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城是哪裡
1. 樂城是廣東省哪個市的
樂昌市轄1個街道、16個鎮:樂城街道、北鄉鎮、九峰鎮、廊田鎮、長來鎮、梅花鎮、三溪鎮、坪石鎮、黃圃鎮、五山鎮、兩江鎮、沙坪鎮、雲岩鎮、秀水鎮、大源鎮、慶雲鎮、白石鎮,2個辦事處。共有195個行政村。市人民政府駐樂城街道。
2. 樂昌市是哪個省的
廣東省。
樂昌,廣東省轄縣級市,韶關市代管。地處南嶺山脈南麓,粵北邊陲,毗鄰湖南,是珠三角輻射內地和內陸各省區進入廣東的「橋頭堡」,素有「廣東北大門」之稱。市域總面積2419平方公里,市政府駐樂城街道,下轄16個鎮、1個街道、2個辦事處。
(2)樂城是哪裡擴展閱讀
樂昌部分街道情況
一、樂城街道辦事處是樂昌市政府於2003年7月28日撤消原樂城、河南兩鎮合並成立的樂昌市第一個街道辦事處,位於樂昌市區,樂昌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是樂昌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二、樂昌市九峰鎮總面積153.3平方公里,轄13個村(居)委會,總人口2.1萬人,盛產水果、蔬菜,是一個名副其實瓜果之鄉,每年三月桃、李、油菜花爭相開放,一派欣欣向榮,加上其氣候宜人,被譽粵北「世外桃源」。
三、鎮位於廣東省樂昌市西北部,梅花鎮北界樂昌市坪石鎮,東鄰樂昌市大源鎮,西與樂昌市秀水鎮接壤,南與樂昌市雲岩鎮毗鄰,是廣東省268個中心鎮之一,也是「梅遼四地」的中心。當地居民主要操客家方言,是樂昌市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樂昌
3. 宋朝時期的端州是現在的哪裡
是如今的端州區,廣東省肇慶市市轄區。
位於廣東省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北岸,屬於珠江三角洲經濟區范圍,是肇慶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處北回歸線南側。位於廣東省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北岸。
南臨西江,北靠北嶺山,東鄰鼎湖山和肇慶市鼎湖區,西與高要市小湘鎮接壤。地理坐標為東經112°23′至34′,北緯23°2′至11′之間。
宋代,境域屬廣南東路。開寶五年(972年),廢平興縣入高要縣;廢康、瀧、勤等州置端溪(並晉康、悅城、都城入端溪,治今德慶縣)、瀧水2縣,端州轄高要、端溪、瀧水3縣。
熙寧六年(1073年)端溪縣從端州分出,復置康州;原屬廣州之四會縣劃入端州,端州轄高要、四會2縣。元符三年(1100年)改端州為興慶軍。政和三年興慶軍升為興慶府。政和八年(1118年)十月,興慶府易名肇慶府,轄高要、四會2縣。
(3)樂城是哪裡擴展閱讀
建置沿革:
端州,歷來是西江中下游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設置中央集權管轄下的政治機構始於漢代。
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首設高要縣,以今端州城區為縣治,一直沿襲至1988年(是年高要黨政機關遷往南岸)。
自南朝梁開始至辛亥革命前,本地為郡治、州治、府治、路治。梁天監六年(公元507年),為高要郡治。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設立端州,為州治。
宋元符三年(1100年),端王趙佶(宋徽宗)登帝位,將端州升格為興慶軍。重和元年(1118年)改稱肇慶府,為府治。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肇慶府改為肇慶路,為路治。
明洪武元年(1368年),肇慶路復稱肇慶府,其後至清末不變。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至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兩廣總督府駐肇慶(其間1632年遷廣州,1636年遷回),本地成為嶺南或大西南軍事政治中心。
清順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桂王朱由榔在本地監國、稱帝,以肇慶府署為行宮。端州成為南明政權首都。
4. 建樂城是哪裡
新鄉源於西漢為獲嘉縣的新中鄉,東晉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在今新鄉建新樂城。《史記志疑》說:「樂者村落之謂,古字通用」,新樂亦即新鄉之意。
5. 樂昌市在哪個省 哪裡市 在廣東嗎
樂昌市在廣東省,屬於廣東省韶關市。
樂昌市地處南嶺山脈南麓,粵北邊陲,毗鄰湖南,是珠三角輻射內地和內陸各省區進入廣東的「橋頭堡」,素有「廣東北大門」之稱。市域總面積2419平方公里,市政府駐樂城街道。樂昌已有1500多年建縣史,素有「千年佗城」美稱。
南齊初年,析曲江縣地置靈溪縣;南朝梁天監七年(公元508年)正式建縣,時稱梁化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境內有樂石、昌山兩山而改稱樂昌縣;1994年撤縣設市(縣級)。大革命至土地革命期間,毛澤東、朱德、陳毅、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在樂昌留下了光輝的革命蹤跡。
(5)樂城是哪裡擴展閱讀
截至2019年5月,樂昌市轄16個鎮:樂城街道、北鄉鎮、九峰鎮、廊田鎮、長來鎮、梅花鎮、三溪鎮、坪石鎮、黃圃鎮、五山鎮、兩江鎮、沙坪鎮、雲岩鎮、秀水鎮、大源鎮、慶雲鎮、白石鎮。具體介紹以下幾個鎮:
1、北鄉鎮建制於1985年,位於樂城北面,南至市區公路里程6公里。省道S248穿越轄區。全鎮總面積93.6平方公里,其中山嶺面積11.3萬多畝,水田面積1.65萬畝。
2、廊田鎮位於廣東韶關樂昌市東部,2面臨山,武江河支流—廊田河貫穿全境,兩岸良田萬頃,宛如一條走廊,故稱廊田。東連仁化縣,南接曲江縣、本市長來鎮,西臨樂城,北通五山鎮,是粵北地區兩省五縣九鎮物質交流集散地之一。
3、兩江鎮位於廣東省樂昌市西北部,東與九峰鎮相鄰,南與大源鎮交界,西與慶雲鎮接壤,北與白石鎮和湖南盈洞鄉相接,鎮政府距市區45公里,是樂昌的四大林區之一。
6. 樂城是哪個城市
據我所知,有個房地產開發商名字叫樂城
7. 夜郎古樂城在哪裡
夜郎是湖南的一個縣,以前的名字就新晃,是一個侗族自治縣.
夜郎古樂城在縣城的那邊河,要過一坐鐵索橋,然後就到了.
8. "樂城"是哪個城市
樂城,位於著名僑鄉瓊海境內。雖然它現在只是一個小村莊,但它卻是海南為數不多的古鎮之一。元朝大德四年,樂會縣在此誕生,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海南解放後才廢止。樂城是萬泉河下游的一個孤島,萬泉河環繞著四周,全島總面積僅2平方公里。島上的300多戶人家進出樂城全靠船渡。不同尋常的歷史背景和獨特的自然條件使這個沉寂了近半個世紀的孤島成為獵奇訪古的好去處。
9. 以前的四川東道重慶府壁山縣福里五甲歐家坪是現在的哪裡
在五千年前,璧山就已有先民勞動生息。春秋戰國時,縣境為巴國地。周慎覲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置巴郡江州縣,今縣域為江州縣屬地。據清同治4年《璧山縣志》載:璧山「禹貢梁州之域,周為巴子國地,秦滅巴置巴郡為巴郡地,漢為巴郡地屬益州,三國屬蜀漢,晉為巴郡地屬梁州,宋齊俱為巴郡地屬益州,隋為巴江津二縣地屬渝州」。兩漢時期,璧山境內經濟發展已呈較高水平,來鳳就設有驛站,成為成都至重慶的交通要道。東漢時期,璧山境內就已流行雕刻精美的畫像石棺作為墓葬方式。 璧山建縣於東漢到蜀漢之間,名為常安縣,隸屬巴郡。《太平寰宇記》載:「蜀漢時,巴郡領縣六 :江州、枳、臨江、平都、樂城、常安。」這里說的枳,是涪陵;平都,是豐都;樂城,在南川、 遵義一帶;臨江,在現在的合川、北碚一帶;常安,是璧山、永川、榮昌、銅梁、大足一帶了,縣府應該在王來驛(現在的來鳳驛)。璧山這個地方當時是蜀將張嶷負責修復的驛道的地方,是蜀國去吳國的必經之地,也是緊鄰巴郡(重慶)的屏障之一,常安縣很寬廣,
10. 哈樂城在哈爾濱哪裡
【哈樂城】
地址:松北區中原大道8999號盛恆基購物廣場4樓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