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如何作詩

如何作詩

發布時間: 2022-04-24 08:30:27

A. 詩人寫詩的靈感從哪裡來又是如何作詩的

詩人寫詩的靈感靈感來源於生活,他心情的喜怒哀樂就是靈感,他們將這些情感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

B. 怎麼作詩

唐以後,詩分兩類:一,古體詩,二,今體詩。古體是繼承漢魏六朝的詩體;今體是唐代新興的詩體。今體在字數,韻律,對仗都有講究,與古體截然不同。我們學格律,主要是講今體詩的格律。但今體詩從古體演變來,就先簡述一下古體。古體分五古也叫五言,和七古也叫七言。五古,每句五個字,句數不拘。如:王維《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余略…
李白:《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余略…
七古每句七個字,句數不拘。在此就不例舉了…
此外古體還有一種雜言詩,詩中雜著五字和七字句。甚至三,四,八九字句。這就是人常說的長短句的雛形!但是,一般都把雜言詩歸入七言古詩一類。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海客談瀛洲,
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
…余略…
而今體則只分兩類,一,律詩。二絕句。
律詩又分兩類:一,五言,也叫五律;二,七言,也叫七律。五言律詩每句五字,共八句,全詩四十字。(句的平仄,押韻都有講究的!分在第二篇說。)也有一種叫五言長律(又叫五言排律)每句五字,共十二句,或更多。七言律詩每句七字,共八句,五十個字。
絕句分五絕和七絕;五絕五字四句二十字。七言絕句每句七個字,四句二十八個字。呵呵…寫了這么多隻是鋪墊。我想大家心裡都清楚這些基本知識。但我認為還是溫習溫習為好!免得五律和五絕,七律和七絕的概念都不清楚!而我們學詩最主要的是用韻和排律!這也是最關鍵的!
詩歌之所以被稱為韻文,是因為其中的某些韻尾必須押韻。詩人寫作詩歌,不但要善於表情達意,模景抒情,還必須要求作品盡可能有精美完善的藝術形式表達出來。而所說的藝術形式,包括格律和聲韻。押韻就是完成格律詩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們今天寫詩,雖一般以新體詩為主(指自由詩體或散文詩,有些已不講究押韻。但『新詩先要有節調,押大致相近的韻』魯迅說的!押押韻還是有心要的!這里,我先不多說。)但五言七言為主的舊體詩,對句子當中的平仄(第三篇再說)和句尾的韻腳,是有一定的規范和要求的!而且還必須遵守,不能隨便。
當然,隨著近代詩文的興起,特別是『五四』運動以後, 詩韻從最早的206韻至唐已合為107韻延用至今己七八百年的歷史,但已和現代的我們已遠遠脫離語言的實際標准。特別是初學者,韻目過多,使用不方便,且有礙於詩路的順通。我在這里就直接說從五四以來我國學認同通用的詩韻了!新詩韻是依照《中華新韻》為主要依據的。
學押韻前必須了解韻部:依中韻歸納現代漢語為十八個韻部。分別為:一麻,二波,三歌,四皆,五支,六兒,七齊,八微,九開,十姑,十一魚,十二侯,十三豪,十四寒,十五痕,十六唐,十七庚,十八東。而鑒於舊體詩的平仄,所以每韻又分平仄聲兩大類。而初學者可參考「中華新韻」及「漢語詩韻」的現代韻書。各大新華書店皆有銷售。詳細不勝略舉,在這里還是說說規范性的幾例實用押韻吧!至於如何押,怎麼押那就靠你自己的悟性與興趣了!1,今體詩的用韻。
今體詩(上篇說的律詩,絕句)的用韻,都依照平水韻,而且限用平聲韻。就是說律詩,絕句一般必須押平韻。
如:杜甫的《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
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
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
況乃未休兵)!
有)號的表示用了韻,且此韻皆為八庚目里的韻。
2:古體詩的用韻。古體詩用韻較寬,可以用平水韻,鄰韻;也可以用更寬的韻。同時也可押上去聲韻,也有用入聲韻。此,較雜!不列舉。3:一韻到底和換韻。
今體詩都是一韻到底的!如1。古體詩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換韻,就是說一首詩可以有兩個韻,甚至幾次!但一般指古體!必須注意,今體是不行的!
4:首句用鄰韻,出韻。
上面說過,今體詩要用平水韻。但是,詩的首句本來是可以不用韻的,如果用韻,就不一定要用本韻,領韻也可以!注,如果不是首句用鄰韻,就是出韻了!
5:柏梁體
七言古詩中有句句用韻的叫柏梁體。漢武帝作柏梁台,和群臣共賦七言詩(聯句)(象我們今天在網上玩的接龍)句句用平聲韻的。後人把句句用韻的七言詩稱為柏梁體。如杜甫的《飲中八仙歌》
呵呵…用韻就以上幾種!
講今體詩的格律,也叫平仄。
《一》五言律詩共有四個句型,即:
1.仄」仄平平仄。
2.平平仄仄平。
3.平」平平仄仄。
4.仄」仄仄平平。
(有」號的表示可平可仄。下同)? 上面四個句型錯綜變化,成為五言律詩的四種平仄格式,如下:
一、首句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二、首句仄起平收式,這種平仄格最為常見的。
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三、首白平起仄收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四、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二》五言絕句是五言律詩的上一半,也是上面的四種平仄格式,排律取四種格式的前四句即是!略…
《三》七言律詩的四個句型,即:
1: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仄」仄仄平平
四個句型錯綜變化,成立七言律詩的四種平仄格式,如下:
一、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二:首句平起仄收式,這種格式最為常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三: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四:首句仄起仄收式,這種格式也很常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四》七言絕句也是四種格式。象五律五絕一樣,七絕也是七律的一半,四種格式取七律的前四句。略… 呵呵…有了一篇的體裁,二篇的韻,這篇的平仄,詩似乎可成了…但技巧呢?詩的技巧:平仄的變格、對黏、拗句和拗體等等還很多吶!一時還真是說不完全......

C. 怎樣作詩


怎樣作詩?推薦你參考以下內容:
寫詩時,最好用一些典故或歷史上有名的事跡,因為詩的字數有限,用最少的字寫最多意思,就要用一些如成語或典故的道具了。
寫詩時,最好用一些誇張的數字,這樣使小小的詩顯得氣勢磅礴。這方面最好的我認為是毛澤東和李白兩位了。
寫詩一定要使詞用的最簡潔,同樣是字數限制,不像寫小說。
寫詩例如律詩一定要注意,對偶和對仗的應用。要多用一些古時的詞。當然如果你對詞語駕馭的很好的話,最好多用現代的詞。
寫詩要在意思的基礎上求押韻,不要強求押韻。
例如毛澤東的一首詩:「賈生才調世無倫,哭泣情懷吊屈原。梁王墮馬尋常事,何須哀傷付一生。」你看這詩就是不很押韻。一般人誤認為寫詩必須一定嚴格押韻,我認為不是這樣的。
暫時就寫這么多吧,總之寫詩是一個綜合的東西,多看看中國傳統文化一些東西,例如如何對對子,如何猜燈謎。我認為沒人教,也會寫出很好的詩的。

平仄講究:"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意思是一首詩的第一三五個遼的平仄不論,而第二四六個字的韻要求分明如:1平3仄5平;或者說1仄3平5仄[1、3、5指第一三五個字];並且上句和下句的平仄最好要相對。
具體一些,現在的平音是指:「第一二聲」仄音指:「第三四聲」,古代比現在多一個音。
在一些細節上要求「最好一首詩中沒有兩個相同的字,因為詩的字本來就很少」當然,如果用的好的話,可以用疊詞。
在押韻上韻最好不要太一樣,比如上句中「情」,下句用「青」。

D. 古代是怎麼作詩的

作詩快慢要看詩人個性。像李白這樣不太講究格律,講究感情宣洩的人作詩比較快。「李白斗酒詩百篇」不是沒有依據的。
比較講究格律的杜甫可能就慢一點。但是杜甫確實是厲害,真正達到了格律與意境融合的地步。無論是體會意境還是考究格律,幾乎都是完美的。雖然他缺乏李白那種天才的氣質,但是作詩的功力恐怕無人能及。
也有一首小詩憋幾天甚至更久的人。比如賈島,「推敲」的典故就由他而來。他講究「煉字」,就是對於關鍵字要反復推敲。「十年磨一劍」,「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也不知是被詩感動,還是被這種執著感動)就是他的寫照。

E. 怎樣才能作詩呢

多讀,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想作詩就要多讀。通過讀來體會詩歌的韻味。

F. 詩人是如何作詩的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都非常喜歡用詩歌來代替自己感情的抒發,這也正是因為有很多時候詩歌的感情抒發要遠比文章來的通俗易懂,且也讓自己的感情能夠得到最大的發揮,所以很多時候人們都喜歡用詩歌來表達,但是更多的人都非常好奇詩人是如何寫詩的。其實是人並不是每天都能夠有靈感來進行寫詩,當然靈感也正是因為通過自己日常生活中所有事情的經歷,才能夠給自己帶來寫詩的靈感。

日常經歷是寫詩的最重要來源
每一個人在每一種情境下,都會讓自己回憶起自己一生中所經歷的所有事件,所以很多時候,或許詩人在某一個時刻覺得某件事情對於自己的人生帶來重大的意義,想要抒發便有了寫詩的靈感,這也正是因為為何所有詩人在顯示的過程當中,每一個時間段都會有完全不同的寫作風格。隨著年齡的增加以及自己生活的經歷,每一個人對於事物的理解也都會大不相同。

讓自己逐漸熟悉作詩的技巧
雖然很多人都認為寫詩的文字很少,所以在書寫的過程當中更加容易,其實不然,是喝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樣容易書寫,在寫詩和做事的過程當中都需要人們去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夠讓自己在書寫的過程當中不會十分困難。當然,在熟悉寫作技巧之後,便是自己文字的組合,畢竟每一個文字的組合都能夠代表出自己最真實的感情,能夠讓自己最真摯的感情表達出來,才是自己寫作的最重要目的地。

每一個人所創作詩歌都是為了能夠讓自己的感情得到抒發,同時也是為了能夠分享自己的經歷,所以很多時候人們在經歷一些事件過後,都希望能夠通過文字來抒發自己。

G. 怎樣學會作詩寫詞

要學會作詩寫詞,最基的是要懂得韻律。按詩體的韻律要求創作。沒有韻律的文章,那怕你寫得再好,也不能叫詩。
一般情況下,寫的文章押韻,基本可以叫詩了。

H. 怎麼作詩

第1步:確定寫詩的主題

在開始寫詩時,首選要選好你要寫的主題,到底是寫關於哪方面的,是關於工作、生活還是愛情題材的,這個一定要確定好,也是寫詩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8)如何作詩擴展閱讀:

詩的本質:

詩的本質的特徵是抒情美。無論是小說、散文、戲劇,最優美之處,無不閃現出詩的光環來。因而詩是文學中的文學。在藝術領域中,詩無所不在。詩美是藝術美的普遍因素的最高體現。詩歌的美也不時出現在非文學藝術的領域中,在科學著作的精美片段中散發出智慧光彩,甚而在人的生活狀態、工作狀態中也都有詩的蹤影。

作為自然美的代名詞,藍天白雲是詩,山水田園是詩,鶯歌燕舞是詩,桃紅柳綠是詩,海上明月是詩,大漠孤煙是詩,枯藤老樹昏鴉是詩,小橋流水人家是詩,東南西北是詩,春夏秋冬是詩,天籟是詩,人體也是詩。

作為藝術美的代名詞,旋律是詩,線條是詩,結構是詩,雄渾激越是詩,輕靈優雅是詩,壯麗崇高是詩,恬靜閑適也是詩。

作為人生美的代名詞,青春是詩,愛情是詩,事業是詩,理想是詩,天真是詩,智慧是詩,守望是詩,淡泊是詩,入世出世皆可為詩。

I. 怎樣作詩

學前要則: ­

一、參與勞動,多做運動,每天保證流汗四五升以上。否則學詩詞很容易學進歧途,變成老窮酸。 ­
二、全文分三大部分,對應學詩的三個階段,可以按部就班。
三、每部分由「精讀、朗誦、工具、泛讀、練習」四個欄目組成。精讀,要求仔細閱讀,認真理解;朗誦,不強制記憶(能背下當然更好),以培養語感為主;工具,主要是各類工具書;泛讀,知識性、趣味性閱讀,瀏覽便可。
­

第一階段 ­

精讀類: ­
《唐詩鑒賞辭典》、《宋詞鑒賞辭典》 ­
●註: ­
這兩本書很厚,可以選自己喜歡的篇章閱讀,沒必要一頁頁翻到底。如果實在嫌厚,可以用《唐詩小札》及《唐宋名家詞導讀》代替。 ­
★目的: ­
學會如何欣賞一首詩。 ­

朗誦類: ­
《唐詩選》、《宋詞選》 ­
●註:繁體版。學詩之人,繁體字可以不用,但不能不懂。終究學詩繞不過繁體字這一關的,不懂得准確辨析繁體字的話,詩也很難學得深。後面會細述個中緣由。 ­
●又註:每天起碼朗誦半個小時以上,念完一遍從頭再念。
●又註:無須深入求解,只要明白詩句的意思,讀順了口就行。 ­
★目的:培養語感。 ­

­應用類: ­
《白香詞譜》(或《唐宋詞格律》)、《詩詞格律概要》、《辭海》 ­
●註:在詩詞寫作中有格律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全篇合字數、合平仄,另一方面押韻也要按照約定俗成的規律。
●又註:《白香詞譜》和《詩詞格律概要》主要解說字數、平仄的要求。押韻方面需要《佩文詩韻》和《詞林正韻》,這兩本書一般都附錄在前兩本書里,無須單獨購置。
●又註:建議從網上下載一個版本優的《佩文詩韻》和《詞林正韻》,列印一份隨身攜帶,方便使用。 ­
●又註:《辭海》是字典。比較厚,而且不屬於古漢語專用,但其中的詞條包羅萬有,讀詩時有什麼看不明白的去查一下,常見歷史人物和典故及常用文言都可以查得到。 ­

泛讀類: ­
各朝代著名詩人生平的傳記,四大名著,
●註:市面上版本不少,選自己喜歡的吧。 ­
★目的:增加興趣。 ­

­練習: ­
一、找自己喜歡的詩進行仿寫,或者沿用前人的題材,自己重新演繹。這個階段是一定寫不出好東西的,目的僅僅是練習。又,不要去強調表現自我、宣洩情感等等,那需要相當的寫作技術來支持。 ­
二、這個時期最好嚴格按照格律來練習。如果靜不下心來琢磨格律的話,有可能為日後的學習埋下禍端。無論能否遵照格律,都必須要清楚一點:格律不是限制、不是死板的形式,它是你寫好一首詩最好的工具。寫詩好比釘釘子,格律好比錘子,熟手工人也許可以用石頭甚至手掌代替,但終究是不如錘子好用的。即使一些場合無法使用錘子了,必須用其他工具代替,那也得懂打釘子才行,而沒拿過錘子的人又怎麼學得會打釘子呢? ­
三、無須苛求每一首習作的質量,因為想苛求也沒這能力,反倒搞得自己很迷茫。只須多練就可以。 ­
四、這個時期的學習目的就是感受下詩詞寫作是什麼一回事,也打好日後寫作的一些感性方面的基礎。 ­

­

第二階段 ­

精讀類: ­
《寫作概要》、《文學概論》、《古代漢語》 ­
●註:選各大高校的教材通常會比較客觀。 ­
●又註:這部分絕對要學扎實。認真學習的話,少則半年,多則一年,就能基本掌握這三本書了。 ­
●又註:《古代漢語》是繁體書(包括白話講解部分),所以前面要打繁體字基礎。而且,越學到後面,越要接觸大量的繁體書籍。 ­
●又註:先弄清楚什麼是文學,再弄清楚什麼是詩詞,那麼視角會高明得多、眼界將寬廣得多。文學就好比一間房子,詩詞就好比房子里一個茶壺,站在房子里能夠一眼看清楚茶壺的形狀,站在茶壺里卻永遠搞不清茶壺的造型。固然,這不是唯一的學習途徑,卻是比較有效的學習方法。 ­
★目的:了解什麼是文學?什麼是寫作?了解古漢語是什麼一回事。 ­
★開始時機:待上述的仿寫練習不覺得困難之後。 ­

朗誦類: ­
三曹詩選;李白選集、杜甫選集、唐朝邊塞詩集,王維選集,孟浩然選集;豪放派詞選,婉約派詞選 ­
●註:按上面的內容找吧,市面版本太多,更新也快,不過也沒必要太挑剔,只要沒錯漏就行了,最好是繁體本。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買中華書局出版的書,質量最為可靠。
●又註:同樣是不需要求深解的朗讀。 ­
●又註:之所以選詩多於詞,主要是「詩庄詞媚」的歷史現實。並不是說詩比詞更好(那是外行人說的話),而是在學習之初,學詞太多很容易走入小道,最後鑽了死胡同。 ­
●又註:之所以選盛唐最多,因為盛唐是中國歷史上詩文化最鼎盛、文人們精神最豐滿、國民心態最自信的年代(連王維這種驚才絕艷的詩人也只能屈居三、四,這是中國詩史上僅見的)。學詩首練「膽、氣」,此二者未得,寫一百年都不過是滑手、詩匠。有人說婉約清靈一路不需要膽氣,其實花間也好、易安也好,其膽氣是含而不露而已。 ­
●又註:之所以漏掉大批的非重點詩人,是因為第一階段已經面積性地掃過一遍了,第一階段那兩本書有空還是得翻的。 ­
★目的:進一步加強語感;深入體會最優秀的詩文化;體會什麼叫「豐滿的精神」。 ­
★開始時機:隨便吟出一句應景詩(一句而已),象詩了,而不是文言文口號。至於象不象,可以找幾個水平較高的幫看一下。 ­

應用類: ­
《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 ­
●註:若能買得到後者,就可以省下前者了。兩本都買下自然更好。

泛讀類: ­
一、《李杜詩學》(楊義)、《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美術史簡編》、《中國音樂史簡編》、《世界藝術史略》 ­
●註:第一本建議多讀幾次,第二本建議選取記憶(不是背誦),後面三本以最簡略的方式讀就可以了。 ­
二、《孟子》、《莊子》、《墨子》、《韓非子》、《孫子》的白話本 ­
●註:白話本可以了,原著以後看,現階段看的話很容易打瞌睡的。 ­
●又註:《孫子》也可以選原著,因為文字比較淺顯。推薦《宋本十三家孫子注》。 ­
三、《戰國策》、《國語》、《左傳》、《史記》、《資治通鑒》的白話本 ­
●註:完全可以當成歷史小說來看。
四、前面提到的兩本鑒賞辭典不能放下。 ­

★目的:了解文學藝術的歷史;了解中國傳統思想、傳統審美觀的根源;了解詩詞中涉及的歷史典故。 ­

練習: ­
一、各種題材、各種技法、各種風格都嘗試一下,盡可能地拓寬詩路。 ­
二、把個人作品區別對待,一些是寫著玩的,隨意即可;一些是用心去寫的,就得反復推敲琢磨,從段落結構到個別字眼,乃至放下數月又翻出來繼續修改,這是最有效的提高途徑。
三、非常不建議找人幫你改詩。寫詩,到最後還是得形成個人風格的,這裡面的過程不可能假手於人,只能自己辛苦耕耘。
四、發現自己的詩不滿意,第一時間要修改的是整體結構,然後是句法,最後再摳個別字眼。 ­
五、到後期,就是學懂了精讀部分的若干理論之後,就要有標的性地練習。主要有: ­
A結構練習,進行各體各種常見結構的專題練習。計有:
絕句無對仗起承轉合結構。 ­
絕句首句起,二句承,三四句對仗轉合。 ­
絕句一二句對仗起,三句承轉,四句合。 ­
絕句全對仗。 ­
絕句逆起式。 ­
律詩起承轉合結構。 ­
律詩承轉互換結構。 ­
律詩全對仗結構。 ­
律詩頷聯重心結構。 ­
律詩頸聯重心結構。 ­
律詩尾聯重心結構。 ­
律詩逆起式。 ­
●註:詞的體裁比較復雜,所以練習詞結構沒有範式,建議還是從詩結構學起,詩學好了轉寫詞一點也不難。 ­
●又註:也可以按傳統的結構分類法來練習。總之目的在於對詩詞文本的結構心中瞭然。 ­

B句法練習,熟悉運用各種句法。句法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反正在修改自己作品的時候,可以多嘗試用不同的句法來表達同一句意,並比較效果。 ­

C煉字。沒有方法,牛活,犟著脾氣摳吧,有不順眼的字就換,換到沒法換為止。 ­

D比興。許多初學者寫詩就知道表白,其表白方式比對老公老婆還赤裸裸。故此這個階段得學會東拉西扯的比興了。倘若嫌比興這個詞不好理解的話,那麼可以這么說:一、場景描寫。舉個例子:說悲傷,總不能從開頭到結尾都大吼「我很悲傷」吧,所以要刻畫、渲染一個悲傷的場景;二、象徵。寫詩就象談戀愛一般,要挑逗不要挑釁,所以要適當地含蓄點,有些東西沒必要說得清楚明白,只需用一些物性相近的替代就可以,比方說「我是好人」,那麼就拿「我是香草」來取代(呵呵,幽默了,不過學到這一步,大概就能從這個玩笑中了解我的意思了)。三、典故。試著用吧,是個不容易的課題。 ­

E敘事。雖然說詩詞不側重情節,但是基本的敘述能力還是得有的。於此可以多學習點杜甫和白居易的歌行,及漢魏南北朝的樂府民歌。 ­

­

第三階段 ­

精讀類 ­
一、《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審美學概論》 ­
●註:同樣是找高校的教材。 ­
●又註:《作品選》的教學提綱中要求背誦的一定要背,記憶力好的話整本背下來吧。 ­
★目的:了解、並一定程度上掌握文言語體;了解什麼叫「審美」,初步懂得運用審美常識來判斷自己的詩作。 ­

二、《詩經》、《楚辭》、《古詩源》 ­
●註:繁體版。實在看不下去的篇章可以跳過,但至少要精讀三分之一。 ­

三、《唐宋八大家文選》 ­
●註:繁體版。不需要背誦,但要能掌握其行文之妙。 ­

四、《莊子》、《曹子建集》、《庾子山集》 ­
●註:《莊子》是先秦文學中最富有文採的散文集;曹植是建安時期最有成就的詩人;庾信是南北朝時期的集大成者。 ­
★目的(二、三、四):系統學習唐朝以前最優秀的文學家。 ­

五、從唐宋詩人中找適合自己風格路子的詩人全集 ­
●註:如喜歡走沉鬱一路的,就學杜工部集;喜歡走簡約一路的,就找王、孟等等。以詞做為主攻方向的也同理。 ­
★目的:開始有意識地為自己的個人風格添皮補肉。 ­

六、《左傳》、《戰國策》、《史記》 ­
●註:前兩本簡直是詩詞的典故庫。《史記》是中國史書中最富有文採的,其他史可以不看,這個絕對不能繞過。 ­
★目的:能夠靈活運用典故;體驗一下傳統詩人對歷史的激情。 ­
★開始時機:初步確定自己的寫作路子之後。 ­

朗誦類 ­

《全唐詩》、《全宋詞》 ­
●註:讀就行,別管自己讀了什麼。
★目的:最全面地感受唐宋詩詞文化。 ­
★開始時機:當你隨便看到一首詩就立刻能把握住它的風格特點之後。 ­

應用類: ­
一、《詩韻合璧》 ­
●註:其實用途並不太大,備一本吧,總有用得上的時候。 ­
二、《古漢語小字典》 ­
●註:為什麼把這本入門書放到這里呢?因為到了這個階段,已經開始跟大量的古籍打交道,這本小東西方便隨手翻查。等到了看一篇文言文基本上不用看註解的時候,這本東西可以暫休了。 ­
三、《說文解字》等 ­
●註:看個人需要吧,一些訓詁類的工具書還是要的。不過就寫詩來說,訓詁學無須很精通,明白基本原理就夠了,這個在《古代漢語》中有教的。 ­

泛讀類 ­
一、《山海經》、《水經注》、《神異經》、《穆天子傳》、《神仙傳》等 ­
●註:神話、傳說是詩詞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構成部分。 ­
●又註:選文白對照的版本就可以,因為除了《水經注》之外,其他幾本都無甚文采可言,其實《水經注》也就是個別篇章比較富有文采而已。《山海經》有嶽麓插圖本的,推薦。 ­

二、《論語》、《孟子》、《荀子》、《老子》、《韓非子》、《墨子》 ­、《晏子春秋》、《淮南子》等
●註:這次要看原版的了,因為涉及到文言語境的理解及典故的運用。除上述數「子」外,也可以選些對自己胃口的其他「子」,如《吳子》、《屍子》、《鬼穀子》之類。 ­

三、《易經》 ­
●註:必須選註解詳盡的,因為即使有註解也看得你很莫名。我手頭上是南懷瑾早年注的版本,還可以。 ­

四、《世說新語》、《文選》 ­
●註:了解性的就行了,前者跟詩詞關系不算太大,不過也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文學作品;後者良莠不齊,主要是容易受到駢麗文風的影響而走入歧途——兵器雖然無罪,但好歹也是危險品。 ­

五、《文心雕龍》、《人間詞話》、《滄浪詩話》、《詩品注》、《藝概》等 ­
●註:一定要先把《審美學概論》學透之後再看。 ­

六、近代至今編撰的各類文學、詩學相關的論叢 ­
●註:太多了,自己找些感興趣的瀏覽吧。 ­

練習 ­

這個階段已經沒其他了,確定一兩種個人追求的風格,選定一些適合自己的格式體裁,寫吧。 ­

­
補充:

第四階段 ­

●完成上面三個階段後,你面前已經是天高海闊了,也許你的詩還寫得不算很好,甚至暫時比不上那種天天捧一本《XX集》的臨摹型詩人(他們是速成的)。 ­

但是!你現在已經對詩詞、乃至對文學有一個鳥瞰式的了解,你足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指導你自己學習和寫作。 ­

甚至你已經為你自己打下一個非常良好的基礎,無論你以後打算玩復古派、當代派、實驗派,乃至你的創作路向在詩、詞、雜言、四言、排律等等之間頻繁切換,甚至從格律詩詞轉型為詩歌、散文、小說,你會發現很輕而易舉——難度是很低的,能不能轉得好就看自己有多用心了。 ­

●貌似上面列舉的書目多得讓人頭暈。其實都分好類了:工具書平常是拿來擺的;朗讀類的只需每天半小時到一小時,念經般的就可以;泛讀類的可以作為無聊時打發時間的調劑(如果你無聊的時候想打游戲逛商場多於想學詩的,那當我沒寫過、也當你沒讀過此文);至於精讀類的,確實要好好琢磨,大概短則三年,長則五年,最笨也不會超過七年,堅持不懈就可以全部學透。如果連三五年都不能沉靜下來學習的話,那麼也別學詩了,學火星文(又名腦殘體)就不錯。不然學了大半輩子還是沒看見文學的大門,這是浪費生命啊。 ­

●以上我很少提及到金元明清的內容,主要是這四代在古典詩詞上比較敏感,在還沒了解詩詞和文學之前就鑽進去的話,不大明智。 ­

●可能大家會疑問,為什麼我一直強調朗讀詩詞不需要求深解。那是因為學習了古漢語之後、能對文言文有足夠的閱讀能力之後,詩詞的字詞便成了很簡單淺顯的東西。而朗讀不但是培養語感,還是培養感性的詩心,太多於考究訓詁無益反害。至於如何去理解詩作,學完審美理論以及前人詩論之後,再加上閱讀今人的詩評,理解一首詩就水到渠成了,無須刻意苦求。 ­

●以上書籍絕不能找電子書,電子書這玩意錯漏百出。註明要繁體版的就不要用簡體取代。­

J. 怎樣才能學會作詩

學會作詩的幾個要點:
一、朗讀古詩
學習古詩先要讀准字音,讀出節奏,讀出韻味。可事先設置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讀,這個情境可以是喜境,也可以是悲境,在喜境中讀婉約詩歌,在悲境中讀豪放詩歌或山水田園詩歌。讀的目的就是要讀出詩歌的韻律節奏,讀出詩歌的意境,讀出詩人的情感。如南唐後主李煜的《虞美人》一詞,只有通過讀,才能把握其語氣節奏的輕重緩急,了解詞人的心緒。尤其是「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與「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兩句,非讀無以把握運氣之長短,非讀無以知曉情感之悲喜。同時,通過讀,還可以牢牢抓住詩歌中的關鍵詞語——詩眼或詞眼,以及特定的意象。如「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關鍵詞),「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明月」(意象)。「讀」能讓同學們初步感知到詩歌意境、作者情感等方面的輪廓,雖是模糊、朦朧,卻給詩歌的深層鑒賞奠定了基礎,導明了方向
二、了解詩人
了解詩人的人生經歷,詩歌風格,寫作背景。詩人的經歷不同,所創作詩的內容也不同。我國詩歌可分為借景抒情詩、詠史懷古詩、羈旅行役詩、山水田園詩、托物言志詩、邊塞征戰詩、贈友送別詩、閨怨詩等多種類型。各個詩人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如李白的清新飄逸,蘇軾、辛棄疾的豪放,柳永、姜夔、李清照的婉約,李煜、劉禹錫的雋永,謝朓、謝靈運的自然,杜甫的沉鬱頓挫,屈原的雄渾悲壯,王安石的雄健高峻,陶淵明的淡遠閑靜,王維的恬淡優美等等。理解詩歌的寫作背景,能更好地感受詩歌內容。如讀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先了解當時李白因受政治牽連被流放夜郎,就在詩人行至夔州白帝城時,忽然傳來皇帝大赦天下的消息,所有的罪人都免罪,當時詩人的心情真是欣喜若狂的背景,再理解「千里江陵一日還」就不難了。
三、體悟意境
先要理解兩個概念:意象和意境。意象是帶有作者主觀感情的物象。比如「舉頭望明月」,月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物象,而是帶有思鄉之情的意象。意境就是由意象形成的藝術境界。意象是一個個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觀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體的;意境是一種境界和情調,它通過形象表達或誘發,是要體悟的、抽象的。
四、把握鑒賞要領
借景抒情詩,要體會詩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領會詩人寫景所表現的情感,把握其寫作技巧和語言特色:詠史懷古詩,要聯系背景,領悟情感(感慨興衰或寄託哀思或托古諷今);羈旅行役詩,是流浪他鄉的詩人通過眼見耳聞而觸發的對遙遠故鄉的眺望,對家鄉的憧憬;山水田園詩,是詩人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藉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嚮往;托物言志詩,是詩人假託某種具體事物,把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志趣融於其中,達到言志的目的;邊塞征戰詩,是反映邊疆將士不畏辛勞、保衛邊陲的戰斗精神,或描寫將士和親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或諷刺並勸諫拓土開邊、窮兵黷武的統治者;贈友送別詩,通過景物渲染離別時凄涼氛圍,抒發難舍或勉勵之情;閨怨詩,寫閨房女子對丈夫久客不歸的埋怨或對遠在邊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等等
擴展閱讀:
做詩所依據的韻書,一般指《平水韻》,平、上、去、入四聲一共106韻。韻頭不同而韻相同的字如干、滿、南、嘆可以互相押韻,這些互相押韻的字放在同樣的位置上就構成詩韻。
〖 簡介 〗
任何詩歌都要求押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對於押韻的限制多與少、嚴與寬的不同而已。這也是詩歌同其它文學體裁的最大分別。
押韻是增強詩歌音樂性的重要手段,近體詩為了使聲調和諧、容易記憶,對於押韻十分講究。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頒布的專門指導押韻的書,如《唐韻》、《廣韻》、《禮部韻略》、《佩文詩韻》、《詩韻集成》、《詩韻合璧》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韻略》最為流行,即世人所謂之「平水韻」。
但是需要明白,並不值得為遷就押韻而破壞詩句的自然,除非是參加科舉,否則即使偶爾一兩句出韻,古人也是允許的。

十八韻是:
一麻,新華字典里的韻母 a、ua、ia 同屬一個韻部。
二波,韻母 o、uo。
三歌,韻母 e。
四皆,韻母 ie、ue。
五支,韻母 i (屬 zh、ch、sh、z、c、s 聲母,與七齊有別)。
六兒,韻母 er。
七齊,韻母 i (屬聲母 b、p、m、f、d、t、n、l、j、q、x、y,有別於五支)。
八微,韻母 ei、ui。
九開,韻母 ai、uai。
十姑,韻母 u。
十一魚,韻母 v。
十二侯,韻母 ou、iu。
十三豪,韻母 ao。
十四寒,韻母 an、ian、uan。
十五痕,韻母 en、in、un、vn。
十六唐,韻母 ang、uang、iang。
十七庚,韻母 eng、ing。
十八東,韻母 ong、iong。

熱點內容
涿州老師招聘 發布:2025-09-14 21:13:55 瀏覽:347
零五網初二物理同步練習 發布:2025-09-14 20:51:19 瀏覽:678
胃病多久好 發布:2025-09-14 18:27:57 瀏覽:635
教師專業化成長 發布:2025-09-14 16:39:40 瀏覽:484
八年上冊數學 發布:2025-09-14 16:04:25 瀏覽:358
標桿教育 發布:2025-09-14 15:51:08 瀏覽:149
教育運營管理 發布:2025-09-14 15:50:24 瀏覽:196
2017語文全國卷一作文 發布:2025-09-14 12:18:46 瀏覽:940
九年級上學期班主任工作總結 發布:2025-09-14 11:59:11 瀏覽:788
夏利的歷史 發布:2025-09-14 09:20:56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