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職業化
Ⅰ 什麼是職業化
一、課程背景
最近十年,中國的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發展速度迅猛,伴隨企業的快速發展,業務和市場大幅度擴展,人員規模迅速膨脹。由於人員的職業理念及管理水平難以跟上,導致許多企業的發展受到瓶頸制約,最大的瓶頸就是職業化。中國的高等院校每年都培養數百萬大學生但鮮有高校與時俱進開設職業化教育課程,大學生在學校更多地學習本專業相關知識,但對於開展工作的狀態和方式,如何發展自己的職業?如何看待未來的公司?如何看待老闆?應該修煉何種職業品格?如何學會感恩?等方面內容沒有灌輸。一邊企業在拚命尋找合適人才,發展公司,一邊是對就業充滿迷茫,這其間缺乏職業化教育,許多參加工作的人,也沒有經歷系統職業化教育,總是充滿抱怨和不滿,職務和薪酬都升不上去,但從不自身檢查原因,總歸因於外,結果前途更渺茫。人際關系處理極糟,心態總是擺不平,放不正,頻繁跳槽,每個企業和每個職位都涉足不深,毫無職業競爭力。
二、課程目的
通過認識職場以下問題,以便更好地明確課程目的:
(1)求職時,對公司及上司恭敬有加,離職時對公司及上司極不禮貌,出言不遜,自己似乎痛快了,孰不知下家在聘用你時,會調查你在上家表現,結果一時痛快又一次誤了前途,離職時要有求職時態度,對你有益無害。
(2)上司在時,幹活比誰都起勁,上司不在時,忙自己的私事,公私不分,難道上司不在時的表現,上司會一直不知道,但只要有一次知道,你在此公司的前途徹底完蛋,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算計上司,最後就是算計自己。
(3)你太傻了,出差時怎麼還遵守公司規定辦事,老闆又不在,你遵守規定,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兄弟好不容易出來了,就放鬆放鬆吧,別再裝正經 。可兄弟仍堅持自己的意見,結果半年後,人力資源一紙調令將兄弟晉升了,真郁悶。
(4)「責任」二字,對有些人來說,天生就沒有概念,出了問題,想盡一切辦法往外推責任,自己從不承擔任何過錯,幾年下來,過錯似乎沒有,但晉升無望,相反總有過錯的同事又節節高升,暈了。
(5)總認為自己聰明,上司、老闆不如我,不虛心學習,你看上司就是不敢重用我,是不是怕我搶他的位子,我太有才了,周邊同事一群菜鳥,到頭來,加薪升遷總是無望。比自己後來的同事,都跑到前面去了,心裡砂是滋味,醋酸的,心裡難受。
(6)一天到晚鑽牛角尖,總喜歡挑公司的毛病,總喜歡挑上司的毛病,總喜歡挑制度的毛病,挑老闆的毛病,挑同事的毛病,但從不挑自己的毛病,你看我多有水平,但結果一直是普通職員,真是上天不長眼,嘆天不公,懷才不遇。
三、課程收益
通過參與《職業化教育與社會責任》課程,你可以獲得以下四個方面的收益:
(1)、梳理清楚職業發展方向,職業規劃到底應從哪些方面去把握和改進。
(2)、在工作當中應該堅持何種職業狀態,職業狀態與職業前途的關系,如何培養敬業習慣。
(3)、工作不是為公司,更重要的是為自己,端正心態,正確看待工作,在工作當中尋找工 作意義與價值,視工作為事業發展的起點,學會歸零。
(4)、提高學員的職業化認識水平,塑造職業精神,為今後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四、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正確認識職業化
1、現代企業到底需什麼樣的人才
2、人才評價標准
3、人才結構坐標系
4、積極心態與職業發展
5、職業操守、職業狀態、職業精神
6、團隊一流職業理念塑造
7、十六大優秀職業品質介紹
8、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喜歡跳槽?
9、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10、何謂職業精神病?
11、你是「僱傭軍」還是「志願軍」
12、教練式案例:生死電網體驗項目
第二部分:「責任」是一種習慣
1、為何有些員工總是難以晉升?
2、責任是一種積極心態,是一種習慣
3、為何有些人不願意承擔責任?
4、承擔責任是否真的意味著付出或失敗
5、天賦責任,不容推卸
6、職場上如何履行好自己責任
7、如何養成承擔責任的習慣
8、沒有責任感的人,不可以擔當任何主管
9、責任意味著成熟,沒有責任是員工幼稚表現
10、感恩是責任產生的源泉
11、教練式案例啟發:感恩---責任者
12、真正的責任就是對結果負責
第三部分:服從為領導之本
1、沒有服從就沒有執行力
2、沒有考核就沒有服從力
3、服從意味著「沒有任何借口」
4、服從是一種美德,服從上司就是忠實履行職責
5、員工對服從的四種誤解
6、服從是領導之母
7、如何做一個有服從力的員工
8、不服從的後果將是什麼
9、「邱少雲」式的員工,忠實服從組織案例
10、立即服從,忠實服從
第四部分:對工作的認識
1、工作是上天賦予每個人的重要使命
2、工作不只是為公司,更重要是的為自己
3、工作的意義與價值
4、如何快樂地工作
5、對待工作的正確態度
6、主動工作與被動工作
第五部分:對企業與老闆的認識
1、企業是什麼?企業不是搖錢樹
2、你與企業的發展休戚相關
3、員工為老闆打工,老闆為員工打工
4、真正的老闆不是「資本家」
5、企業、老闆、雇員之間的關系
6、對待老闆的正確態度
7、對待企業的正確態度
8、共贏與多贏
9、老闆心中的優秀雇員標准
10、如何學會與老闆共處
第六部分:榮譽
1、榮譽是人格最光榮的寫照
2、企業榮譽感是企業發展之魂
3、品格就是一種力量
4、自我約束與自我完善
第七部分:敬業、忠誠、誠信
1、敬業是一種美德,是一種習慣
2、敬業該如何表現
3、敬業是你晉升的資本
4、敬業意味著不計較付出
5、忠誠是職業發展的基石
6、忠誠讓老闆對你刮目相看
7、忠誠的員工可承擔更大的責任,可擔負重要職務
8、員工不忠誠行為的幾種表現
9、學會將忠誠捍衛到底
10、不講誠信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11、誠信的意義與價值
12、誠信就是你的職業品牌
13、誠信相關案例講解
14、教練式啟發案例:信任背摔
第八部分:認識自我,超越自我
1、千里馬停止了奔跑就不再是千里馬
2、我是誰?有何特點?是何種類型的性格
3、我適合干何種職位?何種工作
4、我有何潛力可發揮
5、工作當中,我處在何種狀態
6、我目前最缺乏的是什麼
7、我的不足點是哪些
8、我的職業目標是什麼?如何去實現
9、上司對我的評價如何?如何改進
10、有必要與同事爭吵嗎?有必要與上司抬杠嗎?
11、我最在意什麼?獲得後有何感覺
12、成功人士七個習慣
13、九型性格簡介
第九部分:與企業共輝煌
1、與其頻繁更換工作,不如潛下去與企業共輝煌
2、人心齊泰山移
3、個人價值與企業價值
4、個人目標、企業目標、企業願景
5、目標VS行動
6、晉升需要有耐心、耐力
7、熔入團隊,鍛煉團隊,團隊力量無窮
8、教練式啟發案例:孤島求生
9、教練式啟發案例:齊眉棍
授課方式:講解 + 案例 + 互動研討 + 問題答疑 + NLP技術啟發 + 深度觀察 + 情景對話
適用對象:任何現代化企業必須經歷職業化培訓課程
Ⅱ 很多人談及職業化,到底什麼是職業化呢
要想弄清什麼是職業化,就得先從職業化的由來說起。由於各種職業存在於社會當中,於是構成了職場,在職場里,不同的職業由不同的人擔任,而這些人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素養、能力等,這些素養、能力等要素就被統稱為職業化。
簡單來說,職業化就是從事一份工作所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所需要具備的職位素養和職業技能,它是一種標准化、規范化、制度化的工作狀態。
總結
職業化是職場行為規范、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的集合,它是職場人必須遵守的准則。一個優秀的職場人,必然具備較高的職業化水平。相反,一個人如果職業化水平不高,那麼便可以判定其不夠出色。
Ⅲ 「職場老油條」和「職業化」,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職場老油條」指的是那些混跡職場多年,資質老,處事圓滑,並且在職場有一定威信,在自己的崗位上業務能力老練,深諳職場潛規則。
他們腦子靈活擅長鑽空子,總想投機,做工作也是怎麼省事怎麼來,總之,出了問題你絕對找不到我,關鍵時刻才會現身救場體現價值,連領導都要對他們恭敬三分。
而「職業化」體現的是一種工作狀態,形容工作的制度化、標准化、規范化,它包含在工作中的職業行為規范,職業素養,和匹配的職業技能。即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用合適的方式,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不為個人感情所左右,冷靜且專業。
有人認為老油條是「老奸巨猾」屬於野路子,不值得提倡,職業化才是職場人應該努力的方向,可在我看來,職業化固然是所有人的榜樣,想要完全做到確是難上加難。
老油條看似偷奸耍滑,實際都是有真材實料的,他們的「滑」是歷練、沉澱的結果,更是對規則爛熟於心,今天小凡就老油條的三個特徵,給大家誇一誇他們身上的優點,希望你能有所啟發:
Ⅳ 職業化的三要素是什麼
在職場中經常能聽到企業的領導有這樣的說法:「這個人能力還行,就是職業化素養太低了。」職業化是21世紀職場生存法則,是提升個人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作為初入職場的新人,怎樣變得更職業化呢?
【1】想要變得更職業化,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職業化?
職業化就是一種工作狀態的標准化、規范化、制度化,包含在工作中應該遵循的職業行為規范,職業素養,和匹配的職業技能。即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用合適的方式,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不為個人感情所左右,冷靜且專業。
【2】為什麼要變得更加職業化呢?
職業化,是職場新人向職場人轉變的第一步,是提升個人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讓自己變得更加職業化,有利於職場生涯的發展。而且就此拉開與別人之間的差距。
【3】那怎樣才能變的更職業化?
職業化主要由三個維度組成:專業化、通用化、職業道德
【專業化】
作為一個職業化的員工,首先你要在本職工作上有較深的專業知識與見解。假如你是做新媒體運營的,你要數量掌握各種平台與工具進行宣傳,推廣、營銷、策劃。你是做財務的,要有全面的財務知識。
【通用化】
僅僅擁有了專業知識還不夠,一個職業化員工還需要職場所需的通用化知識和能力。才能將自己的專業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在工作上獲得成績。比如:結構化思考表達、時間管理、高效溝通、辦公技能、職場禮儀等。
【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准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既是對本職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標准和要求,同時又是職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而缺乏職業道德的員工,只會讓企業的利益受到損傷,讓自己單方獲利。
Ⅳ 什麼是職業化定義
職業化就是一種工作狀態的標准化、規范化、制度化,包含在工作中應該遵循的職業行為規范(Code of Conct),職業素養,和匹配的職業技能。即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用合適的方式,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不為個人感情所左右,冷靜且專業。
中文名稱
職業化
外文名稱
Professionalism
包括
職業化素養、行為規范、技能
詞性
名詞
基本信息
使員工在知識、技能、觀念、思維、態度、心理上符合職業規范和標准。具體講包括:職業化包含職業化素養、職業化行為規范和職業化技能三個部分內容。李宏飛在她的《職業化——21世紀第一競爭力》書中,把職業化系統地分為個人職業化、團隊職業化和管理職業化。
詞語內涵
所謂職業化,就是一種工作狀態的標准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即要求人們把社會或組織交代下來的崗位職責,專業地完成到最佳,准確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
以國際通行的概念分析,職業化的內涵至少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以「人事相宜」為追求,優化人們的職業資質;
二是以「勝任愉快」為目標,保持人們的職業體能;
三是以「創造績效」為主導,開發人們的職業意識;
四是以「適應市場」為基點,修養人們的職業道德。
內容簡介
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心態是職業化素養的重要內容。也是職業化中最根本的內容,如果我們把整個職業化比喻為一棵樹,那麼職業化素養則是這棵樹的樹根,美國最著名的《哈佛商業評論》評出了9條。
職業道德
職業人應該遵循的職業道德:誠實、正直、守信、忠誠、公平、關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擔責任。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職業化素養。
強制性和約束力
企業無法對員工職業化素養有強制性的約束力,職業化素養更多的體現員工的自律上,企業只能對其所有的員工的職業化素養進行培養和引導,幫助員工在良好的氛圍下逐漸形成良好的職業化素養。
職業化行為規范更多的體現在遵守行業和公司的行為規范,包含著職業化思想、職業化語言、職業化動作三個方面的內容,各個行業有各個行業的行為規范,每個企業有每個企業的行為規范,一個職業化程度高的員工,他能在進入某個行業的某個企業的較短時間內,嚴格按照行為規范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語言、動作符合自己的身份。
Ⅵ 職業化的要求是什麼
「職業化」就是職場行為與操守規范,是職業人訓練有素的體現,在職業資質、職業態度、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行為、職業技能等方面充分符合企業與職場的需要。
「職業化」是國際化的職場准則,是職業人必須遵循的第一游戲規則,是作為職場人士的基本素質,是國家與國家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必須遵守的道德與行為准則。想參與職場競爭,想要成為職場中的成功者,想要取得職業生涯的輝煌,就必須懂得和堅守這些職場規則。
「職業化」是一種潛在的文化氛圍,是一種在職場中專用的語言和行事規則。在職場中的人都用這種語言說話,都用這種行為和道德准則來辦事,而一個非職業的人往往不能擁有這種語言和行事規則,因此總是和職業人士合不上拍,因此總是給人「非職業」人士的印象。
「職業化」是一種精神,一種力量,一套規則,是對事業的尊重與執著的熱愛,是對事業孜孜不倦的追求的精神,是追求價值體現的動力,是實現事業成功的一套規則。簡單地說,就是對職業的價值觀、態度和行為規范的總和。
「職業化」就是為了達到職業的要求所要具備的素質和追求成為優秀職業人的歷程。職業化有很多外在的素質表現,比如著裝、形象、禮儀禮節等,也有很多內在的意識要求,諸如,思考問題的模式,心智模式,內在的道德標准等。
「職業化」是指按職業的標准化、規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塑造自己。即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用合適的方式,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
「職業化」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追求最大的效益;就是以此為生,精於此道;就是細微之處做得專業;就是用理性的態度對待客戶、企業、同事、老闆和自身;就是專業和優秀,別人不能夠輕易替代;就是不斷地富有成效的學習;職業化就是責任心、敬業精神和團結協作……
(6)什麼叫職業化擴展閱讀:
「職業化」的基本特徵主要有以下幾點:
「職業化」就是訓練有素、行為規范;
「職業化」就是盡量用理性的態度對待工作;
「職業化」就是細微之處能體現專業;
「職業化」就是思想要奔放、行為要約束、意識要超前;
「職業化」就是個性的發展要適應共性的條件;
「職業化」就是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做合適的事情;
「職業化」就是職業技能的標准化、規范化、制度化。
Ⅶ 什麼是職業化意識
職業化意識就是自己在企業里應該承擔的基本職責非常清楚,知道應該做什麼和不該做什麼。
職業化就是一種工作狀態的標准化、規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用合適的方式,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簡單的講,職業化就是一種工作狀態的標准化、規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用合適的方式,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使員工在知識、技能、觀念、思維、態度、心理上符合職業規范和標准。
所謂職業化,就是一種工作狀態的標准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即要求人們把社會或組織交代下來的崗位職責,專業地完成到最佳,准確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以國際通行的概念分析,職業化的內涵至少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以「人事相宜」為追求,優化人們的職業資質;
二是以「勝任愉快」為目標,保持人們的職業體能;
三是以「創造績效」為主導,開發人們的職業意識;
四是以「適應市場」為基點,修養人們的職業道德。
職業化 - 職業化的內容
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心態是職業化素養的重要內容。也是職業化的中最根本的內容,如果我們把整個職業化比喻為一棵樹,那麼職業化素養則是這棵樹的樹根,美國最著名的《哈佛商業評論》評出了9條職業人應該遵循的職業道德:誠實、正直、守信、忠誠、公平、關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擔責任。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職業化素養。
企業無法對員工職業化素養有強制性的約束力,職業化素養更多的體現員工的自律上,企業只能對起所有的員工的職業化素養進行培養和引導,幫助員工在良好的氛圍下逐漸形成良好的職業化素養。
職業化行為規范更多的體現在遵守行業和公司的行為規范,包含著職業化思想、職業化語言、職業化動作三個方面的內容,各個行業有各個行業的行為規范,每個企業有每個企業的行為規范,一個職業化程度高的員工,他能在進入某個行業的某個企業的較短時間內,嚴格按照行為規范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語言、動作符合自己的身份。
職業化行為規范更多的體現在做事情的章法上,而這些章法的來源是:長期工作經驗的積累形成的;在企業規章制度要求的;通過培訓、學習來形成的。當我們進入一家公司,對公司的評判首先就是對公司員工所表現的行為規范的評判。通常,企業通過監督、激勵、培訓、示範來形成公司統一的員工行為規范。
職業化技能是企業員工對工作的一種勝任能力,通俗的講就是你有沒有這個能力來擔當這個工作任務,職業化技能大致可以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職業資質,學歷認證是最基礎的職業資質,專科、本科、碩士、博士等等,通常就是進入某個行業某個級別的通行證,其次是資格認證,資格認證是對某中專業化的東西的一種專業認證,比如會計,就必須擁有會計上崗證、其次就是注冊會計師資格認證,做精算的,就要擁有精算師資格證書,學歷認證和資格認證都是有證書的認證,但是在現實中,還有一種沒有證書的認證,就是社會認證,社會認證通常就是你這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比如你是某個行業著名的專家,學者,即便你沒有證書認證,但是社會承認你,這就代表著你在這個行業這個領域的資質。我們也把這種認證稱為頭銜認證。
二是職業通用管理能力。每一個人,在企業中都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必須與上司、下屬、同事等交往,形成一系列的關系鏈,在這些關系鏈中,必然就產生了向上級的工作匯報、向下級的任務分配,以及同事之間的溝通、協作與配合,同時,一個員工還必須對自己進行有效管理,時間的管理、心態的管理、突發事件的處理……等等。這些通用的管理能力,是你在生活和工作中間都必須具備的能力,通用能力的高低,在某中程度上也決定著你的實際工作能力高低,它與職業資質互為補充形成員工的實際工作能力,可以這么說,一個職業資質和通用管理能力都比較高的員工,他的整體工作能力一定是良好的。
一個職業化程度高的員工,他必將成為一個優秀的員工,一個團體職業化程度高的企業,它必將會成為一個社會尊敬的企業。
Ⅷ 現在很多公司都說要進行職業化,請問職業化到底是什麼含義
塑造員工職業化需要外修與內塑,從外部而言,您需要有職業化的形象,從內部而言,你需要有職業化的素養與職業化的技能,記得陳馨嫻老師說過,職業化要做到內塑外修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職業化,決不是只是穿得職業一點就職業化了。當你真具備了職業化,你會發現,對於你而言,你可以得到價值的體現,你可以得到你想要得到的薪水與位置。對於組織而言,員工職業化則可以代表源源不斷的生命力,與堅韌不拔的競爭力,所以,國外從十幾年前就提倡員工職業化了。
Ⅸ 什麼是職業化
職業化包含人的職業素養、職業要求和職業技能三個部分的內容。職業素養就是人對工作的認識,以及個人性格、心理心態、意識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素質,這是職業化對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在工作中的體現便是人的職業道德,通常一位職業化人士應該遵循的職業道德有:誠信、正直、勤奮、忠誠、公平、有責任心、尊重他人、積極向上、自動自發等,這些都是員工應該具有的最基本的職業化素養,它的提升主要靠員工對工作的認識和自律上,一般需要「漸修」的形式提升。職業要求一般體現在遵守行業和企業的制度以及員工行為規范上,這是職業化的必備條件,是員工必須要遵守的。各個行業有各個行業的規則和規范,每個企業有每個企業的制度和規范,職業化需要我們去適應和遵守這些規則、制度和規范,甚至對其做更好的改進。所以,我們必須能對自己進行有效管理,在具體的工作中,我們要認清自己的職業身份和職業角色,注重自己的職業操守,言行舉止都要視規范而行,要向標准看齊,這並不是使我們的職業標准模板化,而是做好工作的需要,因此需要我們在工作之初便對職業要求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職業技能主要體現在員工的工作執行能力上,包括了員工的專業知識水平、工作經驗的多少,操作技能、思維悟性的優劣,溝通交際、協調合作和解決工作問題的能力的強弱等方面。這是一種具體的執行能力,也是能否勝任或做好工作的根本保障。相對職業素養和職業要求,職業技能更容易通過培訓和日常學習進行提升。綜合來看,正是職業素養、職業要求和職業技能的完美結合才組成了人的工作素質,這其中,職業素養和職業要求主要構成了人的工作心態,職業技能和某些職業素養和要求,如勤奮、敬業、誠信、忠誠和工作任務量等。打造了人的執行能力。所以職業化能從人的工作心態和執行水準上反映出來,總體體現便是人的工作績效和對工作、企業、行業等的理解程度。員工的職業化也將是今後各用人單位在管理和培訓方面的主要追求,通常而言,一名優秀的員工職業化程度必然會很高,其職業素養、職業要求和職業技能都會很高。一個擁有大批高度職業化員工的企業也一定會具有強大的戰鬥力的。因此,職業化是員工的需要,也是企業的需要。職業化的提升,需要從工作心態和工作執行能力方面進行提升,我們要一方面加深對所從事職業、行業或領域的認識,一方面做出自己應有的努力。但在現實中,人與人在職業化的修為上是不一樣的,即便是同時進入一家單位工作的人,一年之後其職業化的程度和對職業化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有的人可能在工作過程中學會了偷懶,學會了如何敷衍工作事務,如何忽悠上司或客戶,如何剽竊公司資源;而有的人則學會了敬業,學會了感恩,知道了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達到更高的工作業績,並能以公司為榮,為上司分憂,視企業為家。這就是為什麼同時進入一家單位的人在工作一段時間後,有的人被辭退或警告,有的人被提升或獎勵的原因。我們都是工作者,要想在某個領域獲得成功,必須職業化,並且是高水準的職業化。無論你是創業者、打工者或者是研究人員,你都需要讓自己全身心地融入到所從事的行業或領域之中。職業化能使我們出類拔萃,實現理想。我們也許正做著平凡的工作,但無論你希望成為合格的職場人,還是成為高效能的職場成功人士,都需要做到職業化。唯有職業化才能讓我們對所從事的職業有更深的認識,掌握更多的技能,我們的產品才能質量更好,服務的品質才能更高,我們所在的企業才能更大地佔有市場。職業化是一種職場生存哲學,一門學問,是需要研究和學習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從認識和提升工作素質開始,一步步走向職業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