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是什麼
Ⅰ 物流是什麼樣的行業,是做什麼的
物流是指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物流行業是物流資源的產業化而形成的一種復合型或聚合型產業。
物流資源有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其中運輸又包括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等。這些資源產業化就形成了運輸業、倉儲業、裝卸業、包裝業、加工配送業、物流信息業等。
這些資源分散在多個領域,包括製造業、農業、流通業等。把產業化的物流資源加以整合,就形成了一種新的物流服務業。這是一種復合型產業,也可以叫聚合型產業,因為所有產業的物流資源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通過優化整合,可以起到1+1>2的功效。
我國物流業整體處於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型期,多數企業只能提供傳統的基礎物流業務,競爭更多地體現為低端物流服務的價格競爭。隨著國家利好政策的連續出台、製造與商貿企業物流外包程度的不斷擴大、物流企業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中國物流行業將長期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1)物流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物流體系的五個主要因素:
1、品質是指物流過程中,物料的品質保持不變。
2、數量是指符合經濟性的數量要求和運輸活動中往返運輸載重盡可能滿載等。
3、時間是指以合理費用及時送達為原則做到的快速。
4、地點是指選擇合理的集運地及倉庫,避免兩次無效運輸及多次轉運。
5、價格是指保證質量及滿足時間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物流費用。
2009年2月25日,物流行業成為國務院常委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的第十個產業。
二、中國的貨運代理企業可劃分為以下幾類
1、中外運及其控股或合營的貨代企業
作為中國較大的貨運代理行,經過50年的積累與開拓,已基本形成一個以外貿運輸為主業,運貿、運工、運技相結合,集專業化、多功能、綜合性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
2、運輸業主性質的貨運代理
船公司、航空公司、鐵路部門等是基於延伸服務功能、增加利潤來源等目的而設立的。
3、貨主性質的貨運代理
經營國際貨代業務的必要條件是擁有穩定的貨源基礎,這就客觀上為外貿公司投資經營貨代業務創造了條件。貨代公司的前身大都是外經貿總公司履行發貨、訂艙、倉儲等職能的儲運部(處),在外經貿部批準的國際貨代中佔有近1/3的比例。
4、專業化類型的貨運代理
原本是以辦理某項貨代業務見長,基於擴大利潤、更好服務貨主的目的,經批准成為具備國際貨代經營權的貨運企業。其特點是通暢的渠道、專業的管理、廣博的經驗,使其能夠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上靠特色服務佔有一席之地。
5.中外合資貨運代理
由國外一些貨運公司、實業公司與國內大型外貿、運輸公司聯手合資創辦。
Ⅱ 物流是干什麼的
物流:以倉儲為中心,促進生產與市場保持同步。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國形成的,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原意為「實物分配」或「貨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20世紀70年代後,日本的「物流」一詞逐漸取代了「物的流通」。
現代物流不僅單純的考慮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貨物配送問題,而且還考慮從供應商到生產者對原材料的采購,以及生產者本身在產品製造過程中的運輸、保管和信息等各個方面,全面地、綜合性地提高經濟效益和效率的問題。
因此,現代物流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目標,把製造、運輸、銷售等市場情況統一起來考慮的一種戰略措施。這與傳統物流把它僅看作是「後勤保障系統」和「銷售活動中起橋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廣度上又有了進一步的含義。
(2)物流是什麼擴展閱讀
物流的管理層次
一、基礎技術層。
包括基礎網路架構,OA(Office Automation)辦公自動化,財務管理,信息的採集條形碼、射頻識別(RFID),全球定位系統(GPS)技術等等。
二、運作執行層。
包括倉儲管理(WMS)、運輸管理(TMS)、流程管理(PM)與事件管理(EM)等應用系統。
三、計劃協同層。
包括供應鏈計劃(Supply Chain Management)和網路設計(Network Design)、需求計劃(Demand Planning)和高級計劃/高級排程(AP/AS)、以及B2B業務集成(協同)應用等。
四、戰略決策層。
在這一層並沒有太多的軟體系統可以幫助領導者決定企業的戰略方向,尋找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決定企業採取何種競爭、發展策略。領導者的思路大概是最好的系統。供應鏈信息化的四個層次和供應鏈管理的戰略、計劃、執行是相對應的。
參考資料:網路——物流
Ⅲ 物流到底是什麼
定義:物流是指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過運輸、保管、配送等方式,實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關信息進行由商品的產地到商品的消費地的計劃、實施和管理的全過程。物流是一個控制原材料、製成品、產成品和信息的系統,從供應開始經各種中間環節的轉讓及擁有而到達最終消費者手中的實物運動,以此實現組織的明確目標。
構成部分:七大構成部分:物體的運輸、倉儲、包裝、搬運裝卸、流通加工、配送以及相關的物流信息等環節。
內容: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用戶服務、需求預測、訂單處理、配送、存貨控制、運輸、倉庫管理、工廠和倉庫的布局與選址、搬運裝卸、采購、包裝、情報信息。
主要作用:關於物流的作用,概要的說,包括服務商流、保障生產和方便生活三個方面。
Ⅳ 什麼是物流
其實物流包含的內容太多了,這里就簡單說一下、一般解釋及構成吧。
一般解釋:物流是指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過運輸、保管、配送等方式,實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關信息由商品的產地到商品的消費地所進行的計劃、實施和管理的全過程。
物流構成:商品的運輸、配送、倉儲、包裝、搬運裝卸、流通加工,以及相關的物流信息等環節。
物流活動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用戶服務、需求預測、定單處理、配送、存貨控制、運輸、倉庫管理、工廠和倉庫的布局與選址、搬運裝卸、采購、包裝、情報信息。
想了解更多物流的內容,可以詳細了解一下:物流全搜索
www.56qss.com
Ⅳ 什麼是物流物流的特徵是什麼
物流是指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過運輸、保管、配送等方式,實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關信息進行由商品的產地到商品的消費地的計劃、實施和管理的全過程。
物流是一個控制原材料、製成品、產成品和信息的系統,從供應開始經各種中間環節的轉讓及擁有而到達最終消費者手中的實物運動,以此實現組織的明確目標。
現代物流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也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服務業。世界現代物流業呈穩步增長態勢,歐洲、美國、日本成為當前全球范圍內的重要物流基地。
現代物流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1、電子商務與物流的緊密結合;
2、現代物流是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人才流的統一;
3、電子商務物流是信息化、自動化、網路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結合;
4、物流設施、商品包裝的標准化,物流的社會化、共同化也都是電子商務下物流模式的新特點。
(5)物流是什麼擴展閱讀:
選擇方法:
(一)小件物品,如10公斤以內的物品
1、時效要求較高,無論遠近,建議發快遞。城市中發快遞可以讓快遞公司上門提貨,比較好的快遞公司。快遞可到全國90%左右的縣區,西部偏遠地區由於需求少,很少有公司涉及。
2、如果時間要求很緊,例如500公里當天到,可以到長途汽車站找大巴車司機,他們可以提供順路帶貨服務,但這樣的服務一般不負責提貨和配送,需要發貨人自己送到長途車站,提貨人在指定地點等待司機到來。
3、時間要求不緊,可以選擇中國郵政包裹,該服務有可到達地點廣的優勢,同時比快遞便宜。
(二)中等物品,如100-200公斤范圍
1、如果距離5公里以內,可以尋找三輪車等渠道,直接和司機聯系比較經濟。
2、如果是同城50公里以內,可以找拉貨的麵包車。可以通過物流中介找車或直接找司機。
Ⅵ 什麼是物流
什麼是物流,簡單地講,物流就是商品流通,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物流已經不僅僅是商品流通本身,它所指的范圍非常廣泛,包括商品運輸、儲存、配送、裝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一系列活動。「物流」概念最早產生於本世紀50年代,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物流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但才已經講過,物流的涵義也從單純的「貨物配送」發展到集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為一體的全方位管理,成為國際運輸業中一種最為經濟合理的綜合服務模式。
Ⅶ 物流是什麼意思都包括些什麼
物流
概念最早是在美國形成的,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原意為「實物分配」或「貨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20世紀70年代後,日本的「物流」一詞逐漸取代了「物的流通」。
中國的"物流"一詞是從日文資料引進來的外來詞,源於日文資料中對"Logistics"一詞的翻譯"物流"。
中國的物流術語標准將物流定義為: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用戶要求的過程。
物流 英文名稱:logistics 定義:供應鏈活動的一部分,是為了滿足客戶需要而對商品、服務以及相關信息從產地到消費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動和儲存進行的規劃、實施與控制的過程。
物流:以倉儲為中心,促進生產與市場保持同步。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會生產過程中,根據物質資料實體流動的規律,應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學方法,對物流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監督,使各項物流活動實現最佳的協調與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經濟效益。現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統論、資訊理論和控制論的基礎上的。
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用戶服務、需求預測、訂單處理、配送、存貨控制、運輸、倉庫管理、工廠和倉庫的布局與選址、搬運裝卸、采購、包裝、情報信息。
Ⅷ 什麼是物流
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用戶要求的過程。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國形成的,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原意為「實物分配」或「貨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20世紀70年代後,日本的「物流」一詞逐漸取代了「物的流通」。
中國的「物流」一詞是從日文資料引進來的外來詞,源於日文資料中對"Logistics"一詞的翻譯「物流」。
拓展資料:
物流的基本職能
1、運輸職能
2、倉儲職能
3、配送職能
4、包裝職能
5、裝卸搬運職能
6、流通加工職能
7、信息處理職能
物流-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