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白色污染
A. 白色污染是什麼
【法律分析】:白色污染是指城鄉垃圾中或散落各處,隨時可見的不可降解的塑料廢棄物對於環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塑料袋、塑料包裝、一次性聚丙烯快餐盒,塑料餐具杯盤以及電器充填發泡填塞物、塑料飲料瓶、酸奶杯、雪糕皮等塑料製品使用後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於隨意亂丟亂扔,難於降解處理,給生態環境和景觀造成的污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第十七條 建設產生、貯存、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項目,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遵守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 第五條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堅持污染擔責的原則。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採取措施,防止或者減少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對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依法承擔責任。
B. 什麼是白色污染
所謂白色污染,是人們對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一種非常形象的稱謂。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製成的各類生活塑料製品使用後被棄置成固體廢物。
由於人們亂丟亂扔,難於降解處理,從而造成城市環境的嚴重污染。白色污染的來源主要是塑料製品、橡膠、塗料、纖維、黏合劑等。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隨著石油化工的飛速發展,塑料產量也迅速提高,塑料品種也極為豐富。雖然塑料世界色彩斑斕,但大多數塑料的顏色還是白色。
工業化的塑料有300多種,常用的60多種,具有各種不同的物理、化學、機械和電氣性能。熱塑性樹脂或熱固性樹脂可以加工成熱塑性塑料或熱固性塑料。
C.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什麼
白色污染是對廢塑料污染環境現象的一種形象稱謂。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製成的包裝袋、農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塑料瓶等塑料製品使用後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於隨意亂丟亂扔,難於降解處理,給生態環境和景觀造成的污染。
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有食品包裝、泡沫塑料填充包裝、快餐盒、農用地膜等。
白色污染是我國城市特有的環境污染,在各種公共場所到處都能看見大量廢棄的塑料製品,他們從自然界而來,由人類製造,最終歸結於大自然時卻不易被自然所消納,從而影響了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從節約資源的角度出發,由於塑料製品主要來源是面臨枯竭的石油資源,應盡可能回收,但由於現階段再回收的生產成本遠高於直接生產成本,在現行市場經濟條件下難以做到。
白色污染的危害:
1.對人體的危害: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可能致癌、並有抑制免疫、生殖毒性和內分泌毒 。發泡塑料製品的製作原料是聚苯乙烯,所用的發泡劑是氟里昂。除污染問題外,它裡面還含有「二惡英」及其它一些有毒物質。當溫度超過65℃以上時,一些毒素和「二惡英」就會析出並滲入食品中,會對人的肝臟、腎臟、生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吃掉用發泡餐盒裝過的熱食物就等於吃掉了「二惡英」等毒素。
2.對土壤的危害:不可降解塑料製品進入土壤里,會影響土壤內的物、熱的傳遞和微生物生長,改變土壤的特質。作為生活垃圾進入垃圾場填埋或散落在田野進入土壤後,廢塑料製品混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其中包括使用後遺留在土壤中的地膜。農田使用的塑料薄膜老化後, 會破碎遺留在田間,不分解腐爛。破壞土地結構, 阻礙植物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長, 影響農作物收成。據調查,每畝地若含殘膜3.9公斤,就可使玉米減產11%~23%,小麥減產9%~16%, 而且這種污染很難消除。
3.對動物的危害:廢棄在地面和水上的廢塑料袋,容易被魚、馬、牛、羊等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塑料袋在動物腸胃裡消化不了,導致動物腸胃肌體損傷和死亡,在動物園、牧區、農村和海洋,這種現象屢見不鮮。北京動物園的羚羊.長頸鹿有的誤食塑料袋致病,「國寶」大熊貓因誤食塑料袋致死的事也有發生。
4.對海洋的危害:廢棄塑料對海洋的污染已成為國際性問題,向海洋傾倒的塑料垃圾不僅危急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還因纏繞在海輪的螺旋槳上,而釀成海難事故。
D. 「白色污染」指的是什麼
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有食品包裝、泡沫塑料填充包裝、快餐盒、農用地膜等
白色污染是我國城市特有的環境污染,在各種公共場所到處都能看見大量廢棄的塑料製品,他們從自然界而來,由人類製造,最終歸結於大自然時卻不易被自然所消納,從而影響了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從節約資源的角度出發,由於塑料製品主要來源是面臨枯竭的石油資源,應盡可能回收,但由於現階段再回收的生產成本遠高於直接生產成本,在現行市場經濟條件下難以做到。面對日益嚴重的白色污染問題,人們希望尋找一種能替代現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應運而生,這種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點是在達到一定使用壽命廢棄後,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由於其化學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引起某些性能損失及外觀變化而發生降解,對自然環境無害或少害。例如澱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澱粉在短時間內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澱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導致薄膜力學性能下降,同時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劑與土壤中的金屬鹽反應生成過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鏈斷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環境所消納,同時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E. 什麼是白色污染及種類
「白色污染」一詞最早來自對殘留在農田土壤中的地膜對農田和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比喻,我們都知道,我國是世界上地膜產量和覆蓋量最大的國家,地膜的廣泛應用成為農業增產的重要農業資材,曾一度被喻為「白色革命」。
所
謂「白色污染」,是人們對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一種形象稱謂,它是指由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製成的一次性的塑料製品(包括發泡的塑料餐具、器
具、包裝材料和薄的塑料袋、農用地膜等),在其使用後被棄成固體廢棄物。由於缺少回收利用價值,其中,絕大部分被丟棄在環境中,主要集中於我市風景,旅遊
區周圍,河道和道路兩側農田,湖泊和水塘中,以及城鎮的各個角落,這不僅破壞了景觀,造成了「視覺污染」,而且由於其具有在自然中難以降解的特點,對自然
生態環境也造成了直接和間接的破壞。這種由廢棄的一次性塑料製品通常多為白色,所造成的「視覺污染」和自然環境的破壞被形象地統稱為「白色污染」。
「白色垃圾」主要有以下幾種:
1.聚乙烯
聚乙烯是乙烯經加成聚合反應製得的一種熱塑性樹脂。根據聚合條件不同,可得到相對分子量從一萬幾
百萬不等的聚乙烯。聚乙烯是略帶白色的顆粒或粉末,半透明狀,無毒無味,化學穩定性好,能耐酸鹼腐蝕。商業上將聚乙烯分為低、中、高密度。一般用於包裝的
主要是不加增塑劑的低密度(0.92g/cm3-0.93 g/cm3)。
2.聚丙烯
相對分子量在9萬—20萬之間。聚丙烯主鏈有一個甲
基側鏈。如果甲基全部分布在一側稱為等規聚丙烯;如果甲基有規則地分布在主鏈兩側,稱為間規聚丙烯;如果甲基無規則地分布在主鏈上,稱無規聚丙烯。聚丙烯
通常是半透明固體,無味無毒,密度(0.90g/cm3—0.91g/cm3),機械強度比聚乙烯高,耐熱性好。三種聚丙烯中,以等規聚丙烯產量最大。采
用三氯化鈦—氯二乙基鋁為催化劑,在加氫飽和的汽油中使丙烯聚合,得到等規聚丙烯。
3.聚氯乙烯
相對分子質量5萬一12萬,聚氯乙烯通過游離基加成聚合反應生成高聚物,屬熱塑性樹脂。無定型白色粉末,無固定熔點,密度為(1.35g/cm3—1.45g/cm3),具有較好的化學穩定性。熔於環乙酮,氯苯,二甲基甲醯胺,甲苯—丙酮混合溶劑等。
4.聚苯乙烯
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約20萬。無色無味透明樹脂,透光性好。表面富有光澤,易燃,密度為(1.05g/cm3-1.07g/cm3)具有優良的防水性,耐腐蝕性、電絕緣性.
F. 通常所說的「白色污染」指的是什麼
在公共場合,我們經常會見到很多一次性的餐盒、塑料袋等使用十分便利的東西。這些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東西,卻也會給我們的環境造成污染——白色污染。那麼,白色污染指的是什麼呢?白色污染的來源有哪些?
其主要來源有食品包裝、泡沫塑料填充包裝、快餐盒、農用地膜等。城市中的白色污染大多來源於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快餐盒之類的東西,鄉村的白色污染主要來源於農用地膜,當然也有一些塑料袋之類的。
白色污染為何難以解決?
1、生活中,很多一次性東西十分便利,人們很喜歡使用這類的產品,因此,很難糾正人們的使用習慣,也就難以從源頭上控制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的塑料製品,在現階段,再回收的生產成本遠高於直接生產成本,因此常常被遺棄,成為污染隱患。
3、現在,無污染的可降解塑料應運而生,但是其使用力度與范圍還比較有限。
4、人們的環保意識還有待提高,自備菜籃、拒絕使用一次性餐盒、餐筷等環保措施沒有得到良好實行。
G. 白色污染指的是什麼所造成的污染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我們平時裝東西使用的無法自然降解的白色塑料袋!
H. 白色污染指的是什麼
廢棄塑料及其製品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白色污染是對廢塑料污染環境現象的一種形象稱謂,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製成的包裝袋、農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塑料瓶等塑料製品使用後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於隨意亂丟亂扔,難於降解處理,給生態環境和景觀造成的污染。
(8)什麼是白色污染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少用一次性塑料袋,每次出門都提袋子,盡量少用一次性的塑料袋,塑料袋是常見的白色污染物。
減少外賣的使用量,外賣的包裝盒是白色垃圾的重要來源,減少一次性餐盒的使用可以防治白色污染。
進行畫板,網路等宣傳活動,呼籲社會各界人士為防治白色污染做貢獻,盡量少用或者不用白色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