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怎麼讀
㈠ 秦國丞相范雎讀音
范雎的拼音:
[fàn jū]
㈡ 秦相到底是范睢還是范雎應讀哪個音
就是提出遠交近攻的秦國丞相?
他叫范雎,ju一聲。曾改名張祿。
㈢ 范雎怎麼讀
讀音:fàn jū,生命f和j,韻母an和u,聲調分別為第四聲和第一聲。
范雎,亦作范且,或誤作范睢,字叔,魏國芮城(今山西省芮城縣)人,戰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縱橫家、軍事謀略家、戰略家、外交家、秦國宰相,因封地在應城,所以又稱為「應侯」。秦昭襄王與范雎上承秦孝公、商鞅變法圖強之志,下開秦始皇、李斯統一帝業。他是秦國歷史上繼往開來的一代名相。
(3)范雎怎麼讀擴展閱讀:
人物生平
范雎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門客,因被誣陷通齊賣魏,差點被魏國相國魏齊鞭笞致死,後在鄭安平的幫助下,易名張祿,潛隨秦國使者王稽入秦。
范雎見秦昭王之後,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他主張將韓、魏、趙作為秦國兼並的主要目標,同時應該與齊國等保持良好關系。范雎被拜為客卿,之後,他又提醒秦王,秦國的王權太弱,需要加強王權。秦昭王遂於前266年廢太後,並將國內四大貴族趕出函谷關外,拜范雎為相。
范雎任相後,還創修褒斜棧道,發展秦同巴蜀之間的往來交通,最終「使天下皆畏秦」。之後舉薦蔡澤接替自己的相位,辭歸封地,不久病死。
㈣ 秦國范雎怎麼讀
[qín guó fàn jū]
qín秦,聲母q,韻母in,聲調2
guó國,聲母g,韻母uo,聲調2
fàn范,聲母f,韻母an,聲調4
jū雎,聲母j,韻母u,聲調1
雎
部首隹部,部外筆畫5畫,總筆畫13畫
五筆EGWY,倉頡BMOG,鄭碼LCNI,四角70115
〔雎鳩〕古書上說的一種鳥。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王雎[wáng jū]
王鴡。
2、痤雎[cuó jū]
痤疽。
3、次雎[cì jū]
豫不進貌。
4、趑雎[zī jū]
亦作「趑趄」。亦作「趑趣」。
5、雎爾[jū ěr]
可愛的鳥兒的意思。
㈤ 范雎,怎麼念啊﹖
范雎的讀音:fàn jū
釋義:
字叔,魏國芮城(今山西芮城)人,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秦國宰相,因封地在應城,所以又稱為「應侯」。
一、雎的讀音:jū
二、漢字釋義:
〔~鳩〕古書上說的一種鳥。亦稱「王雎」。
三、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四、部首:隹
五、相關片語:
雎爾、次雎、王雎、關雎、趑雎
(5)范雎怎麼讀擴展閱讀:
一、漢字筆畫:
豎、橫折、橫、橫、提、撇、豎、點、橫、橫、橫、豎、橫
二、詞語釋義:
1、雎爾
可愛的鳥兒的意思。
2、次雎
猶豫不進貌。
3、王雎
見「 王鴡 」。
4、關雎
《詩·周南》篇名。 為全書首篇,也是十五國風的第一篇。歷來對這首詩有不同理解。
鳥名。魚鷹。
5、趑雎
亦作「 趑趄 」。亦作「 趑趣 」。亦作「趦趄」。猶恣睢。狂妄、凶暴;放縱肆擾。
㈥ 范睢念ju還是sui
范睢念jū。聲母:j,韻母:u,音調:一聲。范雎(?~前255年),亦作范且,或誤作范睢,字叔,魏國芮城(今山西省芮城縣)人,戰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縱橫家、軍事謀略家、戰略家、外交家、秦國宰相,因封地在應城,所以又稱為「應侯」。
秦昭襄王與范雎上承秦孝公、商鞅變法圖強之志,下開秦始皇、李斯統一帝業。他是秦國歷史上繼往開來的一代名相。范雎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門客,因被誣陷通齊賣魏,差點被魏國相國魏齊鞭笞致死,後在鄭安平的幫助下,易名張祿,潛隨秦國使者王稽入秦。
(6)范雎怎麼讀擴展閱讀
范雎為人恩怨分明,掌權後先羞辱魏使須賈,之後又迫使魏齊自盡。又舉薦鄭安平出任秦國大將,王稽出任河東郡守。凡是以前幫助過他而處境困苦的人,他都散家財物給予酬謝。
范雎任相後,還創修褒斜棧道,發展秦同巴蜀之間的往來交通,最終「使天下皆畏秦」。
後長平之戰爆發,范雎設計在外交上孤立趙國,防止各國合縱,兩軍對壘三年後,范雎又以反間計使趙國啟用無實戰能力的趙括代廉頗為將,助力長平,使得白起大破趙軍。
之後舉薦蔡澤接替自己的相位,辭歸封地,不久病死。
㈦ 宰相范雎怎麼讀 范雎是怎麼死的
[fàn][jū] 范雎。
范雎(?-前255年),字叔,戰國時期魏國人,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秦國宰相,因封地在應城,所以又稱為「應侯」。
范雎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門客,因被懷疑通齊賣魏,差點被魏國相國魏齊鞭笞致死,後在鄭安平的幫助下,易名張祿,潛隨秦國使者王稽入秦。
范雎見秦昭王之後,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抨擊穰侯魏冉越過韓國和魏國而進攻齊國的做法。他主張將韓、魏作為秦國兼並的主要目標,同時應該與齊國等保持良好關系。范遂被拜為客卿,之後,他又提醒昭王,秦國的王權太弱,需要加強王權。秦昭王遂於前266年廢太後,並將國內四大貴族趕出函谷關外,拜范雎為相。
范雎為人睚眥必報,掌權後先羞辱魏使須賈,之後又迫使魏齊自盡。又舉薦鄭安平出任秦國大將,王稽出任河東守,以報其恩。
前262年,長平之戰爆發,兩軍對壘三年後,范雎以反間計使趙國啟用無實戰能力的趙括代廉頗為將,使得白起大破趙軍。長平戰後,范雎妒忌白起的軍功,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殺。
此後秦軍遭諸侯援軍所破,鄭安平降趙。前255年,王稽也因通敵之罪被誅。范雎因此失去秦昭王的寵信,不得不推舉蔡澤代替自己的位置,辭歸封地,不久病死。
㈧ 范睢怎麼讀音
[fàn jū]。
范雎是魏國芮城(今山西芮城)人,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秦國宰相,因封地在應城,所以又稱為「應侯」。
范雎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門客,因被懷疑通齊賣魏,差點被魏國相國魏齊鞭笞致死,後在鄭安平的幫助下,易名張祿,潛隨秦國使者王稽入秦。
一、睢jū
基本釋義 :
1、形聲。從隹( zhuī),短尾鳥,且聲。本義:雎鳩,即魚鷹)。
2、鶚科的一種鳥,上體深褐色,下體大部純白,常活動於水邊,捕食水中的魚。
3、水名 。在湖北省中部偏西。與漳水匯合為沮漳河,於江陵西入長江。
4、用於古人名,如范雎、唐雎,都是戰國時人。
二、范讀作fàn
基本釋義 :
是形聲字,艹(艸)為形,氾(fán)為聲。範本指一種草(見《說文》),現多用作姓氏。范是范的繁體,車為形,笵(fàn)省氵為聲,本指出行前祭路神的儀節,古代文獻中多用來表示模子、法則。
(8)范雎怎麼讀擴展閱讀
范雎生平故事死裡逃生:
范雎是魏國人,字叔。他曾周遊列國希望那裡的國君接受自己的主張而有所作為,但沒有成功,便回到魏國打算給魏王任職服務,可是家境貧寒又沒有辦法籌集活動資金,就先在魏國中大夫須賈門下做事。
有一次,須賈為魏秦昭王出使到齊國辦事,范雎也跟著去了。他們在齊國逗留了幾個月,也沒有什麼結果。當時齊襄王得知范雎很有口才,就派專人給范雎送去了十斤黃金以及牛肉美酒之類的禮物,但范雎一再推辭不敢接受。
須賈知道了這件事,大為惱火,認為范雎必是把魏國的秘密出賣給齊國了,所以才得到這種饋贈,於是他讓范雎收下牛肉美酒之類的食品,而把黃金送回去。回到魏國後,須賈心裡惱怒嫉恨范雎,就把這件事報告給魏國宰相。
魏國的宰相是魏國公子之一,叫魏齊。魏齊聽了後大怒,就命令左右近臣用板子、荊條抽打范雎,打得范雎脅折齒斷。當時范雎假裝死去,魏齊就派人用席子把他卷了卷,扔在廁所里。
又讓宴飲的賓客喝醉了,輪番往范雎身上撒尿,故意污辱他藉以懲一警百,讓別人不準再亂說。卷在席里的范雎還活著,就對看守說:「您如果放走我,我日後必定重重地謝您。」看守有意放走范雎,就向魏齊請示,把席子里的死人扔掉算了。
可巧魏齊喝得酩酊大醉,就順口答應說:「可以吧。」范雎因而得以逃脫。後來魏齊後悔把范雎當死人扔掉,又派人去搜索范雎。魏國人鄭安平聽說了這件事,於是就帶著范雎一起逃跑了,他們隱藏起來,范雎更改了姓名叫張祿。
㈨ 范睢中的「睢」字怎麼讀
范睢中的「睢」字讀音為:suī
睢拼音:huī、 suī,注音:ㄏㄨㄟ、 ㄙㄨㄟ,部首:目部部外內,筆畫容:8畫,總筆畫:13畫
五筆:HWYG,倉頡:BUOG,鄭碼:LNI,四角:60015,結構:左右,電碼:4205
區位:7801,統一碼:7762
筆順:丨フ一一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釋義:
[ suī ]
1.水名。在河南,流入汩水,早已湮塞,僅有上游一支流流入惠濟河。
2.睢縣,在河南。
3.放任無拘束。
4.姓。
[ huī ]
1.張目仰視的樣子:~盱。
2.歡樂的樣子:揚袂~舞。
(9)范雎怎麼讀擴展閱讀
漢字演變:
相關組詞:
1.恣睢[zì suī]
放縱、驕橫的樣子。
2.睢睢[suī suī]
仰視。
3.姿睢[zī suī]
放縱,放任。
4.睢呿[suī qū]
張目則事物紛雜,開口則語言繁復。
5.睽睢[kuí suī]
眼眶凹陷的樣子。亦指眼眶凹陷的異族人。
6.睢剌[suī là]
乖離不正。
㈩ 秦國宰相范雎怎麼念
[fàn][jū] 范雎
范雎(?-前255年),字叔,戰國時期魏國人,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秦國宰相,因封地在應城,所以又稱為「應侯」。
范雎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門客,因被懷疑通齊賣魏,差點被魏國相國魏齊鞭笞致死,後在鄭安平的幫助下,易名張祿,潛隨秦國使者王稽入秦。
范雎見秦昭王之後,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抨擊穰侯魏冉越過韓國和魏國而進攻齊國的做法。他主張將韓、魏作為秦國兼並的主要目標,同時應該與齊國等保持良好關系。范遂被拜為客卿,之後,他又提醒昭王,秦國的王權太弱,需要加強王權。秦昭王遂於前266年廢太後,並將國內四大貴族趕出函谷關外,拜范雎為相。
范雎為人睚眥必報,掌權後先羞辱魏使須賈,之後又迫使魏齊自盡。又舉薦鄭安平出任秦國大將,王稽出任河東守,以報其恩。
前262年,長平之戰爆發,兩軍對壘三年後,范雎以反間計使趙國啟用無實戰能力的趙括代廉頗為將,使得白起大破趙軍。長平戰後,范雎妒忌白起的軍功,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殺。
此後秦軍遭諸侯援軍所破,鄭安平降趙。前255年,王稽也因通敵之罪被誅。范雎因此失去秦昭王的寵信,不得不推舉蔡澤代替自己的位置,辭歸封地,不久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