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曲米是什麼
㈠ 什麼是紅曲米
你好,紅曲米是由粳米、秈米以及糯米等稻穀米發酵而成,紅曲米採用紅麴黴菌發酵。首先將大米雜質去掉,用冷水浸泡一天反復蒸煮,加入紅麴黴菌後進行發酵,發酵時間20天左右。適當和空氣接觸,發酵好後一定要風干日曬幾個小時即可。紅曲米因吸收足夠水分,體型稍微有點大,身形細長紅曲米外表顏色是棕紅色或紫紅色,有點像赤小豆的顏色
㈡ 紅曲米是什麼米
紅曲米是以秈稻、粳稻、糯米等稻米為原料,用紅麴黴菌發酵而成的米,顏色為棕紅色或紫紅色。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的作用。
㈢ 什麼叫紅曲米
紅曲 或叫赤曲,系釀造中的副產品,不僅烹調食物用以著色,並入葯。
性味 甘、溫,無毒。
成分 含澱粉酶、胡蘿卜色烯類。
功用 健脾消食,活血化瘀。
[婦人產後瘀血不下、腹痛]
紅曲3一12克,加黃酒煎汁,趁溫服下。
[溫熱泄痢(急性腸炎)]
紅曲15克,炒研細末,合六一散(飛滑石6份、生甘草1份組成)等分,每服2~9克,米湯送服,一日3次。
[婦人血氣心腹痛]
赤曲、香附、乳香等分,共研細末,每次3克,溫黃酒送服,一日3次。
[小兒頭瘡、黃水瘡]
紅曲炒研細末,麻油調敷患部,一日2次
[烹飪指導]
1. 在烹飪中,紅曲米的應用較為廣泛,可用於燒菜染色,如江蘇名菜櫻桃肉、無錫排骨的製作;
2. 可用於燒臘、醬鹵食品,如廣東叉燒和某些鹵水的製作;
3. 可用於紅腸一類的灌腸上色,以及配製糖醋、西汁等復合味時調色;
4. 粥飯、麵食、腐乳、糕點、糖果、蜜餞等在製作中也經常用到紅曲米。
【葯名】紅曲
【別名】赤曲、丹曲、紅米、福曲、紅大米、紅槽
【漢語拼音】hong qu
【英文名】Red ric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onascus purpureus Went.
【歸經】肝;脾;胃;大腸經
【功效】活血化瘀;健脾消食
【考證】出自《飲膳正要》
【科屬分類】麴黴科
【拉丁文名】Fermentum Rubrum
【主治】飲食積滯;脘腹脹滿;赤白下痢;產後惡露不盡;跌打損傷
【生態環境】此菌在自然界多存在於乳製品中,亦可用粳米作培養基進行人工培養,使之成紅曲米。
【資源分布】分布於河北、江西、浙江、台灣、福建、廣東等地。
【動植物形態】菌絲體大量分枝,初期無色,漸變為紅色,老後紫紅色;菌絲有橫隔,多核,含橙紅色顆粒。成熟時在分枝的頂端產生單個或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褐色,(6-9)μm×(7-10)μm。在另外菌絲頂端還產生橙紅色單個球形子囊殼(閉囊殼);閉囊殼橙紅色,近球形,直徑25-75μm,內含多個子囊。子囊球形,含8個子囊孢子,成熟後子囊壁消失。子囊孢子卵形或近球形,光滑,透明,無色或淡紅色,(5.5-6)μm×(3.5-5)μm。
【功效分類】活血祛瘀葯;健脾葯
【性味】甘;溫;無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
【出處】《中華本草》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㈣ 紅曲米是什麼是怎麼來的
紅曲米一種中葯。紅曲米是以秈稻、粳稻、糯米等稻米為原料,用紅麴黴菌發酵而成,為棕紅色或紫紅色米粒。
紅曲米狀如碎米,質酥脆,是一種常用的葯食兩用之品。現代葯理學研究發現,紅曲入葯,是一種天然的降血脂葯物,在它的代謝產物中發現了能降低血清膽固醇的天然他汀類物質。
在廣東的客家地區,紅曲是客家人常用的「食品添加劑」,釀客家釀酒、蒸味酵粄都會加它作為天然調色劑食用,健康有益。
(4)紅曲米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適用人群:
1、貧血人群:久蹲易頭暈,新陳代謝亂。
2、臉色暗淡:面部氣色暗淡,不愛運動人群。
二、葯用價值
1、在許多中國醫書中均載紅曲味甘,性溫,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功效,用於治療食積飽脹、產後惡露不凈、瘀滯腹痛和跌打損傷等症。
2、現代西方醫學研究紅曲米的臨床作用是治療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紅曲中有效成份正是HMG-CoA還原酶的競爭性抑制劑,從而就阻斷了合成膽固醇的通路,起到治療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㈤ 紅曲米是什麼
紅曲米,中葯名。以秈稻、粳稻、糯米等稻米為原料,用紅麴黴菌發酵而成,為棕紅色或紫紅色米粒。
中葯名稱
紅曲米
別名
紅曲、赤曲、紅米
分布區域
河北、福建、廣東地出產多
毒性
無毒
產地泡製方法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禁忌相關論述
生理特性
為不規則形的顆粒,狀如碎米;外表棕紅色,質脆,斷麵粉紅色,微有酸氣,味淡,以紅透質酥,陳久為佳。
產地
河北、福建、廣東地出產多。
泡製方法
《本草綱目》:白粳米一石五斗,水淘浸一宿,作飯。分作十五處,入曲母三斤,搓揉令勻,並作一處,以帛密覆。熱即去帛攤開,覺溫急堆起,又密覆。次日日中又作三堆,過一時分作五堆,再一時合作一堆,又過一時分作十五堆,稍溫又作一堆,如此數次。第三日,用大桶盛新汲水,以竹籮盛曲作五、六分,蘸濕完又作一堆,如前法作一次。第四日,如前又蘸。若曲半沉半浮,再依前法作一次,又蘸。若盡浮則成矣,取出日干收之。其米過心者謂之生黃,入酒。
性味
甘,溫。
功效
健脾消食、活血化淤。
主治
用於產後惡露不凈,瘀滯腹痛,食積飽脹,赤白下痢,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濕熱泄痢:丹溪青六丸:用六一散,加炒紅曲五錢,為末,蒸餅和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日三服。(《丹溪心法》)。
2、小兒吐逆頻並,不進乳食,手足心熱:用紅曲(年久者)三錢半,白術(麩炒)一錢半,甘草(炙)一錢,為末。每服半錢,煎棗子、米湯下。(《經濟》)。
3、小兒頭瘡:因傷濕入水成毒,濃汁不止:用紅曲嚼罨之,甚效。(《百一選方》)。
4、心腹作痛:赤曲、香附、乳香等分為末,酒服。(《摘玄方》)
㈥ 紅曲米是干什麼的
紅曲米是一種發酵米。紅曲米以秈稻、粳稻、糯米等稻米為原料,用紅麴黴菌發酵而成,為棕紅色或紫紅色米粒。
㈦ 紅曲米是什麼
紅曲是一種紅色黴菌,中國古代人民很早就認識到它的食用價值。紅曲用途極廣,如古代未發明醬油專用醬色(焦糖)之前,紅曲是紅燒肉和其他紅色食品的主要食用色素。紅曲還是一種出色的食品工業原料。如我國閩台兩省利用紅麴生產的紅色米酒(紅酒)在東南亞以及港澳台市場上知名度較高,頗受消費者歡迎,被公認為有舒筋活血強身功效。日本民族深受中華文化影響,他們也很喜歡紅曲。如日本鄉村在腌制豬肉時就加入量紅曲,在紅麴黴蛋白酚的作用下,腌豬肉肉質細嫩,外觀呈深紅色,令人胃口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