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經有哪些

經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10 09:24:57

⑴ 古代有名的經書有哪些

《道德經》、《易經》、《周禮》、《春秋》、《莊子》等。

1、《道德經》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2、《易經》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

《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是中華民族數千年智慧的結晶。[

《易經》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一」。

《易經》長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

3、《周禮》

《周禮》是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世傳為周公旦所著,但實際上成書於兩漢之間。

《周禮》、《儀禮》和《禮記》合稱「三禮」,是古代華夏民族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對禮法、禮義作了最權威的記載和解釋,對歷代禮制的影響最為深遠。

經學大師鄭玄為《周禮》作了出色的注,由於鄭玄的崇高學術聲望,《周禮》一躍而居《三禮》之首,成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周禮》在漢代最初名為《周官》,始見於《史記·封禪書》。《周禮》中記載先秦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禮法諸制,多有史料可采,所涉及之內容極為豐富,無所不包,堪稱為中國文化史之寶庫。

4、《春秋》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范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

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被稱為「傳」。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5、《莊子》

《莊子》又名《南華經》,是道家經文,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到了漢代以後,尊莊子為南華真人,因此《莊子》亦稱《南華經》。其書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

《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觀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宇宙生成論等諸多方面。

莊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構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學意境,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瑰麗詭譎,意出塵外,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範之作。

莊子之語看似誇言萬里,想像漫無邊際,然皆有根基,重於史料議理。魯迅先生說:「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譽為「鉗揵九流,括囊百氏」。

《莊子》與《歸藏》、《黃帝四經》、《老子》等著作共為中華民族的幾部源頭性經典,它們不僅是哲學跟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且是古代聖哲關於文學、美學、藝術、審美的智慧結晶。莊子等道家思想是歷史上除了儒學外被定為官學與道舉的學說。

《莊子》不僅是一本哲學名作,更是文學、審美學上的寓言傑作典範。更是對中國文學、審美的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深遠影響。

莊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得以繼承和發展,中華民族的精神得以發揚,在現實意義上,更為社會主義文明的建設做出了不可忽視的精神鋪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書

⑵ 經的成語有哪些

正正經經、
經營慘淡、
累月經年、
大經大法、
離經辨志、
漁經獵史、
濟世經邦、
博關經典、
正經八擺、
經師人師、
反經合道、
經久不衰、
怪誕不經、
飽經風雨、
身經百戰、
誕罔不經、
經史百子、
久經風霜、
體國經野、
秉文經武、
經幫緯國、
天地經緯、
經綸濟世、
荒怪不經、
緯地經天、
反經行權、
觸目經心、
正經八百、
閎大不經、
引經據典
曠日經久、
見經識經、
經驗之談、
經綸滿腹、
談經說法、
枕經籍書、
經國大業、
迂怪不經、
博通經籍、
誕幻不經、
詭誕不經、
作古正經、
刻意經營、
研經鑄史、
舍經從權、
一本正經、
正經八板、
經歲之儲、
六經三史、
尋壑經丘、
大展經綸、
經邦緯國、
經邦論道、
經丘尋壑、
不經之談、
經國之才、
不經世故、
出何經典、
六經注我、
經世之才
援經據典、
少不經事、
熊經鳥申、
奪其談經、
離經畔道、
窮經皓首、
曾經滄桑、
熊經鳥曳、
天經地義、
引足救經、
正經八本、
畔道離經、
守經據古、
引經據義、
牧豕聽經、
誕謾不經、
熊經鳥伸、
熊經鳥引、
經文緯武、
苦心經營、
文經武緯、
經營慘澹、
小本經營、
白首窮經、
行常帶經、
說經奪席、
曠日經年、
文章經濟、
論道經邦、
飽諳經史
治一經,損一經、
經綸天下、
文經武略、
不經之語、
傳經送寶、
滿腹經綸、
經天緯地、
一板正經、
飽經世故、
飽經滄桑、
慘澹經營、
引經據禮、
經濟之才、
經史百家、
技經肯綮、
飽經憂患、
飽經霜雪、
皓首窮經、
諮經諏史、
神經過敏、
熊經鴟顧、
贏金一經、
經營擘劃、
據經引傳、
謾不經意、
經年累月、
神經錯亂、
經官動府、
漫不經心、
整軍經武、
正兒八經、
經武緯文、
暮史朝經、
左史右經、
誕妄不經、
漫不經意、
奪席談經、
年經國緯、
聖經賢傳、
引經據古、
飽經世變、
經緯萬端、
元經秘旨、
緯武經文、
反經合義、
經始大業、
五經掃地、
朝經暮史、
執經問難、
孝經起序、
依經傍注、
沐雨經霜、
曾經滄海、
反經行政、
經明行修、
守經達權、
正兒巴經、
不經之說、
儒家經書、
飽經風霜、
九經百家、
經久不息、
久經考驗、
四書五經、
經緯天下、
九經三史、
經驗教訓、
天經地緯、
閎侈不經、
日月經天、
經多見廣、
牽經引禮、
枕籍經史、
講經說法、
慘淡經營、
浮浪不經、
經一失,長一智、
經一事,長一智、
遠來和尚好看經、
經師易遇,人師難遭、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事非經過不知難、
經風雨,見世面、
道德經·知足常足
不見經傳、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
日月經天,河海帶地
離經叛道、
救經引足、
白蠟明經
必經之路、
荒誕不經

⑶ 佛教有哪些經文

《大佛頂首楞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乘妙法蓮華經》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阿彌陀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說葯師如來本願經》 、《佛說地藏菩薩本願經》、《楞嚴經》、《金剛經》、《心經》等

內容介紹:

1.《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梵文: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हृदयसूत्र 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藏文:བཅོམ་ལྡན་འདས་མ་ཤེས་རབ་ཀྱི་ཕ་རོལ་ཏུ་ཕྱིན་པའི་སྙིང་པོ། 有時也稱《般若波羅蜜心經》,為《金剛經》降伏其心篇,簡稱《心經》。全經只有一卷,260字,屬於《大品般若經》中600餘卷中的一節。

2.《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vajra cchedikā prajñā pāramitā 梵文釋義: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簡稱《金剛經》。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法本是最早也流傳最廣的譯本。

3.《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簡稱《楞嚴經》或《首楞嚴經》)

《楞嚴經》是佛教的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在《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

如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楞嚴經包括:序分、三番破識、十番顯見、剖妄出真、會通四科、圓彰七大、審除細惑、從根解結、二十五聖圓通章、四種清凈明誨、楞嚴神咒、十二類生、歷位修證、七趣、五十陰魔。

4.《妙法蓮華經》

此經被稱為『成佛的妙法』,經中有原文稱此經為『經中第一』,可見其重要性。此經也比較長,有28品,但也是比較容易讀 的。需要注意的是:此經中佛理至深,讀此經前讀者一定要對佛陀有絕對的信心,否則如讀了又不信,乃至謗經,反而可能遭大惡報,不如不讀。佛講此經之前,就 有5000弟子及居士自己主動離開,因為他們善根福德因緣不夠,業障所阻,得少為足,不願意聽。如果你自信善根福德因緣足夠,對佛有絕對的信心,絕不會誹 謗此經,當然應盡快找來看,大有益處。

5.《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華嚴經》)

此經是釋迦牟尼成佛後首先講的第一部經,最適合的也是大根器的人。釋迦牟尼初成佛時,猶如太陽剛 升出來,光芒照耀高山,所講的《華嚴經》下面中小根器的人尚聽不見,或者聽見了也等於沒聽見;

到了最後講《妙法蓮華經》的時候,又似太陽快落山了,照的又 是山頂上的人;相對而言《楞嚴經》、《金剛經》、《心經》等則是如日當空,可照遍全人。《華嚴經》很長,比《妙法蓮華經》、《楞嚴經》都長,可看其中有名 的幾品,比如普賢菩薩行願品、普賢菩薩凈行品等。

(3)經有哪些擴展閱讀

經是佛陀說過的話的匯編,經是佛教教義的基本依據;律是佛教組織為教徒或信眾制定的紀律或行為規范;論是對經、律的解釋或闡述。其傳說部分也許是為了展現佛教的神奇之處;其哲學與修行部分是值得學習與深思的道理;其將一世因果擴至三世因果無論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釋一些科學中無法解釋的現象,達到導人向善的作用。

其把佛教典籍分為經、律、論三藏是按照其所載內容來分的,這是一種最基本的分類,也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分類。經、律、論所載內容分別:

一.經,一般被認為是佛說過的話的匯編,它是佛教教義的基本依據。

二.律是佛教組織為教徒或信眾制定的紀律或行為規范,它的基本原則一般被認為是佛所確定的,而系統化的佛教戒律是後來才逐步形成的。

三.論是對經、律等佛典中教義的解釋或重要思想的闡述。它在佛教中一般被認為是菩薩或各派的論師所做,可也有一些極少數的論被認為是佛自己做的。

⑷ 有名的佛經都有哪些

有名的佛經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說葯師如來本願經》 、《佛說地藏菩薩本願經》、《楞嚴經》、《金剛經》、《心經》等等。

經是佛陀說過的話的匯編,經是佛教教義的基本依據;律是佛教組織為教徒或信眾制定的紀律或行為規范;論是對經、律的解釋或闡述。其傳說部分也許是為了展現佛教的神奇之處;其哲學與修行部分是值得學習與深思的道理;其將一世因果擴至三世因果無論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釋一些科學中無法解釋的現象,達到導人向善的作用。

(4)經有哪些擴展閱讀:

佛經的作用

佛經有三個作用,一是誘你起信,二是據根器不同而教你修持的方法,三便是「印心」。其傳說部分也許是為了展現佛教的神奇之處;哲學與修行部分是值得學習與深思的道理;其將一世因果擴至三世因果無論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釋一些科學中無法解釋的現象,達到導人向善的作用。

有許多佛經表達的是佛之「心印」,故達摩把《楞伽》付與慧可(神光),說可以「印心」。至黃梅五祖又提倡用《金剛經》印心。對照《楞伽》,則認為香嚴擊竹後是「自共相建立。」

在我們看來,有許多對佛提持心印的經文的解讀文章,大多是從義理到義理的東西,可能會誤人子弟。怪不得聲聞乘的人要講,不提倡讀經書,只念一句「阿彌陀佛」即可。

的確如此,只要能「一念」代「萬念」,然後「念」得人空法空。你再看《維摩詰所說經》中說:「菩提煩惱無異境界」一句,你不達到一定程度根本無法領會,只有當你能「轉」能「化」後才能深會其意。又如靈雲的禪詩:「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今日更不疑。」又如葯山的:「雲在青天水在瓶」,也是一樣的道理。

⑸ 佛經具體都有些什麼

總的來說根據天台宗五時判教,佛陀在成道後分五時講說聖典也就是說分五個不同的時段來根據不同根性說不同的經教。

佛初成佛時於菩提樹下為諸法身菩薩說華嚴經所以稱之為華嚴時;然後轉四諦法**輪用十二年說聲聞緣覺法阿含經,稱之為阿含時。此時的經典在大藏經中為阿含部有四阿含經。然後就是導小乘入大乘用八年時間講說方等經典,也就是方等時此時經典有圓覺經、楞伽經、勝鬘經、維摩詰經、金光明經等等。此後二十二年講說般若部經典,此時的經典耳熟能詳的就有金剛經、大般若經、小品般若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等等。最後三年講的是妙法蓮華經和大般涅槃經,此時稱之為法華涅槃時。
以上是佛五時說法的大概。具體到經名那就多如繁星。不過被大家熟悉的大致有《金剛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大般涅槃經》《楞嚴經》《楞伽經》《圓覺經》《勝鬘經》《維摩詰經》《大般若經》《八大人覺經》《佛藏經》《四十二章經》《梵網經》《菩薩瓔珞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大寶積經》還有註解這些佛經的論藏如《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中觀論》《大乘起信論》等等。

⑹ 三藏十二部經指哪些

十二部,並不是指十二本佛經,而是依佛經的體載,內容,文法分為十二個種類。

又稱十二分教,或十二分經。佛說的一切法,皆可統攝為一修多羅,類集為經律論三藏。由於一切經的經文體裁和所載的事相不同,故從三藏分出十二種名稱,通稱三藏十二部經,總則稱一切經,別則稱十二部,但並非每一經都具有十二部之名。

一、修多羅、素怛纜,此譯為經或契經,如《四阿含》、諸大乘經、戒經以及三藏外的一切經典,皆名契經。但此處所說的契經,是單指經中直說法義的長行經文,故又稱長行經。

二、祇夜,此譯重頌或應頌,頌有一定的字句,四、五、七字一句,三、四、五、六為一頌不定。凡經中偈頌,以偈頌體裁重頌前經長行經文之義,此類頌經,名「重頌經」。

三、和伽羅那,此譯授記,凡經中佛於菩薩授當來必當成佛之記,於緣覺後世當得道,於聲聞人今後世得道,記餘六道眾生後世所受果報之處,即名「授記經」。

四、伽陀,此譯諷誦,或孤起頌,不依長行,直以偈頌顯示諸法的經,如《法句經》等,名「諷誦經」。

五、優陀那,此譯自說或無問自說經,凡無請問者佛自宣說之經文,如《阿彌陀經》,名「自說經」。

六、尼陀那,此譯因緣經或緣起經,如《大智度論》卷三十三:「說諸佛法本起因緣,佛何因緣說此事,修多羅中有人問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結是戒,一切佛語緣起事,皆名尼陀那。」如來說法必有因緣,即經中見佛聞法因緣,及佛說法教化本末因緣之處,如諸經「序品」,故名「因緣經」。

七、阿波陀那,此譯譬喻,凡經律中所說譬喻,以譬喻顯示法義之處,故名「譬喻經」。

八、伊帝目多伽,此譯本事,或如是語經,即經中講弟子菩薩聲聞等過去世行業事歷之經文,及教令精進求道解脫因緣之處,即名「本事經」。

九、闍陀伽,此為本生經,凡經中佛說自身往昔行菩薩道時,修諸苦行,利益眾生所行因緣之經文,名「本生經」。

十、毗佛略,此譯方廣,即一切大乘經之通稱,又指詞廣理正,廣辨諸法甚深真理的經。如《菩薩地持經》卷三:「十二部經,唯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小乘的方廣經,唯以語廣,此類經文,名「方廣經」。

十一、阿浮陀達摩,此譯未曾有,即經中說諸天身量,大地震動,曠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議之事的經文,名「未曾有經」。

十二、優波提舍,此譯論議,即佛所說諸經,若作論議問答辯理,分別廣說之經文,即名「論議經」。

⑺ 佛經里說的十二部經都是哪些經

一、修多羅、素怛纜,此譯為經或契經,如《四阿含》、諸大乘經、戒經以及三藏外的一切經典,皆名契經。但此處所說的契經,是單指經中直說法義的長行經文,故又稱長行經。

二、祇夜,此譯重頌或應頌,頌有一定的字句,四、五、七字一句,三、四、五、六為一頌不定。凡經中偈頌,以偈頌體裁重頌前經長行經文之義,此類頌經,名「重頌經」。

三、和伽羅那,此譯授記,凡經中佛於菩薩授當來必當成佛之記,於緣覺後世當得道,於聲聞人今後世得道,記餘六道眾生後世所受果報之處,即名「授記經」。

四、伽陀,此譯諷誦,或孤起頌,不依長行,直以偈頌顯示諸法的經,如《法句經》等,名「諷誦經」。

五、優陀那,此譯自說或無問自說經,凡無請問者佛自宣說之經文,如《阿彌陀經》,名「自說經」。

六、尼陀那,此譯因緣經或緣起經,如《大智度論》卷三十三:「說諸佛法本起因緣,佛何因緣說此事,修多羅中有人問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結是戒,一切佛語緣起事,皆名尼陀那。」如來說法必有因緣,即經中見佛聞法因緣,及佛說法教化本末因緣之處,如諸經「序品」,故名「因緣經」。

七、阿波陀那,此譯譬喻,凡經律中所說譬喻,以譬喻顯示法義之處,故名「譬喻經」。

八、伊帝目多伽,此譯本事,或如是語經,即經中講弟子菩薩聲聞等過去世行業事歷之經文,及教令精進求道解脫因緣之處,即名「本事經」。

九、闍陀伽,此為本生經,凡經中佛說自身往昔行菩薩道時,修諸苦行,利益眾生所行因緣之經文,名「本生經」。

十、毗佛略,此譯方廣,即一切大乘經之通稱,又指詞廣理正,廣辨諸法甚深真理的經。如《菩薩地持經》卷三:「十二部經,唯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小乘的方廣經,唯以語廣,此類經文,名「方廣經」。

十一、阿浮陀達摩,此譯未曾有,即經中說諸天身量,大地震動,曠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議之事的經文,名「未曾有經」。

十二、優波提舍,此譯論議,即佛所說諸經,若作論議問答辯理,分別廣說之經文,即名「論議經」。

(7)經有哪些擴展閱讀:

初學佛的人,可能常會看到「三藏十二部」這個佛教的經典。三藏十二部其實是指的佛經的分類,泛指一切經,並不是具體指某一部經。

三藏指的是經藏、律藏、論藏這三類。

經藏:是梵文的意譯,主要是講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的說教以及言行,大多佛經屬於這一類,比如《無量壽經》、《金剛經》等。

律藏:主要講修戒的部分,講的是佛弟子的戒律以及教團規則,比如《四分律》、《梵網經》等。

論藏:主要講修慧的部分,一般是佛的弟子所說,比如《俱舍論》、《十二門論》。精通佛教經、律、論三藏的法師,就叫三藏法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十二部經

⑻ 經組詞有哪些

經組詞有:經線、經幢、經意、月經等,詳細如下:

1.經線

[jīng xiàn]

經紗或編織品上的縱線。

2.經幢

[jīng chuáng]

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種。主體多為六角形或圓形的石柱,一般刻有佛像、經文。

3.經意

[jīng yì]

經心;留意:毫不~。

4.月經

[yuè jīng]

女子子宮內膜周期性地脫落並出血的現象。每28日左右一次,每次持續3—5天。一般在13—15歲開始來月經,第一次稱為初經或初潮。45歲左右停止,稱為停經或閉經。懷孕和哺乳期通常無月經。

5.歷經

[lì jīng]

經歷;多次經過:~劫難。小廟~百餘年的風雨剝蝕,已殘破不堪。

6.經受

[jīng shòu]

承受;禁受:~考驗。~多次打擊。

7.經度

[jīng dù]

地理坐標之一。把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子午線定為0°,叫做本初子午線。以東180 °為東經,以西180 °為西經。某地的經度值即該地的子午線和本初子午線相距的度數。

⑼ 經的組詞有哪些

一、經字組詞有經常、經理、正經、經歷、經營、曾經、通經、經紗、經籍、經辦、經絡、行經、讀經、經部、經綸、經由、經費、取經、經售、聖經、東經、經久、五經、歷經、佛經、念經、經手、羅經、經幢、經意、痛經、西經、業經、傳經、經度、經受、經學、財經、唪經、自經等。

二、基本釋義

[ jīng ]

1、(舊讀jìng)織物上縱的方向的紗或線(跟「緯」相對):經紗。經線。

2、中醫指人體內氣血運行通路的主幹:經脈。經絡。

3、經度:東經。西經。

4、經營;治理:經商。整軍經武。

5、上吊:自經。

6、歷久不變的;正常:經常。不經之談。

7、經典:本草經。佛經。念經。十三經。

8、月經:行經。經血不調。

9、姓。

10、經過:經年累月。幾經周折。這件事是經我手辦的。經他一說,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經不起。經得起考驗。

[ jìng ]

織布之前,把紡好的紗或線密密地綳起來,來回梳整,使成為經紗或經線:經紗。

(9)經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字形演變

二、相關組詞

1、經常:常常。

巴金《中島健藏先生》:「這次我在 巴黎 經常惦記 中島先生。」

2、已經:副詞。表示事情完成或時間過去。

巴金《<秋>序》:「現在我已經嗅到春天最初的氣息了。」如:天已經黑了,他們還沒有收工。

3、經過:行程所過;通過。

茅盾《當鋪前》一:「河道是很狹的,小火輪經過時捲起了兩股巨浪。」

4、正經:端莊嚴肅。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非有復譯不可》:「學者和大師們的話是不會錯的,『開心』也總比正經省力,於是乎翻譯的臉上就被他們畫上了一條粉。」

5、經歷:閱歷。

耿龍祥《入黨》:「這不是因為她的年齡大,也不是因為她的技術高,而是因為她生活經歷豐富,對人處事平和。」

熱點內容
蟲奉行什麼時候更新 發布:2025-09-12 08:55:11 瀏覽:133
鞋匠的兒子教學反思 發布:2025-09-12 08:45:51 瀏覽:72
數學里的集合 發布:2025-09-12 07:36:16 瀏覽:756
環境化學就業前景 發布:2025-09-12 05:46:00 瀏覽:336
化學恐怖襲擊 發布:2025-09-12 05:42:59 瀏覽:401
小學教師資格證模擬題 發布:2025-09-12 03:43:50 瀏覽:549
一年級下冊數學視頻 發布:2025-09-12 02:34:51 瀏覽:717
女教師監禁mdyd 發布:2025-09-12 00:28:58 瀏覽:995
生物的技術閱讀 發布:2025-09-11 21:59:25 瀏覽:472
內派教師 發布:2025-09-11 19:02:33 瀏覽:884