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怎麼包
❶ 如何包包子
發酵面團用到的材料:
中筋粉面400克、乾酵母5克、泡打粉5克(可不放)、白糖5克、溫水約250cc
內餡用到的材料:
青菜(小油菜)1000克、香菇適量、糖10克、鹽8克、油70cc、香油10cc、胡椒粉少許
以上的這些材料你要根據自己的需要酌情增減。
內餡我用的是小油菜和香菇,用小油菜做餡味道非常好,你也可以試一下~
重點:做饅頭,包子,豆包等中式面點,不能使用筋度太高的麵粉,你用來做麵包的粉面是不能用來代替做包子的~
另外材料中的泡打粉和白糖也是可以不加的,泡打粉主要是起發泡的作用,也就是讓麵食中出現更多的氣泡。
(泡打粉分兩類,其中一類是雙效泡打粉,雙效泡打粉不含明礬,不必擔心鋁超標。擔心的話完全可以不加,一樣可以發出好的面團。)
冷天用發酵粉發面,加上一些白糖,可縮短發酵時間,其效果也好。
發酵面團的做法:
1、先來做最重要的發酵面團,將乾酵母粉放入小碗中,用30度的溫水化開,放在一邊靜置5分鍾,讓它們活化一下;
重點:酵母菌最有利的繁殖溫度是攝氏30~40度。低於攝氏零度,酵母菌失去活性;溫度超過攝氏50度時,會將酵母燙死。所以發面的最佳溫度是攝氏30度左右。
2、將麵粉,泡打粉,白糖放入面盆中,用筷子混合均勻。然後倒入酵母水,用筷子攪拌成塊,再用手反復揉搓成團,最後用一塊濕布將面盆蓋嚴,為了防止表面風干,把它放在溫暖處靜置,等面團體積變大,面中有大量小氣泡時就可以了。這個過程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左右;
重點:這一步中的反復揉搓面團是非常重要的,不是簡單的將所有材料混合拌勻,而是要盡量的多揉面團,目的是使麵粉中的蛋白質充份吸收水份後形成麵筋,從而能阻止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流失,使發好的面團膨鬆多孔,所以這一步非常重要,不可馬虎。
另外面團不要和的太硬了~
3、看看時間,面團是不是已經發好了,體積已經膨脹到原來的兩倍大(如下圖),並出現蜂窩狀的組織,這時不要急於使用,要用手繼續揉搓面團,把裡面的空氣擠出,然後再次蓋上濕布,讓面團再次膨脹;
重點:當面已漲發時,要掌握好發酵的程度。如見面團中已呈蜂窩狀,有許多小氣泡,說明已經發酵好。蜂窩狀面體的眼子越大,說明酵發得越老,甚至要發過頭了。
4、經過兩次膨脹後的面團就可以使用了,可以用來做饅頭,包子,豆包,花捲等各類麵食,還可以隨心所欲的變化出各式各樣的面點,如荷葉餅,銀絲卷,雙色饅頭,蓮蓉包,奶黃包等...
內陷的做法:
1、將青菜洗凈,放入開水鍋中焯燙,然後馬上過涼。
重點:焯燙的時候鍋里滴幾滴油,加入適量的鹽,這樣能鎖住營養和顏色~
青菜不要燙太久,過一下熱水就可以拿出了,因為一會還要蒸,加工的過熟會影響口感~ 我們要保證它較脆的口感。
2、將焯過的青菜切末,並擠干水分。
重點:青菜的水分不要擠的過干,那樣也會影響口感!
3、香菇洗凈後也切成末,香菇不必焯水了,將青菜末與香菇末混合,加入鹽,糖,油,香油,胡椒粉拌勻成餡備用。
重點:調料不必著急放入,包前再去給餡料調味,以免餡料出水~
包子的做法:
1、將面團取出,搓成長條,做成劑子,擀成中間厚,周邊薄的圓皮,包入餡料,右手拇指,食指捏住麵皮邊沿打褶,直至收口捏攏封口,褶紋朝上即成生坯。
2、做好的包子要擱置10-15分鍾,叫做醒面,然後再蒸。
3、蒸鍋中加入冷水,將紗布浸濕後放在蒸屜上,放入包子,擺放的時候注意間隔,蒸好的包子還會再膨脹,大火將水煮開,看到有熱氣上來了就調到中火,蒸5-6分鍾就可以了,因為我們做的是素菜包,包子個頭也不大,數量也不多,如果你蒸的是肉餡,數量又多,就要延長蒸制的時間。
重點:一定要涼水下鍋,冷水下鍋的話溫度慢慢上升,受熱均勻,容易蒸熟,而且還能彌補面團發酵的不足。青菜餡一定不要蒸制過久,那樣非常影響口感~
將紗布浸濕後放在蒸屜上,是為了防止包子與紗布粘連。
4、蒸好後不要急於打開鍋蓋,那樣很容易出現回縮,皺皮的現象,蒸好後靜置5分鍾再打開鍋蓋就可以見到白白胖胖的成品了。
❷ 包子怎麼做
用料
麵粉 400克
豬肉(最好要帶點肥肉)
溫牛奶 190ml
白糖 20ml
鹽
酵母 7ml(酵母稍稍多一點沒關系)
蔥
糖
蚝油
料酒
香油
生抽
自製素高湯
鮮肉包子的做法
發面: 溫牛奶和白糖混合均勻,放入酵母化開,靜置5分鍾以後,酵母活躍起來
將酵母倒入容器中,加入麵粉、鹽,先不要揉,先用筷子攪拌成片狀
接著下手揉,說是要達到三光,盡量做到面光、盆光、手光,不過我揉出來的面團,從來沒有像網上那些高手揉的那麼光滑,但是做到手光盆光這應該就夠了,面團只要不沾手就行,表面是不是很光滑這個應該不影響發酵
容器有蓋子就蓋上蓋子,不然就用保鮮膜封一下,放在差不多30-30度處發酵,夏天就正好室溫,我一般是發一個小時,面團發至原來的1.5倍到2倍大,呈現蜂窩狀
把發起來的面團按癟,再揉面團,主要是為了排氣,揉光滑了放著,這時候餡兒也做好了,接下來就准備包包子了
豬肉剁成餡兒,也可放入料理機中絞,蔥切蔥花,將蔥花放入肉餡中,放生抽(根據個人口味)、鹽、少許糖(可以提味兒)、少許蚝油、料酒、芝麻油
用筷子朝一個方向不停攪拌,期間加入適量素高湯,攪拌上勁。因為這次加了些素高湯,餡兒比較濕的,趁面還在發,所以我將餡兒放冰箱半個小時
包包子:將面團揉成長條。切成大小差不多的劑子,大小隨便,主要就是你想要包子的大小,擀皮兒,中間厚,四周薄,盡量圓,均勻一些,四周做到盡量薄一些,這個關繫到包子褶子及收口好不好看
取餡兒放到皮中間,新手可以少放點兒
一個褶子一個褶子的慢慢捏,褶子個數看個人習慣
收口。有兩種,一個是碗口形,還有一種是是奶嘴兒形,我今天這個是碗口形的
蒸籠墊上蒸籠墊,將包好的包子排好,包子與包子中間留些空隙,蓋上蓋子,放置20分鍾左右,二次發酵
冷水起蒸,15到20分鍾,關火,2、3分鍾之後打開即可。蒸第二鍋的時候一定要把第一鍋的熱水倒掉換冷水蒸
小貼士
1、 這次和面水我是全部用牛奶代替了,糖鹽不可少。
2、 說是要做到面光、盆光、手光,不過我揉出來的面團,從來沒有像網上那些高手揉的那麼的光滑,以我的經驗,做到手光盆光這應該就夠了,面團只要不沾手就行,表面是不是很光滑這個應該不影響發酵。
3、 擀皮兒也要注意擀的均勻一些,這樣更有利於包子成型好看一點。
4、 因為我這個面和的比較軟,所以包子最好是包好後放到蒸籠中進行二次發酵,要是二次發酵好了再放蒸籠的話,皮子很軟,取的過程包子很容易變形。
5、 二次發酵時間越長,蒸出來的包子褶子越不明顯,但是包子會越松軟,如果包子餡兒汁水比較多,就不要醒太久了,不然包子餡兒很容易滲出來。
❸ 包包子怎麼包,才好吃
包包子竅門,選中筋麵粉,就是普通包餃子的麵粉。融化發酵粉的時候加白糖,是因為白糖是發酵粉最喜歡的「食物」,可以讓面團更好的發酵發酵粉水最好要邊攪拌邊分次加入,這樣面團和水才容易攪拌均勻。和面的時候如果覺得粘手,倒入玉米油就不會粘了。如果面團太乾的話,蒸出來的包子會比較的硬。擀包子皮的時候不用揉的太厲害,撒點乾麵粉防粘,把小劑子團成團擀薄即可,要邊上薄,中間厚。包好的包子要蓋繼續餳發20-30分鍾,繼續餳發可以讓包子發的更均勻飽滿。水開後大火蒸包子。蒸好後不要馬上揭蓋子,因為包子瞬間從熱到冷,會收縮。
❹ 包子怎麼包
怎麼捏包子:面劑子的做法
1、反復揉合發好的面團,以排出面團裡面的空氣。
2、或拿著面團用力往案板上摔,也可排出面團裡面的空氣。
3、面團裡面的空氣排凈的表現:把面團切開,切面處沒有明顯的氣泡。
4、把面團搓成圓柱形的長圓面條。
5、長圓面條割成大小相等的面劑子。
6、面劑子切面處應沒有明顯氣泡,如果發現氣泡,應重復揉面團的步驟。
擀包子的麵皮(包子的麵皮只需擀邊緣,用擀麵杖繞著麵皮的邊緣盡可能擀薄。但注意麵皮太薄包的時候容易扯破麵皮,麵皮太厚,包子封口處會出現厚厚的麵疙瘩,口感不好)。
1、把乾麵粉灑在案板上。
2、面劑子切面朝上放在案板上,把面劑子旋轉捏緊成圓形。
3、掌心往下用力壓扁面劑子。
4、把面劑子壓成扁圓形。
5、一邊左手捏緊面劑子的邊緣並不停旋轉面劑子,一邊右手用擀麵杖擀麵劑子。
6、把面劑子擀成邊薄中間厚的圓麵皮(100how提示:麵皮邊緣不能太薄)。
包子餡料:
材料准備:1/4個的洋蔥洗凈,切小丁。香菇黑木耳泡發後洗凈,切小丁。熱鍋熱油,加洋蔥爆香,加香菇丁黑木耳丁,炒出香味。怎麼捏包子:包子餡料調制
1、五花肉洗凈剁成末,加蔥花、生薑末剁均勻,加花椒粉、五香粉、鹽和醬油,再剁均勻成肉餡。
2、肉餡中加入炒過的洋蔥香菇黑木耳丁。
3、洋蔥香菇黑木耳丁和肉餡順時針方向不停攪拌至均勻混合肉餡。
4、熱鍋熱油,加3~5粒花椒炸成花椒油。
5、把花椒油倒入混合肉餡上。
6、把混合肉餡順時針方向不停攪拌至均勻。
包子的手法(包包子時盡量讓褶子在上部大約2/3處,褶皺沿同一方向傾斜,包子褶子才會多,蒸熟後褶子不變形)。
捏包子方法一
1、左手掌托著麵皮。
2、餡料放在麵皮中央。
3、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合麵皮邊緣略向上傾斜提起。
4、提示:第一個褶皺完成。
5、保持右手姿勢,左手食指推動麵皮邊緣往右手食指的方向匯合,左右手的食指配合完成第二個褶皺。
6、右手大拇指保持不動,右手食指移動到第二個褶皺的外圍,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把兩個褶皺的邊端捏合在一起。
❺ 包子怎麼包簡單好看
包子有很多種不同的包法和捏法,今天從簡單到復雜給大家詳細講解各種包子的包法與捏法,有包包子的過程圖解,讓你了解包子的各種包法和捏法,以及怎樣包出漂亮好看的包子。
一、最簡單的月芽包子的做法
這種包法是最為簡單的一種包法啦,比較適合不會包包子的新手。用左手拿起一張包子皮,然後取適量餡料放入包子皮里,合上包子皮,用右手從右到左依次捏合即可,如下圖。
如果你希望做出來的包子能站得住,讓包子稍微顯的精神一些,在准備捏合之前先用左手的頂住里側,稍微用點力讓餡料和包子皮凹進去一些就行,然後在捏合的過程中,還要注意讓里側的邊緣短一些,外側的外緣稍長一些,並在外側捏上兩三個褶子,這樣做出來的包子精神多了,能站得住。
提醒:新手包包子不要放太多的餡料,餡料放的越滿越難包,熟練以後再多放餡料比較好。
這種包法也可以用來包餃子。
二、升級版的月芽包子的包法
前面的操作方法和步驟都和上面一樣,只是在捏合的時候,連續不斷的把外側都捏成褶子,如下圖。
這種升級版的月芽包子還可以這樣包法——
1、取一張包子皮放入適量餡料。
2、先把包子皮外側的3/4捏成褶子。
3、然後再把內側剩下的1/4與外側捏合起來即成。
另外,你也可以先把包子皮外側的3/4捏成褶子,然後再填入適量的餡料,再捏合。
這幾種包法都能包出漂亮的月芽包子,隨便你選用哪種包法都可以,也可以用來包餃子。
三、菊花包子的包法
這種包子的包法最為常見的,但不知道應該叫什麼名字,我們不妨稱之為菊花包子吧。
網上也有不少菊花包子的包法圖解,大至看了一下感覺有些復雜了,其實包菊花包子也是非常簡單的。
1、取一張包子皮放在左手掌心裡托住,再取適量調好的餡料放在中間,收攏手掌,讓包子皮四周呈圓形朝中心靠攏。
2、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隨便從哪裡開始捏出第一個褶子,然後大拇指先不要移動,張開食指把臨近的麵皮也捏成褶子,就這樣依次捏出更多的褶子,大拇指隨著褶子的增多慢慢移動,直至全部捏完。
3、全部捏完後就可以收口了,收口時可以收成碗口形或奶嘴形,隨你喜歡,最後還可以在收口處放些帶色的東西作點綴,比如枸杞子或青豌豆粒等。
小秘訣:做菊花包子隨便你捏出多少褶子都可以,但事實證明必須捏出14個以上的褶子才會漂亮。捏褶子的時候只要心裡想著把它最終捏成圓形就可以了,很簡單
❻ 包子怎麼包的手法
褶皺。
包子是一種飽腹感很強的主食,並且還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它是由面和餡包起來的,或者是由素餡做成的,做好的包子皮薄餡多,松軟好吃。還可以做各種花樣。憨態可掬的,動物的,植物的,花朵的,各種各樣的花樣,供人們品嘗。
相傳,諸葛亮七擒七縱收服孟獲後,行到瀘水時,軍隊無法渡河,於是將牛羊肉斬成肉醬拌成肉餡,在外麵包上麵粉,做成人頭模樣,祭祀後大軍順利渡。這種祭品被稱作「蠻首」也叫作蠻頭,後來稱為「饅頭」。
到了唐宋年間,饅頭逐漸成為殷富人家的主食。
到了南宋,《夢粱錄》中的「酒肆」記載:酒店內專賣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子、蝦肉包子等。這里稱呼的「包兒」應該就是方言中的「包子」。這時包子的餡料已經非常豐富了,不過依舊是饅頭、包子不做具體劃分的。
到了清代,饅頭和包子終於有了明確的區分。《清稗類鈔》中記載:饅頭,一曰饅首,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者,無餡,食時必以餚佐之,南方之所謂饅頭者,亦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然實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
❼ 怎樣包包子,給點技巧
很麻煩,我不愛打字了找來復制給你。最後加上我自己的建議:擀包子皮的時候中間要留厚一點,包的時候包子底就算被抻開了一點也不容易破。 以下是找來的:發面方法有1.乾酵母(方便,易操作,營養豐富),2.保鮮酵母(比乾酵母略差些,主要是酵母不便長時間保存!),3.老面(不易掌握,鹼中和時有損營養成分),4.自發麵粉(發面時間短,30分鍾即可發好。一般超市會有賣的)。不妨試試看?祝你成功!!
一、發面:
有兩種發面的方法
1.用面肥發面(通常叫大鹼發面)
把面肥用水先泡開然後把面倒進去合勻,醒8小時待面發起是原來的1倍,然後對鹼當面沒有酸味 稍微有一點點鹼味
再醒半小時既可蒸時鍋內放點醋 以免蒸出的包子皮有花點, 一定要用涼水把包子放進去再通電.
2.用孝母發面(通常是快速發面法)
a配料:麵粉500克,乾酵母3克 泡打粉5克,豆油1兩,
溫水(250克--300克)根據麵粉的吃水量,糖20克.
做法:1.將麵粉倒在案板上,加入乾酵母,泡打粉,糖,拌
合均勻.扒坑.
2.在坑內加入溫水,放入豆油.抄拌揉合成面團
稍醒.大約1小時左右.
3.待面醒好後,做成自己想做的包子,慢頭,花捲.
4.把做好的生坯擺入屜內.鍋內放入冷水.在插電
蒸13分鍾既可.(如果蒸饅頭大約在30分--40分如果蒸花捲17分鍾)
二、製作包子餡兒
1、肉包子餡
買一斤豬肉餡(羊肉。牛肉)大蔥一顆,姜一塊把蔥和姜都切成末和肉餡放在一起,在倒入醬油、香油、植物油鹽、味精(雞精)攪勻即成為包子餡
2、三鮮包子餡
用料:麵粉70克(兩小碗)豬肉30克(小半碗),鮮蝦仁
5-6個(切碎成泥),雞蛋半個炒碎,白菜心適量(2兩),香菇
一個(切碎)蔥、姜、鹽、香油適量,自發面一小時前弄好
待用,料酒少量。
做法:將蔥姜香菇加水三分之一杯),料酒與蝦肉、
肉末一起拌勻後加鹽,再拌勻加入炒好的雞蛋,把白菜心
切碎放在一起攪拌均勻不加醬油,做包子餡。包子溫火蒸
15-20分鍾。
特點:包子松軟,吃時似灌湯,味鮮美,營養豐富,適合
基本包子皮做法
材料 A:
包粉 500克(篩過)
鹽 1/2 小匙
即溶乾酵母 1/2大匙
幼糖 100克
水 240 ml
白油 3大匙
材料 B:
雙倍發粉 1大匙
作法
1. 將所有材料(A)混勻搓揉成一光滑及可拉成薄片的面團。
2. 用一塊濕布蓋著面團,讓它發酵制雙倍大。
3. 將發好的面團,篩下B,再將面團搓揉至光滑。
4. 用布蓋好,休息15分鍾後才整形。
註:
這種做法最適合一般家庭式製作,容易做效果也很好。加入發粉後一定要充分搓揉均勻,否則蒸好的包子。
以下是我經數次實踐總結的素包子做法。
材料:乾菜(超市賣的曬得又干又黑的白菜)、碎米芽菜(象涪陵榨菜那樣一小包的)、凍豆腐、香菇、木耳、粉條、西紅柿、香菜
做法:1. 乾菜、香菇、木耳用水發開泡軟理凈,切碎;凍豆腐用開水煮五六分鍾後撈出切小丁;粉條用水煮好,漏勺撈出控出水分後用香油拌一下,也剁碎;將這些與半包芽菜一起倒入油鍋中炒熟。2. 西紅柿洗凈削去皮,切碎,放油鍋中炒出汁,用鏟子將西紅柿盡量抹得爛些成茸狀,加入適量水,待熬成紅紅的糊,加入切碎的香菜翻炒四五分鍾出鍋,成西紅柿香菜醬。3. 將醬拌入炒好的材料中,加入適量五香粉,拌勻成餡。4. 發好面擀出包子皮,用餡包成包子,上鍋蒸半小時即好。
注意炒餡料的時候要比炒菜用油稍多些,因是乾菜材料。
大家可以試一下,真的很好吃。
晶包子做法
材料:精白麵粉250克,面肥50克,豬板油125克。綿白糖250克,鹼水4克,溫水125克。
作法:
(1) 制餡。撕去板油油皮,撒上綿白糖120克,切成小方丁(夏天腌3天冬天腌7天)。
(2) 制包皮。將麵粉倒入盆中,加面肥(即酵母)和溫水拌和(水按60%、20%、20%分3次加入),揉成面團,直揉至面、手、盆三面光滑,用布蓋好,以防水分散失而干硬。待經3小時左右,用手揪一塊,見裡面有些小孔即好。將好好的面 放在案板上,中間按一個窩,將鹼水倒入窩處,再將面滲透揉勻,直到沒有黃斑點為止。然後將發好的面揉成長條,用手揪成12個重約35克的包劑待用。
(3) 包餡心。每個包子再加些綿白糖,包好後上籠屜蒸熟,取出裝盆即成。
醬肉包子的做法
醬肉內餡材料:
1、鮮肉沫(也可將瘦肉稍微煮熟一下切細丁,我喜歡碎點的肉就攪成肉泥了);
2、黃蔥切丁
3、甜醬
4、雞精、糖、鹽各適量
做法:
1、鍋中下油,待油溫七成熱是下肉沫炒散,然後放入甜醬、白糖、一點點鹽和少許雞精翻炒一會,然後放入黃蔥稍微炒一下盛出備用;
2、將發酵好的面團取出排出空氣,(關於面團的詳細製作過製作過程見花捲製作),搓成條分成一個個的小面團;
3、將面團擀成麵皮後包入內餡,收口後放入蒸鍋,冷水上屜開大火蒸至水開後轉中火蒸10分鍾即可出鍋;
❽ 怎麼包包子的手法
包子是非常好吃的一種食物,尤其在北方,包子很受人們的青睞,包子有不同的餡兒,不同的餡兒代表著不同的口味。包子也有各種各樣的形狀,而包包子的手法是非常講究的。面的軟硬度也會決定包子形狀的不同,要用雙手去包包子,如果不熟練,要勤加練習。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方法。
1、左手托著包子。右手用拇指和食指的縫來夾包子口。由於我要拍照只能用左手示範一下,包子也是放在案板上,最好是拿在手上包啊大母指的位置不移動,一點一點提著麵皮的邊轉著圈往前包麵皮打著褶子轉一圈之後花紋就出來了,用大拇指捏一下收口4最後收口就是這樣子的。
2、首先把擀麵杖壓好的麵皮放在手裡。平攤在手掌。但是不要蓋住大拇指。一般是左手放麵皮。2接著使用筷子把拌好的豆沙餡挑一團放在麵皮的中央。3然後使用筷子或者手指把麵皮中央的豆沙餡壓實一些。注意餡不要太多,多了就減少了就加一些。4接著就可以包裹了。一般左手放麵皮,右手操作包裹製作。5右手的拇指定進麵皮,這是包的起點,右手的食指彎曲一點,靠近拇指,稍稍頂住麵皮的起點。同時右手的中指開始以拉捏麵皮的方式跳越把麵皮的邊緣歸在中央。
6在包的時候,右手拇指的位置不要移動,只是作圓心運動。當然捏麵皮要柔和,雙手要互相配合,才能製作出好形狀的包子。7為了包子的外形好看美觀一些,可以把麵皮壓薄一些,形狀圓一些,捏皺時候拉捏距離短一些,製作的包子就會好一些。注意事項多動手,實際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