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公里要走多久
❶ 步行10公里大約要多長時間
成年人正常步行約12分鍾一公里,如果加上體力消耗後速度減慢的因素,步行10公里大約要2小時30分鍾至3小時之間。
拓展:
1、簡介:
步行,是漢語詞彙,漢語拼音為bù xíng,指的是徒步行走。如:《管子·八觀》:"乘車者飾觀望,步行者雜文采。"
2、引證解釋
指徒步行走。《史記·項羽本紀》:"﹝ 項王 ﹞乃令騎皆下馬步行。"《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主人送他節儀二兩, 孟沂 藏在袖子里了,步行回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三回:"我也辭了伯父,同 繼之 兩個步行回去。"巴金《軍長的心》:"我和 丁幹事 在所里吃過早飯,步行到團部。"
3、其它相關
步行是人類基本的活動方式之一,似乎整個人體結構就是為步行設計的,步行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許多臨床實踐證明,在中老年人中流行的"三五七步行法",即每天走1或2次,每次走30分鍾以上的路程;每周步行5次,運動量即運動後的心率控制在每分鍾170次-年齡數,能使糖尿病的發病率下降50%。呼吸、吸吮、肢體活動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活動,在此基礎上,人類逐漸學會了步行、體操、舞蹈……步行具有強大的自身免疫功能,祖先憑此賴以生存與發展。
❷ 電動車跑十公里大概需要多少分鍾
時速20而言,10公里騎電動車大約需要35分鍾。實際當中由於紅綠燈和找路繞路,錯車等一系列問題的影響,半小時很難到,一般要50分鍾左右。
電動車是很多消費者都會選擇的交通工具,這種交通工具輕便靈活電動車是非常適合在擁堵的市區道路內行駛的。電動車的價格便宜,並且後期的使用成本非常低,所以這種交通工具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歡迎。
電動車的結構其實是簡單的,電動車有一個車架,電動車上的所有部件都是安裝在車架上的。電動車的主要部件包括車架,電控系統,電動機,電池。
延長使用
一、禁止虧電閑置
蓄電池在存放時嚴禁處於虧電狀態。虧電狀態是指電池使用後沒有及時充電。在虧電狀態下存放電池,很容易出現硫酸鹽化,硫酸鉛結晶物附著在極板上,會堵塞電離子通道,造成充電不足,電池容量下降。
虧電狀態閑置時間越長,電池損壞越重。因此,電池閑置不用時,應每月補充電一次,這樣能較好地保持電池健康狀態。
二、定期檢查
在使用過程中,如果電動車的續行里程在短時間內突然大幅度下降十幾公里,則很有可能是電池組中最少有一塊電池出現問題。此時,應及時到銷售中心或代理商維修部進行檢查、修復或配組。這樣能相對延長電池組的壽命,最大程度地節省您的開支。
三、避免大電流放電
電動車在起步、載人、上坡時,盡量避免猛踩加速,形成瞬間大電流放電。大電流放電容易導致產生硫酸鉛結晶,從而損害電池極板的物理性能。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電動車
❸ 十公里走路要走多久
你好。一公里就是相當於城市汽車站兩站路的距離。男性走路快的,一般一華里10分鍾左右。那麼這種速度走一公里,大約需要20分鍾左右。不過還應該考慮走累了,步速放慢的因素。十公里大約就是200分鍾。不知道你問題是不是問這個意思。
❹ 10公里路,開車、騎自行車、走路分別需要多少分鍾
10公里路,走路需要83.33-166.67分鍾,騎自行車需要27.78-41.67分鍾,開車需要5.00-6.00分鍾,具體分析如下:
常見運動的運動速度分別為:人步行的速度:1-2m/s;自行車行駛:4-6m/s;汽車高速行駛100-120km/h;速度的計算公式為:v=s/t;所以,t=s/v;
走路需要的時間為:速度為1m/s時:1000×10÷1=10000秒,10000÷60=166.67分鍾;速度為2m/s時:1000×10÷2=5000秒,5000÷60=83.33分鍾;所以走路需要83.33-166.67分鍾;
騎自行車需要的時間為:速度為4m/s時:1000×10÷4=2500秒,2500÷60=41.67分鍾;速度為6m/s時:1000×10÷6=1666.67秒,1666.67÷60=27.78分鍾;
開車需要的時間為:速度為100km/h時,10÷100=0.1小時,0.1×60=6分鍾;速度為120km/h時,10÷120=0.083小時,0.083×60=5分鍾;
綜上所述,10公里路,走路需要83.33-166.67分鍾,騎自行車需要27.78-41.67分鍾,開車需要5.00-6.00分鍾。
(4)10公里要走多久擴展閱讀:
十公里路是一個不算太遠也不是很近的路程,大約是地鐵6-7站路;相當於400米的跑道跑25圈;城市裡很多上班的人日常的通勤路程都遠遠超過了十公里;
這個距離對於步行來說是一段不近的路程,一般來說比較適合騎自行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速度
❺ 每天走路10公里,慢走,需要多長時間。
人一般一秒走1.2米左右,包括中途的一些休息,走下來應該要2個半小時到3小時間。具體情況看人而定。
行走有很多種選擇,但不論選擇那種都要謹記以下四點要求:
1.距離要在5到10公里左右為最佳。也可根據自身情況逐步達到此水平。
2.速度越快效果越好,但要量力而為,可根據身體情況逐步提高要求和速度。
3.時間最好是在晚餐後2小時,因為這個時候的脂肪增多,行走運動易於減脂。如果時間有限也可將30到一個小時的集中行走分散到各個零散時間段內進行,保持總時間量的不變。
4.注意量的增加,不要暴走。根據自身狀況循序漸進貴在堅持。
如果每天堅持這樣的行走30分鍾到1個小時,2到3個月後就可以看到效果。
❻ 十公里開車大概多少分鍾
開車走10公里需要的時間,主要決定的是行駛的路況。
比如城市擁堵情況下,行車速度只有15km/h,那麼20公里可能需要1小時,但在高速上時速高達120km/h,那麼需要10分鍾就可以走到5公里。
普通城市道路,可能一個小時,而高速或交通狀況較好的省道大約,5-10分鍾。
介紹
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不得超過限速標志、標線標明的速度。在沒有限速標志、標線的道路上,機動車不得超過下列最高行駛速度:
1、沒有道路中心線的道路,城市道路為每小時30公里,公路為每小時40公里;
2、同方向只有1條機動車道的道路,城市道路為每小時50公里,公路為每小時70公里;
3、車輛在市區行駛,平均車速通常在40km/h左右,畢竟市區行駛需要考慮紅綠燈和擁堵,市區行車車速通常不會太快。
❼ 十公里駕車大概要多久
開車需要看車速,一般市區車速是30-50KM/h,基本上10分鍾左右。車速度15-20km/h需要40分鍾,速度達到30km/h的話20分鍾就可以了。
比如城市擁堵情況下,行車速度只有15km/h,那麼20公里可能需要1小時,但在高速上時速高達120km/h,那麼需要10分鍾就可以走到5公里。
1、具體看開的速度,如果每小時80公里,那麼就需要5分鍾,用開車的速度除以5公里,得到的就是時間,單位為小時。路程s,速度v,時間t單位分別為千米, 千米每小時,三者關系為路程等於速度乘以時間。
2、看路況,普通城市道路,可能一個小時,而高速或交通狀況較好的省道大約,5-10分鍾。
新手開車注意:
1、上車檢測:車體外觀、輪胎氣壓、制動效果、離合半聯動、擋位互換、燈光、燃油量等。
2、易忘記步驟:手剎。變道、路口,打轉向燈、看倒車鏡。忌低速高擋,及時換入合理擋位(放眼遠方、提前預防、留有餘地,提前換擋和減速)。
3、需著重練習:
目視遠方,左手握方向盤,右手檔位互換。左右輪對應參照點。(PS:不是自己熟悉的車,出發前最好先標出參照點)前後車距,車身左右距離。 掉頭、入庫、爬坡等。熟悉自己愛車的轉彎半徑、視野盲區,以免開車死角。
❽ 騎自行車走10公里大概多長時間
騎自行車走十公里,大概需要40分鍾左右,具體還需要看騎行的速度,這會決定時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