一個美美的覺,很多負性情緒,通常會在一個踏實充實的睡眠後消失。

3、良性的自我暗示法,多去想想考試成功的事或工作成功的事情,想想自己具備的優勢,可以告訴自己:我的價值是不可代替的!

4、食物可以緩解壓力和某些不適。如焦躁、心悸、失眠等情況出現後,可多吃豆類、五穀雜糧、蔬菜水果等食物,減少紅肉類的攝取,避免喝咖啡、濃茶、酒等刺激性飲料。少食辣椒、芥末、花椒、大蒜、蔥、姜等辛辣燥熱之物。

5、要建立一個心理支持系統包括:朋友、家人、心理咨詢人員等等。要善於找人傾述,得到一定的心理幫助。

三、重點改變自己更有效。

對孩子要會說「不」;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也要學會說「不」,不要給自己不必要的壓力。對於別人提出的要求,你要考慮你自己是否能做到,或者你是否願意去做,要學會有效地拒絕他人的請求。當你確信別人的某個請求是不合理的要求,要說出你的想法。

當你的憤怒和挫折無法宣洩時候,就會容易變得嘮叨、指責、郁悶,導致「消極—挑釁」的行為,這種行為不但會讓人心情更加暴躁,而且會對免疫系統造成傷害。

因此,你必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要發脾氣的時候,仰起頭做個深深的深呼吸,心裡默念幾個數,或是想想自己的親人,或是宗教里的某些人物,讓自己平靜下來!

四、情緒調節的幾個小方法
一、做點家務。每天花點時間處理家中事務,你的疲勞會慢慢消失。

二、學會說「不」。當你認為自己不想接受其他工作或邀請時,不要勉強答應。

三、把你的煩惱、憂慮、感受反復寫在紙上,你會感到前景光明。

四、每天早上提前15分鍾起床外出散步。

五、學習自我放鬆,如在眼上敷一塊濕潤的毛巾或手絹靜躺15分鍾。

六、伸出你的雙手。如參加一些群體的義務工作,你會從助人中尋得樂趣。

七、做任何事都不要過於考慮成敗得失,只要盡力而為即可。

八、保證充足睡眠。好的睡眠,可令你精力充沛,精神振奮。

九、做深呼吸。緊張焦慮時,慢慢地呼氣和吸氣,能令你身心放鬆。

十、把心中郁結、牢騷時親朋好友說出來,獲得安慰與支持。

十一、做瑜珈。瑜珈可協助人的身心得到平衡,平時你不妨上些這種課程,需要時在家做。

十二、勿暴飲酒。酒精會刺激大腦神經,令你先興奮後疲勞.使你愁上加愁。

十三、多參加運動,如騎自行車、跳健身舞、慢跑等。

十四、聽音樂,欣賞你喜歡的樂曲會令你進入藝術境界而忘了煩惱。

十五、定時吃飯,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十六、把自己打扮一下,令你充滿自信,精神會為之一振。

熱點內容
小學二年級奧數學 發布:2025-09-15 10:26:29 瀏覽:594
文綜地理題 發布:2025-09-15 08:45:41 瀏覽:3
美女日本老師 發布:2025-09-15 06:42:10 瀏覽:717
霧霾文言文 發布:2025-09-15 04:23:26 瀏覽:571
實拍老師扇 發布:2025-09-15 03:38:35 瀏覽:437
涿州老師招聘 發布:2025-09-14 21:13:55 瀏覽:347
零五網初二物理同步練習 發布:2025-09-14 20:51:19 瀏覽:678
胃病多久好 發布:2025-09-14 18:27:57 瀏覽:635
教師專業化成長 發布:2025-09-14 16:39:40 瀏覽:484
八年上冊數學 發布:2025-09-14 16:04:25 瀏覽: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