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學籍輔號怎麼填

學籍輔號怎麼填

發布時間: 2022-05-04 02:19:54

❶ 2021年9月1號上的小學一年二班九中學籍輔號怎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14

❷ 浙江省普通高中學籍輔號是怎麼樣的

普通高中學籍-系統自動-生成的12位號碼,如果是外省中學的號碼,請填寫12個9,非普通高中的考生填寫12個0,如果誤刪或沒有聯系當地教育局或者學校等相關部門查詢

❸ 學籍輔號是什麼

學生的學籍號分學籍主號和學籍輔號,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須編義務教育卡號,實行一生一號。學籍輔號和義務教育卡號全省實行統一編號規則。具體編制辦法如下:

1、學籍主號:

一律採用學生的身份證號。港澳台學生的學籍主號採用該學生的回鄉證號,華僑及外籍學生的學籍主號採用該學生的護照號。

2、義務教育卡號:

採取13位,全省統一編號規則是:設區市2位(金華07)+縣區2位(磐安27)+鄉鎮代碼3位+年號2位+學生序號4位,一旦生成,不再改變。由電子學籍系統自動生成。

3、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籍輔號】:

採取13位,全省統一編號規則是:設區市2位+縣區2位+年號2位+學校代碼3位+學生序號4位,由就讀學校通過系統自動生成。小學生成學籍輔號後,初中不再更改。

4、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籍輔號】(同高中會考准考證號):

採取12位,全省統一編號規則是:年號2位+設區市2位+縣(區、市)2位+學校2位+學生序號4位,由就讀學校通過系統自動生成。

5、無身份證號的學生:

不予建立電子學籍檔案,仍建紙質檔案。每年9月20日前書面上報局教育科1份。
拓展資料:
學籍是指一個學生屬於某學校的一種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資格,登記學生姓名的冊子,專指作為某校學生的資格。2013年9月1日起,全國已經初步建立了小中大學籍的信息管理系統。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按照國家招生規定錄取的新生,持錄取通知書,到校辦理入學手續,復查合格者予以注冊,取得學籍。復查不合格者,由學校區別情況,予以處理,直至取消入學資格。
凡屬弄虛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學籍者,一經查實,取消學籍。冒名頂替取得學籍並獲得證書者,一經查實,追回證書,並在教育部指定的學歷證書查詢網站上撤銷學歷證書電子注冊信息。
未經省級招生部門錄取的學生,不管其在校學習時間多長,均無學籍。即使修業期滿,成績合格,也不能獲得國家承認的普通高等教育學歷證書。
學生可以通過生源地省級招生部門指定的網站查詢錄取信息,從而了解自己是否被正式錄取。教育部已經制訂了《普通高等學校新生學籍電子注冊管理辦法》,學生可以憑借有效的信息通過指定的渠道了解自己是否是有籍的在校生。
學籍注冊
1、學校按照戶口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所劃定的就近入學的學區范圍及有關要求招收新生。
2、初中新生入學時,要將原小學的學生檔案、戶口及住房證上交該校審查,合格後學生憑蓋有轄區教育行政部門學籍管理章和學校章的通知書,在規定時間到學校報到。
小學新生入學時,要將戶口和住房證上交轄區教育行政部門審查,合格後憑轄區教育行政部門通知書,在規定時間到指定學校報道。
3、新生在規定時間報到後,即取得相應學校學籍。
4、非本學區的學生該校一律不予建立相應學校學籍。
5、新生自報到之日起,兩周之內未到該校報到,學校可取消入學資格(特殊情況除外)。
6、學籍內容包括:加蓋轄區教育局學籍章和相應中學學籍章的錄取通知書,小學生畢業登記表,教育局統一制定的素質手冊。
從2009年,教育部就已經開始關注建立全國統一的學籍的問題,2010年的時候開始在全國部署,要求全國的中小學生所有的學校能夠為孩子們建立一個學籍的信息管理系統。到了2013年,全國初步建成管理系統。
如果今後有這樣一個學籍系統的時候,像剛才提到一個人就有一個學籍號,這個還會學籍跟著每一個學生,如果他轉學這個學籍號也會跟著走。記者發現在一些地方可能會出現這種學籍的取得、變動、喪失或者環節等方面管理不夠嚴謹這樣的情況,也就是說學生轉學了但是他的學籍並沒有跟上。
2013年9月1日起,全國中小學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將建成投用,屆時每名中小學生都將擁有一個終身使用的學籍編碼,該系統學生的學籍檔案基本信息實行一次採集,對學生進行全國統一編碼,實現每名學生編碼全國唯一,終身使用,對學生進行電子身份管理。
全國中小學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的目標是構建覆蓋全國的中小學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為每名學生建立電子學籍檔案,對招生入學、學籍注冊、學籍檔案管理、學籍異動、升級、畢業、成長記錄等進行全程信息化管理。
系統建設內容包括全國中小學學生(義務教育學生和普通高中學生)學籍信息管理模塊、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管理模塊、校車管理模塊。

❹ 什麼是省學籍輔號

學籍輔號作為學籍號的輔助號碼,有各省市自己定製。小學、初中、高中一年級新生入學注冊後,由學校為學生編列全省使用的學籍輔號,並納入全國學籍系統統一管理。

學生學籍輔號用13位數編列,。

第一位數表示學段代碼(小學為1),第二、三位數表示入學年度後兩位數(如16表示入學年度為2016年)。

第四、五位數表示學校校址所在地的縣(市、區)代碼。

第六、七位數表示學校校址所在地的鄉鎮(街道)代碼(由各縣自行編排)。

第八、九位數表示學校代碼(由各縣自行編排),最後四位數表示由學校確定的學生順序代碼。

初中、高中學生學籍輔號用11位數編列。。

第一位數表示學段代碼(初中為2,高中為3)。

第二、三位數表示入學年度後兩位數。

第四、五位數表示學校校址所在地的縣(市、區)代碼。

第六、七位數表示學校代碼;最後四位數表示由學校確定的學生順序代碼。

學籍輔號和學籍號的區別

1、學籍號以學生居民身份證號為基礎,具有唯一性,生成規則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制訂。

2、學籍管理實行一人一號,籍隨人走,終身不變。學校從小學新生入學之日起一個月內為其建立學籍信息檔案。招生學校應在新學期開始一個月內按招生任務處理完初一、高一新生的升學學籍變更。

3、無戶籍學生辦理學籍時,需家長提供戶籍所在地戶籍管理機關或社區出具的無戶證明、接種證、保健手冊、居住證等相關手續,由學校審核後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批,通過「系統」獲得臨時學籍號。學生辦理戶籍後,將其身份證號等信息在「系統」中進行變更,由教育部下發正式學籍號。

❺ 小學入學信息採集開始,怎麼填

學生入學信息一定要如實填寫,下面是填寫說明:

1.姓名:戶口簿名字

2.性別:男、女

3.出生日期:戶口簿上出生日期。如:「20120203」。

4.出生地:學生出生的行政區。「行政區劃代碼」,在網站「全國中小學學籍系統」專欄查詢。

5.籍貫:戶籍所在地

6.民族:根據自己真實民族填寫,如:漢族。

7.國籍:真實國籍

8.身份證類型:常見的就是身份證

9.身份證件號:一般就是身份證號

10.政治面貌:分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共共產黨預備黨員、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群眾」。

11.健康狀況:學生的身體情況,分為:「健康或良好、一般或較弱、有慢性病、有生理缺陷、殘疾」。

12.照片:電子版照片;可通過照片編輯器修改格式。

13.姓名拼音:姓名全稱的漢語拼音。

14.曾用名:有就填,沒有就不填。

15.身份證件有效期:身份證件上顯示的有效期限。

16.戶口所在地:戶籍部門確認的學生戶口所在行政區劃。

17.戶口性質:「農業戶口、非農業戶口」;根據戶籍認證的性質填寫。

18.特長:特長愛好,如:唱歌、舞蹈、鋼琴等

19.學籍輔號:填寫正在使用的學生號

(5)學籍輔號怎麼填擴展閱讀:

小學學制:

六年制

小學教育一般是六年制,分為三個階段:一年級和二年級叫低年級,三年級和四年級叫中等年級,五年級和六年級叫高年級。1970年初,按照「教育要革命,學制要縮短」的理念,將六年制小學改為五年制小學。1979年,五年制改回六年制。

五年制

21世紀初,一些地區進行了實施五年制小學教育的試點。如寧波、山東等地2006年在部分學校試點小學五年制、初中四年制「五四學制」試點。濟寧等地仍沿用五四學制。


❻ 全國中小學生學籍基礎信息採集表怎麼填

附2
《學生基本信息表》指標解釋及填報說明

1.姓名:在公安戶籍管理部門正式登記注冊、人事檔案中正式記載的中文姓名(包括外國人正式的漢字姓名)。
2.性別:男、女。
3.出生日期:在公安戶籍部門正式登記注冊、人事檔案中記載的時間日,年填4位數字、月填2位數字、日期填2位數字。如:「20110101」。
4.出生地:學生出生所在的行政區劃。特別注意:學校班主任將有關信息導入全國系統「學生信息模板」時,需將此欄位轉化為12位的「行政區劃代碼」,具體代碼可上我廳網站「全國中小學學籍系統」專欄查詢。
5.籍貫: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
6.民族:學生的民族全稱,如:漢族。
7.國籍/地區:學生所屬的國籍/地區,如:中國、美國、台灣、香港、澳門。
8.身份證類型:可證明學生身份的證件類型:居民身份證、香港特區護照/身份證明、澳門特區護照/身份證明、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境外永久居住證、護照、其他。
身份證件類型為「其他」時(也就是黑戶學生),身份證件號可不填,但學校需提供學生在本校就讀證明(需學生和家長簽字,學校蓋章,提交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備案)。
9.身份證件號:身份證件類型對應的證件號碼。身份證件類型為「其他」以外的證件類型時,身份證號必填。
10.港澳台僑外:在大陸上學,持非大陸身份證明的學生的來源類型,分為:「否、香港同胞、香港同胞親屬、澳門同胞、澳門同胞親屬、台灣同胞、台灣同胞親屬、華僑、僑眷、歸僑、歸僑子女、歸國留學人員、非華裔中國人、外籍華裔人、外國人、其他」。
11.政治面貌:分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共共產黨預備黨員、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群眾」。
12.健康狀況:學生的身體情況,分為:「健康或良好、一般或較弱、有慢性病、有生理缺陷、殘疾」。
13.照片:導入學生的照片。
14.姓名拼音:姓名全稱的漢語拼音。
15.曾用名:曾正式使用過的姓名。
16.身份證件有效期:身份證件上顯示的有效期限。
17.戶口所在地:公安戶籍部門確認的學生戶口所在行政區劃。特別注意:導入全國系統「學生信息模板」時,需將此欄位轉化為12位的「行政區劃代碼」,具體代碼可上我廳網站「全國中小學學籍系統」專欄查詢。
18.戶口性質:公安戶籍部門確認的學生戶口的類別,分為:「農業戶口、非農業戶口」。
19.特長:填寫學生特長信息。
20.學籍輔號:填寫我省目前正在使用的學生學號,如「X120101010001」「C1201010001」「G1201010001」。
21.班內學號:學生班級內座號。
22.年級:學生就讀年級。
23.班級:學生就讀班級。
24.入學年月:新學生入學的時間,年填4位數字、月填2位數字,如「201101」。
25.入學方式:學生以何種方式進入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分為:「就近入學、其他」,高中階段分為:「統一招生考試/普通入學、體育特招、藝術特招、其他」。
26.就讀方式:區分學生在校讀書的方式,可分為:「走讀、住校」。
27.學生來源:區分學生生源情況,義務教育階段分為「正常入學、其他」,高中階段分為「正常入學、其他」。
28.現住址:學生現在居住的地址,具體到村莊、街區門牌號。
29.通信地址:可以聯繫到學生的地址。
30.家庭地址:學生的戶籍地址。
31.聯系電話:學生的聯系固定電話或者手機號碼。
32.郵政編碼:填寫學生現住地的郵政編碼。
33.電子郵箱:填寫學生的電子信箱。
34.主頁地址:填寫學生的主頁地址。
35.是否獨生子女:學生屬於獨生子女范疇,「是、否」。
36.是否受過學前教育:小學新生在入學前有上過幼兒園或者是學前班,填「是、否」。
37.是否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指父母外出務工三個月以上,由其他親屬監護並留在戶籍所在地家鄉接受義務教育的子女,分為:「非留守兒童、單親留守兒童、雙親留守兒童」。
38.是否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是指戶籍登記在外省(區、市)、本省外縣(區)的鄉村,隨務工父母到輸入地的城區、鎮區(同住)並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填「是、否」。
39.是否孤兒:以當地有認定資格的部門出具的證明為准填寫,填「是、否」。
40.是否烈士或優撫子女:以當地有認定資格的部門出具的證明為准填寫,填「是、否」。
41.隨班就讀:殘疾人在普通中小學接受基礎教育的類別,可分為「非隨班就讀、視力殘疾隨班就讀、聽力殘疾隨班就讀、智力殘疾隨班就讀、其他殘疾隨班就讀」。
42.殘疾人類型:殘疾是指在心理、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喪失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活動能力,分為:無殘疾、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其他殘疾。
43.是否由政府購買學位:填「是、否」。是否由政府購買學位:指學生在民辦學校就讀,但其所需學費部分或全部由當地政府承擔。公辦學校的學生填寫否,民辦學校的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填寫是或否。
44.是否需要申請資助:填「是、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填寫否,高中階段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填寫。
45.是否享受一補:填「是、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填寫,高中階段學生填寫否。
46.上下學距離:填寫學生家庭住址與學校之間距離的公里數。
47.上下學交通方式:步行、自行車(含摩托車、電動自行車)、公共交通(含城市公交、農村客運、地鐵)、家長自行接送、校車、其他。
48.是否需要乘坐校車:填「是、否」。
49.家庭成員或監護人姓名:在公安戶籍管理部門正式登記注冊、人事檔案中正式記載的中文姓名(包括外國人正式的漢字姓名)。
50.關系:家庭成員或監護人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填「父親、母親、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其他」。
51.關系說明:關系選擇為其他時,填寫對關系的說明。
52.民族:家庭成員或監護人的民族,如:漢族、蒙古族。
53.工作單位:填寫家庭成員或監護人的工作單位名稱。
54.現住址:家庭成員或監護人現在居住的地址。
55.戶口所在地:公安戶籍部門確認的家庭成員或監護人戶口所在行政區劃。特別注意:導入全國系統「學生信息模板」時,需將此欄位轉化為12位的「行政區劃代碼」,可上我廳網站「全國中小學學籍系統」專欄查詢。
56.聯系電話:填寫家庭成員或監護人的固定電話號碼或手機號碼。
57.是否監護人:填「是、否」,監護人: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
58.身份證類型:可證明身份的證件類型:居民身份、軍官證、士兵證、文職幹部證、部隊離退休證、香港特區護照/身份證明、澳門特區護照/身份證明、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境外永久居住證、護照、戶口簿、其他。
59.身份證件號:身份證件類型對應的證件號碼。
60.職務:家庭成員或監護人在工作單位所擔負的工作崗位。
61-72:解釋同49-60。

❼ 學籍輔號是什麼

學籍復輔號作為學籍號的輔助制號碼,有各省市自己定製。

小學、初中、高中一年級新生入學注冊後,由學校為學生編列全省使用的學籍輔號,並納入全國學籍系統統一管理。

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籍輔號】:

採取12位,全省統一編號規則是:年號2位+設區市2位+縣(區、市)2位+學校2位+學生序號4位,由就讀學校通過系統自動生成,如果忘記學籍輔號,則到本學校通過信息網查詢。

(7)學籍輔號怎麼填擴展閱讀

2015年1月21日,教育部通過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為全國中小學生發放了正式學籍號,目前,各地正在抓緊落實。該系統於2014年1月10日全國聯網試運行。

教育部在完成首次信息採集後,為確保以學生身份基本信息為核心的數據准確,利用公安部人口信息管理系統及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對學生數據進行核查對比,對准確無誤的核發全國唯一的正式學籍號。

學生正式學籍號的發放,標志著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進入新的應用階段,將在中小學招生入學、學籍注冊、學籍檔案管理、學籍異動、升級、畢業、成長記錄等方面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❽ 選考報名要填學籍輔號嗎

摘要 當然需要填學籍號。 填以前的學籍號, 就OK了,學籍號可以到高中畢業學校查詢的,也可以網上查詢。按照要求填寫就可以。

❾ 學籍輔號是啥意思

學生的學籍號分學籍主號和學籍輔號,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須編義務教育卡號,實行一生一號。

學籍輔號是啥意思
學籍輔號作為學籍號的輔助號碼,由各省市自己定製。小學、初中、高中一年級新生入學注冊後,由學校為學生編列全省使用的學籍輔號,並納入全國學籍系統統一管理。

小學學生學籍輔號用13位數編列:第一位數表示學段代碼(小學為1),第二、三位數表示入學年度後兩位數(如16表示入學年度為2016年)。第四、五位數表示學校校址所在地的縣(市、區)代碼。第六、七位數表示學校校址所在地的鄉鎮(街道)代碼(由各縣自行編排)。第八、九位數表示學校代碼(由各縣自行編排),最後四位數表示由學校確定的學生順序代碼。

初中、高中學生學籍輔號用11位數編列:第一位數表示學段代碼(初中為2,高中為3)。第二、三位數表示入學年度後兩位數。第四、五位數表示學校校址所在地的縣(市、區)代碼。第六、七位數表示學校代碼;最後四位數表示由學校確定的學生順序代碼。

❿ 學籍輔號是什麼

學籍號有三種編排方式:1、正式學籍號就是G身份證號碼。2、臨時學籍號L身份證號碼。3、變更過個人信息的學籍號是J身份證號碼。

熱點內容
小學師德述職報告 發布:2025-09-13 08:53:41 瀏覽:468
社會搖廣場舞教學視頻 發布:2025-09-13 06:12:04 瀏覽:6
語文教學改進措施 發布:2025-09-13 05:43:52 瀏覽:351
美麗的英語單詞 發布:2025-09-13 04:53:47 瀏覽:113
教育青少 發布:2025-09-13 04:51:27 瀏覽:117
學校師德師風考核表 發布:2025-09-13 04:34:41 瀏覽:432
生物倫理 發布:2025-09-13 04:03:46 瀏覽:960
office英語 發布:2025-09-13 02:30:29 瀏覽:12
武士刀教學 發布:2025-09-13 01:09:54 瀏覽:148
客房英語 發布:2025-09-13 00:55:23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