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臨沂哪個省

臨沂哪個省

發布時間: 2022-04-23 22:01:09

1. 臨沂是哪個省屬於哪個市

臨沂是山東省地級市。

臨沂,是山東省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山東省地區中心城市,具有濱水特色的宜居城市、現代工貿城市和商貿物流中心。 截至2019年底,臨沂下轄3個區、9個縣,總面積17191.2平方千米,城鎮化率52.75%。

臨沂古稱琅琊、沂州,是東夷文化的核心發祥地,早在20萬年以前,人類的祖先就在沂蒙大地上創造了遠古文明。自西周建城以來已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地域曾長期作為徐州刺史部、琅琊郡、東海郡、沂州府等州、郡、府治所地。

生物資源

截至2015年6月,臨沂有高等植物151科、1043種(包括變型或亞種)。其中木本植物65科、367種,葯用植物830餘種,主要農作物品種923個。

動物約14綱1049種,其中淡水魚15科57種,鳥類37科171種,哺乳類7目25種。盛產金銀花、銀杏、大蒜、板栗、山楂、黃梨、蘋果、花椒、核桃、蠶繭、白柳、蠍子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臨沂

2. 臨沂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臨沂市為山東省下轄的地級市。

臨沂因臨沂河而得名,別稱「書城」、回「琅琊」,位於山東省東南部答,東近黃海,南鄰蘇北;地處長三角經濟圈與環渤海經濟圈結合點、東隴海國家級重點開發區域。

臨沂市地跨北緯34°22′~36°13′,東經117°24′~119°11′,南北最大長距228公里,東西最大寬度161公里,總面積17191.2平方公里,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市。

臨沂市轄蘭山、羅庄、河東3區和郯城、蘭陵、沂水、沂南、平邑、費縣、蒙陰、莒南、臨沭9縣,臨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3個開發區以及蒙山旅遊區,共計157個鄉鎮辦事處,7154個行政村。

3. 山西省臨沂市屬於哪個市

截至2019年8月,臨沂市隸屬於山東省。

截至2019年8月,山東省共轄16個地級市,分別是濟南市、青島市、淄博市、棗庄市、東營市、煙台市、濰坊市、濟寧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濱州市、德州市、聊城市、臨沂市、菏澤市。

臨沂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地近黃海,東連日照,西接棗庄、濟寧、泰安,北靠淄博、濰坊,南鄰江蘇。地跨北緯34°22′~36°13′,東經117°24′~119°11′,南北最大長距228公里,東西最大寬度161公里,總面積17191.2平方公里,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市。

(3)臨沂哪個省擴展閱讀:

臨沂市的歷史沿革:

臨沂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50萬年以前,人類的祖先就棲息在臨沂北部的魯中山區中,創造出了遠古文明。

2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遺存在境內有多處發現使用文字元號。舊石器晚期,遠古先民逐日南下,定居沂沭河大平原。現沂河和沭河流域發現的近百處細石器文化遺存,是1-2萬年前的人類所創造。

1萬年前的細石器時代,遠古先民在沂沭河流域建立了密集的聚落群,開始了最初的原始農業活動。沂沭河流域成為我國原始農業的發源地之一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綠色革命的搖籃之一。

5000年以前,這里的人類就開始掌握了釀酒技術,使用砭石治病。

虞夏時,禹劃九州,臨沂之域構為徐州。公元前2053年大禹後裔姒少康中興夏朝,封其次子曲烈於臨沂域內的繒衍之地。

商朝時期,這塊土地上豐存過郯、莒、費諸方國。

周滅商後,臨沂地域並入青州,分屬齊、魯兩國,境內見於《春秋》的有顓、陽、向、莒、郯、根牟、於餘丘、杞等分封國。其中鄅國國都是今臨沂城的建城伊始。

春秋時期,魯國季孫斯、叔孫州仇帥師修築啟陽城作為魯國東南屏障,成為今臨沂老城的前身。 臨沂域內除商周時期古國外,見於《春秋》 的還有中丘、祝丘、費、防、台、東陽、武城、丘輿、向、次室邑、蒙、鄆、堂阜、蓋、艾、紀障、密、鄢陵等20個。其中季文子在次室邑推行的「初稅畝」被視為我國農業稅徵收的起始。

戰國時期,臨沂域內諸封國先後為齊、楚所兼並,至戰國末期,南部屬楚,北部屬齊。齊長城在臨沂域內設置的穆陵關是當時的「天下第一關」。 戰國末年,楚國在臨沂域內設蘭陵縣,成為山東省境內最早設立的縣邑,因荀子在此治邑治學,「蘭陵多學」成為這一時代的文化特徵。

秦朝統一,地方實行郡縣制,臨沂地域屬琅琊郡和郯郡。

西漢時,為避漢景帝劉啟名諱,啟陽城更名開陽並設為開陽縣。漢武帝時設十三州部,臨沂域內的郯縣為徐州治所。臨沂地域分屬徐州之琅琊國、東海郡、城陽國和兗州之泰山郡。

東漢時,光武帝子劉京將琅琊國遷都開陽,自此開陽稱琅琊。臨沂地域分屬徐州之利城郡、東海郡、琅琊郡、琅琊國和兗州之泰山郡、東莞郡、東安郡和城陽國。

三國時期,開陽一直作為琅琊國國都,封有琅琊王。臨沂地域屬魏國。至魏末,分屬東海國、琅琊國、東莞郡、泰山郡。琅琊陽都的琅琊諸葛氏族人分輔三國,其家族文化成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晉時期,臨沂地域分屬徐州之琅琊國、東海郡、蘭陵郡、東莞郡、兗州之泰山郡,其中琅琊國是晉元帝司馬睿的潛邸。

南北朝時期,臨沂的琅琊王氏家族擁護司馬睿南渡建立了東晉王朝,形成了「王與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晉室南渡後,臨沂地域先後屬於後趙、東晉、前燕、後燕、南燕、前秦和北魏。

後臨沂域內的蘭陵蕭氏家族南渡,榮登南朝政壇,建立齊梁兩代王朝。北魏中期琅琊國改作琅琊郡,後魏置北徐州治所琅琊開陽,北周改置北徐州為沂州。

隋朝時,大業初年(605年),將開陽、臨沂、即邱3個縣合並為臨沂縣,治所設於今臨沂城。臨沂地域分屬沂州(琅琊郡)、泗州(下邳郡)、密州(高州郡)、海州(東州郡)、徐州(彭城郡)。

唐朝時,武德六年蘭山縣並入臨沂縣。臨沂地域分屬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徐州(彭城郡)。

宋朝時,臨沂地域分屬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淮郡軍等。

金朝時,臨沂地域分屬山東東路的沂州、莒州、邳州、泰安州。

元朝時,臨沂地域分屬兗州府和青州府,清初因之。

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為沂州府,置附郭蘭山,降莒州為散州,屬沂州府。轄蘭山、郯城、費縣、沂水、蒙陰、日照、莒州6縣1州。

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府撤州,1913年撤銷沂州府,改莒州為莒縣。1914年分山東省為4道,改蘭山縣為臨沂縣,臨沂地域分屬濟寧道和膠東道,1918年撤銷。1936 年劃為山東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抗日戰爭時期,臨沂地區是華東、山東黨政軍領導指揮中心,以臨沂地區為核心的沂蒙與井岡山、延安是中國革命戰爭時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據地。1945年8月在臨沂域內的大店成立了山東省政府。臨沂地域分屬魯中、魯南、濱海3個行政區。

解放戰爭時期,羅榮桓、陳毅從沂蒙出發,率師挺進東北、直下江南。1948年7月,魯中、魯南、濱海三個行政區合並為魯中南行政區,設魯中南行政公署(駐臨沂城),下轄7個專區,49個縣。至1949年10月1日,臨沂地域分屬沂蒙、尼山、台棗、濱海4個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5月魯中南行政區撤銷。以沂蒙專區為基礎成立沂水專區,轄9縣。以濱海專區為基礎成立臨沂專區,轄9縣。1953年1月將原屬臨沂專區的贛榆、東海、邳縣、新縣、海連市劃入江蘇省。

1953年7月沂水專區撤銷,除日照縣劃歸膠州專區外,所轄其餘各縣皆劃歸臨沂專區,同時,原屬滕縣專區的平邑縣亦並入臨沂專區。1956年3月,日照縣劃歸臨沂專區。

至1961年4月,臨沂專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臨沭、莒南、沂南、沂水、沂源、蒙陰、平邑、費縣、日照、莒縣13個縣市。

1989年6月日照升為地級市,12月沂源縣劃入淄博市管轄。1992年1月,莒縣劃為日照市管轄,臨沂地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莒南、沂水、蒙陰、平邑、費縣、沂南、臨沭10個縣市。

1994年12月,國務院批准撤銷臨沂地區和縣級臨沂市,設立地級臨沂市。原縣級臨沂市分為蘭山、河東、羅庄3個縣級行政區。地級臨沂市轄蘭山、羅庄、河東3區和郯城、蒼山、莒南、沂水、沂南、平邑、費縣、蒙陰、臨沭9縣。2014年1月,蒼山縣復名為蘭陵縣。

4. 臨沂市屬於哪個市

臨沂市屬於山東省,是山東省的地級市。臨沂,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地近黃海,東連日照,西接棗庄、濟寧、泰安,北靠淄博、濰坊,南鄰江蘇。

臨沂地處長三角經濟圈與環渤海經濟圈結合點、魯南臨港產業帶、海洋產業聯動發展示範基地和東隴海國家級重點開發區域。 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魯東南地區中心城市、具有濱水特色的現代工貿城市和商貿物流中心,臨日都市區核心城市 。

(4)臨沂哪個省擴展閱讀

臨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地近黃海,地處長三角經濟圈與環渤海經濟圈結合點,位於魯南臨港產業帶、海洋產業聯動發展示範基地、東隴海國家級重點開發區域。

城市東連日照,西接棗庄、濟寧、泰安,北靠淄博、濰坊,南鄰江蘇。地跨北緯34°22′~36°13′,東經117°24′~119°11′之間,總面積17191.2平方公里,南北最大長距228公里,東西最大寬度161公里。

臨沂地質構造復雜,地層發育比較齊全,從太古界至新生界,除上奧陶統、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統、三疊系及中、下侏羅統、老第三系古新統、新第三系地層缺失以外,其他各期地層都有發育。

主要構造以郯廬斷裂帶(境內稱沂沭斷裂帶)為主,郯廬斷裂帶經郯城北北向延伸,縱貫全市,以斷裂為界,臨西為魯西台背的一部分,屬華北地台范疇,臨東為膠南隆起的一部分,屬揚子大陸塊范疇。

臨沂以沂、沭河為中心,西、北、東三面群山環抱,向南構成扇狀沖積平原。山地、丘陵、平原面積比例為二:四:四。

山地集中分布在沂水、沂南、蒙陰、平邑、費縣、莒南等縣。地勢較高,一般海拔400米以上。山地植被比較茂密,是發展林果業、畜牧業的主要基地。

丘陵主要分布於山區外圍,沂水、沂南、莒南、蘭山、蘭陵、臨沭、郯城、平邑等地都有分布,以沭河以東分布最廣,一般海拔200米─400米。

平原有沂沭河沖積平原、山間溝谷平原、澇窪平原。沂沭河沖積平原主要分布在沂水南部、沂南東部、河東、蘭山、羅庄、蘭陵、郯城。山間溝谷平原主要分布在費縣、平邑中部,蒙山前平坦谷地,蒙陰、沂南、沂水等縣的山間溝谷之中。澇窪地平原主要分布於蘭陵和郯城南部。

臨沂境內山脈自北而南,有沂山、蒙山、尼山3條主要山脈,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餘座。其中蒙山海拔1156米,為山東第二高峰,素稱「岱宗之亞」,久負盛名,享譽中外。境內有不少由流水侵蝕造成的桌狀山,當地稱為「崮」,素稱沂蒙七十二崮。

5. 臨沂是哪個省

臨沂,是山東省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山東省地區中心城市,具有濱水特色的宜居城市[2]、現代工貿城市和商貿物流中心。

臨沂因臨沂河得名,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山東東南部、黃海西岸、長三角經濟圈與環渤海經濟圈結合點、東隴海國家級重點開發區域和魯南臨港產業帶;

全國知名的專業市場集群、重要的物流周轉中心和商貿批發中心,被譽為「商貿名城」和「物流之都」

(5)臨沂哪個省擴展閱讀:

臨沂氣候屬溫帶季風氣候,氣溫適宜,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熱同季,無霜期長。春季回暖快,少雨多風,氣候乾燥,常有乾旱、寒潮、晚霜凍災害性天氣;

夏季溫高濕重,雨量充沛,盛東南風,洪澇、大、冰雹災害性天氣較為頻繁;秋季氣溫急降,雨量驟減,天氣晴和,涼爽宜人,亦有秋旱或連陰雨災害性天氣出現;冬季寒冷乾燥,雨雪稀少。

6. 臨沂屬於哪個市

臨沂是地級市,屬於山東省,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魯東南地區中心城市、具有濱水特色的現代工貿城市和商貿物流中心,臨日都市區核心城市 。

臨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地近黃海,東連日照,西接棗庄、濟寧、泰安,北靠淄博、濰坊,南鄰江蘇。地處長三角經濟圈與環渤海經濟圈結合點、魯南臨港產業帶、海洋產業聯動發展示範基地和東隴海國家級重點開發區域。

截至2016年底,臨沂總面積17191.2平方公里,人口1124萬人,是山東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轄蘭山、羅庄、河東3個市轄區和郯城、蘭陵、沂水、沂南、平邑、費縣、蒙陰、莒南、臨沭9個縣。

(6)臨沂哪個省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臨沂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50萬年以前,人類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了遠古文明。

2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遺存在境內有多處發現使用文字元號,現沂河和沭河流域發現的近百處細石器文化遺存,是一、二萬年前的人類所創造。

5000年以前,這里的人類就開始掌握了釀酒技術,使用砭石治病。

商朝時期,這塊土地上豐存過郯、莒、費諸方國。

周滅商後,魯國和齊國是周王朝控制東方的重要支柱 ,臨沂地域除分屬齊、魯等國外,見於《春秋》的還有顓、陽、向、莒、郯、根牟、於餘丘、杞等國。

春秋時期,除上述古國外,見於《春秋》 的有啟陽、中丘、祝丘、費、防、台、東陽、武城、丘輿、向、次室、蒙、鄆、堂阜、蓋、艾、紀障、密、鄢陵等20個。

戰國時期,戰國時期,域內諸封國先後為齊、楚所兼並,至戰國末期,南部屬楚,北部屬齊。

秦朝統一,地方實行郡縣制,全國分為三十六郡,臨沂地域屬琅琊郡和郯郡。西漢時,郡國並行。臨沂地域分屬徐州之琅琊國、東海郡、城陽國和兗州之泰山郡。

東漢承西漢制度,分屬徐州之利城郡、東海郡、琅琊郡、琅琊國和兗州之泰山郡、東莞郡、東安郡和城陽國。

三國時期,屬魏國。至魏末,分屬東海國、琅琊國、東莞郡、泰山郡。

西晉時期,分屬徐州之琅琊國、東海郡、蘭陵郡、東莞郡、兗州之泰山郡。晉室南渡後,地域先後屬於後趙、東晉、前燕、後燕、南燕、前秦和北魏。

隋朝分屬沂州(琅琊郡)泗州(下邳郡)、密州(高州郡)、海州(東州郡)、徐州(彭城郡)。唐朝分屬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徐州(彭城郡)。

宋朝分屬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淮郡軍等。宋室南渡後,分屬於金朝山東東路的沂州、莒州、邳州、泰安州。

元朝分屬兗州府和青州府。清初因之,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為府,置附郭蘭山縣,降莒州為散州。屬沂州府。有蘭山、郯城、費縣、沂水、蒙陰、日照、莒州6縣1州。

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府撤州,實行省、道、縣三級制。1913年撤銷沂州府,改莒州為莒縣。1914年分山東省為4道,改蘭山縣為臨沂縣,臨沂地域分屬濟寧道和膠東道。1918年撤銷。1936 年劃為山東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解放戰爭時期,1948年7月,魯中、魯南、濱海三個行政區合並為魯中南行政區,設魯中南行政公署(駐臨沂城),下轄7個專區,49個縣。至1949年10月1日,臨沂地域分屬沂蒙、尼山、台棗、濱海4個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5月,魯中南行政區撤銷。以沂蒙專區為基礎,成立沂水專區,轄9縣。以濱海專區為基礎,成立臨沂專區,轄9縣。1953年1月將原屬臨沂專區的贛榆、東海、邳縣、新縣海連市劃歸江蘇省。1953年7月,沂水專區撤銷,除日照縣劃歸膠州專區外,所轄其餘各縣皆劃歸臨沂專區,同時,原屬滕縣專區的平邑縣亦並入臨沂專區。

1956年3月,日照縣劃歸臨沂專區。至1961年4月,臨沂專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臨沭、莒南、沂南、沂水、沂源、蒙陰、平邑、費縣、日照、莒縣13個縣市。1989年6月12日,國務院確定,日照市升格為地級市。12月2日,國務院確定,沂源縣劃歸淄博市管轄。1992年1月,莒縣劃歸為日照市管轄。臨沂地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莒南、沂水、蒙陰、平邑、費縣、沂南、臨沭10個縣市。

1994年12月,國務院批准撤銷臨沂地區和縣級臨沂市,設立地級臨沂市。原市級臨沂市分為蘭山、河東、羅庄3個縣級行政區。地級臨沂市轄蘭山、羅庄、河東3區和郯城、蒼山、莒南、沂水、沂南、平邑、費縣、蒙陰、臨沭9縣。2014年1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蒼山縣復名為蘭陵縣。

7. 山西臨沂市屬於哪個市

山西臨沂市屬於山東省地級市。

臨沂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地近黃海,東連日照,西接棗庄、濟寧、泰安,北靠淄博、濰坊,南鄰江蘇。地跨北緯34°22′~36°13′,東經117°24′~119°11′,南北最大長距228公里,東西最大寬度161公里,總面積17191.2平方公里,是山東省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市。

臨沂市交通十分便利,先後成為全國公路樞紐城市、全國50個鐵路樞紐城市、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成功創建全國綜合運輸服務示範城市、全國綠色交通試點城市,爭創了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第一批創建縣,打造了沂蒙幸福路品牌。

沂蒙公路、首條BRT運營、京滬高速臨沂段開通等3件大事入選省、市改革開放40年最具影響力事件。

臨沂市的氣候特徵:

臨沂市屬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氣溫適宜,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熱同季,無霜期長。

春季回暖快,少雨多風,氣候乾燥,常有乾旱、寒潮、晚霜凍災害性天氣;夏季溫高濕重,雨量充沛,盛東南風,洪澇、大風、冰雹災害性天氣較為頻繁;秋季氣溫急降,雨量驟減,天氣晴和,涼爽宜人,亦有秋旱或連陰雨災害性天氣出現;冬季寒冷乾燥,雨雪稀少。

8. 臨沂是那個省

臨沂是山東省的。
臨沂:山東省地級城市,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魯東南地區中心城市、具有濱水特色的現代工貿城市和商貿物流中心。臨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地近黃海,東連日照,西接棗庄、濟寧、泰安,北靠淄博、濰坊,南鄰江蘇。地處長三角經濟圈與環渤海經濟圈結合點、魯南臨港產業帶、海洋產業聯動發展示範基地和東隴海國家級重點開發區域。

9. 臨沂是哪個省的

臨沂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是魯中山區的一部分,地形復雜,既有坦盪的平原,又專有連綿起伏屬的丘陵,還有層巒迭嶂的山區,縱橫交錯的河流。東鄰日照市,南鄰江蘇省,西接棗庄、濟寧兩市,北靠泰安、淄博和濰坊三市。這里氣候宜人,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熱點內容
涿州老師招聘 發布:2025-09-14 21:13:55 瀏覽:347
零五網初二物理同步練習 發布:2025-09-14 20:51:19 瀏覽:678
胃病多久好 發布:2025-09-14 18:27:57 瀏覽:635
教師專業化成長 發布:2025-09-14 16:39:40 瀏覽:484
八年上冊數學 發布:2025-09-14 16:04:25 瀏覽:358
標桿教育 發布:2025-09-14 15:51:08 瀏覽:149
教育運營管理 發布:2025-09-14 15:50:24 瀏覽:196
2017語文全國卷一作文 發布:2025-09-14 12:18:46 瀏覽:940
九年級上學期班主任工作總結 發布:2025-09-14 11:59:11 瀏覽:788
夏利的歷史 發布:2025-09-14 09:20:56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