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什麼是哲學

什麼是哲學

發布時間: 2022-05-03 00:37:22

❶ 哲學是什麼意思 請簡單通俗的回答

哲學(英語:Philosophy,希臘語:Φιλοσοφία),是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其按其詞源有「愛智慧」之意。哲學是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哲學就是元知識、元理學,即所謂大道至簡。哲學任務就是對現實世界進行元理層面的把握,把多綜合為一或把一區分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達、系統構造,這樣的元理系統才適用於闡釋世界或指導實踐。哲學是元理,科學是原理、方法、事實,元理與原理劃分並非絕對,實用依據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時刻記著即時可用的元初理論,原理是可以查工具書利用的基礎理論。

(1)什麼是哲學擴展閱讀
第一方面: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何者為本源的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歷來有兩種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學上形成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陣營、兩個基本派別、兩條對立的路線。凡是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即意識先於物質哲學派別屬於唯心主義;凡是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即物質先於意識哲學派別屬於唯物主義。

除了這兩種根本對立的回答外,還有一種回答,認為物質和意識是兩個獨立的、互不依賴的本原,持這種觀點的哲學流派屬於二元論。

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

❷ 什麼是哲學 及其含義

哲學,指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

哲學就是元知識、元理學,即所謂大道至簡。哲學任務就是對現實世界進行元理層面的把握,把多綜合為一或把一區分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達、系統構造,這樣的元理系統才適用於闡釋世界或指導實踐。

哲學是元理,科學是原理、方法、事實,元理與原理劃分並非絕對,實用依據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時刻記著即時可用的元初理論,原理是可以查工具書利用的基礎理論。


(2)什麼是哲學擴展閱讀

哲學的產生原因:

自然形而上的思考是哲學發展的本質。在原始社會中,人們對各種自然現象還不了解,打雷閃電、山洪暴發等自然現象激起了人們對自然和自身的探索和認識,這便是宗教的早期雛形,可以說,在這一時期,哲學解釋宗教的形式存在。

哲學產生於社會生產力長足進步的古代奴隸制時期,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了人們認識能力的較大提高,人們開始思索世界的本質等理論問題,人類早期的哲學思想出現了。

在古代,哲學研究的對象是龐雜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能給人以智慧、使人聰明的各種問題,都是哲學的研究對象。這時期的哲學研究對象,包含了具體科學的對象,哲學和科學渾然一體。

❸ 什麼是哲學

古今中外,哲學有不同的內涵。哲學的原意是「愛智慧」,即對智慧的追求。所以,哲學不是告訴你現成的知識和答案,而是給你智慧。哲學的基本精神是批判、反思,在不斷的追問中尋找答案(可能永遠也沒有終極答案)。只要有人類存在,就會有思考,就會有哲學,這也是哲學雖然在今天備受冷落與歧視,卻依然吸引人的地方吧。在我看來,哲學教給你的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辯證、全面看問題的方式。

❹ 什麼是哲學

哲學,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❺ 哲學是什麼什麼是哲學

1、基本釋義
哲學,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認識、改造世界的方法論為研究內容的科學。 同時,在著名的科技融合體模型中,哲學處於該模型的頂端,匯聚並指導了具體科學,與科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2、起源
源自於希臘語φιλοσοφία(philosophia),意即「熱愛智慧」。希臘文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兩部分構成,philein指愛和追求,sophia指智慧。
「哲」一詞在中國起源很早,歷史久遠。如「孔門十哲」,「古聖先哲」等詞,「哲」或「哲人」,專指那些善於思辨,學問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學家」、「思想家」之謂。 一般認為中國哲學起源東周時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為代表,而實際上在之前的《易經》當中,已經開始討論哲學問題。
3、哲學的基本問題
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的最高問題,是指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恩格斯在1886年寫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中第一次對此作出了明確表述。它的提出,為區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種對立的哲學體系、哲學派別以及對它們的客觀評價提供了正確的標准。

❻ 什麼叫哲學

哲學(英語:Philosophy,希臘語:Φιλοσοφία),是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其按其詞源有「愛智慧」之意。哲學是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哲學就是元知識、元理學,即所謂大道至簡。哲學任務就是對現實世界進行元理層面的把握,把多綜合為一或把一區分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達、系統構造,這樣的元理系統才適用於闡釋世界或指導實踐。哲學是元理,科學是原理、方法、事實,元理與原理劃分並非絕對,實用依據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時刻記著即時可用的元初理論,原理是可以查工具書利用的基礎理論。

(6)什麼是哲學擴展閱讀

第一方面: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何者為本源的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歷來有兩種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學上形成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陣營、兩個基本派別、兩條對立的路線。凡是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即意識先於物質哲學派別屬於唯心主義;凡是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即物質先於意識哲學派別屬於唯物主義。

除了這兩種根本對立的回答外,還有一種回答,認為物質和意識是兩個獨立的、互不依賴的本原,持這種觀點的哲學流派屬於二元論。

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哲學家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在原則上是不同的。

唯物主義是在承認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存在,承認思維是存在於反映的基礎上,承認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唯心主義則把客觀世界看作思維、精神的產物,認為認識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認識。

❼ 什麼是哲學簡單解釋

哲學是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哲學就是元知識、元理學,即所謂大道至簡。哲學任務就是對現實世界進行元理層面的把握,把多綜合為一或把一區分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達、系統構造,這樣的元理系統才適用於闡釋世界或指導實踐。

哲學是元理,科學是原理、方法、事實,元理與原理劃分並非絕對,實用依據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時刻記著即時可用的元初理論,原理是可以查工具書利用的基礎理論。

(7)什麼是哲學擴展閱讀:

哲學產生於社會生產力長足進步的古代奴隸制時期,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了人們認識能力的較大提高,人們開始思索世界的本質等理論問題,人類早期的哲學思想出現了。

在古代,哲學研究的對象是龐雜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能給人以智慧、使人聰明的各種問題,都是哲學的研究對象。這時期的哲學研究對象,包含了具體科學的對象,哲學和科學渾然一體。

到了奴隸社會中期,數學、天文學和醫學等具體科學成為一門門獨立的科學,從哲學中分化出去了。哲學的研究對象縮小了,並具體化了,在哲學內形成了各種具體的哲學學科:本體論、認識論和邏輯學。

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確立,產生了近代實證科學,各門具體科學紛紛從哲學中獨立出去,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哲學研究對象又縮小了。恩格斯指出:「在以往的全部哲學中還仍舊存在的,只有關於思維及其規律的學說——形式邏輯和辯證法,其它一切都歸到關於自然和歷史的實證科學中去了。

❽ 哲學是什麼意思

哲學,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認識、改造世界的方法論為研究內容的科學。

拓展資料:

同時,在著名的科技融合體模型中,哲學處於該模型的頂端,匯聚並指導了具體科學,與科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首先,你要明白哲學是一門學術學說,一般人很難理解哲學,其實簡單的來說哲學就是講關於社會生活,關於對世界認識的一門學說。它是對自然界,對社會生活,研究萬物起源發展的過程。萬物皆能夠以哲學的方式研究,哲學也是一門抽象學說。

認識了哲學,我們要了解一下哲學的起源。哲學源自於希臘語φιλοσοφ?α(philosophia),意即「熱愛智慧」。希臘文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兩部分構成,philein指愛和追求,sophia指智慧。

「哲」一詞在中國起源很早,歷史久遠。如「孔門十哲」,「古聖先哲」等詞,「哲」或「哲人」,專指那些善於思辨,學問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學家」、「思想家」之謂。 一般認為中國哲學起源東周時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為代表,而實際上在之前的《易經》當中,已經開始討論哲學問題。

關於哲學,在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情況下,哲學思想也會有所差異。

知道了哲學的起源,我們還需要知道哲學到底研究了什麼問題,社會中有什麼哲學體系。

哲學是什麼?」許多人都這樣問過。但這並不是一種好的問法。1955年,海德格爾曾在一次會議上把這種問法改換為「What is it to ask——What this thing, philosophy,is?」。於是意思變成了「什麼是這個什麼(whatness)——我們稱之為哲學的東西?」。為什麼要這樣改換一下?因為在西語中,要回答「哲學是什麼?」(what is philosophy?)這樣的問題,總涉及到語言的主謂結構(主詞到底是「哲學」還是「什麼」),主體與屬性的關系這類復雜問題。

這里的「是」字,看起來把主詞與謂詞等同起來,給人一種「個體性即普遍性」的感覺,如「人是動物」,「蘋果是水果」;但我們又知道並不只有人是動物,水果也不僅僅只有蘋果。

所以黑格爾在講到判斷時說,第一,我們常常不能把「有」與「是」區分開來(還有「在」,這純粹與西語中對「to be」的理解有關);第二,我們又以為謂詞是我們從「外面」強加給主詞的一種屬性,不知道屬性只是主詞在自身發展中所顯示出來的一種規定性。而規定性應該是很多的,如「人是兩腿直立無毛、會勞動會說話的動物」,「蘋果是紅的、甜的、好吃的水果」等等。這些潛在的特殊性是說不完的。

所以當我們問任何一個概念(哲學、藝術、人、上帝)是什麼時,都不在於我們把多少謂詞加給這個概念,而在於這個概念自身所逐漸展示出來的規定性。我們古代的哲人,實際上就是通過他們的思維活動,展示出了某種西方哲人們所未曾看到過的規定性。

❾ 什麼是哲學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

哲學是以人類的思想認識活動為對象的思想認識活動,是從世界萬物中發現、界定、彰顯和產生人類思想認識活動這個本源事物,獲得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的知識,建立事物一元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滿足人類提高思想認識能力、解決思想認識問題需要的本源事物。

哲學從屬於人類的認識活動,是人類認識活動的存在和表現形式之一。

哲學是對個別的規律和特性進行新的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具體科學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和奧秘。

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的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與發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實踐,正確對待社會進步與個人發展,正確對待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正確對待進與退,得與失,名與利,從而為生活和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因此,哲學的任務,就是尋找光明,在人類生活的路途上點起前行的明燈,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❿ 什麼叫哲學哲學是什麼

哲學是哲學家,往往也是科學家,他們觀察、研究、思考,總結得出關於整個世界最一般和本質規律的學說。

熱點內容
河北高一語文 發布:2025-09-13 12:37:27 瀏覽:839
學霸班主任 發布:2025-09-13 11:47:07 瀏覽:346
高三語文素材積累 發布:2025-09-13 11:35:58 瀏覽:735
美術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發布:2025-09-13 11:24:53 瀏覽:938
小學師德述職報告 發布:2025-09-13 08:53:41 瀏覽:468
社會搖廣場舞教學視頻 發布:2025-09-13 06:12:04 瀏覽:6
語文教學改進措施 發布:2025-09-13 05:43:52 瀏覽:351
美麗的英語單詞 發布:2025-09-13 04:53:47 瀏覽:113
教育青少 發布:2025-09-13 04:51:27 瀏覽:117
學校師德師風考核表 發布:2025-09-13 04:34:41 瀏覽: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