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奶
當你的奶量和孩子的食量達到一個供需平衡時,就是完美的親喂狀態。
這就是我的4個追奶大招了,希望能幫助正在母乳或是即將母乳的媽媽們。
⑵ 如何快速出奶
1、產前就開始乳房按摩
准媽媽千萬別覺得開奶是產後的事情,其實產前就可以做一些准備了,產前按摩乳房能讓剛出生的寶寶更容易吸吮到奶水。
2、乳房按摩2步走
乳房按摩:用溫熱毛巾熱敷整個乳房,雙手重疊用力向胸中央推壓乳房,然後再斜上方推壓按摩。
熱敷按摩:用干凈的毛巾蘸些溫開水,由乳頭中心往乳暈方向成環形擦拭,兩側輪流熱敷,每側各5分鍾。
3、產後開奶:讓寶寶吸母乳
順產的媽媽應該讓寶寶在出生30分鍾內喝上初乳!越早讓寶寶吸到母乳,開奶就越順利。這是母乳喂養的第一步。剖腹產的寶寶一般要在觀察室里觀察6個小時才能抱到媽咪的身邊。產後30分鍾後,媽咪應該用吸奶器來代替寶寶完成開奶的工作。
4、中葯或食療開奶
相比苦苦的下奶中葯,相信更多新媽咪願意通過食療來開奶。產後你要注意補充水分,多喝豆漿、果汁、原味蔬菜湯等,最好保持每天喝牛奶的良好習慣。當然,如果真的有必要,你也可以讓醫生開點下奶的中葯來喝一喝。
5、民間媽咪開奶金點子
(1)讓老公吸奶:別害羞,很多媽媽都會讓老公幫忙吮吸乳房的,你也可以試試哦。
(2)捏一下乳頭,看一下是否已經有乳頭出口並有乳汁冒出;判斷乳腺是否通暢,還可以藉助吸奶器看一下有多少條奶線。一般情況下,新媽咪通常每邊有2-3根。
(3)實在不行,你可以請一個催乳師,通常按摩一個小時就會有效果,催乳師還會教你一些喂養方法。
⑶ 母乳怎麼開奶
母乳開奶其實就是:早吸吮勤吸吮多吸吮,如果母乳不足可以參考以下方法:堅持做到以下九點不懼奶水不足:
第一點:勤喂,三個月之內的母乳寶寶可以1—2小時喂一次,爭取每次兩邊都喂;奶量較多沒喂完的一側需要手擠奶排空或者拔奶器移出。每次餵奶時間不超過30分鍾。隨著寶寶的月齡增加,有效吸吮的時間越長,每次餵奶的時間可以逐漸縮短。
第二點:多喝水,每天攝入水分(包括湯在內)1500ml~1800ml;夏季可以適度增加飲水量。特別指出因疾病原因不適合大量飲水的媽媽不在此列。
第三點:膳食營養均衡搭配,少喝油膩的高脂肪葷湯(此處劃重點),適度吃肉,每日主食可精細糧搭配,粗糧佔比約1/2~1/3,保證蔬果蛋奶主食比例均衡,多食深綠色蔬菜。不盲目發奶,乳汁脂肪含量過高容易生成乳汁小白點堵塞乳腺管。
第四點:保證睡眠休息時間,盡量和寶寶吃睡的時間同步。提倡母嬰同室,有利於泌乳反射建立。
第五點.:保持心情愉快,愉悅的情緒可以防止產後抑鬱以及增加母乳量。
第六點:不隨意加奶粉!防止過度喂養和乳頭混淆。有乳頭扁平和凹陷的媽媽及早改善,乳頭矯正器和乳頭十字操可以幫助您。確實母乳不足必要時可以採用『補授法』和『代授法』。大可不必提及奶粉,猶如洪水猛獸。即使是混喂每次必須先親喂。
第七點:不存奶,不存奶,不存奶!身體有反饋機制,經常存奶會讓產奶量下降。保持吸吮次數很重要。寶寶永遠是最好的催乳師。
第八點:順產媽媽惡露干凈後可以保持每日適度的運動量,微微出汗即可,以不感疲勞為度。剖宮產媽媽時間推後,一般產後3個月即可恢復合理的運動,運動量同前。
第九點:堅守母乳喂養的信念!
⑷ 怎樣開奶
開奶分兩種操作:1,專業開奶師。2,自己操作。
開奶師開奶:
簡單而言:就是用乳汁或者特定的橄欖油,加上專業的手法,配合相應的穴位,主要是疏通15~20根乳腺管,從而達到開奶的目的~~~
自己操作:方法如下(前提是自己身體可以)
1,先清潔乳房和雙手
2,熱敷乳房3~5分鍾,記得熱敷時候露出乳頭
3,按摩乳房:上下左右,用雙手按摩,拍打、抖動乳房(切記動作輕柔)
4,重點穴位的加強:膻中穴、乳根穴、鷹窗穴等重要穴位
不過還是建議你請個專業的開奶師~~既有效果又專業,放心,省事。
⑸ 第一次開奶怎麼開
第一次開奶的步驟是:產後母嬰同室,產後一小時內用溫開水清洗產婦乳房和乳頭,然後產婦和新生兒採取舒適位置,產婦大拇指放在乳房上方,其餘四指放在乳房下方托住乳房。用乳頭刺激新生兒張口,將乳頭和大部分的乳暈放進新生兒的口中,在新生兒吸吮過程中要防止乳房堵住鼻孔。當新生兒吸完一邊乳房後,再吸另一邊乳房。哺乳結束後把新生兒慢慢抱起,輕拍背部大約1-2分鍾,可以防止新生兒吐奶。
⑹ 開奶怎麼開
寶寶出生後就吃奶就是開奶。開奶時間越早越好,一般在寶寶生後15分鍾到2小時內就應開奶。剖腹產的媽媽因為有傷口的原因,也應盡量在24小時之內開奶。正常新生寶寶剛出生就已經有很強烈的吸吮能力,第一次哺乳在產房就可以開始。
注意正確的哺乳姿勢、含接和有效吸吮。在寶寶出生的頭三天,要注意雙側乳房交替哺乳。增加哺乳次數,縮短兩次哺乳的間隔時間,保證每天8~12次有效哺乳。
(6)如何開奶擴展閱讀:
早開奶的好處:
1、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即正常產後30分鍾應將嬰兒裸體與母親接觸,並幫助嬰兒吸吮母親乳頭。此時母親雖然尚無乳汁分泌,但是嬰兒與母親的接觸、吸吮可促進母子感情交流,加快母親子宮的收縮和復原,及早建立泌乳反射和排乳反射,並增加母親體內泌乳激素和催產素的含量,加快乳汁的分泌和排出。
2、早開奶可以讓孩子盡早獲得營養補充,避免新生兒低血糖的發生,還可促進母乳喂養的成功。同時讓嬰兒吃到媽媽的初乳,可增強新生兒的抵抗力。早開奶還可促進胎便的排出,從而減輕新生兒的黃疸程度。剖宮產嬰兒可與母親進行面頰接觸、眼神交流。
⑺ 自己如何開奶
自己開奶的說法貌似不夠准確,如果寶寶吸吮能力弱,可以自己嘗試手擠奶的方式。寶寶是開奶的好幫手。早吸吮勤吸吮,多吸吮,順產30分鍾以內,剖宮產產後6小時以內。
堅持做到以下九點不懼奶水不足:
第一點:勤喂,三個月之內的母乳寶寶可以1—2小時喂一次,爭取每次兩邊都喂;奶量較多沒喂完的一側需要手擠奶排空或者拔奶器移出。每次餵奶時間不超過30分鍾。隨著寶寶的月齡增加,有效吸吮的時間越長,每次餵奶的時間可以逐漸縮短。
第二點:多喝水,每天攝入水分(包括湯在內)1500ml~1800ml;夏季可以適度增加飲水量。特別指出因疾病原因不適合大量飲水的媽媽不在此列。
第三點:膳食營養均衡搭配,少喝油膩的高脂肪葷湯(此處劃重點),適度吃肉,每日主食可精細糧搭配,粗糧佔比約1/2~1/3,保證蔬果蛋奶主食比例均衡,多食深綠色蔬菜。不盲目發奶,乳汁脂肪含量過高容易生成乳汁小白點堵塞乳腺管。
第四點:保證睡眠休息時間,盡量和寶寶吃睡的時間同步。提倡母嬰同室,有利於泌乳反射建立。
第五點.:保持心情愉快,愉悅的情緒可以防止產後抑鬱以及增加母乳量。
第六點:不隨意加奶粉!防止過度喂養和乳頭混淆。有乳頭扁平和凹陷的媽媽及早改善,乳頭矯正器和乳頭十字操可以幫助您。確實母乳不足必要時可以採用『補授法』和『代授法』。大可不必提及奶粉,猶如洪水猛獸。即使是混喂每次必須先親喂。
第七點:不存奶,不存奶,不存奶!身體有反饋機制,經常存奶會讓產奶量下降。保持吸吮次數很重要。寶寶永遠是最好的催乳師。
第八點:順產媽媽惡露干凈後可以保持每日適度的運動量,微微出汗即可,以不感疲勞為度。剖宮產媽媽時間推後,一般產後3個月即可恢復合理的運動,運動量同前。
第九點:堅守母乳喂養的信念!
⑻ 生完孩子開奶怎麼開
產後可以採取以下開奶方式:分娩後及時給寶寶初乳服用;掌握正常的餵食位置;多吃湯類食物,如雞湯,魚湯,冬瓜排骨湯等;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母乳喂養前,用熱毛巾壓緊乳房;多讓嬰兒吸吮。產後必須加強防寒保暖,避免發燒和感冒,並適度起床運動,有利於產後惡露的排出,促進子宮修復。多吃湯類成分對乳汁的代謝有益,飲食應具有清淡的味道。還應該保持會陰部清潔舒適,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熬夜,並確保睡眠充足。
⑼ 怎麼給產婦開奶通乳
如今越來越多的媽媽堅持母乳喂養,母乳喂養是非常不容易的。其中,奶水不足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媽媽,也讓很多媽媽被迫放棄了純母乳喂養。其實,只要不是疾病原因,身體健康的媽媽一般都能追奶成功,從而實現純母乳喂養。開奶通常是指新生兒降臨人間以後開始的第一次餵奶。那麼媽媽們產後怎麼開奶呢?接下來將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乳房不漲就是沒奶民間有一種奶不脹不抱崽的說法,其實奶不脹和沒有奶不能畫等號,先讓寶貝吸吮,事實會說話,寶貝吸吮乳頭時,如果可以聽到寶貝的吞咽聲就說明有奶,如果乳房不脹就認為沒奶,而且焦慮煩躁反倒不利於下奶,因此掌握正確的開奶方法,不論乳房脹或不脹,都跟寶貝親密接觸,讓寶貝吸允乳頭,才是樂觀自信媽媽的表現。
要保證寶寶在出生後半小時就開始吸吮乳頭。老輩人告訴我們要等待先來奶,然後再給寶寶喂,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乳汁的產生是由神經和激素調節控制的,需要寶寶的吸吮使乳頭神經末梢受到刺激,通知大腦快速分泌催乳素,從而使乳汁大量泌出。如果不給寶寶盡快開奶,就會影響正常泌乳反射的建立,使乳汁分泌越來越少。同時,也不利於媽媽子宮的恢復。
研究和臨床證明,親密接觸和寶寶吸吮可以促進產後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會促進乳汁分泌,這是最好的下奶方法,而且頻繁的接觸和吸吮會加強泌乳的條件反射,有利於大量分泌乳汁,母親初乳是其他任何食物包括配方奶粉,都無法媲美的食物,因此,為了讓寶貝吃上營養豐富的母乳,一定要讓寶寶吸吮。
以上就是對產後開奶方法的介紹了,希望以上所述的這些內容對剛生產完,卻不會開奶的媽媽們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