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食物從哪裡來

食物從哪裡來

發布時間: 2022-05-05 15:39:25

❶ 中國人的水和食物從哪裡來的途徑

地球上70百分比是水,中國地下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食物來源於植物,只要有植物就會有吃的。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保證地球生物的正常生活

❷ 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是從哪裡來的

主要從五大類食物中來,糧谷類,蔬菜水果,魚、禽、蛋、肉類,奶類、豆類及其製品,存能量類。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和一些水分。

❸ 以前吃的東西是哪來的

今天來說一下古人主要吃的東西,我想就是三樣主食,菜,水果。肉沒有什麼可說的,因為在中國古代肉對於老百姓來說,大部分時間是吃不上的。先說一下主食,首先,古人過的都是採集漁獵的生活。打獵摘果子,摘各種植物。為什麼在遠古時代,人類先經過了母系社會,然後才是父系社會。女子地位高有一段時間。為什麼這樣呢?古代男女是有分工的,男的出去打獵,女的摘果子。用什麼東西打獵呢?比如說木棍削尖,石頭磨光,拿著這種東西就出去了。猛獁象,金錢豹,你說你拿著石頭直接就上去,估計豹子和大象都沒事兒。出去的哥們都被吃了。所以基本上一去回來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所以大家就琢磨了是誰在養活我們這個氏族。是女性。

那後來為什麼男的地位高了呢?這個自然而然你可以想到。弓箭發明了,這個弓箭在一萬年前兩萬年前,發明後它的意義並不亞於今天的導彈的發明。不用和猛獸面對面了,一箭不行兩箭啊,兩箭不行三箭啊,再不行,不行一起跑唄反正遠距離。所以你可以在遠距離射殺野獸。所以這樣一來,人類面對猛獸的時候也有了手段。加上獵物越來越多,畢竟這種東西吃著就是比果子什麼的好。自然而然,男的收入高於女的收入,男的地位也就超過了女的。就進入到了父系氏族階段。

隨著生產工具越來越豐富,今天吃不了的種子往地上一撒。學會了種地,吃不了的野獸,把它養著,它下了小的。這真好啊。畜牧業產生,原始的農業,畜牧業敢生之後。我們才開始琢磨怎麼吃什麼玩意兒好吃。所以這一琢磨就有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中國古代北方人吃小麥。有饅頭就是這些東西南方人吃大米實際上,小麥在中國的種植年頭很長。但是中國人一直不會吃小麥,直到魏晉南北朝的時候才會哈哈。所以中國在古代一直到唐朝主食都是北粟南稻,北方人吃粟就是小米,南方人吃稻就是大米。為什麼呢?中國是一個粒食的民族,就是我們想吃一粒的一粒的東西。北方游牧民族,包括西方人是粉食。磨成粉。

和誰學的這種粉食呢?北方騎馬民族,北方民族騎在馬上他不可能端一個碗。所以北方人學會的東西都是這種固態的。所以就做成粉,比如烤饢,大餅。今天我們看到的最早餃子就是唐朝的。中國的食物就是這個主食都是跟北方民族學的。菜就更是了,我們今天吃的菜,絕大部分都是歷朝歷代進口的。先秦時期的菜到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面的記載好多都是野草哎呀媽呀各種各樣,真不愧以身試法。大概中國人今天吃的菜裡面最古老的就是韭菜。上古人就吃的東西。但是現在很多人也不吃韭菜。為什麼呢?難聞。

比如說我家裡的人都不吃這東西,什麼韭菜雞蛋的餃子,從沒吃過,比如現在奧運會選手就不能吃韭菜餡兒的包子吃了你再判個作弊就搞笑了。。剩下的大部分東西,比如說黃瓜,張騫從西域帶來的,辣椒原產於美洲。辣椒這個東西明朝才傳入中國。也不知道在明朝之前,四川人,湖南人,他們怎麼吃飯。紅薯就更有意思了,紅薯原產於美洲,印第安人種出來的,種出來之後呢,西班牙人征服了美洲。同時,西班牙征服了亞洲的菲律賓,自然而然紅薯就從美洲帶到了菲律賓。菲律賓有華僑,一看這東西太好了!不下雨,一畝地產個幾千斤,一下雨,一畝地產個幾萬斤。

水稻一畝地三四百斤,玉米二三百斤。這東西要帶入我們的國家,國人還至於餓死嗎?所以就想帶入到我們中國來。但是西班牙人很狡猾,他有那個產權保護意識,不讓帶。最後怎麼帶的呢?紅薯白薯啊藏到馬的肛門里,帶了回來。然後開始在福建一帶推廣種植。清朝大力推廣種植,為什麼明末農民戰爭,天災,因為窮啊!吃不上飯老百姓只能吃觀音土。因為那個水稻,小麥啊,產量很低,氣候要求嚴格,他不像紅薯,玉米啊氣候要求不嚴格。這也是中國人口上億的這個原因,為啥,餓不死啊。原來的話中國最多人口有8000萬。

到8000萬了後就是開始相互開打,然後人口迅速的下降然後人口在迅速的上升到8000萬,所以說,最多的時候8000萬的人口就是已經是飽和狀態了。紅薯,玉米這類農作物的出現,對中國的重要性怎麼評價都不過分。最後就是開胃的水果,這個特別有意思,中國的水果和主食,蔬菜剛好相反。中國的水果絕大部分是自己培養出來的。最古老的水果大概就是桃子和李子。起碼有3000年以上商朝的時候就已經記載有種植了。所以為什麼說老師是園丁,桃李滿天下。為什麼不說橘子滿天下?荔枝滿天下?菠蘿,香蕉滿天下?為什麼桃李滿天下?

因為這個東西最早,那什麼東西是進口的呢?我們今天常吃的水果什麼東西是進口的?葡萄,張騫通西域帶來的,西瓜也是從西域傳來的最晚傳入中國的水果是蘋果。原產於亞美尼亞,土耳其。清朝道光年間才傳入中國。到現在不到200年,蘋果在中國今天是最常見的水果了。但是它進入中國的時間是很晚的。所以你看現在看的電視劇,一個現代的人穿越進入到了秦國由於思念家鄉啊,看到一大片蘋果地,比如唐朝宋朝出現的蘋果水果盤,這個是不現實的,純屬虛構。好了今天隨便說說古代人都吃什麼,說到這里我也有點餓了。

❹ 請問你吃的食物從哪裡來

你好,我們吃的食來自錢來著,錢是來自自己雙手和汗水去賺的,非常辛苦。。生產食物的來自農民,水稻之類的,還有小麥,面條之類的。 魚肉各種海鮮來自漁民等等

❺ 食物哪裡來中班教案

3、 食物從哪裡來
教學目標
1、知道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來源、
2、能按食物的來源將食物分為動物類食物及植物類食物。
3、能按照食物的來源對常見的食物進行簡單的分類。
4、通過對食物的認識,認識到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
教學准備
雞蛋(熟) 、麵包,肉類的食物,大米飯、蔬菜、水果等學生常見的食物。
教學重點
區分動物類食物與植物類食物
教學過程
1、列舉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品種
(1)、分小組進行交流,並將生活中常見的食物記錄下來。
(2)、全班交流歸納,
提示學生注意:食物是指來源於動物和植物,並且經過一定的加工後可以直接吃的食品。
2、認識食物來源於哪些動植物
(1)分小組進行,將帶來的不同食物進行分類,看看這些食物分別來自什麼動物和植物,在將研究的結果記錄在書中的表格裡面。
(2)學生反饋
注意:A、食物來源要說出具體的動物和植物名稱。
B、既含有動物成分的有含有植物成分的食物,可以將食物所含有的成分放開來寫。
(3)、問:根據食物的來源,可以將食物分為那幾類?
動物類和植物類
3、 對食物進行分類
(1) 給所帶的食物進行分類,並將結果填寫在書中的表格裡面,
(2) 對書中P13頁的食物圖也進行分類,並將結果記錄下來
(3) 交流並修正
(4) 總結歸納:動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
既有動物性食物又有植物行食物:
4、 全課總結,拓展應用。

❻ 誰有食物從何處來的課文原文 如題,誰有《食物從何處來》這篇文章的原文呢 我想要完整版的,

食 物 從 何 處 來 朱相遠
二氧化碳和水在合成車間——葉綠體里,發生奇妙的變化.葉綠體是葉綠素和蛋白質等組成的小顆粒,一個葉肉細胞里,一般含20至100個.葉子的綠色就是它們的顏色.葉綠體吸收了太陽的光能,就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含有高能的有機物質(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同時放出廢氣——氧,由氣孔排出.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光合作用.看來很簡單,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
植物合成了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來組成軀體和貯藏在種子或塊根、塊莖中,小部分經呼吸作用又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時,放出能量,供給生命活動之用.
另一種叫異養.所有的動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這一類.它們自己不能製造食物,靠植物來生活.
例如,野兔靠吃野草來生活.狼以野兔為食物.狼一旦碰到了老虎,也就成了犧牲品.老虎死後,又成了細菌的樂園;不用多久,屍體就分解得精光,變成了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回到大自然中,又成了植物製造食物的原料.
所以兔、狼、虎、細菌,歸根結底都是靠植物來生活.
人,每天除了要吃進一定量的水和鹽以外,還要吃澱粉、蛋白質、脂肪.我們皮膚上不會長出葉綠素,當然是屬於異養型.吃葷也好,吃素也好,反正都是靠植物而生活.不過人是靠勞動獲得食物的,能夠用各種方式改造植物,使它更好地為人服務.很久以前,人們就懂得了農業,辦起了綠色工廠,讓莊稼來把二氧化碳和水變成食物.人們把其中營養最豐富的部分如種子、果實、塊根、塊莖等拿來做糧食;剩下的秸稈、糠麩也是有機物質,就再拿來辦加工廠:養豬,養牛,養雞.那些不好吃的東西經過豬、牛、雞的消化吸收和轉化,就變成了豬肉、牛奶、雞蛋等高級食物.
所以,世界上除了極個別的細菌能不依賴陽光而靠化學能來合成食物以外,其他一切生物都靠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來獲得食物.全世界的植物,一年中能製造出好幾千億噸有機物,這真是一個無比巨大的合成工廠.

❼ 美食是從哪裡來

取自於自然,人只是把它們加工一下而已。美食所要的色香味意形,只有意和形是從人類的審美角度出發,而由廚師創造的,色彩上的只要不是加了人工色素,基本上都是自然形成的;香是食物本身所蘊含的,只不過有些是需要加熱才能激發出來的;味道就更加是自然的東西了,酸甜苦辣咸,哪一個不是自然生物所提供的?

❽ 食物從哪裡來

什麼東西最養胃?
健康苦行僧,開講啦!

五穀雜糧粥最養胃,首先五穀雜糧具有健脾補胃,強壯滋補的功效,其二早餐吃熱食才能更好地養護胃氣,熱氣騰騰的稀飯,配上豆漿真是很適宜的早餐,可以開啟一天的好心情呢

可不能小瞧養胃的重要性哦,脾胃是負責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一旦脾胃出現不適應,那麼人體的運轉就會出現問題

具體吃些什麼呢?
1:大米粥

大米性平,益腸胃,可不能小瞧它們的重要性哦,大米山葯粥的搭配可謂絕佳

山葯含有黏液蛋白可以健脾養胃,與大米搭配可以健胃

牛奶大米粥也很不錯,只需要在大米粥大火煮沸轉小火煮15分鍾後加入鮮牛奶稍煮就好,健脾養胃

2:小米粥

小米同樣為經典的五穀雜糧,不僅能夠養胃,還能安眠提高睡眠質量呢,適合產婦,老人和睡眠不好的人群食用

3:燕麥南瓜粥

燕麥仁,大米和南瓜的搭配,將南瓜切塊去皮即可,大米和燕麥仁淘洗干凈,分別浸泡30分鍾,清水煮沸,加入燕麥仁先煮10分鍾,之後放入大米煮沸,煮沸後加入南瓜塊煮熟,轉小火熬煮即可

4:優質蛋白攝入

牛肉,銀魚肉,黃魚,鱸魚等都是可以有效滋養胃部的食材,可以煮湯食用

養胃的注意事項
1:三餐都要吃

三餐都要吃,尤其是早飯,早餐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沒有走出睡眠狀態,早餐不僅要吃還要吃好

2:不能吃冷食

吃熱食才能養護胃氣,如果吃到冷食,會引起身體不適,身體會氣血不暢,出現攣縮,剛開始可能沒有發現但之後就會很嚴重

❾ 食物從哪裡來教案

科學教案-食物從哪裡來教案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食物是通過成人的辛勤勞動才能得到的的

(2)養成每頓把飯吃完的好習慣

二、活動准備:圖片數張

重點:讓幼兒知道食物是通過很多人的辛勤工作才能得到的

難點:培養幼兒體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三、活動過程:

1、看圖講述

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上有些什麼人。在干什麼?

(1)提問:小朋友們看一看圖片上有誰啊?(爸爸、媽媽、弟弟、妹妹)他們在做啥啊?(吃飯)

2、引出主題-------《食物從那裡來的》

(1)提問:小朋友們知道嗎?你們吃的飯和菜是從那裡來的嗎?(不知道)

教師出示(農民正在收割稻子。農民正在收菜,媽媽在做菜,阿姨叔叔在買菜等圖片)讓幼兒觀察,並讓幼兒說出圖片上的情景。

師:小朋友看了那麼多的圖片,都知道圖片上的叔叔阿姨在做什麼,那麼老師就給你們講一講你們吃的菜和 飯是從那裡來的好嗎(好)

我們吃的食物是要經過很多人辛勤工作才能出來的。比如農民伯伯要播種,阿姨要賣菜,爸爸要努力工作賺錢,才能把食物買回來,媽媽要辛勤勞動才能做出飯菜。所以我們小朋友吃的一飯一菜都是不容易的。因此我們吃飯時要向爸爸、媽媽、阿姨說謝謝。說:這頓飯好吃。

3、通過午飯活動讓幼兒從實際生活當中不浪費糧食

保育員阿姨端來飯菜,讓小朋友有序得洗手後隨意而坐下來吃飯。教師和保育員和小朋友們交流,鼓勵小朋友們把飯吃完。飯吃完了以後,讓小朋友跟保育員阿姨說:謝謝

熱點內容
美麗的英語單詞 發布:2025-09-13 04:53:47 瀏覽:113
教育青少 發布:2025-09-13 04:51:27 瀏覽:117
學校師德師風考核表 發布:2025-09-13 04:34:41 瀏覽:432
生物倫理 發布:2025-09-13 04:03:46 瀏覽:960
office英語 發布:2025-09-13 02:30:29 瀏覽:12
武士刀教學 發布:2025-09-13 01:09:54 瀏覽:148
客房英語 發布:2025-09-13 00:55:23 瀏覽:256
老師掃帚 發布:2025-09-12 22:29:51 瀏覽:149
性母教育 發布:2025-09-12 21:48:18 瀏覽:257
考研數學只做真題 發布:2025-09-12 21:38:44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