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怎麼讀
彥,形聲字,拼音:[yàn]
本義:有才學的人。常用於人名字,姓名用此字多為父母希望寶寶長大後能夠成為一個有才乾的人。
組詞有:諸彥、宿彥、往彥、美彥、哲彥、獵彥、伏彥、雋彥、賢彥、奇彥、彥聖、群彥、昔彥、後彥。
(1)彥怎麼讀擴展閱讀
一、字形演變
二、字源解說
1、文言版《說文解字》:彥,美士有文,人所言也。從彣,廠聲。
2、白話版《說文解字》:彥,美士懂得岩石上的文字,那是人們世代相傳的諺語。字形採用「彣」作邊旁,採用「廠」作聲旁。
三、相關詞彙解釋
1、宿彥[sù
yàn]
老成而有才德之士。
2、往彥[wǎng
yàn]
前賢。
3、美彥[měi
yàn]
才德出眾之士。
4、哲彥[zhé
yàn]
聰明有才學的人。
5、獵彥[liè
yàn]
搜求有才德的人。
❷ 彥這個字怎麼讀
讀音:yàn
同音字:焰
yàn、
釅
yàn
彥 yàn
〈名〉形聲.小篆字形。從彣( wén),廠( hǎn)聲。彣,有文采。本義:有才學的人。賢士。才德出眾的人;賢才;俊才。
產,美士有彣也。——《說文》
◎
古代指有才學、德行的人:俊~。~士。
《韻會》疑戰切《正韻》倪甸切,音諺。《說文》美士有文,人所言也。《爾雅·釋訓》美士為彥。《注》人所彥詠。《疏》國有美士,為人所言道。《書·太甲》旁求俊彥。《詩·鄭風》邦之彥兮。
相關片語
俊彥
彥哲
哲彥
碩彥
雋彥
彥聖
逸彥
文彥
邦彥
奇彥
金閨彥
旁求俊彥
❸ 彥這個字怎麼讀
讀音:yàn
同音字:焰 yàn、 釅 yàn
彥yàn
〈名〉形聲.小篆字形。從彣(wén),廠(hǎn)聲。彣,有文采。本義:有才學的人。賢士。才德出眾的人;賢才;俊才。
產,美士有彣也。——《說文》
◎ 古代指有才學、德行的人:俊~。~士。
《韻會》疑戰切《正韻》倪甸切,音諺。《說文》美士有文,人所言也。《爾雅·釋訓》美士為彥。《注》人所彥詠。《疏》國有美士,為人所言道。《書·太甲》旁求俊彥。《詩·鄭風》邦之彥兮。
相關片語
俊彥
彥哲
哲彥
碩彥
雋彥
彥聖
逸彥
文彥
邦彥
奇彥
金閨彥
旁求俊彥
❹ 彥怎麼讀
彥的讀音是yàn,聲母是y,韻母是an,聲調是第四聲。
一、彥的釋義
古指有才學的人。
二、筆順
點、橫、點、撇、橫、撇、撇、撇、撇。
組詞
一、名彥[ míng yàn ]
名人才士。
二、宿彥 [ sù yàn ]
老成而有才德之士。
三、昔彥[ xī yàn ]
前賢。
四、豪彥[ háo yàn ]
指才智過人之士。
五、遺彥 [ yí yàn ]
指未發現或未任用的才德之士。
❺ 彥字怎麼讀
拼音:yàn
部首:彡 四角碼:00222 倉頡:yhhhh
86五筆:uter 98五筆:utee 鄭碼:SUMP
統一碼:5F66 總筆畫數:9 筆順:414313333
釋義:古指有才學的人:碩彥。
(5)彥怎麼讀擴展閱讀
一、彥的筆畫
二、彥組詞
彥聖、美彥、往彥、群彥、賢彥、秀彥、昔彥、諸彥、哲彥、雋彥、儒彥、才彥、俊彥、獵彥、豪彥,具體解釋如下:
1、美彥:[měi yàn]
才德出眾之士。
2、秀彥:[xiù yàn]
猶俊彥。出眾的人才。
3、昔彥:[xī yàn]
前賢。
4、才彥:[cái yàn]
才子賢士。
5、獵彥:[liè yàn]
搜求有才德的人。
6、儒彥:[rú yàn]
才德出眾的儒士。
7、哲彥:[zhé yàn]
聰明有才學的人。
❻ 彥怎麼讀,彥的組詞,彥的讀音,彥的筆順,彥的意思
彥
拼音:yàn。
筆畫順序:點、橫、點、撇、橫、撇、撇、撇、撇
釋義:古代指有才學、德行的人:俊~。~士。
組詞:俊彥、彥哲、哲彥、碩彥、雋彥、彥聖、逸彥、文彥、邦彥、奇彥、旁求俊彥
❼ 「彥」怎麼讀
yàn,聲母是y,韻母是an,聲調是四聲。
一、彥的釋義:
古指有才學的人:碩彥。
二、彥的筆順:點, 橫, 點, 撇, 橫, 撇, 撇, 撇, 撇。
彥的片語
1、秀彥[xiù yàn]
猶俊彥。出眾的人才。
2、前彥[qián yàn]
前代的賢人。
3、朝彥[cháo yàn]
朝廷的俊才。
4、旁求俊彥[páng qiú jùn yàn]
旁:廣;俊彥:才智過人的人。向各方面徵求賢才。
5、彥哲[yàn zhé]
賢智之士。
6、奇彥[qí yàn]
才德出眾的人。
7、獵彥[liè yàn]
搜求有才德的人。
8、昔彥[xī yàn]
前賢。
❽ 彥怎麼讀
yàn。彥,本義:有才學、德行的人。常用於人名字,姓名用此字多為父母希望寶寶長大後能夠成為一個有才乾的人。
搭配人名可用:彥升、宿彥、儒彥、美彥、諸彥、往彥、奇彥、秀彥、賢彥、群彥、昔彥、伏彥。
漢字,又稱中文字、中國字、方塊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漢字是漢語的書寫用文字,也被借用於書寫日語、朝鮮語、越南語等語言,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也是現在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達的文字。
廣義的漢字指從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以及派生的行書)等的文字,狹義指以正楷作為標准寫法的漢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漢字為上古時代的漢族先民所發明創制並作改進,現在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隸變,至唐朝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准-正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